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曹丕的妥協與無奈!

翌日清晨。

魏王曹丕便頂着兩個黑眼圈上了早朝。

期間對平定曹彰之亂的衆將臣僚,都是大加賞賜。

便是武德侯曹叡,也因功升爲齊公,魏王世子,這個封賞,算是給朝野釋放了一個信號。

下一任魏王的人選,便是齊公曹叡了!

“兒臣,謝父王恩賞!”

曹叡面色激動,手持笏板,當即跪伏下去,他低着頭,渾身在顫抖,雙手緊緊的握住笏板,哪怕是指甲裡面的肉變青變白了,猶不自知。

佈局數月,終於是見成果了。

呼~

他心中的那塊大石頭,終於是落下來了。

看來

其他棋走沒走對,他不知道,但郭女王這步棋,他是走對了。

曹丕看着激動的曹叡,心中有些膩歪,說道:“等下了朝,你便去拜見王后罷。”

“兒臣明白。”

處理完曹叡的事情,曹丕目光看向羣臣列中,與他長得有幾分相像的曹植,他冷哼一聲,說道:“平原侯與齊公一道守衛洛陽,確有功勞,不過.據校事府消息,平原侯與逆賊曹彰,有書信聯絡?可是?”

書信聯絡?

曹植面色驟然一變,他當即跪伏在地,痛聲說道:“臣弟與鄢陵侯,未有書信交通,還請大王明鑑。”

“還敢狡辯?”

曹丕眼中殺氣四溢。

“我抓住的鄢陵侯副將,他已經將你供出來了,言之你不僅與逆賊曹彰有書信聯絡,甚至想要與賊軍裡應外合,攻破洛陽!”

曹丕此話一出,朝堂中的臣子,一個個都倒吸冷氣,眼神看向曹植,滿是驚疑之色。

此刻曹植的面色,已經是發白了,上面是一點血色都沒有。

“臣弟.臣弟冤枉啊!”

他現在哪裡不知道,這是曹丕要陷害他。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他可憐兮兮的看向如今已經是貴爲齊公的曹叡,期許着在這個關鍵的時候,他能拉自己一把。

然而.

此刻的曹叡低着頭,似乎根本沒有看到曹植投過來的視線。

他再將求助的目光看向大將軍曹仁。

後者面露猶豫之色,終究只是長嘆一聲,未有任何言語。

尚書令桓階,夏侯楙,陳羣

具是沉默。

“呵呵。”

“哈哈~”

曹植苦笑一聲,傻笑一聲,跪伏在地,頭嗑在地上,那叫一個震天價響。

砰砰砰!

“臣弟冤枉,絕無半點勾結逆賊之心,至於所謂之書信,所謂之供詞,皆是有人慾構陷臣弟。”

有人?

曹丕的眼睛一眯,冷聲問道:“你說的有人,莫非便是孤?”

砰砰砰~

曹植又重重的磕了三個響頭,說道:“臣弟絕無半點此番之意,還請大王明鑑!”

明鑑?

曹丕想到昨夜的噩夢,又想到曹植此前所做的種種,他的心便如鐵石一般堅硬。

“將平原侯押入洛陽獄,若是有冤屈,孤自會爲你反正!”

反正?

曹植額頭已經是磕出血印來了,此刻只得大喊道:“臣弟冤枉,臣弟冤枉啊!”

然而此刻有兩位衛士,上前將拉出殿外。

待曹植的喊冤聲漸行漸遠之後,曹丕頗有些迫不及待的說道:“無事便下朝罷!”

他現在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洛陽獄,將心結給了結了。

正在曹丕屁股都要離開王座的時候,身穿文官袍服,頭戴進賢冠,前高七寸,後高三寸,長八寸,冠三樑的陳羣站了出來。

“臣下有本要奏。”

見陳羣上來奏本,曹丕這剛提起來的屁股,不得不重新坐了回去。

“愛卿有本快奏!”

這麼沒有眼力勁?

孤這着急去辦事呢!

嘶!

陳羣深吸了一口氣,手持笏板,將其舉過頭頂,說道:“臣要奏之事,關乎國本,關乎天下士子,關乎官員任用之要事!”

國本?

曹丕眼睛一眯,眉頭不自覺的便皺起來了。

這是要在早朝上,逼我同意九品官人法?

難道是士族逼迫?

