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4.第589章 漢國見聞,兩宮之爭!

吳王宮矗立於建業城西,氣勢磅礴,巍峨壯麗。宮殿的檐角高高翹起,如雄鷹展翅,欲飛沖天。

宮門前,石獅雄踞,雙目圓睜,威嚴無比。

孫登走在吳王宮長長的甬道之中,看着吳王宮的細細點點,心中感慨萬分。

吳王宮與記憶中並無什麼不同。

他雖然去漢國去了一年,但一年對於吳王宮來說是沒有什麼變化的。

當然,對吳王宮中的人,或許就不是這個樣子的了。

變化太多了,變化也太大了。

甚至於.

孫登現在都不知道見了他這個父親之後,要說些什麼。

他心中有些忐忑,甚至希望這條甬道更長一些。

但是

甬道再長,也有走完的時候。

在宮中內官的引領下,孫登緩步走向偏殿書房。

這是孫權常待的地方。

“殿下,奴婢便送到此處了。”

此刻的孫登,已經是站在偏殿書房之外了。

呼~

孫登猛的吸了一大口氣,然後緩緩的吐出了出來,讓自己情緒穩定下來之後,他這才走入其中。

偏殿書房中,孫權此刻跪坐在主位之上,他並未身着吳王袍服,而是一襲常服。

但雖然孫權只是身着一襲常服,但上位者的威嚴,還是在不自覺之間險路出來了。

“兒臣,拜見父王!”

走到殿中,孫登對孫權行了一禮。

“太子平身,你我父子之間,何須如此生分?”

孫登當即起身,眼眶通紅,梗咽道:“兒臣一去長安經年,未能在父王身邊盡孝,還望父王莫要責怪兒臣。”

責怪?

孫權看着眼眶通紅的孫登,不由的心中一軟。

“你去漢國爲質,乃是爲了吳國的大業,是有大功勞的,何罪有之?”

孫權緩緩起身,走下臺階,到孫登面前,他看着孫登通紅的眼眶,已經蓄滿淚水,扶着孫登的肩膀說道:“父王很是感激你,去歲若無你,漢國不知道要怎樣逼迫我大吳。”

孫登將眼淚擦拭乾淨,說道:“無有兒臣,漢國也不過放我我大吳,有兒臣去長安爲質,也改變不了漢國的狼子野心。”

孫登這句話讓孫權眼睛一亮。

“你能看到這一點,很好,說明你去漢國爲質,這一年來的時間是沒有浪費的。”

孫權拉着孫登的手,一步一步走上臺階。

“坐吧。”

將孫權要將偏殿書房的主位給他坐,孫登當即擺手搖頭,說道:“兒臣豈敢僭越?”

“你是太子,是吳國的儲君,朕百年之後,這都是你的位置。”

孫權先跪坐下去,孫登則是跪坐在一邊,絲毫不敢逾矩。

領導說的話,你若是相信了,只怕是會落得個屍骨無存的下場。

哪怕這個領導是你父親。

到了這個位置,在權力面前,父子之間的感情,又有幾分真呢?

作爲太子,孫登時刻明白自己的處境,那便是如履薄冰,今生能否走到對岸,那都是未知數。

而孫登的表現,也讓孫權暗自點頭。

能進能退,是個合格,甚至可以說是優秀的繼承人。

只可惜.

登兒的身子骨不好,而且此番漢國將他送回吳國,必定是別有用意的,孫權對孫登,還是有幾分警惕在的,哪怕孫登是他的兒子。

帝王之家,親情從來都是次要考量的。

無情最是帝王家,孫權明白這個道理,也是這樣來做的。

“你去漢國一年有餘,可有什麼感想,或是見到什麼新奇之事?”

孫登聞言,當即說道:“兒臣大半時間待在成都,小半時間待在長安,成都與建業,除了民風不同之外,其餘差別不大,硬要說不同,那便是成都城內外,有許多蠻人,這些都是從南中、巴郡遷徙過來的,民風彪炳,時常有殺人的案件,讓成都官府頗爲頭疼。”

孫權聞言,繼續問道:“劉公嗣平定南中、巴郡,遷徙當地百姓充實成都戶口,一如我大吳遷徙山越蠻人一般,那些蠻人可會耕種?”

