第九十五章 天下沒有對手

(外丹、內丹是道教術語。外丹是煉丹爐裡煉製的、可以服用的有形丹藥;內丹是以指吐納練氣等方術作爲修行方式,比如陳摶學的鎖鼻術。效果如何無力論述,但都是現實道教中存在的東西,不是玄幻。)

……

南唐國的壽州城外,已經聚集了幾十萬人。本在陳州的皇帝柴榮也離開了病重的皇后、趕到了這裡。

壽州在淮河中游的南岸,(今天的安微省北部壽縣附近),中原地區幾條北南流向的河流垂直注入淮河,形成水道網絡;中國城池多建於江河匯流處,以扼守水陸兩路,壽州也不例外。壽州城就是西淝水和淮水匯合的地方。

大周主力進軍路線便是從東京(河南開封)沿蔡水南下,然後又沿西淝水直接逼近南唐國淮河流域。兩地相距八百里。皇帝柴榮又部署了諸鎮節度使從各地出兵,淮河上游也施加了軍事壓力;荊南國嚷嚷着要出兵,但暫時沒見他們有什麼動靜。

周軍前鋒進攻壽州一個多月不能攻破,此時柴榮調動的宋、毫、陳、潁、徐、宿、許、蔡等州軍民也陸續從浮橋渡過淮河,加上諸鎮節地方軍,開始對壽州四面圍攻,幾十萬人進行晝夜不間斷的強攻。

柴榮手按劍柄,眉頭緊皺看着被圍得水泄不通的城池,他現在非常不爽。

發動攻打南唐的戰爭以來,周軍前後在壽州城下、以及壽州西面的正陽野戰大獲全勝,多處戰鬥之後光斬首南唐軍就一兩萬人……但這些都不是柴榮想要的。柴榮想要的是整個江淮平原!

初期,皇帝和樞密院定策的戰略,非常乾脆非常直接:從淮河流域中間突破,攻佔壽州爲立足點,同時掃除大軍進攻的路線威脅;然後以壽州爲戰爭策源地,向東南防線突破清流關,攻佔滁州(今安微省滁縣)、東都(今揚州)。

中路突破,將江淮平原分割爲二,佔領南唐中心重鎮東都江都府,大軍逼近長江。如此一來,南唐國長江北岸地區便首尾不能相顧,又沒有中心,成一盤散沙。這時候要收拾江淮殘局如秋風掃葉。

但問題是,眼下打了快兩個月了,連最初的戰略目標壽州都沒有拿下!柴榮此時已經懷疑這場戰爭的可行性……圍着不能攻下來是沒用的,南唐國富庶不缺糧不缺錢,壽州這種軍事重鎮,裡面屯糧起碼夠吃幾年;難道周軍要包圍幾年時間等着裡面的人餓死?

遠處一架巨大的投石車發出了“喀喀喀”的聲音,巨大的絞力發出的聲音聽得人肌肉繃緊,然後一聲呼嘯,粗杆在半空轉動,木頭摩擦的聲音聽得人牙酸。“砰”地一聲木頭撞在架子上停住,一枚大石塊飛了出去。

極目眺望,更多的石頭紛紛向壽州城的城牆飛去,其中還夾雜着劃出長長黑煙的燃燒彈。石頭砸在城牆上飛濺,燃燒的火球擊中城頭崩裂,火光四濺。還有房樑一般粗的弩箭在空中飛,大大小小的箭矢點綴其中,空中煙霧瀰漫。壽州城好像一堆糧囤一般,空中佈滿了蝗蟲,下面濃煙四起人如蟻羣,隨時都可能被焚爲灰燼、吃得只剩

骨架。在巨大的撞擊聲中,這座城好像隨時會崩塌……可惜一個多月了,它還是沒崩。

護城河裡一片黑油浮在上面,好像是換了黑色的水一樣,而且在水裡都燃得起……周軍放在護城河上的浮橋也被燒起來,火勢兇猛濃煙滾滾。

據南唐俘虜稱,這種黑油叫猛火油,從地裡挖出來的!南唐國主還派人從海上運這種猛火油給契丹,支援契丹人想南北夾擊。

無數的民壯在箭矢如雨中,一面拿着盾一面揹負着沙袋洶涌逼近護城河,往裡面不斷丟沙土。幾架破碎的衝撞車正在被人們往回拖,那些衝車都還沒能靠近,就被樹幹一樣粗的弩炮在遠處就砸壞了。一架高聳入雲的雲車一動不動地停靠在護城河邊,上面火勢蔓延,好像是發生了火災後被燒得只剩架子的房屋一般。

