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他爹

趙三心神不寧,見這老頭兒死了,這才琢磨起來:郭紹就算能通過活口、很快猜到主使者,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報復,這也太快了點。畢竟安排人手也需要時間。

之前趙三一來就問老頭兒是否認識郭紹,便是在憂懼惱怒之下以爲郭紹要害他,認爲董瓦匠是郭紹派來暗殺自己的殺手!現在趙三才忽然覺得,也許這董瓦匠偷東西被抓就是那麼一回事,只不過恰好這廝在郭紹府上呆過,如此而已。

他確實有點草木皆兵了……不過真是怕得不行,那郭紹怎麼着也是南征北戰過來的高級武將,手下一幫兄弟,會不會報復自己?會怎麼報復?

……

按照趙三之意,幾個奴僕開始處理竊賊的屍體。他們去了一個人,去馬廄那邊找輛車過來裝,不然誰也不想扛着這屍體在大街上走。

馬廄的董二趕着一輛裝採買雜貨的板車過來,到了院子側小門等着。那董二是馬伕,也是趙家的奴僕,便聽得裡面喊道:“死沉的屍體,董二來幫忙。”

董二遂將繮繩往旁邊的樁子上一罩,走進門去,卻見一具死屍拿張破草蓆裹着。那屍體的一隻鞋都丟了,赤着一隻腳,那草蓆又短,就讓那死人的光腳露在外邊……死的真慘。不過董二也見怪不怪了,當年他從河東逃荒出來,一路上慘死的人沒少見,比眼前這人也好不了太多。有些餓死的人更是悲慘,死前就想吃頓飽飯也不能如願……董二是嘗過飢餓的滋味,反正難以言表。

不過當他走近些時,立刻就驚了,怔在那裡動也不動。眼前的死屍不是別人,竟然是他爹!

董二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爹會千里迢迢來到東京,更沒想到爹會死在趙府。

“傻站着幹甚,快來幫忙擡。”奴僕喊道。另一個人說道:“就咱們三個擡吧,董二那廝嚇傻了!”頓時他們稀稀拉拉笑了幾聲。

“他……”董二的聲音都不清楚了。

一個奴僕道:“今早逮到的竊賊,在廚房偷了一些吃的躲在柴禾堆裡。趙三郎上來審問,拿着麥餅往他嘴裡塞,生生給噎死了。”“趙三郎下手是沒輕沒重,不過一個窮成這樣的竊賊,死了就死了,倒不是什麼大事。董二你怎生嚇成這樣?”

董二顫聲道:“趙衙內殺了人,官府不查他?”

奴僕道:“人啥時候沒有貴賤之分,老竊賊這種賤命,官府怎會來驚動趙家?這種人死一千個,都頂不上趙三郎一個人。

董二相信奴僕所言。趙家阿郎和兒子趙匡胤都是禁軍大將,這種人就算犯了事,官府查都不敢查的;更何況死的是卑賤而無人過問的人,被害者還事先在趙家偷了東西,有錯在先……雖然只是小錯,但小人的小錯就要送命,原本是常見之事。

沒有人能制趙三,至少不會因爲一條“賤命”制他們。

旁人又道:“丟城外怕是不太好。城東北卞水河邊有片坡地,原本是東京戰亂時埋死屍荒谷的亂葬崗,咱們去那裡挖個坑,把人給埋了罷。”

有人附和道

:“埋了也好,丟在路邊總是有人問,說起來不好聽。挖個坑埋了誰還過問這死人?”