山越蠻民從抓到,再讓他們漢化能夠爲大吳耕種,至少要花費個一兩年的時間。

即便是花費了這麼多時間,其耕種產生的收益,也是遠遠不如漢民的。

孫權倒是要看看,他那個好女婿劉公嗣,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啓稟父王,那些蠻人初時是不會耕種的,但官府會派專人前去教授這些蠻人百姓耕種,聽聞是講武堂出身的學子,以及科學院的講習。

而且,在成都,對於那些蠻民有一套考覈標準,若是畝產要是達到要求,當年可以不納賦稅,並且官府還會有賞賜,是所謂之獎耕。

而若是不事生產,屢教不改,三年內三年畝產都達不到要求,便會剝奪分發下去的土地,從此貶爲奴隸。”

緩了一口氣,孫登繼續說道:“但是正常來說,除非是故意與官府作對,否則三年內不可能每一年都達不到要求,畢竟是有講武堂學子、以及科學院的人在一旁幫忙的。”

“原來如此。”

孫權聞言,眼神十分複雜。

這便是他那個好女婿的手段嗎?

對付蠻民簡直是有一手,這一招,似乎是可以學過來。

不過

如果說人人都達成官府的要求,豈不是從這些人,不僅收不上來糧食,還要賞賜東西下去?

如此的話,官府如何運轉?

孫權當即將自己的疑惑問了出來。

孫登則是呵呵一笑,說道:“父王有所不知,漢國之中,百姓多餘的糧食是可以買賣的,商盟幾乎是日日都會在成都轉運貨物,那些百姓若是想要置辦衣裳,若是想要置辦農具,買幾隻小雞,幾頭小豬小羊養着,便需要拿糧食來換,官府雖然不直接從百姓手上徵糧,卻通過商盟的途徑,讓糧食到了官府手上。”

漢國商盟與漢國官府是穿同一條褲子,這一點孫權自然也知道。

“況且這個獎耕政策,只有頭三年而已,三年之期過去,那些蠻民基本上都學會了耕種,便可以可按照人丁徵收賦稅了,一如漢人百姓一般。”

“原是如此。”

孫權臉上有恍然大悟之色。

並且心裡合計着,是否要將張昭顧雍他們召見過來,漢國的這些優秀經驗,都是可以學習的嗎?

吳國一敗再敗,國事頹廢,百廢俱興,正是需要好國策來富國強兵。

現在的孫權自然不敢大聲說我要逐鹿天下了,但還是要有實力自保。

否則這江東之地,他孫權當真能夠掌握住?

漢國狼子野心,魏國同樣如此。

這些日子,合肥城內,便出現了不少校事府探子。

甚至還出現殺將謀奪合肥佈防圖的事情出現。

漢國則是將爲質的太子送回吳國。

漢魏亡我大吳之心不死啊!

哎~

收拾一番情緒,孫權再問道:“聽聞漢國科學院有研製‘火藥’,威力驚人,你可有親眼目睹?” 孫登說道:“火藥之事,乃是漢國機密,非是常人能夠知曉的,兒臣在漢國爲質,他們自然也防着兒臣,如此機密,如何會給兒臣知曉?”

“這倒也是。”

“那便再說說其他的事情罷,漢國何處與我吳國截然不同,或是讓你感觸最深的?”

截然不同,又感觸最深?

孫登點了點頭,說道:“若說到這個,兒臣當真是有一個感觸頗深,那便是漢國境內,世家豪強實力不顯,而我吳國,那些世家卻是強大到可以左右政局,魏國同樣如此。”

聽到這句話,孫權的眼睛頓時亮起來了。

這也的確是他的痛點。

帝王都是自私的,是小氣的。

他們絕對不會允許自己的權力與別人分享。

哪怕是親兒子都不允許,更何況是那些世家外人呢?

“漢國爲何能如此?”

孫登思索一番,說道:“世家豪強之所以能做大,便是他有土地,人口,部曲,在朝中有官職,錢、權、兵,皆有,如何能不做大,且除世家豪強之外,百姓大字不識一個,難以做官,國家要想得到治理,便必須依仗世家,這也是魏國以及我大吳世家做大的原因。”

孫權聽着,再思索一番,深以爲然。

而孫登的話語並未停止。

“但在漢國,因爲漢國皇帝威望高,對付世家從來不手軟,是故能壓制得住世家,且遷徙蠻人,遷徙百姓,遷徙豪強至關中,一定程度上,是能夠壓制世家豪強的,且漢國有講武堂,能夠將各方力量爲他所用,是故漢國皇帝能夠壓制世家。

並且,據兒臣在長安的所見所聞,朝廷會出資建造縣學、鄉學,供寒素子弟、甚至是平民百姓子嗣啓蒙,這或許是漢國皇帝爲對付世家下的一盤大棋。”

聽完孫登所言,孫權長嘆了一口氣,說道:“漢國皇帝,確非常人,吾不如也!”