到處都是擡着屍體的人,人們在痛苦地喊叫、呻|吟,天地間如同是地獄。

柴榮臉上隱隱好像有一股抑鬱的黑氣,他認爲攻打壽州不順利,主要責任應該是宰相李谷貽誤戰機!讓南唐軍有了時間準備,不然城防爲何這般密不透風,什麼都用上了?

這時李谷等人知道皇帝到了壽州城外,終於帶着一衆武將趕過來了。

一行人叩拜,呼:“聖壽無疆。”

柴榮心裡有氣,竟不說平身,讓他們就這麼跪着說話。

李谷忙叩拜道:“稟皇上,臣先是水陸並進,從正陽搭建浮橋渡過淮水,在壽州城下遭遇南唐軍數千背城結陣,便以前鋒史彥超破陣,迅速擊潰唐軍,斬獲三千人。攻城不久,臣又聞知南唐國大軍馳援,直逼正陽……我前鋒浮橋在正陽,軍糧、援兵全靠此地,如若有失後果不堪設想!

唐軍援軍極多,報稱大軍連綿三十里!臣以爲在壽州會被斷退路,被唐軍前後夾擊,無立足之地!只得立刻回師正陽,先迎唐軍援兵……”

柴榮冷冷道:“侍衛司精兵全在你手,我大周鐵騎陣戰可有對手?”

衆人敬畏,又急忙叩拜,只覺得皇帝按劍而立十分霸道,一句天下沒有對手,大家還能說什麼?

柴榮又道:“朕急令侍衛司馬步都指揮使李重進率軍攻擊到正陽的援軍,結果如何?唐軍無招架之力,被殺得屍體鋪了幾十裡地!你不該從壽州退兵。”

李谷不敢再辯解,磕頭道:“臣知罪!”

柴榮微微閉上眼睛,想到了高平之戰、晉陽之役時李谷鞍前馬後,在統協諸地兵馬調運、運糧、籌辦軍械等方面盡心盡力的往事;聽說李谷當時一天只吃一頓飯,睡兩個時辰,回到東京整個人瘦了二十斤。李谷也頗有氣節,早年被契丹俘虜,被嚴刑拷問六次,都不屈服;在兵役、治黃河等方面也很有建樹。

“李丞相,你現在改任判壽州府事,先去安撫壽州的百姓,讓他們回到各自的土地勞作,我大周軍不劫掠、不濫殺。”柴榮道。

李谷忙道:“臣謝皇恩。”

柴榮又道:“派人去傳旨,讓侍衛司馬步都指揮使李重進出任‘淮

南行營招討使’,統率前敵諸路大軍。”

“傳旨,讓韓令坤率部將浮橋移到下蔡鎮,部署防務。”

柴榮見黑大漢趙匡胤也跪伏在前,便道:“南唐軍在淮河上還有很多兵力,朕聽說他們在塗山重兵駐紮,趙匡胤,你率鐵騎軍(小底軍改)把這股威脅我側後翼的敵兵滅了。”

趙匡胤宏聲道:“臣領旨!”

柴榮在戰陣後面,非常利索地就進行了一番部署。他的作爲很符合平時治軍理政的作風,總是能簡潔地抓住關鍵的地方,簡單粗暴幾招下去,卻一切都能脈絡清晰。

塗山在壽州淮河下游,在其東北部,南唐水軍能從這裡防守下游,沿河控扼威脅淮河中上游。趙匡胤沒有讓柴榮失望,三天時間,塗山一萬唐軍被鐵騎軍掃蕩得乾乾淨淨。趙匡胤先誘敵詐降,將唐軍引誘至離塗山不遠的渦口,然後兩面出擊一戰定勝負,渦口之戰打得乾淨利索十分漂亮。