“也是,幸好有片亂葬崗,不然東京這地到處都有主,連個埋人的地方都沒有。”

幾個人便將死屍擡上了馬車,這馬車沒有蓬,於是大夥兒又抱來一些升火用的茅草給遮掩在死屍上。一行人趕着馬車便從側面偏門出院子去了。

董二跟着去了一趟,看明白了地方。默默回趙府,說自己肚子疼,要去看郎中,把馬廄的活兒讓同伴幫忙。然後先回自己住的地方,從牆角邊掀開一塊地磚,刨開土從地下悄悄拿出一個罐子來。

他一邊拿錢一邊偷偷抹淚,發現錢竟然不夠買一口棺材!頓時愈發心酸。

生爲人子,親爹死了連口棺材都沒有,裹張草蓆赤着腳挖坑就埋了!董二一時間覺得自己活在這世上實在是太丟臉。而且他連哭都不敢哭一聲,只能躲到角落裡偷偷抹兩把淚,不讓別人知道。

要是趙府的人知道被趙三害死的老頭是董二的爹,董二還能留在趙府麼?任何主人都不會把一個心懷“殺父之仇”的奴僕留在家裡,直接趕走那是最爲仁慈的做法。但讓董二迷惑的是:自己爲什麼還要留在趙府,給殺父仇人幹活?

如果沒有死了爹這件事,他當然是不願意離開趙府的,哪怕做一個奴僕也比在外頭討日子強。

董二在牆角蹲了很久,本來想把存的錢拿去買一口棺材,夜裡悄悄把爹的屍體挖起來入殮重新下葬。但錢不夠,便買不了棺材,他一時間不知道該做什麼了。

董二開始回憶他爹生前的事……心裡其實對自己的爹評價不高,在老家就愛小偷小摸,人還很懶,讓一家人過得很苦,一遇災荒就沒法過,娘都是餓死的。但無論怎樣,總算是董二的親爹。日子過得再苦、吃得再差,對待董二再不好,也是爹把他養大成人的。

而且董二想起來主要是心酸可憐他爹,一天好日子沒過,吃糠咽菜活命,苦了一輩子,到頭來死得這麼慘、帶着屈辱被人像扔破爛似的掩埋在亂墳崗。

想到這裡,董二隻覺得他爹真是非常可憐,自己非常不孝,不由得悲從心來。

……

郭府內,楊、羅,左攸,京娘等一衆人都在客廳裡,坐在郭紹的下首。左攸道:“府前正門,對面的院子得買下來,用於增加的親兵護衛居住。府邸側面、後面,要增加暗哨和巡邏,輪換值守;府內內宅,京娘不是手下有些婦人,選一些身手好的,就近照料主公的起居。”

郭紹道:“其實現在也不比如此緊張了,趙三一擊不成,他還能有第二次機會?何況此人剛成年,身邊還沒有什麼堪用的人;李俠兒還算能用的人卻死了,趙三就算再胡來、有心也無力。我現在最主要考慮的,是這事怎麼收場。”

楊彪勸道:“大哥說得也有理,不過今後咱們還是得留心。大哥以後出門,在城裡走儘量不要騎馬了,乘車比較好。”

“二弟這話不錯。”郭紹點點頭。

因爲郭紹就善於射箭,聽到

棄馬行車的建議,立刻就想到了“暗箭傷人”。弓弩不是狙擊槍,要伏擊擊殺人沒那麼容易,不過確實也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箭矢要一擊殺人,需要爆頭、而且不能射在頭盔上,否則一箭殺死人就比較難,特別武將出門一般至少會穿軟甲護心的情況下……禁軍裡就有兩個武將,在那裡吹牛分高矮,誰也不服誰,後來就乾脆比身上的傷疤,誰的傷多誰就做大哥。結果其中一人身上竟然有幾十處箭傷!另一個武將只要叫他大哥了,因爲那人中過幾十箭都沒死。

要一箭射中小目標的要害,這就要求殺手武藝很高、從小訓練箭術。但這種武藝高強的人,處於當下以武治國的年代,爲何要去幹那種勾當買賣?厲害的早就是禁軍武將了,雖然同樣是賣命,卻正大光明地吃着皇糧,有身份尊嚴地活着,平素合法地受社會規則的保護而不必擔驚受怕,恐怕比去殺人過活要好得多。所以正道是“習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若一箭斃命,只能用弓,而不是弩;就像郭紹在戰陣上一箭射死北漢猛將張元徽,這等事用弩就辦不到……在郭紹看來,弩最大的優勢應該是使用者不需要太多練習,不像弓箭一樣普通人根本無法用;但弩本身很依賴製作工藝,這個時代工藝再好也就那樣,可控性比較差。相反弓靠的是人的技藝,可以通過訓練達到,反而可能具有極高的精準度。