哪怕他知道劉公嗣是如何在漢國壓制世家,利用世家的,他也學不來。

他沒有劉公嗣的威望,換句話來說,他無法爲吳國的世家豪強源源不斷的創造利益。

劉公嗣壓制世家的同時,也給世家帶來了很多好處。

以前那些小士族,地區豪強,基本上只能在本地作威作福,但因爲劉公嗣弄出講武堂的原因,能夠使他們走向全國。

相比而言,漢國皇帝打壓他們的那些東西,在他們看來,是在可接受範圍之內的。

並且,漢國屢戰屢勝,在南中、在巴郡,在關中

世家可以獲得土地,財富,相比這些,給漢國皇帝做狗,有什麼爲難的?

更不用說商盟源源不斷的爲他們提供財富。

比守着那一畝三分地帶來的收益大多了。

劉公嗣能夠帶他們吃肉,是故自然有資格奴役他們,鞭打他們,控制他們。

但如果說那劉公嗣屢戰屢敗,不僅沒有給世家帶來好處,反而還要對世家敲骨吸髓,你看漢國世家會不會如此順服?

而且

在孫權看來,漢國現在世家順服,完全是因爲劉禪的原因。

若是劉禪死後,繼任者是否還能似如今這般,壓制住世家?

在孫權心中,已經是有答案了。

恐怕大概率是不能的。

他孫權在吳國是屢戰屢敗,割地賠款,無法給江東世家帶來什麼好處,自然也只能一退再退,任由世家猖獗了。

這種情況,在魏國也是如此的。

那曹丕爲了得到世家的支持,還不是屢次退讓?

還頒佈了《九品官人法》,讓世家能夠光明正大的分潤權力,簡直是可笑。

孫登見孫權如此言語,當即寬慰道:“父王何須自謙,吳國現在雖然勢弱,但只要我們君臣同心,勵精圖治,未必不能迎頭趕上。”

迎頭趕上?

去歲漢國徵吳,打得他大吳元氣大傷,加之饑荒,餓死的,逃走的百姓甚衆,到現在都沒有恢復過來。

若是想要恢復元氣的話,至少要幾年時間。

而這幾年時間,天下的局勢,又會如何變幻?

“不說這些了。”

孫權嘆了一口氣,接着眉頭微皺,似乎是想到了什麼一般,問道:“太子回來了,王后爲何沒有回來?”

王后?

孫登有些心虛的低了低頭。

王后在漢國,可是深得漢國皇帝歡喜。

在他入宮之後,便好幾天沒見到吳王后。

想必是在未央宮中日夜精水澆灌。

這相當於是每天給他父王戴綠帽,他這個兒子,豈能將話說明了?

是故,孫登只得選擇岔開這個話題,說道:“母后之事,兒臣不太清楚,不過,漢國皇帝欲我回來,是爲了擾亂吳國朝堂,是因爲間軍司得到消息,父王有意立建昌侯爲新太子,若是建昌侯爲吳太子,那我這個太子爲質,也就沒有意義了。”

孫登這番話信息量很多,孫權沉默了片刻,只能說道:“爲父完全沒有立新太子的意思,至於太子你歸來,對我大吳來說,是一件好事,這一點,你需要放下心來。”

當真沒有嗎?

孫登已經選擇準備與自己父王敞開胸懷好好談一談,但很顯然,他這個父王,完全沒有這個意思。

“父王,我.”

“罷了罷了。”

孫權擺了擺手,似乎有些累了。

“太子一路風塵僕僕,還是先去太子府好好歇息,過幾日朕再予你重任。”

孫登張了張嘴,千言萬語淤積在胸,最後卻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片刻之後,孫登只得是緩步起身,對孫權行了一禮。

“既然如此,兒臣告退。”

望着孫登離去的背影,孫權在心中嘆了一口氣。

孫登去漢國‘留學’一年,受到的影響太大了。

若是他繼承社稷之位,恐怕便是那劉公嗣的傀儡了罷?

但話又說過來,便是孫慮繼位,難道真的能與那劉公嗣分庭抗禮?

怕也是不能的罷?