曹丕扶在王座扶手上的手,驟然握緊了。

“你且說之。”

曹丕語調冰冷,這話語中,是帶了些許情緒在裡面的。

然而陳羣像是沒有聽到曹丕的情緒一般,自顧自的說道:“漢之察舉制,如今已經是不合時代了,已經不能達成取天下之才爲大王所用的目的了。”

見曹丕不說話,陳羣繼續說道:“臣下與羣賢制定了新的納賢之法,名爲‘九品官人法’,亦可稱九品中正制。

何謂九品中正制?

一是設置中正,所謂中正,就是掌管對某一地區人物進行品評的負責人,也就是中正官。

中正官又有大小之分,州設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數郡人物之品評,各郡則另設小中正官。

二是品第人物,這是中正官的主要職責。

中正官負責品評和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

品評主要有三個內容:

其一,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輩的資歷仕宦情況和爵位高低等。這些材料被稱爲簿世或簿閥,是中正官必須詳細掌握的。

其二,行狀:即個人品行才能的總評。

其三,定品:即確定品級。定品原則上依據的是行狀,家世只作參考。

三是選拔依據。

中正評議結果上交司徒府複覈批准,然後送吏部作爲選官的根據。

中正評定的品第和被評者的仕途密切相關。

中正評議人物照例3年調整一次,但中正對所評議人物也可隨時予以升品或降品。”

說完九品官人法的長篇大論,陳羣看向曹丕,道:“還請大王應允此利國利民之大制!若大王用此制度,必可使我大魏一統天下,所謂之漢中王太子劉公嗣,亦是不值一提!”

其實這九品官人法,陳羣已經在私底下跟他說過了。

好處

確實有,但是

曹丕亦是擔憂其壞處。

此制度一下,士族必定做大,到時候這魏國是他曹家的魏國,還是世家的魏國?

曹丕本想直接拒絕,但他眼珠一轉,馬上說道:“此制度,衆愛卿以爲如何?”

他要看看羣臣的態度。

他雖是魏王,但也做不到隻手遮天,更不用說他現在的魏王之位都坐不得不安穩了。

曹彰只是逃到長安去了,可沒死呢!

而且曹彰能逃出重圍,其間亦是疑點重重。

曹丕多疑,不自覺的,便往其他方面去想了。難道說.

若是我不同意這九品官人法,世家便要請那鄢陵侯來當魏王?

尚書令桓階當即起身,說道:“大魏建立以前,由於戰事頻出,人口流動大,導致地方的治理相當混亂,雖然有舉薦人才的相關政策,但在地方人才流失的情形下,這個政策已經很難付諸實現。

因此,施用九品官人法,可以妥善派遣合適的官吏,一併管理地方事務,使當地文氣民風得以恢復,臣下望殿下采納此制度!”

桓階雖非大士族出身,然而也同意此制度。

武德侯傅,哦不,現在或者應該叫齊王傅的鄭稱起身,說道:“先王提出任人唯才之後,選才風氣烏煙瘴氣,雖然招來不少謀士,可是這個選才方式,不是治國的長久之計,因爲狡詐之人容易致使朝廷顛覆,也不易對地方行以教化。

因此,“九品官人法”不僅具備矯正時弊的作用,也能夠好好評選適當的人才。

臣下以爲,大王應當施行九品中正制!”

接下來,又有些臣子上前發表意見,基本上都是同意的。

曹丕將目光定格在曹仁身上。

“大將軍以爲如何?”

被曹丕突然一問,曹仁愣了一下,旋即苦笑着說道:“末將乃一介武夫,不知治國之策,只要是大王以爲善的,末將定然贊同!”

曹仁的這句話,倒是讓曹丕的心情好了不少。

“此事事關重大,得從長計議!”

此事不好拒絕,曹丕決定使出拖字訣。

聞言,陳羣趕忙上前說道:“國內戰事頻發,國力空虛,而那漢中國卻蒸蒸日上,若大王不行非常之法,焉能在大爭之世中獲得勝利?”

“況大王有一統天下之大志,欲爲九州生民謀條生路,便更不得不用此法了。”

陳羣此語,飽含深意。

你曹丕不是想要代漢?

要想代漢的話,不滿足我等士族的要求,你這數戰數敗的履歷,能成功?

陳羣此語,讓曹丕的眉頭緊皺起來了。

“哼!”