總之只通過弓弩擊殺目標很不容易、不好操作,唐憲宗時期地方節度使無法無天,派人到長安刺殺宰相,也是先射傷了人,然後上前用近戰擊殺。

但萬一運氣不好、又正好疏忽大意了,被人射在臉上那也得玩完。所以郭紹才贊成二弟的建議。乘車就不會被狙殺,箭矢穿透力不高,在馬車車廂裡如果被幾箭射死了,那簡直是很不可思議。

不過趙三再次出手的可能較低,至少暫時沒有什麼可能。郭紹只是想抓住他的把柄,在明面上往死裡|整,但是這得看皇帝什麼態度了……

郭紹沉吟道:“今天我去了一趟侍衛司,回來時在皇城西邊碰到了宰相王溥。王溥說今早皇帝派宦官去殿前司,把趙匡胤叫進大內去了。”

楊彪問道:“官家是啥意思?”

郭紹道:“很可能是讓趙匡胤看犯人的口供、和大臣的審案奏疏,然後當面把事說開,讓趙匡胤解釋。如果不是這事兒,而是軍務,官家一般會把張永德和趙匡胤一塊兒叫去,而不是單獨召見趙匡胤。”

左攸聽罷說道:“此事恐怕真有點懸,官家一心北伐,在此關頭肯定不願意大將之間達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徒然內耗。”

郭紹點頭道:“我也沒想和趙匡胤結怨,但趙三把事都做絕了,事到如今,趙三這廝讓我很不安生,就是個禍害!”

……

……

……

(月初的免費月票更新了,VIP用戶上個月消費夠的,都有幾張免費票。求投給西風。)

(本章完)

