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新紀元

隨着武帝擒走任天行,震古爍今的重陽大戰就此落幕。

這場巔峰對決,把當世十四位大宗師都捲了進來,其產生的影響太過深遠,直接改變了整個大陸未來的格局。

大戰伊始,北唐新舊皇族激戰,任真率領的義軍攻陷長安,女帝武清儀被殺,標誌着武唐皇朝徹底覆滅,時隔七年後,襄王世子高攀繼位,北唐江山重新歸於高家。

北唐的新紀元開始了。

在這過程中,蕭夜雨和廖如神戰死,顏淵重傷逃離,朱雀陣被毀,意味着長安原有的防禦體系被打破,這座京城不再是大宗師們的禁地。同時,顏淵撕破臉皮,跟北唐新朝爲敵,也就意味着脫離儒家。

不破不立,經此一戰後,武唐的餘孽被全部掃清。

在對決的後半段,南晉和荒川勢力現身,則將戰局擴至整個大陸,推上最高潮,對未來的天下大勢造成猛烈衝擊。

南晉一邊,玄悲和長春真人倒戈,替北唐新君化解危機,此舉等於背叛南晉。可以想見,武帝回朝後,勢必會對佛家和道家全真派大開殺戒。

原先佛道相衡的格局被打破,正一派被推上道家正統,它們的輝煌時代似乎快要來了。然而,長生真人重傷昏迷,透支氣運請出真武法身後,這次註定會境界跌落,無法再像先前那般好運。

不僅如此,付江流臨陣倒戈,也不會再被武帝所容,日後無論發生何種情形,他都不可能再爲南晉效力。而曹春風慘遭吊打,傷勢也很嚴重,他以後的境遇如何,還存在巨大變數。

至於武帝本人,雖然成功擒住任天行,但並未立即得到解藥,又同樣負傷,不能說是功成身退。可以肯定的是,在任真開啓劍藏前,他必然隱居不出,不再親自動武。

綜上所述,南晉的巔峰戰力全部受挫,可以說是盛極轉衰,元氣大傷。經此一役後,他們不得不閉關療養,暫時無法再施展拳腳。

再加上大軍北伐失利,中路主力全軍覆沒,南晉在軍事上同樣遭受重創,短時間內,無力再興兵北伐。

就此,南北兩朝再次回到停戰期,恢復寶貴的和平。

對北唐而言,這當然是最有利的。

上次兩朝休戰,還要追溯到十六年前。那時,受春秋末期的混戰損耗影響,南方整體實力不如北方,急需休養生息,發展民生和經濟,縮小跟北唐的國力差距。

所以說,那次議和停戰對南晉是有利的,它讓武帝有了喘息之機,趁着北唐恃強而驕、忙於內鬥,悄悄積蓄國力,追趕北唐的步伐。

這就能解釋,爲何這次兩朝開戰,南晉穩穩佔據上風。女帝如夢方醒,這時候纔想勵精圖治,已經太遲了,不僅沒能成功,反而加劇內部矛盾,讓南晉鑽了空子。若非任真橫空出世,力挽狂瀾,北唐遲早會滅亡。

強弱之勢相易,如今落於下風的變成北唐。跟當年的武帝一樣,小皇帝高攀也渴望喘息之機,新政變法,富國強兵。

這就得感謝他的師兄任真。通過兩朝國戰,通過這次巔峰對決,任真凝聚北唐忠良,披肝瀝膽,浴血奮戰,令南晉鋒芒盡失,不得不縮回江南,繼續蟄伏下去。

病樹前頭萬木春,北唐的春天終於來了。

九月初十,小高攀在太極宮祭祀列祖,傳諭四海,正式登基稱帝。

元武十七年,被改爲先天元年。

後來他勤政愛民,精明能幹,又知人善用,吏治清明,一掃北唐多年的頹勢,開創了極盛之世,因而被後世頌爲“開元盛世”。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即位後第二日,小皇帝召集羣臣,聽取大家的意見,一邊商議撥亂反正,肅清武氏舊黨的流毒,一邊想辦法平定各州郡局勢,以防再有民衆譁變。