他冷哼一聲,想到了之前一段不好的回憶。

他繼位之初,夏侯惇便病逝了。

在夏侯惇的葬禮上,曹丕親着素服,領着文武百官到鄴城東門外發喪致哀。

這次看似尋常的悼念活動,卻在朝野間引起陣陣非議,許多人認爲,曹丕給夏侯惇送葬的行爲有失禮節。

按照此前的禮法,君王從來不會輕易給任何一位大臣送葬,即便送葬也不會穿着素服,親自送出城外。

就算是權力地位非常高的同姓宗室,一般情況下君王也只會在宗廟門外哭祭。

шшш ▪t tkan ▪c○

百官之所以揪住這件事不放,主要是因爲送葬風波發生的時機太過敏感。

當時正是曹丕繼位之初,權力地位還沒有得到鞏固。

先是弟弟曹彰率軍奪權,後有青州兵譁變事件,在這個節骨眼上,百官對曹家的門庭出生舊事重提,可見當時大部分人並不認可東漢王朝由一個宦官、乞丐的後代取而代之。

當然,以世族大家爲首的舊勢力並不敢和曹丕徹底鬧掰,他們頂多就是藉着爲夏侯惇送殯這樣的小事,對曹丕進行敲打,提醒他要保障世族大家的利益和特權,否則就無法得到百官的支持,皇帝的位子也就坐不穩了。

對於這一點,曹丕也是心知肚明,於是他找來心腹謀臣陳羣商量,決定對世族大家妥協,而且要想辦法尋找一個紐帶,將士族大家和曹魏政權的利益捆綁起來。

這根紐帶,便是九品官人法。

只是

這根紐帶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九品中正制根據家世、德行和才能,把所有待考覈的預錄取人才劃分了三六九等,從上上,上中,上下,一直到下上,下中,下下,品級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官位的級別和權力大小。

“正二品”以上稱作“高門”,以下則一律叫做“寒門”。

此外,專門負責官員任免的“中正官”,也一律要由中正二品以上官員擔任。

如此一來,高門下的世家大族徹底壟斷了整個曹魏政府的人事權力,僅靠這一點,他們就能夠在朝野間獲得隻手遮天的影響力。

“大王,此刻不能再猶豫了。”

作爲曹丕的心腹大臣,陳羣在大殿之上,當着百官的面提出這個九品官人法,他背後也是承擔着巨大的壓力的。

沒辦法.

曹丕南征失利,各方面都有所損失,士族亦是如此。

戰場上沒得到什麼東西,那隻能在九品官人法這上面找補回來了。

“鄢陵侯在長安,可不知會掀起怎樣的動亂呢!”

陳羣在後面,又加了一句。

這一句話,明顯就觸及了曹丕的逆鱗了。

“我大魏良將無數,怕區區一個叛逆?”

陳羣只是跪伏在地,道:“還請大王三思!”

陳羣跪伏下去,在其身後,朝堂之上,除了宗親之外,基本上臣僚全部都跪了下去。

“還請大王三思啊!”

百人齊聲高語,聲勢之大,在大殿之中迴盪,震耳欲聾,繞樑而上,三日不絕。

曹丕沉默了。

他從陳羣的話語中,明白了此事他已經是連拖都拖不得了。

呼~

曹丕儘量讓自己的情緒平復下來。

片刻之後,他有些無力的說道:“既然衆位愛卿都認可此制度,那九品官人法,便施行下去罷!”

九品官人法雖然有弊端,但對於現在的魏國來說,那還是好處更多的。

東漢末年,原本漢朝所倚重的“察舉制”其中的缺點很明顯的擺放在衆人面前,那就是“有德不代表有才”。

如果說一個小縣官只是有德行,但是本身卻沒有任何治理經驗,那麼這個小縣官可能將這片地區治理的一塌糊塗,在和平時期,這種缺點還沒有那麼明顯。

但是到了比較動盪的年代,這種方法所展現出的短處是致命的。

爲何曹操手下會出現“猛將成羣,名士如雨”的局面,正是曹操的用人方針是“重才而輕德”。

而“九品官人法”的出現,可以說是打破了“察舉制”將一些只有德行,沒有才能的花架子選拔提升的局面。

而且現如今曹丕新敗,天下人心不穩。

而東漢末年世家大族的力量可以說是空前的大,包括曹操本人也是依靠士族的力量才能穩定北方。

所以爲了穩定這些世家大族的心,“九品官人法”可以說是將選舉的一部分權力交給了這些世家大族,從而換取這些家族對曹魏政權的支持,穩定北方局勢。

而且“九品官人法”也將官吏的任免重新收回中央,也是加強了中央集權制的統治穩定。

但.

爲了現在的好處,而給未來埋下禍患。

這豈是雄主所爲?

唉~

曹丕嘆了一口氣,心裡想道:若是父王尚在人世,他可會答應百官施行這九品官人法?

