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無名道人

奉聖州知府。

楊戕此刻正坐在府衙的正堂,原本坐在這個椅子上的,是這奉聖州的知州大人文匡。不過如今這位文大人,卻是站在了堂中,雖然沒有帶上刑具,但是已經儼然成爲了階下囚。

楊戕看了看這個一身書生氣的文匡,平靜道:“文大人,多餘的話在下就不多說了。且問你一句,你是否歸降庸王。若是你答應,日後這奉聖州,仍然是你來坐這知府的位置。”

文匡一身傲骨,用眼角的餘光瞟了瞟楊戕,不以爲然道:“爲何要讓老夫歸降庸王?老夫一生,精忠報國,只效忠朝廷,效忠皇上。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庸王只是一方的王爺,憑什麼要讓老夫歸降於他呢?”

一旁的段瑞忍不住插口道:“這天下理當是有德之人來坐。庸王乃是有德有志之士,日後自然能坐得這天下大位,趙言德無能之輩,自然應該拱手讓賢。文大人,你本是有識之士,如何不能看清楚形勢呢?”

“住口!”

文匡高聲道,“大膽逆臣,竟然敢直呼天子名號。虧你還是讀書人,竟然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來!”

段瑞正要還口,卻聽楊戕冷冷道:“若是文匡你執意如此,我就將你家人盡數殺死,而且是在你面前。”

文匡果真是一代腐儒,仍然頑固道:“縱然你滅了我文匡道九族,我也不會做這不忠之人。”

楊戕嘲諷道:“你以爲你文匡真是什麼好人、好官麼?若非是現在庸王不想背上殺忠良的名號,我早就讓人一刀殺了你。想你在這奉聖州爲官已經多年,但是可曾真的做出了幾件讓百姓拍手稱道的事情麼?這樣吧,在下忽然有一個好主意。我們就將你推在這府衙門口,讓你親眼見識一下,看看這奉聖州的百姓是如何評價你的。若是肯有人冒死爲你求情,我就不再爲難你。”

說完,楊戕就令人將文匡推出了府衙。

文匡一邊被人向外推,一邊向楊戕道:“我文匡勤政愛民,秉公執法,自然是受到百姓愛戴的!”

見文匡被推了出去,段瑞忍不住問道:“楊將軍,要是肯有人爲他求情的話,你果真是放他一走了之麼?”

楊戕並未回答,而是反問段瑞:“你也是讀書人。你認爲會有人稱讚這文匡麼?”

段瑞搖頭道:“如今朝廷如此,天下人也是如此。文匡不過是生活在幻想中的人罷了,只怕這奉聖州的百姓並不會對他評價太高吧,畢竟我看無論百姓還是商人,過得都是異常的清苦。”

楊戕道:“既然今日橫豎無事,我們就出去看看如何。”

文匡此刻被人推到了府衙外面,但是仍然是一副傲然的模樣,保持這一副文人的傲骨,堅決不肯低頭。

但是,文匡的信心和幻想很快就破滅了。

首先是一個商人走了過來。文匡認得此人,面前這個正是城東絲綢鋪的陳員外,是個按時納稅的好人,平日裡家中的妻妾也都時常去照顧他都生意。

那陳員外一見文匡落得如此下場,一改往日奉承的面目,挖苦道:“這不是知州大人麼?怎麼今日虎落平陽了呢。哎,這可真是那什麼因果循環,善惡報應啊。”

文匡一聽對方話不對,出言道:“陳員外,你怎麼如此說話,莫非我文匡虧待了你麼?”

陳員外冷笑道:“文大人,不怕你笑話,只怕這整條街的商戶,就沒有一個人當你是個清官的。如今朝廷稅重,我們做生意是千難萬難,可就想有法子能減免點苛捐雜稅,好來養家餬口,可是你文大人向來太清廉了,我們如何收買你,你都不買賬。如今我們交了重稅,能保本已經算不錯了。更何況,你那老婆和兩個姨太太,買我都綢緞,可是從來沒有花個一兩銀子的。文大人,你可真是太清廉了。”

文匡仍然高聲道:“朝廷稅收,人人平等,你身爲商人,自然要繳納稅金!至於本人的妻室,我會讓她們付清你的銀兩的。”

陳員外邊走邊說道:“算了,死到臨頭了,你還在本員外面前裝什麼清官呢?貪官就是貪官,這一朝廷的貪官,多你一個也不算多……”

文匡罵道:“商人重利,果真如此啊!奸商,奸商!” ωωω▪ t tkan▪ ℃O

而後,文匡見面前路人頗多,但是卻無一人來詢問自己,於是他的信心終於有點動搖了。這時候,他又看見了一個賣米的老漢,於是他連忙道:“老漢,你等一等!”

