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八十六、恐懼蔓延(下)

夜色已深,金碧輝煌的大殿中卻燈火通明,四角都是旺盛火盆,北方寒意比南方來得早,似乎唯今夜更甚,故而又有小太監多加幾盆火。

朝中稍有權勢的大臣貴胄悉數到場,人影紛亂,言語嘈雜,竊竊私語中透露一股難掩的不安,燭影紛亂,正如搖曳人心,時不時有心懷鬼胎之人默默退場。

劉旭靜靜看着這一切,他明白許多人開始各有打算,但大多無非悄悄趁夜安排自家子弟往東走。

此事他阻止不了,便只能默默看着。

他心中也很不安,大殿外深不見底之夜色,就如此刻心情,他是與李星洲打過交道的人,明白他的與衆不同,明白他的心計百出。

即便如此,山海關被破也是他萬萬想不到的,他是渤海人,自小就對天下第一關耳熟能詳,少年遊學時也去瞻仰過,後來跟隨太祖皇帝,也數次登臨。

山海關經過歷朝歷代修繕,絕對配得上天下第一關的稱號,十幾里長的城牆,四丈高,超過兩丈寬,城頭可以並排跑四匹馬,城外還有好幾丈深的護城河。

接近百營大軍駐紮在那,李星洲到底如何攻破的,前方來的信里語焉不詳.......

至於那位寫信之人,被朝中諸人冠以“大有可爲”“年少有爲”“前途無量”的年輕大帥烏林晃,此時龜縮在寧遠,推脫之詞一大堆,似無論如何也要將責任推到山海關守將耶律脫乎頭上。

劉旭眼光毒辣,怎麼會不明白他這點小把戲,耶律脫乎雖然是契丹人,卻是最早跟着太祖那批南征北戰,從血肉堆裡爬出來的大將,用兵很有門道,不然他在朝中毫無根基後臺,也不是女真貴胄之後,輪不到他守山海關。

再從烏林晃信中口吻,他推測此事可能和主帥失職有關,但無論如何

寒意越甚,衆人都在等待,等皇上的到來。

不一會兒,伴隨遠處燈火和雜亂腳步聲,不看劉旭也知道皇上來了,連忙跟着行禮。

門外夜風呼嘯,衆人聲音有些模糊,在昏暗中隱約聽到“免禮”,隨後的話淹沒在風聲中,他年紀大,耳朵不好使,聽得不大清楚了。

即便不聽,心裡也早已有數,皇上問的是接下來該怎麼辦,周圍和他想的一樣安靜,沒有一人出聲。

安靜的氛圍令人心慌,卻沒人願意率先打破這寧靜,武將大多去了南方,朝中剩下的基本都是親貴文臣,這些人太祖皇帝西征時在遼東安享太平,太祖皇帝打下江山後又來上京安享太平。

“無用庸狗!平日朝廷供養你們,到緊要關頭屁都放不出一個!”皇上氣得破口大罵,話說得很重,許多人臉色都不好看,若是平時他們還敢頂嘴一兩句,畢竟女真不止完顏氏一個大族。

可如今誰大事臨頭,誰都不敢接話緘默不言,任由皇上發怒。

劉旭見如此,只得上前行禮說話,他是宰相,別人可以閉嘴不說話,他不行,而且他心中其實也十分焦急,對江山社稷之憂,未必會比皇上少多少。

“皇上......”

“劉旭!你是不是有話要對朕說!”皇帝激動的身體微微向前傾斜,幾乎要走下皇座,像快溺死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

劉旭在心底嘆口氣,他也沒什麼良策妙方,事到如今,能做的選擇幾乎不多,他實在沒想到,數年前威震天下的大金國,會被李星洲逼到如今這般地步。

如此看來,那人又比他想得更加不簡單了,多想無益,此時還是先安撫皇上吧。

“陛下,其實情況還沒那麼差。”劉旭語氣平緩,儘量使其具有感染力,又能平撫人心,“山海關之敗確實出乎意料,山海關一破景國大軍可以北上,但遼西還有衆多重鎮,都能阻擊景軍。

李星洲要是昏庸到繞過那些重鎮只顧向北,就會有陷入前後夾擊的風險。更北面白狼山一帶還有齊王蒲察翼的軍隊拱衛京都,上京總是安全的。”

經過他這麼一說,皇上似乎稍微放鬆些,但還是着急反問:“那,那退敵之策呢?景軍已經過了山海關,有十萬之衆,他們會輕易放棄麼!”