他輕輕搖頭。

父王斷不會答應此策。

因爲他能鎮住這殿中百官,鎮住這世家大族。

然而.

他一敗再敗,甚至連魏王之位都快坐不穩了。

他鎮不住這殿中百官,更鎮不住曹魏背後的士族。

爲求自保,爲求代漢,做那九五之尊,便不得不與世家妥協了。

後面事情,便交給後人來解決了。

相信後人的智慧!

第639章 兩代盡薨,江東歸漢!第8章 崇文館與講武堂第789章 多手準備,各方突破!第459章 祭皇陵,劉備的人格魅力!第747章 大澤之戰,漢戚魏戚?第652章 壽春諜戰,假傳聖旨!第607章 率先破局,烽煙四起!第88章 公子威名揚第299章 一日轉戰百里,一人慾破五城!546.第541章 星奔川騖,司馬爲帥!第356章 水匪劫貴女,劉禪收夷王!第18章 武科文科第756章 誰人敢戰,誰救社稷?第698章 撥雲見日,蛇打七寸!第251章 億手準備第851章 洛陽之戰:亡國在即!第337章 仙人撫我頂,劉禪忽悠人!第792章 遠渡滄海,漢臨青徐!第366章 廩君蠻的弱點!第338章 曹丕篡漢,漢已傾頹!第195章 一漢當五胡,蠻夷算個球!第677章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第69章 試點雲南郡第79章 醉生夢死再釣魚(求追讀!)第684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第274章 曹丕麻了,這仗還怎麼打?第833章 頑城難取,糧草難聚!600.第595章 天命三年,五路伐魏!第324章 劉備:想稱帝了!(月票一百加更!第755章 大漢天兵,冀州歸心!第695章 皇權天授,難做昏君!600.第595章 天命三年,五路伐魏!第203章 送質送女,計定荊南!第62章 亂局用重典第702章 狡詐惡徒,魏略幽原!524.第519章 謀破武關,關羽的面子!第102章 父子夜話:論天下大勢!第307章 喪家之犬,後續安排!第444章 弊吳,弱吳,用吳!第848章 洛陽之戰:無力迴天!第343章 定巴策!奴隸缺口不容樂觀!第419章 龍山再見尚香!第131章 魔關公大戰龐令明!第477章 陷陣營與漢軍神將!第847章 洛陽之戰:剪除羽翼!第252章 天下爲局第80章 暗謀藏殺機(月票100加更!)(求追第346章 劉禪:小小江東,還敢不給我當狗?第653章 取捨抉擇,哭笑不得!518.第513章 長安託孤,顧命大臣!第2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284章 諸葛亮玩弄人心,汝南兵鋒再起!第426章 尋陽防線,襲擾!第706章 氏族志姓,籠絡打壓!第284章 諸葛亮玩弄人心,汝南兵鋒再起!第235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206章 孫尚香攤牌了?第716章 佯攻真取,打通太原!第727章 攻其必救,撥亂反正!500.第495章 大魏欲與世家共天下!第654章 夜深窺人,海船難成!第30章 關於本書二三事531.第526章 侍講經筵,話語權之爭!576.第571章 人妻之樂,隴西歸附!第165章 兵行險招,以身爲餌!第818章 獻計定策,亡命一戰!第350章 齊人之福難消受,江東美人計!(求第247章 臨機而動第224章 緩兵之計?我直接將計就計!第328章 劉禪手腕,馬超震怖!(月票150加更594.第589章 漢國見聞,兩宮之爭!第191章 戰雲將起,司馬獻計!第417章 你欲學班超,我有張良計!第295章 最後一計!(中秋節快樂!)第9章 蘭娘玉娘第260章 汝水以南,將盡入他手矣!497.第492章 關中震怖!558.第553章 加強皇權的嘗試,由隴西始!第778章 子憑母貴,生擒司馬!第238章 雲動下邳,治亂之策!第289章 諸葛亮vs賈詡!第85章 漢中酣戰第877章 與民休息,度田民冊第249章 魏有死臣,漢有猛將!第141章 宛城風雲,于禁末路!578.第573章550.第545章 危如累卵,戰略主動!第824章 神將瀕死,遠襲孟津!第310章 夜會尚香,整肅吏治!第186章 山呼萬歲,龍山行臺!第733章 爭分奪秒,風起涿郡!第383章 巴人盡做漢人奴!第847章 洛陽之戰:剪除羽翼!第76章 新政出,風雲動!第39章 好男兒建功立業,便在今日!第69章 試點雲南郡第755章 大漢天兵,冀州歸心!第99章 勸進稱王,太子劉禪!(求追讀!!六第711章 大疫大災,戰機已至!第686章 功過之爭,權位攻殺!
