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救出公孫瓚

消息送出去,劉軒要做的就是在長安等着黃忠的回信了,這段時間他對於荊州那邊的情況倒是不怎麼關注,相比起來,河北的戰事更加引人在意。

不單單劉軒關注,目前天下間數的上名號的諸侯,哪個不盯着河北?只要這一戰結束,天下的局勢基本就算是清晰明瞭了。

實際上,即便不用等到戰後,如今的情況也足夠清楚,當今這天下也基本上分成了幾個勢力。

東川以及西川大半郡縣的天師道以及死守成都一帶的劉焉。

荊州北部和豫州西部的袁術以及張濟等人。

佔據了荊州大半地盤的劉表。

佔據揚州的孫策。

一統河北四州的袁紹。

遼東的公孫度——這個傢伙基本就是被忽略的貨。

以及,佔據了中原以及西北地區,還佔着正統之名的朝廷。

在這個名單上,沒有公孫瓚的名字,可見公孫瓚的滅亡幾乎是所有人的共識,唯一的變數就是這位白馬將軍能不能撐過今年。

這一點,大部分人都不能確定,只有通過劉備得到第一手消息的劉軒能夠斷言:公孫瓚撐不過今年了。

目前公孫瓚的主力囤積在北平左近,在袁紹大軍的逼迫下一步步的後退,而騎兵主力除了被麴義的先登營殲滅大部之外,剩下的都用來對付北方的烏桓。

面對這種局面,公孫瓚根本拿不出任何有效的辦法來應對,劉備甚至直接在消息中斷言:“今年秋季,河北之戰就將有個勝負!”

劉軒一邊讓劉備做好撤回長安的準備,一邊讓張遼待命,以便隨時能夠出發接應劉備等一行人。

如今已經可以確定,劉備一旦回來,帶的人肯定不會少。

除了公孫瓚本人以及他的妻兒之外,還會有趙雲在內的一些親信。

這些人看起來不多,但在河北地區到處都是袁紹的兵馬的情況下,想要順利的逃出河北地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劉備那已經超出了一般人程度的個人實力。

雌雄雙股劍配上專門淬鍊的戰甲……劉軒爲了防止劉備在河北那地方沒有龍氣可以借用,還提前做了一些準備,保證劉備在需要的時候可以發揮出足夠強的實力。

這麼多保險下,劉軒不相信劉備還會出事,也許唯一摸不準的就是公孫瓚那一羣人能否全部安全逃出來。

“想的多了也沒有用,安心的等着吧!”

在這種心態下,劉軒每天要做的就是和宮中的兩個女人聊聊天,談談情什麼的,間或處理一些閒雜瑣事。

如今各地都不約而同的陷入了一個相對的平靜時期。

天師道在佔領了半個西川后也被迫停止了擴張的腳步,因爲這段時間擴張的太兇猛,他們有點‘消化不良’。

張魯在穩固目前的領地,而劉焉在這難得空隙中終於可以緩一口氣了——唯一意外的就是,他這一口氣沒緩上來,竟然直接一命嗚呼,不得不將這一片爛攤子留給了自己的兒子劉璋。

割據揚州的孫策在沒有了黃巾賊軍這個外部壓力下,自己的內部就不再如原本那樣支持自己,爲了穩固自己的統治,孫策在揚州施行了非常強硬的手段,甚至還將江東大族陸家給殺了近乎滅門。

這雷霆手段果然震懾住了許多人,這也給了孫策好好發展自己實力的時間,眼下孫策在江東艹練兵馬,並且廣招賢才,明白人都瞧的出來,長江流域將不會再如前些年那樣是一片平靜的樂土了。

至於荊州劉表……與其說劉表是荊州之主,還不如說那些世家大族纔是荊州真正的主人,他們艹控了荊州的一切,劉表不過是他們扶起來的一個擺設罷了。

這一點,從朝廷的政令在荊州沒一件能夠行的通就能夠瞧的出來。

如今的荊州,雖然依舊名義上在朝廷的統治下,但根本就是一個國中之國,這種情況在前陣子劉軒殺死孔融後變得更加明顯。如今劉軒巴不得孫策趕緊和劉表開戰,好好將荊州禍害一通,這樣他再奪回荊州後也免去不少麻煩。

因爲這種情況,朝廷這邊也沒有什麼大事亟待解決,唯一值得在意的就是荀悅入朝後,劉軒任命其爲侍中,而且因爲其才學過人,又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劉軒命其輔助王允,一起組建長安學院的建立事宜。

“定然不負陛下所託!”