劉旭拱拱手,“陛下,雖然首戰失利,其害也到傷筋動骨的地步,但我大金國身強體壯,太祖留下的江山東西數千裡,南北狹長,幅員遼闊,這點小傷不算什麼。

只要陛下振奮士氣,凝聚人心,不要慌亂,鎮定下來處理眼下危機,遏制景軍北上必不是什麼難事。”

“是麼?”見皇上看向他,劉旭肯定點頭,其實他心裡也沒底。

“那......那朕要如何做?”

劉旭想了想:“首要就是安穩人心,老臣有些策算,請陛下定奪。”

“好好好,你快說,速速說來朕裁決!”

“是!其一,此刻以安定人心爲上。

陛下須儘快下旨昭告天下,此戰失利是山海關守將耶律脫乎玩忽職守,存有二心,不聽從主帥調令導致失利,非我大金軍士戰景軍不利。”

劉旭心中明白,根據重重跡象,主帥、和各處守將傳來的零散消息,此事十有八九是主帥烏林晃責任更大。

但當下耶律脫乎九死一生,死無對證,將責任推到他身上穩定軍心纔是大事,仗還要接着大,軍心亂了,人心惶惶,那就真沒法和景國大軍抗衡了。

“好,朕也覺得該這樣,我大金勇士悍不懼死,百戰百勝,是主將失職無能纔有此敗!”皇帝連連點頭。

“其二,陛下應儘快將遼東一旦兵力向遼西收縮,隨時準備向南增援大軍,向北拱衛京都,以備不時之需。”

“好,朕即可下令把遼東剩餘的兵力抽調過來,不過要囤駐何處?”

劉旭想了想,隨後道:“依據老臣之間,可囤錦州,錦州要地南北東西通達,大軍在錦州最爲應變。”

皇帝連連點頭,劉旭便接着說“其三,皇上須居安思危,令一可靠大將徵發上京,遼東一代年十八以上男丁悉數囤駐錦州,同時讓戶部今年多徵五成賦稅,以維持大軍開銷。

此國難之際,舉國上下男女老幼都應爲國分憂。”

皇上連連點頭,覺得這條路可行。

劉旭猶豫一下,然後聲音低沉下來:“陛下,烏林晃不堪大用,言過其實,如此國難當頭之際,不可再讓其爲大軍主帥了......”

“嗯,朕也覺得如此,這才一個月就丟了山海關,無論如何他主帥失職是必定的,那該以誰爲主帥?”

劉旭吞吞吐吐,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一句清楚話。

“劉國相,快說啊!”皇帝很着急。

劉旭還是沒有直說,面對衆多大臣和皇上的目光,他低聲道:“臨陣換帥是大忌,容易導致軍心不穩,但如果換一位軍中威望崇高,將士信服之人,肯定能穩住大局!”

他此話一出,有些人也察覺到什麼,戶部,兵部幾個官員連忙站出來說話:“臣等也覺得國相言之有理,是需要一位有威望的人出來主持局面。”

皇帝也慢慢聽出話裡的味道,臉色不好看起來:“你們想說什麼?”

幾人連忙低頭,不敢接話,只有劉旭接着說話:“陛下,老臣所說的正是遼王耶律宗弼,遼王在軍中威望很高,加之驍勇善戰,熟知兵事,與太祖征戰二十餘年少有敗績,請他出山掛帥,定能穩定人心,救我大金與水火之中啊!