柴榮大喜,尋思趙匡胤當得大任,心中頗有倚重。

就在這時,忽然有宦官從陳州(河南淮陽縣,在‘東京’開封市東南方,距離三百多裡)急匆匆趕到了前線行轅。柴榮一見是曹泰,他知道這個內侍省的宦官經常在皇后身邊,頓時猜到是有關皇后的事。

果不出所料,曹泰進帳就撲通跪倒在地,聲淚俱下。柴榮見此狀況,心裡一個機靈:皇后薨了?在他心裡,皇后去世已是遲早的事,已經有了心理準備……都親眼見着她咳血了。而且東京名醫已經定論無法施救,日漸虛弱就等着那口氣。

曹泰哭道:“皇后娘娘想最後見官家一面。”

柴榮聽罷,知道她還沒去世。他沉吟片刻,覺得淮南這邊的部署暫時不用動,又想着皇后是先皇非常看重的人,先皇在彌留之際專門佈置在他身邊穩固他的皇位的人選。平時感情也很好,現在就要去了,是該再見她一面。

他便說道:“朕即刻就出發去陳州,你先回去準備一番,等朕見了皇后,就派人把她送回東京大內。”

曹泰忙道:“奴婢懇請,皇后娘娘已經只剩一口氣了,怕經不起路途之苦。”

柴榮怒道:“用轎子擡,找人擡穩!難道要讓皇后在外面去世嗎?你們這些奴兒,這點事都要朕教你,拿你何用!”

“是,是。奴婢領旨。”曹泰急忙磕頭。

……

……

PS:昨天又新增約100讀者打賞投票,希望沒有充值過的讀者都能給予西風一點支持和鼓勵,不一定要打賞多少,只要有心意,按自己的情況便可以;我相信所有的讀者的情況都出得起幾塊十幾塊小錢。如果你們都願意出手,上首頁月票榜並不是什麼艱難的事,畢竟有幾千個讀者。

寫書要花不少時間和精力,作者寫了故事也想得到一點收穫;現在充值支持一點,今後就更可能看正版。因爲作者付出了勞動,需要報酬維持生存和生活,是無可厚非的事吧?

西風緊非常需要大家。

(本章完)