第639章 兩代盡薨,江東歸漢!第8章 崇文館與講武堂第789章 多手準備,各方突破!第459章 祭皇陵,劉備的人格魅力!第747章 大澤之戰,漢戚魏戚?第652章 壽春諜戰,假傳聖旨!第607章 率先破局,烽煙四起!第88章 公子威名揚第299章 一日轉戰百里,一人慾破五城!546.第541章 星奔川騖,司馬爲帥!第356章 水匪劫貴女,劉禪收夷王!第18章 武科文科第756章 誰人敢戰,誰救社稷?第698章 撥雲見日,蛇打七寸!第251章 億手準備第851章 洛陽之戰:亡國在即!第337章 仙人撫我頂,劉禪忽悠人!第792章 遠渡滄海,漢臨青徐!第366章 廩君蠻的弱點!第338章 曹丕篡漢,漢已傾頹!第195章 一漢當五胡,蠻夷算個球!第677章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第69章 試點雲南郡第79章 醉生夢死再釣魚(求追讀!)第684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第274章 曹丕麻了,這仗還怎麼打?第833章 頑城難取,糧草難聚!600.第595章 天命三年,五路伐魏!第324章 劉備:想稱帝了!(月票一百加更!第755章 大漢天兵,冀州歸心!第695章 皇權天授,難做昏君!600.第595章 天命三年,五路伐魏!第203章 送質送女,計定荊南!第62章 亂局用重典第702章 狡詐惡徒,魏略幽原!524.第519章 謀破武關,關羽的面子!第102章 父子夜話:論天下大勢!第307章 喪家之犬,後續安排!第444章 弊吳,弱吳,用吳!第848章 洛陽之戰:無力迴天!第343章 定巴策!奴隸缺口不容樂觀!第419章 龍山再見尚香!第131章 魔關公大戰龐令明!第477章 陷陣營與漢軍神將!第847章 洛陽之戰:剪除羽翼!第252章 天下爲局第80章 暗謀藏殺機(月票100加更!)(求追第346章 劉禪:小小江東,還敢不給我當狗?第653章 取捨抉擇,哭笑不得!518.第513章 長安託孤,顧命大臣!第2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284章 諸葛亮玩弄人心,汝南兵鋒再起!第426章 尋陽防線,襲擾!第706章 氏族志姓,籠絡打壓!第284章 諸葛亮玩弄人心,汝南兵鋒再起!第235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206章 孫尚香攤牌了?第716章 佯攻真取,打通太原!第727章 攻其必救,撥亂反正!500.第495章 大魏欲與世家共天下!第654章 夜深窺人,海船難成!第30章 關於本書二三事531.第526章 侍講經筵,話語權之爭!576.第571章 人妻之樂,隴西歸附!第165章 兵行險招,以身爲餌!第818章 獻計定策,亡命一戰!第350章 齊人之福難消受,江東美人計!(求第247章 臨機而動第224章 緩兵之計?我直接將計就計!第328章 劉禪手腕,馬超震怖!(月票150加更594.第589章 漢國見聞,兩宮之爭!第191章 戰雲將起,司馬獻計!第417章 你欲學班超,我有張良計!第295章 最後一計!(中秋節快樂!)第9章 蘭娘玉娘第260章 汝水以南,將盡入他手矣!497.第492章 關中震怖!558.第553章 加強皇權的嘗試,由隴西始!第778章 子憑母貴,生擒司馬!第238章 雲動下邳,治亂之策!第289章 諸葛亮vs賈詡!第85章 漢中酣戰第877章 與民休息,度田民冊第249章 魏有死臣,漢有猛將!第141章 宛城風雲,于禁末路!578.第573章550.第545章 危如累卵,戰略主動!第824章 神將瀕死,遠襲孟津!第310章 夜會尚香,整肅吏治!第186章 山呼萬歲,龍山行臺!第733章 爭分奪秒,風起涿郡!第383章 巴人盡做漢人奴!第847章 洛陽之戰:剪除羽翼!第76章 新政出,風雲動!第39章 好男兒建功立業,便在今日!第69章 試點雲南郡第755章 大漢天兵,冀州歸心!第99章 勸進稱王,太子劉禪!(求追讀!!六第711章 大疫大災,戰機已至!第686章 功過之爭,權位攻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