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決戰

毛紀不由自主地皺起眉頭,道:“陛下明知如此還放出話來,莫非是疑兵之計?”

楊廷和沉默了一下,才道:“實則虛之、虛則實之,帝心難測,他既然明知老夫的心思卻還要將計就計,非要懲處順天府尹汪峰,可見陛下自信十足,說句誅心的話,說陛下是剛愎自用也不爲過。現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便是後悔也來不及了,老夫原以爲陛下沒這麼快嶄露鋒芒,想不到他終究是按耐不住了。”

楊廷和也不禁變得激動起來,老臉上染上了一層紅暈,此刻的他就像是個鄉間絮絮叨叨的老者,慢悠悠地道:“武宗皇帝剛剛登基的時候也曾有過勵精圖治,可是後來如何?後來終究還是堅持不住,最後自我放縱,在無人管束之下一意孤行,不知令朝中多少忠直之士爲之扼腕,其實也並不怪武宗,怪只怪劉健,怪謝遷,此二人雖爲名臣,可是終究太愛惜羽毛了,眼看武宗約束不住,便索性致仕還鄉,將這爛攤子丟給了劉瑾,丟給了江彬這樣的人。”

說到這裡,楊廷和頓了頓,目光掠過一絲毅然,冷冷地道:“現如今,我等遇到的情景和劉健、謝遷他們所遇的何其相似,同樣是陛下尚處幼衝之年,同樣是陛下想要放縱自我,想要肆無忌憚,前車之鑑猶在,我等難道要效仿他們?”

楊廷和用手磕了磕書桌,顯示自己開始進入正題,毅然決然地道:“國朝養士,不是有明君的時候,咱們就做能臣,而是君主不明事理,朝中出了奸邪的時候能夠挺身而出,如此,纔不枉宰輔之名。纔對得起祖宗社稷,現如今必須遏制宮中散漫的風氣,他要來,便自管來吧。”

毛紀也不禁隨之激動起來,朗聲道:“蒼生社稷之前,楊公既然要親做表率,我亦何惜此身。情願不要這急流勇退、獨善其身……”

楊廷和壓壓手,打斷他道:“事在人爲,陛下這一次,其實也只是試探而已,想要試探我們的決心,試探宮中的力量。因此,萬萬不能讓他如願,因此,你我絕不能妥協,現在你我就封還這份奏書,皇帝失宜詔令,內閣自然不敢遵旨行事。再有,這個消息,你立即傳出去,內閣雖然封駁了旨意,可是這旨意卻對錦衣衛親軍有效,到時廠衛出動,汪峰必定無法倖免,定要速速傳出消息才能引起百官同仇憤慨。陛下既然要逆勢而行,那麼我等便借這東風好好給宮裡上一課吧。”

毛紀重重點頭,表面上下定了決心,心裡卻還是有些忐忑,不過此時他更看好楊廷和,這才表露出與楊廷和共進退的決心,況且這一次。顯然是陛下有些昏了頭,內閣的贏面實在太大,藉着這個機會,他毛紀正好可以賺取清名。提升些資歷。

內閣頓時變得無比沉重起來,書吏們來去匆匆,躡手躡腳,一個接一個消息傳進來又傳了出去。

與內閣相比,外朝給人的印象只有一個——亂。

各部堂、各寺、院接到了消息,都是目瞪口呆。

其實一開始,大多數人並沒有心思去關注那如意坊的事,如意坊距離諸位清貴的大人們實在過於遙遠,實在惹不起大家的關注。

可是現在突然鬧出了內閣封駁聖旨的事,大家的眼球也自然吸引了過去。、

所謂封駁聖旨,即所謂‘凡制敕有不便於時者,得封奏之;刑獄有未合於理者,得駁正之;天下冤滯無告者,得與御史糾理之;有司選補不當者,得與侍中裁退之。’

在大明朝,內閣和六部給事中都有封駁之權,一般情況之下,六部給事中封駁聖旨的次數最多,因爲聖旨傳到了部堂,實施時給事中若是覺得不合理,封駁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況且給事中封駁的其實未必就是聖旨,而是內閣的擬票,因此太祖皇帝制定這個國策,就有利用給事中制衡內閣的意思。

而一般內閣封駁聖旨,卻幾乎少之又少,十年未必能撞到一遭,因爲內閣封駁的往往是宮中的旨意,就算內閣覺得皇帝的不合時宜,往往都會進宮和皇帝進行商量,最後雙方總會有人做出妥協,可是像今日這樣鬧得不可開交,當着所有人的面撕破了臉皮,擺明了告訴大家,內閣和宮中有了矛盾和摩擦的,卻是罕見。

這種事情往往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顯然,尋常的百姓自然也不懂這裡頭的玄機,可是對廟堂上的袞袞諸公們來說,卻是真正出大事了。