那老漢一見文匡,連忙道:“文大人那,我……我一會再去向官差交稅。”

文匡嘆道:“老漢,我今日不是問你交稅的事情。如今我已經成了別人的階下囚,只是死到臨頭,想知道我爲官的這幾年,究竟口碑如何?你也看到了,如今我已經不是什麼大人了,你可以直說了。”

那老漢放下了手中的米袋,說道:“既然你這麼說了,那我也就直說了。這些年來,我們百姓過的是啥日子,你知道麼?就說這買米吧,我幾乎天天都要躲着官差,否則一交稅,我這半袋米就沒有了。這樣的日子,你說讓我們怎麼過呢?我們百姓都知道你文大人大公無私,但是我們百姓是要過日子的,我們不是靠朝廷,靠的是你們這些父母官。如今,我們日子越過越苦了,朝廷的事情我們管不着,不過現在這日子過不了,你們當官的再清廉,那又有什麼用?”

“這……”

文匡一時詞窮,竟然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那老漢重新背起自己的大米,自嘲道:“當官,究竟是當朝廷當官,還是當百姓的官哦。走了,賣米去了。”

文匡沉思了片刻,終於低下了頭,長嘆道:“天啊,莫非這真是百無一用是書生那!想我文匡爲官多年,竟然如此糊塗,尚不能爲朝廷分憂,下不能體察民情,唉,這真是……”

想到此處,文匡真是悔恨不已,他本以爲可以憑藉他畢生所學的“聖人之言”、“經綸之說”來爲國爲民,但是到頭來才發現,這些不過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這時候,楊戕從衙門裡面走了出來,對文匡道:“文大人,不知可有人爲你求情?”

文匡頹然道:“你——殺了我吧。想不到我文匡竟然如此不堪,真是愧對先人那!”

楊戕道:“殺你?那我可就食言了。因爲先前你妻子來到府衙,曾懇請在下放過你。要放你也不難,不過你要答應在下一個要求——這奉聖州知州的位置,仍然由你來坐如何?”

“你就莫要再消遣我了。”

文匡一副慘淡之景,道:“我文匡自知無德無能,無法治理這一州之地,你還是另請高明吧。”

楊戕道:“這可由不得你了。若是你不答應的話,不僅你的性命不保,連你妻兒也必受牽連。在下的耐心一向都不怎麼好,你自己掂量着辦吧。”

說完,楊戕不再理會文匡,轉身離開了府衙,向城中的大街而去。

“楊將軍。”

段瑞忍不住回頭看了看文匡,道:“你說這文匡還會繼續坐這知州的位置麼?”

楊戕道:“像他這樣迂腐的讀書人,別的不說,但是牛脾氣倒是有的。如今讓他受點打擊也好,免得他還沉浸在‘天下大同’的世界裡。不過這次他受到打擊,我們再給他一個機會,只怕他一定會想辦法來證明一下他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官。”

段瑞笑道:“這樣一來,楊將軍你果真是爲民造福了。”

“爲民造福?”

楊戕冷冷道,“現在的民,多私慾、貪念,造福他們作甚。不過若是這些百姓數量多不起來的話,我們哪裡去補充兵員呢?而去,要是殺了這文匡,只怕那些讀書人又要造謠生事,弄得天下難平。武官可殺盡,但是文官千萬少殺,讀書人的筆頭,可是比武人的拳頭更厲害。對了,你記得一件事情,俘虜就不要殺了,留着我來處理。”

段瑞點了點頭,道:“好,我這就去清理俘虜,然後交由楊將軍你處理。”

忽然,楊戕感覺身後似乎有一雙眼睛在死盯着自己。這人的目光異常銳利,有若實質,看得楊戕極其不舒服。

楊戕運足了耳力,卻仍然聽不見那人的足音。念頭一轉,楊戕忽然向城外走去,他想看看究竟是何人在跟蹤自己。

除了城門,楊戕避開人羣,向偏僻之地而去。

行至一片開闊荒地,那感覺仍然沒有絲毫減退,顯然跟蹤的人仍然是跟了上來。

楊戕忽地轉身,只見一個道士的身影由遠而近,很快趕了過來。

那道士鬚髮蒼白,揹負一把長劍,除了一副仙風道骨,令楊戕頗爲詫異的是,此人目光深邃,自然而然流露出一種悲天憐人的氣概。

楊戕已經握槍在手,冷冷道:“你爲何跟蹤我?”