荀悅對於這個工作也很滿意,教書育人也是大儒最喜歡的事情,而且儒家思想中對於教育一事也頗爲看重,同時這學院的事情要做好了,同樣是能夠留名史書的壯舉,荀悅根本想不出有什麼拒絕的理由。

更何況荀悅還是由自己的從弟荀彧舉薦入朝,再看到荀家在朝中如今的局面後他也明白自己應該怎麼做纔對自己的家族有好處了。相比起來,孔融什麼的完全可以丟到一旁去了。

同時,果然如荀彧當初對劉軒講的那樣,荀悅的入朝穩定了一部分士人,甚至就連剩下一些對劉軒抱着極大恨意的士子也不反感朝廷——他們已經將朝廷和天子給區分開來了,認爲天子是天子,朝廷是朝廷。

天子雖然昏聵殘暴,但朝廷中還是有許多明理之士,並且認爲只要自己努力學得一身本事後,就可以進入朝堂上與朝中德才兼備之士一起勸導天子,讓其改過自新,並且成爲一代明君等等……這種情況,雖然讓劉軒依舊不爽,但只要穩定住了這羣傢伙就行,此時他也不在乎自己的名聲究竟如何了。

“成王敗寇,等百年之後,誰有知道你們是哪根蔥?”

他可以確定,一百年後自己依舊會坐在這裡,至於那些背後裡嚼牙根明面上屁點能耐沒有的傢伙……“用他們,還不如等甄宓長大了用她當官……”

會想到甄宓,是因爲劉軒此時正在種輯的陪同下參觀太學,尤其是幾處學館,已經根據劉軒當初的吩咐進行了重新的規劃以及改建。

留出了一部分宿舍給女學生們,只是目前這個地方還空着,甄宓還住在家裡在長安給她安排的房子,而呂玲綺更是回自家府邸居住。

“目前太學中有多少學子?”

“這個……”

一問到這個,種輯臉色變得不是那麼好看,而且說話也變得有點磕磕絆絆,似乎難以說出口一樣。

瞧他這個樣子,劉軒就曉得事情不對勁:“有什麼情況但說無妨,你不說怎麼知道出了問題,又如何想辦法解決?”

種輯聽到天子這麼說,這纔開口:“原本太學中有學子一千一百三十七人,不過被陛下……懲處了四百八十九人,隨後又陸陸續續有一些學子離開了太學,所以目前太學學館中只餘下五百二十二人。”

“五百二十二人?”

劉軒眉頭揚了揚,聽到這個數字的時候他也有點吃驚,他猜到了甄宓入學肯定會有一些人不滿意,並且離開太學,但沒想到人數居然不少。

不過……走就走了,反正以後後悔的不會是他。

“把那些離開太學的學子都登記造冊!”頓了下又接了句:“這段時間但凡有自行離開太學的,通通都將名字和相關資料記下來。”

種輯不明白天子要這些人的名單幹什麼?不過他還是點了點頭應承了下,在他看來陛下要記下這些人名字,肯定是有用處。

果然,隨後他就見到天子轉頭對旁邊的吏部尚書荀彧說了一句:“以後但凡在這個名冊上的人,終生不得入仕,哪怕是地方縣吏也不得任用!”

荀彧點了點頭,非常痛快的表示了明白,種輯只能在一旁暗自苦笑:當今天子倒是比想象中的還要小心眼啊,只不過是離開太學,就被天子明令禁止入仕,可謂是徹底的斷了這羣人的前程。

當然,朝廷目前雖然情況好了許多,但也不是說政令可以通行地方,想來割據地方的那羣諸侯,還是願意用這羣離開的學子的,所以天子的這道明令在這個時候估計也不會讓人太過在意。

“是不是應該勸勸陛下收回詔命?畢竟這詔令不但無用,而且還可能再遭來一些惡言!”

正要開口,卻見劉軒大踏步的走的遠了,無奈下只能快步跟上,然後隨在劉軒後面在這太學中轉來轉去。

一直轉到講學的書堂外面,劉軒才停下了腳步,透過窗戶往裡面打量。

旁人只當天子是在看滿屋的學子,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根本就是在打量恰好坐在屋中的甄宓。

正張望着,只聽見身後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劉軒不等其走進,就先一步轉回身。

他一轉過來,立刻就見到張遼大步的走了進來,然後來到劉軒身旁施禮完畢,低聲道:“陛下,收到了玉符急信,劉護軍開始啓程準備離開河北了,同行之人包括公孫瓚一家以及趙雲在內的一百白馬義從。”

劉軒點了點頭:“羽林騎準備好了嗎?”

“隨時可以出發!”

“很好,按照原本計劃行事就可以了,必要的時候……可以讓袁紹曉得曉得厲害!”