第三百五十三章 前面風景更好第八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一百五十二章 索還鞋墊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民於水火第五百三十六章 躬親第七百三十三章 頭陣第四百二十九章 八十萬會獵於吳第二百八十五章 梅花第七百三十二章 五世之澤第四百章 水車景觀第五百九十八章 奇襲第八百八十二章 願賭服輸第二百七十二章 哀愁(4)第三百八十三章 蜂蝶第七百三十四章 設身處地第一百八十六章 白綢與紅燭第四百五十一章 犧牲(5)第二十六章 母儀天下第九百零一章 知人善用第四百章 水車景觀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桑第五百九十六章 李子第一百二十章 甜又鹹第八百六十八章 舌戰羣雄第四百零一章 感謝天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日夢第六百五十二章 作死第七百零二章 大幹一場第三百五十七章 安息的魂魄第三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3)第一百五十四章 什麼都沒發生過第一百二十八章 善於射箭第七百七十四章 欲拒還迎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口(2)第二百二十章 一嘴毛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聲的掙扎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說好商量第六百六十七章 追獵第七百九十九章 櫻花第八百一十四章 嚐嚐滋味第一百一十一章 旭日第六百一十二章 變化第六百一十四章 激戰第六十九章 戰爭的藝術第八百四十三章 散時容易聚時難第五百一十章 不變的宮廷第三百四十五章 八字破陣第六百八十五章 佳節之變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義第八十八章 輕言細語如在耳際第七百五十三章 恩怨分明第四百零三 隱約的體溫第三百六十七章 夔州(2)第二百零八章 一看就不是好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在弦上第七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走馬觀燈第十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七百三十七章 稀世珍寶第五十一章 夢裡花落知多少第二百四十章 皇城的戰慄(4)第四百零二章 生日蛋糕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國分財第二百零五章 親兄弟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府的驚變第一百零七章 壽州(3)第三百三十章 酒骨槽第四百二十一章 食魚的魚第二百四十四章 包袱拿好第十九章 晉陽之役(4)第八百零五章 海風第三百一十章 患得患失的激動第三百三十一章 尷尬境地第四十四章 不同的輕鬆第三百二十二章 跨國商人第三百一十章 患得患失的激動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待最是磨人第七百四十章 寶鞘存利劍第三百三十九章 以理服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暗香滋德殿(2)第九十六章 深謀遠慮第二百五十四章 荒誕的啼哭第九百零四章 自古不變第三百九十章 貞節牌坊第四百零九章 長亭外第八百四十三章 散時容易聚時難第五百二十二章 寢食難安第三百九十二章 象戲第四百五十二章 犧牲(6)第八百八十四章 等待第六百四十三章 香油第八百二十三章 憂傷飄蕩的雪第五百九十四章 宣仁功德閣第二百三十章 雜家無處可去第八百章 商人第八十二章 扶搖子第八百七十四章 泥潭第七百一十二章 象徵之地第四百四十一章 還剩甚麼第三百八十一章 在寒冬取暖
第三百五十三章 前面風景更好第八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一百五十二章 索還鞋墊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民於水火第五百三十六章 躬親第七百三十三章 頭陣第四百二十九章 八十萬會獵於吳第二百八十五章 梅花第七百三十二章 五世之澤第四百章 水車景觀第五百九十八章 奇襲第八百八十二章 願賭服輸第二百七十二章 哀愁(4)第三百八十三章 蜂蝶第七百三十四章 設身處地第一百八十六章 白綢與紅燭第四百五十一章 犧牲(5)第二十六章 母儀天下第九百零一章 知人善用第四百章 水車景觀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桑第五百九十六章 李子第一百二十章 甜又鹹第八百六十八章 舌戰羣雄第四百零一章 感謝天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日夢第六百五十二章 作死第七百零二章 大幹一場第三百五十七章 安息的魂魄第三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3)第一百五十四章 什麼都沒發生過第一百二十八章 善於射箭第七百七十四章 欲拒還迎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口(2)第二百二十章 一嘴毛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聲的掙扎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說好商量第六百六十七章 追獵第七百九十九章 櫻花第八百一十四章 嚐嚐滋味第一百一十一章 旭日第六百一十二章 變化第六百一十四章 激戰第六十九章 戰爭的藝術第八百四十三章 散時容易聚時難第五百一十章 不變的宮廷第三百四十五章 八字破陣第六百八十五章 佳節之變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義第八十八章 輕言細語如在耳際第七百五十三章 恩怨分明第四百零三 隱約的體溫第三百六十七章 夔州(2)第二百零八章 一看就不是好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在弦上第七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走馬觀燈第十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七百三十七章 稀世珍寶第五十一章 夢裡花落知多少第二百四十章 皇城的戰慄(4)第四百零二章 生日蛋糕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國分財第二百零五章 親兄弟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府的驚變第一百零七章 壽州(3)第三百三十章 酒骨槽第四百二十一章 食魚的魚第二百四十四章 包袱拿好第十九章 晉陽之役(4)第八百零五章 海風第三百一十章 患得患失的激動第三百三十一章 尷尬境地第四十四章 不同的輕鬆第三百二十二章 跨國商人第三百一十章 患得患失的激動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待最是磨人第七百四十章 寶鞘存利劍第三百三十九章 以理服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暗香滋德殿(2)第九十六章 深謀遠慮第二百五十四章 荒誕的啼哭第九百零四章 自古不變第三百九十章 貞節牌坊第四百零九章 長亭外第八百四十三章 散時容易聚時難第五百二十二章 寢食難安第三百九十二章 象戲第四百五十二章 犧牲(6)第八百八十四章 等待第六百四十三章 香油第八百二十三章 憂傷飄蕩的雪第五百九十四章 宣仁功德閣第二百三十章 雜家無處可去第八百章 商人第八十二章 扶搖子第八百七十四章 泥潭第七百一十二章 象徵之地第四百四十一章 還剩甚麼第三百八十一章 在寒冬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