都察院那邊,一個個差役進出,把事情的前因後果打探了個清楚,而各道的御使顯然也沒有閒着,都已經做好了苦諫的打算。各部給事中雖然還在觀望,不過大多數人都開始打起腹稿,反倒是那些部堂裡的尚書、侍郎顯得謹慎得多,顯然這些人並不急着跳出來,衝鋒陷陣的事自然會有人去做。

而這如意坊自然也成了萬人矚目的對象,恰在這個時候,錦衣衛那邊的消息終於將這火藥桶點燃了。

錦衣衛接到宮中旨意,自然也不客氣,立即便有一隊隊校尉圍住了汪家,現在不是武宗時期,這些人倒還不至於明目張膽到直接去順天府拿人的地步,不過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驚聞老巢被端,汪峰早已嚇得魂飛魄散,只得趕赴家中,乖乖俯首就擒。

汪大人就擒之後,京師終於鬧成了一鍋粥,所有人的怨恨都轉移到了如意坊,所有人的不滿也爆發了出來。

緊接着,翰林院編修楊慎率先發難,這位仁兄一向是急先鋒似的人物,當年正德年間的時候,他就以剛烈得名,戰鬥力最是彪悍,什麼話都敢說,什麼事都敢做,畢竟是內閣首輔的兒子,有個牛氣哄哄的老子,兒子自然不落人後。

楊慎的奏書自然少不了大逆不道,其中有一句很是大膽,直接就說:“皇親國戚自賤從商,解元舉人滿身銅臭,而陛下眼中只見利害而忘乎禮儀教化,此禮崩樂壞之兆也。汪峰素來耿直,爲人清正,卻因言而罪……”

這一些話擺明着是找麻煩去的,換做是其他人,這是作死的節奏。可是楊慎卻是無所顧忌,一句陛下只見利害而忘乎禮儀教化,實則就是暗諷嘉靖是昏君,把嘉靖罵了個狗血淋頭。

不過楊慎好歹是翰林,罵起人來卻是有花樣的,他重點抓住瞭如意坊,因爲單單說因言治罪,宮裡還可以說聖旨之中明明說的是汪峰尸位素餐,如何斷定一個官員是否尸位素餐,到時候少不得脣槍舌劍,可是如意坊勾搭商賈,將宮裡、皇親國戚和下賤商賈連接在了一起,這個就算是宮裡再怎麼否認也洗不清,重農抑商是國本,宮裡悖逆祖制自然無法原諒,楊慎也絕不是客氣的人,先是將太祖皇帝搬了出來,隨即便開始議論起商賈的本性,說這商賈逐利,只知有利益而不知有綱紀國法,敗壞社會風氣云云。

其實這些都是陳詞濫調,對於商賈之害,歷朝歷代總結的都是不少,楊慎也正好省心,全部搬來活學活用。

他的奏書遞上去,立即便引來了無數人的傳抄,大家一起稱讚虎父無犬子,楊廷和有氣結,敢於封駁聖旨,而楊慎亦不遑多讓,可堪爲天下人表率。

緊接着,雪片般的奏書終於到了內閣,作爲官油子,這些人和楊慎抱着的想法相同,都是採取避重就輕,且不去論汪峰,而專指如意坊之害,各種抨擊商賈,抨擊皇親,甚至有抨擊徐謙的聲音傳出來。

處在這風口浪尖,如意坊這邊的生意頓時蕭條了許多,顯然商賈們被震懾住了,眼下局勢不明朗之前,自然不敢輕易出入,到時朝廷要拿如意坊開刀,豈不是自己也可能要跟着遭罪?

宮裡的則是如死一般的沉靜,嘉靖倒是有耐心,一封封的奏書拿出來看,看過之後不喜不怒,只是放到一邊。

整整一天的功夫,嘉靖已看了數百份奏書,這些奏書有大逆不道的,有洋洋萬言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也有態度強橫的,有人是抱着惋惜的心思,希望宮裡能糾正錯誤,卻更有不少人分明就是湊上臉來,非要讓宮裡打他幾巴掌才幹休。

嘉靖的心情居然並不算太壞,竟還有閒心談笑,他的態度自然傳到了內閣,已經有太監偷偷給楊廷和報了信,楊廷和聽了消息,臉色平靜如一泓秋水,嘴脣輕抿,手捋連髯長鬚,一聲不吭。

毛紀有些急了,道:“楊公,陛下似乎勝券在握,這宮裡到底有什麼底氣?”

楊廷和不由愉快地笑了起來,道:“你錯了,陛下並沒有聖眷在握,反而已經心亂如麻了,他這個人最擅掩飾,他越是沒有雷霆大怒,老夫若是所料不差,此時此刻,陛下已經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PS:看着如此慘淡的月票,老虎只能出來求求票了,支持的,有木有啊?