許多事情大可以後再去計較,再者遼王是陛下叔父,還有比一家人更親近更信得過之人嗎。”

年輕的皇帝沒有說話,燭火映照着她的臉,陰晴不定,變幻複雜。

剛剛不敢說話的大臣也紛紛開始小聲諫言,希望皇上讓遼王主持大局,不過年輕的皇帝依舊沒說話,臉色越來越不好看,

劉旭着急了,在這樣下去要壞事,連忙上前,不着痕跡的輕輕擺擺手,示意衆人安靜別再刺激皇上。

等氣氛緩和些,劉旭才上前壓低聲道:“陛下,臣明白陛下的做法,是爲了江山穩固,爲社稷之將來考慮,是權宜之計,合情合理。

但如今境況不同,此時要考慮的已經不是江山社稷能否慰穩固,而是生死存亡之干係所在,大金皇室基業是存是亡啊陛下........”

劉旭的話似乎一下驚醒了年輕的皇帝。

確實,此時景國十萬大軍過了山海關,已不是考慮他的江山能否穩固的時候,而是到了考慮大金皇室,完顏族國祚是存是亡的關頭了。

大殿內火光昏黃,大殿外黑夜中寒意涌動,在衆人期盼的目光下,年輕的皇帝最終點了點頭。

這讓許多面色蒼白,急得牙關緊咬的人都鬆了口氣,朝堂上大多數人都想抵禦景國大軍,女真貴族繼承大遼國留下的財富和權力,誰又捨得放手。

“吾皇英明!”

“皇上萬歲!”

“.......”