但選定繼承人。

孫登已經不在他的考量範圍之內了。

不僅僅是他的身子骨虛弱。

而孫慮,他也不甚滿意。

如果說能力的話,比之太子還有所不如。

或許,還要看看他其他的子嗣,或許其中有比前面更好的呢?

當然

孫權此刻或許沒有意識到,吳國的兩宮之爭,卻因他的曖昧態度,已經是在暗地醞釀了。

第909章 兵定西域,絲路無阻!第51章 賊軍勢崩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633章 吳王太弟,刺聖王駕!第641章 江東講武,軍號天雄!第309章 龍山深夜上禮佛,荊楚之地尚瘡痍!第330章 劉備以病居幕後,太子臺前監國事!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633章 吳王太弟,刺聖王駕!525.第520章 衝破武關道,桃園三兄弟再聚首第803章 太和宮變,人心向背!第326章 放出大漢這頭猛獸!第42章 祝融公主(追讀100加更)第224章 緩兵之計?我直接將計就計!495.第490章 分化瓦解,大漢鐵拳!第625章 牛渚磯破,吳國投降!第68章 稅收制度第212章 祝融公主,交州來使!第425章 伴君如伴虎!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155章 孫權倉皇東竄,劉禪夜會步練師!第1章 我和趙雲在長阪坡七進七出第224章 緩兵之計?我直接將計就計!第791章 險道難走,陳兵廣成!第914章 三年度田,清北滅夷!第755章 大漢天兵,冀州歸心!第134章 水淹七軍,劉禪將擒(求訂閱!)第885章 殺一儆百,帝幸冀州!第370章 美人在懷,劉禪不早朝!第97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83章 抄家人蹤滅,聲東卻擊西!第703章 宗室制衡,侵略入火!(中秋節快樂!)第305章 進退維谷,劉禪的危機!586.第581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90章 庲降都督第56章 鏖戰鬥將(求追讀!)第791章 險道難走,陳兵廣成!第624章 父慈子孝,仲謀落幕!第170章 鷹顧狼視,魏王欲誅司馬懿第242章 人心難收,唯有一勝!第81章 南中無間道(爆更萬字求追讀!)第703章 宗室制衡,侵略入火!(中秋節快樂!)第356章 水匪劫貴女,劉禪收夷王!552.第547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444章 弊吳,弱吳,用吳!第900章 龍生九子,南洋之選!第626章 初定吳國,夜宿王宮!第732章 大漢飛將,絕命掙扎!第423章 輿論起,飆升的糧價!第394章 貼身女秘,征服周徹!524.第519章 謀破武關,關羽的面子!第602章 阪上走丸,剖決如流!492.第487章 誰敢殺我?515.第510章 三氣曹子桓,連吐三口老血!第466章 大漢第一功臣夏侯楙!第366章 廩君蠻的弱點!第644章 尚香重遊,男兒本色!第637章 兔死狗烹,大帝無情!第438章 間軍司百戶,劉禪想賺個大的!579.第574章 惠陵定,關公薨!第101章 劉備歸來:可有王道之術?(6200大第199章 放狗戰術,證明之戰!第684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第329章 駕馭英雄者,方是明主,雄主!第369章 小喬相邀,醉生夢死劉公嗣!第605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370章 美人在懷,劉禪不早朝!第242章 人心難收,唯有一勝!第235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456章 這口大黑鍋,你背好了!第151章 江陵,江陵!第760章 拼死突圍,冀州歸漢!第426章 尋陽防線,襲擾!522.第517章 天下震動,魏吳共抗漢!第833章 頑城難取,糧草難聚!第342章 皇太子禪,謀劃巴西!第787章 太子劉嗣,戰事再起!第719章 調徵渠帥,共赴國難!524.第519章 謀破武關,關羽的面子!第208章 衝冠一怒,盡屠一城!第5章 釣魚執法第830章 守城神將,有來無回!第606章 太子夜奔,潑天之功!第253章 身不由己497.第492章 關中震怖!第128章 荊襄才俊,盡入吾彀中矣!第870章 昏君難當,魚滿收網第848章 洛陽之戰:無力迴天!第630章 利益相關,江東隱患!第273章 曹丕決斷,趙雲的野望!484.第479章 萬騎內患,劉禪的決策!第256章 諸葛亮vs司馬懿!第854章 洛陽之戰:王者落幕!第666章 金湯久持,奇兵出擊!第121章 劉禪獻計,關羽服了!第402章 簽訂和約,魏國新態!第735章 田豫願降,幷州事定!第137章 威震華夏第736章 獻州之功,麒麟不予!第635章 抄家滅族,搜尋美人!