那道士打量了楊戕幾眼,道:“想不到你竟然能發現是貧道在跟蹤你,了不起。貧道餘道人,不知道小兄弟如何稱呼?”

楊戕冷冷道:“道不同不相爲謀。若是你在跟着我,就別怪我長槍無眼了。”

餘道人嘆道:“你的修爲雖然怪異,但是看來並非魔道中人,貧道也無心與你爲敵。只是今日在街頭見你折辱那官員,覺得頗爲有趣,所以纔跟上你,想跟你談談。另外,想問你一件事情,昨夜那道佛光,是誰發出的?若你是佛門弟子的話,理當明白,我等修仙之人,不宜參與塵世爭鬥,若是一意孤行,必遭天譴那。”

楊戕冷冷道:“想不到你跟那剛纔那個官員一般迂腐。如今這修仙之人動了凡唸的人還少麼,你如果要管的話,只怕是管不過來吧。更何況,不知道長你身居哪個仙山福地呢?這奉聖州可是在你的管轄之內,莫非你是在天上做官不成?”

餘道人一時語塞,道:“或只是貧道多管閒事。但是修仙之人不能插手人間之事,這本是各山達成的一致規則,如果你不用修仙之人的法寶,那也就罷了,如今你既然用了,貧道如何能看着你殘殺生民而袖手旁觀。”

“看來道長是多年不曾下山了吧?”

楊戕微微帶着嘲諷的口氣,另外摸了摸藏在背後的“顯神石”,準備一拼之下,即便開溜。他道:“這山下的修仙中人多得是,道長只怕你管不過來了。別的不說,單說如今當今朝廷的國師,可是個響噹噹的人物,人家都是堂堂黃山派的掌門,要說干預人間之事,有誰能強得過他。道長你如此悲天憐人,如何不去管管他呢?”

“夢璣子?”

餘道人驚道,“怎麼會是他呢?他貴爲一派之主,怎麼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做出如此不智之事呢?”

楊戕冷冷道:“多說無益。今日你要干預在下的事,那就請動手。若是你夠膽的話,就去京城找那夢璣子問問,拿我們這些後輩開刀,也顯示不出你老的手段吧?”

餘道人原本泛着紅光的臉氣得發白,強自壓着胸中的憤怒,道:“我現在就去黃山一趟。若是你膽敢騙我,那時候我必定將你遣回師門。”

“那就不送了。”楊戕收了長槍,道:“道長一路走好,我聽說那夢璣子可不是好惹的。”

餘道人悶哼一聲,飛身御劍而去。

楊戕看着飛快遠逝的劍光,自言自語道:“這老道士倒是厲害,可惜就是腦筋太差了,只怕會死在孟啓師徒手中。要不是這人太難對付的話,將他也改造一下,然後激發出他體內的兇性,一定能成爲最強的幫手,可惜,可惜……”