聽到天子這般說,張遼不自禁的吸了一口氣:“定然不會叫陛下失望

()

第14章 巡視?第72章 殘兵敗將第24章 一舍一得第119章 張飛的麻煩第63章 如狼似虎第29章 好處多多第65章 改良戰甲第76章 調動和升遷第55章 再次親征第89章 條頓騎士第69章 呂布戰南華第10章 擂鼓甕金錘第60章 恍然第65章 改良戰甲第14章 鮮卑三國第93章 我回來了!第38章 搶奪第21章 凝氣成蛋第108章 阿醜第11章 突破的契機?第24章 一舍一得第83章 劉備的龍氣第142章 煉器司新主官第50章 白虎第83章 曹植第6章 擒第26章 此時遍地是人才第118章 古怪的兵馬第48章 一盤菜第34章 煉器司第4章 柳雲第155章 爭功第110章 運氣第49章 煉器司的新任務第98章 誅文丑第72章 “年輕”將領們第43章 送到嘴邊的兗州第114章 平北都督第69章 呂布戰南華第115章 官渡之戰?第92章 救出公孫瓚第121章 龍吟第59章 井底之蛙第65章 封賞第29章 好處多多第89章 教育雛形第84章 大漢準備行動起來第125章 河北的文武第162章 雜魚?第80章 無盡星空第105章 黃承彥第118章 古怪的兵馬第45章 幾處調整第68章 新的法門第81章 夏侯惇第64章 雒陽令第2章 藥方第48章 一盤菜第58章 天災第78章 醫聖第36章 李肅第2章 何皇后第135章 理由第109章 黃月英第98章 誅文丑第91章 荊州黃氏第21章 嬪妃制度第41章 七彩第170章 論功行賞第30章 討賊檄文第13章 鮮卑部落第68章 馬超首戰第90章 三年五載第48章 大戰南華第98章 誅文丑第82章 曹性第36章 李肅第43章 兵事整編第92章 救出公孫瓚第29章 把文若留住!第161章 斷了他這份念想第20章 兩家火併第11章 天師道反第9章 先利其器第14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89章 條頓騎士第4章 曹操的佩劍第106章 幾年下來的成果第33章 拉攏史道人第13章 戰爭不等於單挑第33章 拉攏史道人第21章 嬪妃制度第49章 先發制人第13章 戰爭不等於單挑第169章 收拾殘局第46章 李肅的安排第91章 荊州黃氏第65章 將對將第2章 遭遇第77章 開了眼界
第14章 巡視?第72章 殘兵敗將第24章 一舍一得第119章 張飛的麻煩第63章 如狼似虎第29章 好處多多第65章 改良戰甲第76章 調動和升遷第55章 再次親征第89章 條頓騎士第69章 呂布戰南華第10章 擂鼓甕金錘第60章 恍然第65章 改良戰甲第14章 鮮卑三國第93章 我回來了!第38章 搶奪第21章 凝氣成蛋第108章 阿醜第11章 突破的契機?第24章 一舍一得第83章 劉備的龍氣第142章 煉器司新主官第50章 白虎第83章 曹植第6章 擒第26章 此時遍地是人才第118章 古怪的兵馬第48章 一盤菜第34章 煉器司第4章 柳雲第155章 爭功第110章 運氣第49章 煉器司的新任務第98章 誅文丑第72章 “年輕”將領們第43章 送到嘴邊的兗州第114章 平北都督第69章 呂布戰南華第115章 官渡之戰?第92章 救出公孫瓚第121章 龍吟第59章 井底之蛙第65章 封賞第29章 好處多多第89章 教育雛形第84章 大漢準備行動起來第125章 河北的文武第162章 雜魚?第80章 無盡星空第105章 黃承彥第118章 古怪的兵馬第45章 幾處調整第68章 新的法門第81章 夏侯惇第64章 雒陽令第2章 藥方第48章 一盤菜第58章 天災第78章 醫聖第36章 李肅第2章 何皇后第135章 理由第109章 黃月英第98章 誅文丑第91章 荊州黃氏第21章 嬪妃制度第41章 七彩第170章 論功行賞第30章 討賊檄文第13章 鮮卑部落第68章 馬超首戰第90章 三年五載第48章 大戰南華第98章 誅文丑第82章 曹性第36章 李肅第43章 兵事整編第92章 救出公孫瓚第29章 把文若留住!第161章 斷了他這份念想第20章 兩家火併第11章 天師道反第9章 先利其器第14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89章 條頓騎士第4章 曹操的佩劍第106章 幾年下來的成果第33章 拉攏史道人第13章 戰爭不等於單挑第33章 拉攏史道人第21章 嬪妃制度第49章 先發制人第13章 戰爭不等於單挑第169章 收拾殘局第46章 李肅的安排第91章 荊州黃氏第65章 將對將第2章 遭遇第77章 開了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