五百二十九、覬覦中原+拼命五百五十七、深入的細節,皇帝一生+滲透四百零六、不以常理度之的人兩百八十三、道不同不相爲謀三百一十五、騙人鬼話兩百七十、瀘州局四百零九、皇帝私訪+主帥無能,累死三軍六百二十五、血腥七百八十一、意志的比拼一百四十八、初一、上門賓客五十九、酒與紅燒肉六百九十三、交鋒兩百六十九、四月風起四百九十、歷史的隱情六百二十二、是我殺的五百四十九、榻前之辯第十一章、御書房兩百二十九、冢道虞+熟鐵+大勢兩百一十八、鞍峽口之戰(二)+方先生的圖窮匕見五百四十一、吳正清的真面目+學成三百八十五、就是你的銀子七百一十六、現實與夢想兩百零一、古人都這麼皮的嗎一百一十六、戰略與戰術六百五十一、戰略+完顏宗弼之怒五百三十九、感悟和計劃六十二、爲京都治安操碎了心兩百一十六,爆發+戰前部署四百四十六、大年初一三百三十三、第一印象四百零一十一、永明郡主六百二十五、血腥五百四十九、忽悠六百二十五、血腥七百九十九、畢竟老夫也不是什麼壞人三百八十三、玉面狐狸五百六十一、心中所求+絕境五百零一、出兵的決定六百零四、大炮的用法+大國形勢一百五十七、不詳的預感五百四十、劉季+上主無能兩百五十七、背後的敵人六百一十五、來龍去脈五百五十三,漸起的瘋狂,首戰告捷兩百九十九、耶律術烈的野心七百八十四、恐懼蔓延(上)六百零八、事態失控兩百八十,皓月與烈日兩百零七、跌宕起伏六百八十四、唐隆重鎮五百五十三,漸起的瘋狂,首戰告捷第八章、王府日常四百二十六、慈不掌兵兩百六十七、皇帝的期許一百七十五、佈局生效兩百九十三、重騎兵崛起的時代兩百零八、捧高他五百八十四、逃避五百六十四、信任的來源(少量科普)七百九十、寧遠六百二十五、血腥五百四十六、第二代第二十三章、開始行動兩百八十四、亂平一百七十四、孫文硯的恐懼兩百零二、鳥籠八百零八、就是饞她身子六百零四、大炮的用法+大國形勢五百六十五、入海六十四、何昭的震驚三百八十九、意外來客六百七十四、跡象一百五十八、香水四百二十四、耶律大石(上)兩百四十六、王府危機+我是好人兩百六十四、爾虞我詐一百七十九、邪火兩百二十五、石墨坩堝+冢道虞反悔一百七十四、突如其來的機會(下)一百零二、他還會籌算?七百零一、不相信三百九十四、疑點累積(上)第二十二、君子之交七百零一、不相信第二十五章、賭約三百八十五、平南王在在行動(上)兩百八十,皓月與烈日七百八十六、恐懼蔓延(下)三百四十九、一丁點聖人+羽承安的機會三百九十四、疑點累積(上)五百二十四、北國之春,風起雲涌一百六十九、太子呵八百、大金難道要完?兩百二十二、試射+瀘州抉擇兩百六十九、一將功成萬骨枯一百二十二、風波起(上)四百一十三、推理、黑山匪位置八百一十三、家裡的女人+女人的心思六百五十、南方之論五百三十六、神將耶律大石(下)+進退兩難
五百二十九、覬覦中原+拼命五百五十七、深入的細節,皇帝一生+滲透四百零六、不以常理度之的人兩百八十三、道不同不相爲謀三百一十五、騙人鬼話兩百七十、瀘州局四百零九、皇帝私訪+主帥無能,累死三軍六百二十五、血腥七百八十一、意志的比拼一百四十八、初一、上門賓客五十九、酒與紅燒肉六百九十三、交鋒兩百六十九、四月風起四百九十、歷史的隱情六百二十二、是我殺的五百四十九、榻前之辯第十一章、御書房兩百二十九、冢道虞+熟鐵+大勢兩百一十八、鞍峽口之戰(二)+方先生的圖窮匕見五百四十一、吳正清的真面目+學成三百八十五、就是你的銀子七百一十六、現實與夢想兩百零一、古人都這麼皮的嗎一百一十六、戰略與戰術六百五十一、戰略+完顏宗弼之怒五百三十九、感悟和計劃六十二、爲京都治安操碎了心兩百一十六,爆發+戰前部署四百四十六、大年初一三百三十三、第一印象四百零一十一、永明郡主六百二十五、血腥五百四十九、忽悠六百二十五、血腥七百九十九、畢竟老夫也不是什麼壞人三百八十三、玉面狐狸五百六十一、心中所求+絕境五百零一、出兵的決定六百零四、大炮的用法+大國形勢一百五十七、不詳的預感五百四十、劉季+上主無能兩百五十七、背後的敵人六百一十五、來龍去脈五百五十三,漸起的瘋狂,首戰告捷兩百九十九、耶律術烈的野心七百八十四、恐懼蔓延(上)六百零八、事態失控兩百八十,皓月與烈日兩百零七、跌宕起伏六百八十四、唐隆重鎮五百五十三,漸起的瘋狂,首戰告捷第八章、王府日常四百二十六、慈不掌兵兩百六十七、皇帝的期許一百七十五、佈局生效兩百九十三、重騎兵崛起的時代兩百零八、捧高他五百八十四、逃避五百六十四、信任的來源(少量科普)七百九十、寧遠六百二十五、血腥五百四十六、第二代第二十三章、開始行動兩百八十四、亂平一百七十四、孫文硯的恐懼兩百零二、鳥籠八百零八、就是饞她身子六百零四、大炮的用法+大國形勢五百六十五、入海六十四、何昭的震驚三百八十九、意外來客六百七十四、跡象一百五十八、香水四百二十四、耶律大石(上)兩百四十六、王府危機+我是好人兩百六十四、爾虞我詐一百七十九、邪火兩百二十五、石墨坩堝+冢道虞反悔一百七十四、突如其來的機會(下)一百零二、他還會籌算?七百零一、不相信三百九十四、疑點累積(上)第二十二、君子之交七百零一、不相信第二十五章、賭約三百八十五、平南王在在行動(上)兩百八十,皓月與烈日七百八十六、恐懼蔓延(下)三百四十九、一丁點聖人+羽承安的機會三百九十四、疑點累積(上)五百二十四、北國之春,風起雲涌一百六十九、太子呵八百、大金難道要完?兩百二十二、試射+瀘州抉擇兩百六十九、一將功成萬骨枯一百二十二、風波起(上)四百一十三、推理、黑山匪位置八百一十三、家裡的女人+女人的心思六百五十、南方之論五百三十六、神將耶律大石(下)+進退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