朝議伊始,大臣們的意見便達成一致,鑑於皇帝尚年幼,請求拜吹水侯爲宰相,輔佐朝政。這項諫言自然深合小皇帝的心意,於是他便退朝,親自駕臨吹水居,去探望任真。

自從決戰結束後,任真回到家中,就把自己關在屋裡發呆,再也沒出門過。即使是新君的登基大典,他也稱病缺席。

他渾身是傷,病情確實很嚴重,必須躺在榻上療養。但是,更嚴重的創傷還是在心裡。

時隔多年,他纔跟任天行相認,就眼睜睜看着父親被抓走,自己卻無能爲力,只能接受生離死別,這樣沉重的打擊,換作任何人,都難以立即走出來。

最理解他心情的,不是海棠,而是小皇帝。

從小高攀出生後,就被任天行撫養呵護,兩人的感情猶若父子。聽到老爺被擒的消息時,小傢伙兒嚎啕大哭,撕心裂肺,那副畫面令在場的人無不動容。

見到師兄後,他小眼通紅,噙着淚珠問任真,自己到底該怎樣做,才能把老爺救回來。

任真看着小皇帝,這才意識到,一味的自責和懊惱不是辦法,在自己養傷期間,最重要的是幫父親完成心願,輔助這位小師弟治理好北唐。

任真告訴小高攀,自己不會再幹涉政事,把他當成傀儡,一切政令皆由他親出,要他學着治理國家。至於輔政大臣,也早就物色好了,共有四位。

分別是鄔道思、楊靖、範東流、唐逆。

這四人雖然都資歷較淺,並非德高望重的老臣,不會受羣僚擁戴,但都經過任真親自檢驗,無論是品行心性,還是學問膽識,都出類拔萃,足以處理好文武政事。

更關鍵的是,相比滿朝文武,這些人跟小高攀年齡較近,代溝較小,更容易統一戰線。而且,年輕人血氣方剛,尚未沾染官場上的油滑風氣,也沒被捲進黨爭裡,更能當個純臣,爲君王分憂。

既然要採取新政,當然得大刀闊斧,銳意進取才行。

由於這次確立輔政大臣的對話,是發生在吹水居內,因此,後世又將這四位名臣稱爲吹水黨。這一流派開枝散葉,不斷髮展傳承下去,控制北唐朝政長達數百年。吹水二字,在大陸歷史上佔據太重的分量。

小皇帝欣然應允,緊接着又請教師兄,該如何處理皇朝跟各修行流派之間的關係。

任真早就深思熟慮,送給他八個字,百花齊放,博採衆長。

他前世生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自然深知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將二十四字價值觀牢記在心,不會像武清儀那樣,追求獨斷專橫。

兼聽則明,他尊重諸子百家,願意給每個流派提供公平競爭的機會。因爲他明白,亂世孕育百家,並不意味着,百家就是挑起亂世的罪魁禍首,更不能拿天下動盪,來否定百家爭鳴的積極意義。

如果沒有陰陽家、墨家、兵家等聯手,北唐恐怕早已亡了。而佛家和全真道家的加入,必將爲北唐注入一股新活力,使得修武強民的風氣更旺盛。

他相信,父親同爲穿越者,肯定也支持他的觀點。若非如此,他便不會把小傢伙帶進秋暝山,跟百家聯盟打成一片,並讓其認李慕白爲義父。

小皇帝點頭稱是,對他的開明主張感到興奮。

後來,當任真離開北唐後,皇帝深深懷念這次議事,便將這座吹水居改爲學宮,仿效春秋時的稷下學宮,供百家賢士切磋交流學問之用,成爲名垂千古的高等學府。

眼前,小皇帝興奮之餘,又請教任真,該如何對待儒家。畢竟數日前,儒家還站在武唐陣營裡,拼死守衛皇宮。

任真告訴他,儒家也是百家之一,對於治理國家同樣有重大的意義,北唐離不開儒家的忠孝之道。既然如此,那就沒必要趕盡殺絕,將其排擠出去。

以東吳爲試驗點,儒家的新學改革已經開始了,他們很快就會傳播開來。他相信,以儒家文人的智慧,無需朝廷多說什麼,他們就懂得推陳出新,藉着這股浪潮,積極融入北唐的新格局。