第六百六十二章 互通有無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城的戰慄(5)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了尊佛第五百四十七章 落花與腰飾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輕盈若仙第五百四十八章 翻山越嶺來相見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馬灰不拉幾第七百二十一章 舉頭望明月第四百三十九章 采石之役(8)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個痛快第二百二十章 一嘴毛第六百八十二章 薔薇中的重逢第二百六十八章 匹夫之怒第六百六十三章 聯姻第六百一十七章 天色第十九章 晉陽之役(4)第七百九十章 哭窮第五百五十六章 恩怨第一百四十四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四百零三 隱約的體溫第一百零七章 壽州(3)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國分財第五百三十章 利害第八百六十章 東拉西扯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聚晉陽(2)第四百二十九章 八十萬會獵於吳第三百九十七章 雙喜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個痛快第二百一十二章 雲裡霧裡第七百九十一章 爺爺的竹槍第六十章 附庸風雅第八十四章 生死有命第三百九十八章 殉葬第二百四十八章 可惜可嘆第四十六章 官家的秘密第六百八十章 東風徐來第二百七十六章 揭開遮羞布第七百九十三章 新的開始第七百七十一章 與子同袍第三百九十八章 殉葬第五百二十八章 放風箏第二百八十一章 無奈的假戲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圖大事第二十七章 發酵第八百四十七章 漢天子筆第六百六十六章 私奔第一百五十九章 黑路第一百三十九章 她的顏色第四十章 忠貞不渝的執念第四百四十九章 犧牲(3)第一百六十三章 他爹第六百零七章 宮帳第二百六十章 垂簾聽政第五百一十七章 戰爭的痕跡第七十七章 威武城(3)第三百七十六章 牡丹花一樣凋零第四百七十四章 出石第八百二十六章 小窗之光第七百四十三章 認了錯再說第八百一十二章 綻放的夜色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零六章 涿州第一百八十三章 便宜了紹哥兒第四百三十六章 采石之役(5)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頭第五百九十九章 心境第一百零七章 壽州(3)第五百三十七章 震耳欲聾第三百七十八章 五百年必有聖人出第一百一十九章 走了四趟引子第五百五十三章 伏擊(5)第一百八十六章 白綢與紅燭第四百三十一章 當塗第七百四十章 寶鞘存利劍第四百二十五章 驕陽中的箭第五百五十九章 龍城(3)第三百六十六章 夔州(1)第八百七十五章 意氣用事第六百四十三章 香油第四百七十八章 打心眼裡謝恩第八百五十九章 痛快點第五百七十七章 驚懼之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帶刺玫瑰第一百七十四章 有一回便有二回第四百六十八章 就不讓如願第四百一十二章 甲板上的魚腥味第一百九十八章 很大的獎賞與驚喜第八百一十章 兵力不足第八百九十章 黑鍋第六百四十章 雨季第三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3)第二百七十九章 惡魔第五百一十一章 國力的轉化第二百四十五章 追隨腳步節拍第七百三十八章 薄涼第八百章 商人第六百四十一章 家眷老小第六百四十九章 歸來時
第六百六十二章 互通有無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城的戰慄(5)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了尊佛第五百四十七章 落花與腰飾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輕盈若仙第五百四十八章 翻山越嶺來相見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馬灰不拉幾第七百二十一章 舉頭望明月第四百三十九章 采石之役(8)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個痛快第二百二十章 一嘴毛第六百八十二章 薔薇中的重逢第二百六十八章 匹夫之怒第六百六十三章 聯姻第六百一十七章 天色第十九章 晉陽之役(4)第七百九十章 哭窮第五百五十六章 恩怨第一百四十四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四百零三 隱約的體溫第一百零七章 壽州(3)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國分財第五百三十章 利害第八百六十章 東拉西扯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聚晉陽(2)第四百二十九章 八十萬會獵於吳第三百九十七章 雙喜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個痛快第二百一十二章 雲裡霧裡第七百九十一章 爺爺的竹槍第六十章 附庸風雅第八十四章 生死有命第三百九十八章 殉葬第二百四十八章 可惜可嘆第四十六章 官家的秘密第六百八十章 東風徐來第二百七十六章 揭開遮羞布第七百九十三章 新的開始第七百七十一章 與子同袍第三百九十八章 殉葬第五百二十八章 放風箏第二百八十一章 無奈的假戲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圖大事第二十七章 發酵第八百四十七章 漢天子筆第六百六十六章 私奔第一百五十九章 黑路第一百三十九章 她的顏色第四十章 忠貞不渝的執念第四百四十九章 犧牲(3)第一百六十三章 他爹第六百零七章 宮帳第二百六十章 垂簾聽政第五百一十七章 戰爭的痕跡第七十七章 威武城(3)第三百七十六章 牡丹花一樣凋零第四百七十四章 出石第八百二十六章 小窗之光第七百四十三章 認了錯再說第八百一十二章 綻放的夜色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零六章 涿州第一百八十三章 便宜了紹哥兒第四百三十六章 采石之役(5)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頭第五百九十九章 心境第一百零七章 壽州(3)第五百三十七章 震耳欲聾第三百七十八章 五百年必有聖人出第一百一十九章 走了四趟引子第五百五十三章 伏擊(5)第一百八十六章 白綢與紅燭第四百三十一章 當塗第七百四十章 寶鞘存利劍第四百二十五章 驕陽中的箭第五百五十九章 龍城(3)第三百六十六章 夔州(1)第八百七十五章 意氣用事第六百四十三章 香油第四百七十八章 打心眼裡謝恩第八百五十九章 痛快點第五百七十七章 驚懼之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帶刺玫瑰第一百七十四章 有一回便有二回第四百六十八章 就不讓如願第四百一十二章 甲板上的魚腥味第一百九十八章 很大的獎賞與驚喜第八百一十章 兵力不足第八百九十章 黑鍋第六百四十章 雨季第三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3)第二百七十九章 惡魔第五百一十一章 國力的轉化第二百四十五章 追隨腳步節拍第七百三十八章 薄涼第八百章 商人第六百四十一章 家眷老小第六百四十九章 歸來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