第四章 得遇仇人(中)第二十六章 突破(一)第三十五章 牛刀小試(下)第二十六章 突破(一)第二十四章 聚仙樓第十一章 死忠第十二章 正氣長存第十六章 借屍還魂第三十五章 佛光普照(二)第三十四章 後宮(上)第三章 恨之力(上)第十七章 甄善公主第十八章 寂滅之地第二十六章 突破(一)第三章 恨之力(下)第十三章 殺戮不斷第十一章 神魔策第四章 山雨欲來第四十章 逃殺(下)第十一章 新的格局第三十四章 後宮(下)第十三章 殺戮不斷第三十章 假義(上)第八章 養官之道第二十三章 迷心(上)第三章 恨之力(下)第七章 出手(上)第十章 朝聖(二)第二十六章 重操舊業第十九章 叩關第九章 天上來客第三十章 假義(上)第六章 絕地逢生第二十三章 最後的改造第十章 四絕(下)第六章 破邪(上)第四章 陷阱第二章 洞蠻人(下)第四章 山雨欲來第三十章 假義(上)第九章 誤打誤撞第三十章 歲月不饒人第四十二章 隕落第二章 漏網之魚第十章 道顛第十章 道顛第三十二章 殺蟒(二)第十章 驚變第九章 誤打誤撞第十章 四絕(下)第七章 出手(上)第四章 意料之外第三十一章 回京(下)第二十四章 聚仙樓第四章 血洗天山第九章 籌謀(上)第十二章 計賺屍妖第十二章 歸途第十四章 死攻(上)第二十七章 攻心(上)第三十章 歲月不饒人第十三章 獸殺第四十章 逃殺(上)第十三章 殺戮不斷第四章 得遇仇人(上)第一章 飛雲豹子第五章 深入虎穴第六章 屠城(一)第四章 陷阱第三十六章 賜婚(下)第十五章 出關第十一章 神魔策第五章 再回雪山第三十一章 回京(上)第七章 屠城(二)第十五章 無名道人第八章 妖氣縱橫第五章 協定第二十七章 攻心(下)第二十三章 迷心(下)第七章 烏鴉鳳凰第十章 驚變第十二章 普陀山(上)第三十章 假義(下)第八章 妖氣縱橫第十九章 血洗天台第五章 峨眉示警第四章 意料之外第三十七章 還鄉(下)第三十八章 異變(下)第十四章 死攻(上)第二十八章 背後一箭(上)第十章 九幽黃泉(二)第四十章 爾虞我詐第五章 深入虎穴第三十二章 困惑(下)第四章 得遇仇人(中)第二十五章 雨戰(上)第七章 烏鴉鳳凰
第四章 得遇仇人(中)第二十六章 突破(一)第三十五章 牛刀小試(下)第二十六章 突破(一)第二十四章 聚仙樓第十一章 死忠第十二章 正氣長存第十六章 借屍還魂第三十五章 佛光普照(二)第三十四章 後宮(上)第三章 恨之力(上)第十七章 甄善公主第十八章 寂滅之地第二十六章 突破(一)第三章 恨之力(下)第十三章 殺戮不斷第十一章 神魔策第四章 山雨欲來第四十章 逃殺(下)第十一章 新的格局第三十四章 後宮(下)第十三章 殺戮不斷第三十章 假義(上)第八章 養官之道第二十三章 迷心(上)第三章 恨之力(下)第七章 出手(上)第十章 朝聖(二)第二十六章 重操舊業第十九章 叩關第九章 天上來客第三十章 假義(上)第六章 絕地逢生第二十三章 最後的改造第十章 四絕(下)第六章 破邪(上)第四章 陷阱第二章 洞蠻人(下)第四章 山雨欲來第三十章 假義(上)第九章 誤打誤撞第三十章 歲月不饒人第四十二章 隕落第二章 漏網之魚第十章 道顛第十章 道顛第三十二章 殺蟒(二)第十章 驚變第九章 誤打誤撞第十章 四絕(下)第七章 出手(上)第四章 意料之外第三十一章 回京(下)第二十四章 聚仙樓第四章 血洗天山第九章 籌謀(上)第十二章 計賺屍妖第十二章 歸途第十四章 死攻(上)第二十七章 攻心(上)第三十章 歲月不饒人第十三章 獸殺第四十章 逃殺(上)第十三章 殺戮不斷第四章 得遇仇人(上)第一章 飛雲豹子第五章 深入虎穴第六章 屠城(一)第四章 陷阱第三十六章 賜婚(下)第十五章 出關第十一章 神魔策第五章 再回雪山第三十一章 回京(上)第七章 屠城(二)第十五章 無名道人第八章 妖氣縱橫第五章 協定第二十七章 攻心(下)第二十三章 迷心(下)第七章 烏鴉鳳凰第十章 驚變第十二章 普陀山(上)第三十章 假義(下)第八章 妖氣縱橫第十九章 血洗天台第五章 峨眉示警第四章 意料之外第三十七章 還鄉(下)第三十八章 異變(下)第十四章 死攻(上)第二十八章 背後一箭(上)第十章 九幽黃泉(二)第四十章 爾虞我詐第五章 深入虎穴第三十二章 困惑(下)第四章 得遇仇人(中)第二十五章 雨戰(上)第七章 烏鴉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