至於所謂的儒聖,顏淵已然逃離,六先生薛飲冰的進展,應該也差不多了。

第561章 兇戾的獨眼狼第535章 牧神紀第487章 任天行力挫羣雄(八)第621章 被破相第三十二章 大戲開鑼第297章 吊打薛清舞第四章 不識真面目第三十八章 真正的劍來!第298章 辣手摧花第350章 瞎子第418章 詐病賺夏侯第330章 牛家村老少第553章 時間煮雨第三十八章 真正的劍來!第六十九章 夜宴(三)(求推薦票!)第439章 請君入甕第146章 狂歌酒徒付江流第565章 燼第4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575章 白雲城的意志第510章 神箭軒轅第236章 震怒第137章 臨危受命隋盟主第156章 六合的真面目第562章 怦然心動第421章 師徒翻臉第531章 蒼穹之上第188章 明珠暗藏第350章 瞎子第437章 井第309章 帝王憂思第429章 誘任真進京第601章 授首第102章 儒家的舊面目第492章 武帝收官說因緣(一)第251章 惡人先告狀第310章 我怕來不及第468章 魚與魚第178章 舊案第353章 定計入川第十章 紅與黑第271章 雛形第299章 婦人之仁第164章 既然不是仙第395章 我爲擒你而來第165章 臥虎藏龍第364章 破冰(感謝書友血與榮耀)第406章 叛亂開始了第422章 天雷滾滾第329章 剛柔並濟,禮信立威第636章 狂骨對狂骨第468章 魚與魚第十一章 我在北方的寒夜裡四季如春第十二章 劍聖一笑第621章 被破相第597章 密道第365章 皆陣列在前第574章 勿忘舊恥(下)第306章 敬侯進京第166章 局中局第303章 你是我的本命第199章 三角戲(中)第398章 不動明王第126章 好久不見第257章 父子齊上陣第519章 失魂引第七十五章 千年未有之變局第650章 龍蛇盈縮功第217章 任真的破綻第八十六章 你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第631章 回家的誘惑第444章 不殺人,只誅心第446章 雙脈第二章 千人千面,手眼通天第650章 龍蛇盈縮功第271章 雛形第251章 惡人先告狀第248章 脣槍舌劍第212章 黑衣嘆第140章 不動如山李慕白第231章 將計就計第517章 羅浮第278章 賭坊幕後第251章 惡人先告狀第555章 人生如畫當留白第二十章 一劍起蛟龍第607章 極罕見的勁敵第312章 約泡第199章 三角戲(中)第320章 大爭之世,不爭即爭第603章 極限一打三第425章 龍首戲鐵傘第307章 帝王猜忌第124章 風暴將臨第256章 講春秋,論復仇第519章 失魂引第654章 有毒麼第418章 詐病賺夏侯第362章 墨家助陣(感謝書友小書童的陪伴)第612章 拉小白下水
第561章 兇戾的獨眼狼第535章 牧神紀第487章 任天行力挫羣雄(八)第621章 被破相第三十二章 大戲開鑼第297章 吊打薛清舞第四章 不識真面目第三十八章 真正的劍來!第298章 辣手摧花第350章 瞎子第418章 詐病賺夏侯第330章 牛家村老少第553章 時間煮雨第三十八章 真正的劍來!第六十九章 夜宴(三)(求推薦票!)第439章 請君入甕第146章 狂歌酒徒付江流第565章 燼第4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575章 白雲城的意志第510章 神箭軒轅第236章 震怒第137章 臨危受命隋盟主第156章 六合的真面目第562章 怦然心動第421章 師徒翻臉第531章 蒼穹之上第188章 明珠暗藏第350章 瞎子第437章 井第309章 帝王憂思第429章 誘任真進京第601章 授首第102章 儒家的舊面目第492章 武帝收官說因緣(一)第251章 惡人先告狀第310章 我怕來不及第468章 魚與魚第178章 舊案第353章 定計入川第十章 紅與黑第271章 雛形第299章 婦人之仁第164章 既然不是仙第395章 我爲擒你而來第165章 臥虎藏龍第364章 破冰(感謝書友血與榮耀)第406章 叛亂開始了第422章 天雷滾滾第329章 剛柔並濟,禮信立威第636章 狂骨對狂骨第468章 魚與魚第十一章 我在北方的寒夜裡四季如春第十二章 劍聖一笑第621章 被破相第597章 密道第365章 皆陣列在前第574章 勿忘舊恥(下)第306章 敬侯進京第166章 局中局第303章 你是我的本命第199章 三角戲(中)第398章 不動明王第126章 好久不見第257章 父子齊上陣第519章 失魂引第七十五章 千年未有之變局第650章 龍蛇盈縮功第217章 任真的破綻第八十六章 你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第631章 回家的誘惑第444章 不殺人,只誅心第446章 雙脈第二章 千人千面,手眼通天第650章 龍蛇盈縮功第271章 雛形第251章 惡人先告狀第248章 脣槍舌劍第212章 黑衣嘆第140章 不動如山李慕白第231章 將計就計第517章 羅浮第278章 賭坊幕後第251章 惡人先告狀第555章 人生如畫當留白第二十章 一劍起蛟龍第607章 極罕見的勁敵第312章 約泡第199章 三角戲(中)第320章 大爭之世,不爭即爭第603章 極限一打三第425章 龍首戲鐵傘第307章 帝王猜忌第124章 風暴將臨第256章 講春秋,論復仇第519章 失魂引第654章 有毒麼第418章 詐病賺夏侯第362章 墨家助陣(感謝書友小書童的陪伴)第612章 拉小白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