第547章 財源廣進第20章 擊鼓鳴冤第370章 無毒不丈夫第342章 就怕你玩不起第86章 人治第481章 亞聖第294章 掀桌子翻臉第541章 歡欣鼓舞第651章 閉門羹第641章 升任尚書第466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668章 驚天動地第8章 誰是賤役第750章 無路可走第656章 小內閣第478章 徐學士成香餑餑第648章 新官上任第52章 不畏強暴徐生員第347章 動手第254章 國子監第637章 法不責衆第644章 有樂子瞧了第306章 欺人太甚第498章 交鋒第312章 徐編撰是‘好人’第44章 給你們開眼界第315章 豪門似賊窩第30章 生髮了第587章 崇文殿對決第138章 小子 終於抓住你把柄了第482章 非清非濁第564章 霹靂總督第182章 朋友,你是來賣萌的嗎第264章 會試第54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587章 崇文殿對決第473章 捅的就是馬蜂窩第146章 你要造反嗎第642章 開宗立派第547章 財源廣進第522章 大勇第300章 點翰林第619章 高升第157章 神仙打架,你想做小鬼嗎第161章 欽差被坑第390章 殺手鐗第464章 完蛋第549章 宰人第108章 做賊吃肉還要捱打第135章 全家進火坑第239章 決戰第575章 指揮使僉事第56章 拜師第215章 太后賢德第181章 簡在帝心第290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467章 升遷第253章 拖下去喂狗第673章 天上真的會掉餡餅第367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656章 早知今日 何必當初第368章 聖駕飄忽第618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211章 移駕慈寧宮第161章 欽差被坑第338章 閣老被扒灰第428章 水落石出第165章 滾出去第722章 不簡單第364章 嘉靖的三板斧第444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741章 赴湯蹈火第122章 什麼都可以讓,這個讓不得第579章 喜得貴子第301章 皇帝奉天之寶第108章 做賊吃肉還要捱打第345章 取而代之第113章 我保護你第572章 天子心術第405章 帝心第534章 民賊第257章 楊公威武第367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367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384章 就是不給你面子第413章 上頭來人了第648章 這纔是強大第528章 一騎絕塵第563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257章 楊公威武第615章 委派欽差第696章 微臣救駕來遲第573章 升官發財要看自己第90章 挖坑者死於坑第429章 陛下那啥第130章 你會後悔的第642章 開宗立派第192章 帝心難測第69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540章 論戰
第547章 財源廣進第20章 擊鼓鳴冤第370章 無毒不丈夫第342章 就怕你玩不起第86章 人治第481章 亞聖第294章 掀桌子翻臉第541章 歡欣鼓舞第651章 閉門羹第641章 升任尚書第466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668章 驚天動地第8章 誰是賤役第750章 無路可走第656章 小內閣第478章 徐學士成香餑餑第648章 新官上任第52章 不畏強暴徐生員第347章 動手第254章 國子監第637章 法不責衆第644章 有樂子瞧了第306章 欺人太甚第498章 交鋒第312章 徐編撰是‘好人’第44章 給你們開眼界第315章 豪門似賊窩第30章 生髮了第587章 崇文殿對決第138章 小子 終於抓住你把柄了第482章 非清非濁第564章 霹靂總督第182章 朋友,你是來賣萌的嗎第264章 會試第54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587章 崇文殿對決第473章 捅的就是馬蜂窩第146章 你要造反嗎第642章 開宗立派第547章 財源廣進第522章 大勇第300章 點翰林第619章 高升第157章 神仙打架,你想做小鬼嗎第161章 欽差被坑第390章 殺手鐗第464章 完蛋第549章 宰人第108章 做賊吃肉還要捱打第135章 全家進火坑第239章 決戰第575章 指揮使僉事第56章 拜師第215章 太后賢德第181章 簡在帝心第290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467章 升遷第253章 拖下去喂狗第673章 天上真的會掉餡餅第367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656章 早知今日 何必當初第368章 聖駕飄忽第618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211章 移駕慈寧宮第161章 欽差被坑第338章 閣老被扒灰第428章 水落石出第165章 滾出去第722章 不簡單第364章 嘉靖的三板斧第444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741章 赴湯蹈火第122章 什麼都可以讓,這個讓不得第579章 喜得貴子第301章 皇帝奉天之寶第108章 做賊吃肉還要捱打第345章 取而代之第113章 我保護你第572章 天子心術第405章 帝心第534章 民賊第257章 楊公威武第367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367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384章 就是不給你面子第413章 上頭來人了第648章 這纔是強大第528章 一騎絕塵第563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257章 楊公威武第615章 委派欽差第696章 微臣救駕來遲第573章 升官發財要看自己第90章 挖坑者死於坑第429章 陛下那啥第130章 你會後悔的第642章 開宗立派第192章 帝心難測第69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540章 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