第909章 兵定西域,絲路無阻!第51章 賊軍勢崩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633章 吳王太弟,刺聖王駕!第641章 江東講武,軍號天雄!第309章 龍山深夜上禮佛,荊楚之地尚瘡痍!第330章 劉備以病居幕後,太子臺前監國事!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633章 吳王太弟,刺聖王駕!525.第520章 衝破武關道,桃園三兄弟再聚首第803章 太和宮變,人心向背!第326章 放出大漢這頭猛獸!第42章 祝融公主(追讀100加更)第224章 緩兵之計?我直接將計就計!495.第490章 分化瓦解,大漢鐵拳!第625章 牛渚磯破,吳國投降!第68章 稅收制度第212章 祝融公主,交州來使!第425章 伴君如伴虎!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155章 孫權倉皇東竄,劉禪夜會步練師!第1章 我和趙雲在長阪坡七進七出第224章 緩兵之計?我直接將計就計!第791章 險道難走,陳兵廣成!第914章 三年度田,清北滅夷!第755章 大漢天兵,冀州歸心!第134章 水淹七軍,劉禪將擒(求訂閱!)第885章 殺一儆百,帝幸冀州!第370章 美人在懷,劉禪不早朝!第97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83章 抄家人蹤滅,聲東卻擊西!第703章 宗室制衡,侵略入火!(中秋節快樂!)第305章 進退維谷,劉禪的危機!586.第581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90章 庲降都督第56章 鏖戰鬥將(求追讀!)第791章 險道難走,陳兵廣成!第624章 父慈子孝,仲謀落幕!第170章 鷹顧狼視,魏王欲誅司馬懿第242章 人心難收,唯有一勝!第81章 南中無間道(爆更萬字求追讀!)第703章 宗室制衡,侵略入火!(中秋節快樂!)第356章 水匪劫貴女,劉禪收夷王!552.第547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444章 弊吳,弱吳,用吳!第900章 龍生九子,南洋之選!第626章 初定吳國,夜宿王宮!第732章 大漢飛將,絕命掙扎!第423章 輿論起,飆升的糧價!第394章 貼身女秘,征服周徹!524.第519章 謀破武關,關羽的面子!第602章 阪上走丸,剖決如流!492.第487章 誰敢殺我?515.第510章 三氣曹子桓,連吐三口老血!第466章 大漢第一功臣夏侯楙!第366章 廩君蠻的弱點!第644章 尚香重遊,男兒本色!第637章 兔死狗烹,大帝無情!第438章 間軍司百戶,劉禪想賺個大的!579.第574章 惠陵定,關公薨!第101章 劉備歸來:可有王道之術?(6200大第199章 放狗戰術,證明之戰!第684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第329章 駕馭英雄者,方是明主,雄主!第369章 小喬相邀,醉生夢死劉公嗣!第605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370章 美人在懷,劉禪不早朝!第242章 人心難收,唯有一勝!第235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456章 這口大黑鍋,你背好了!第151章 江陵,江陵!第760章 拼死突圍,冀州歸漢!第426章 尋陽防線,襲擾!522.第517章 天下震動,魏吳共抗漢!第833章 頑城難取,糧草難聚!第342章 皇太子禪,謀劃巴西!第787章 太子劉嗣,戰事再起!第719章 調徵渠帥,共赴國難!524.第519章 謀破武關,關羽的面子!第208章 衝冠一怒,盡屠一城!第5章 釣魚執法第830章 守城神將,有來無回!第606章 太子夜奔,潑天之功!第253章 身不由己497.第492章 關中震怖!第128章 荊襄才俊,盡入吾彀中矣!第870章 昏君難當,魚滿收網第848章 洛陽之戰:無力迴天!第630章 利益相關,江東隱患!第273章 曹丕決斷,趙雲的野望!484.第479章 萬騎內患,劉禪的決策!第256章 諸葛亮vs司馬懿!第854章 洛陽之戰:王者落幕!第666章 金湯久持,奇兵出擊!第121章 劉禪獻計,關羽服了!第402章 簽訂和約,魏國新態!第735章 田豫願降,幷州事定!第137章 威震華夏第736章 獻州之功,麒麟不予!第635章 抄家滅族,搜尋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