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遠渡滄海,漢臨青徐!

關平佔據樑縣之後,並未急於揮師直指廣成關。

廣成關,作爲洛陽八關之一,其地勢之險峻,堪稱一絕,世人皆稱其爲“兩山夾一川”。

這關卡自古以來便是宛(南陽)襄(襄陽)與荊楚之地通往京洛的咽喉要道,其防禦之堅固,絕非等閒之輩所能輕易撼動。

關平深知此理,他明白,冒然進攻廣成關,不僅可能損兵折將,更可能打草驚蛇,讓魏軍有所戒備。

相反,關平將戰略重心放在了消化潁川郡上。

潁川,這片土地對於魏國而言,意義非凡。

它不僅是魏國的基本盤之一,更是魏國都城洛陽中衆多文臣武將的故鄉。

那些身居高位的潁川士族,他們的根脈深深紮在這片土地上,他們的影響力,足以左右洛陽的政局。

關平心中盤算着,只要能將潁川的勢力爲己所用,那麼洛陽城中的人心必將失衡,君臣之間也難免會產生猜忌。

這樣的局面,對於大漢來說,無疑是千載難逢的良機。

它不僅能大大削弱洛陽魏軍的勢力,更能爲大漢的復興之路鋪平道路。

於是,這段時間裡,關平幾乎每日都在接見潁川士族之人。

他的府邸,位於粱縣的中心地帶,一座古樸而莊重的院落。

院內,松柏蒼翠,竹影婆娑,彷彿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

而在這寧靜的表象之下,卻暗藏着波濤洶涌的政治風雲。

每當有潁川士族的人前來拜訪,關平都會親自迎至門前。

他身穿一襲深藍色的儒袍,身形挺拔,英姿颯爽。

他的面容剛毅,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堅定與智慧並存的光芒。

他與每一位來訪者寒暄,那笑容中既有真誠,也有幾分不可言喻的深意。

“諸位大人,能在此與各位相見,實乃關某之幸。”關平的聲音渾厚而富有磁性,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潁川士族的尊重與敬意。

他知道,這些士族之人,雖然表面上歸順了魏國,但內心深處,他們對於故土的眷戀與對於大漢的忠誠,卻從未真正消散。

當然

僅限在大漢強大的時候。

來訪的士族們,或年逾花甲,鬚髮皆白;或正值壯年,意氣風發。

他們穿着華麗的儒衫,手持摺扇,步履從容。

他們的臉上,或帶着幾分好奇,或帶着幾分審視,但更多的,是一種對於未來的期待與憧憬。

“關將軍,吾等雖身在魏國,但心向大漢。”一位年長的士族老者,捋着鬍鬚,緩緩開口。

他的眼神中,閃爍着一種智慧與決絕,“潁川之地,乃吾等祖輩心血所聚,吾等不願見其毀於戰火之中。”

關平聞言,心中一動。

他明白,這位老者的話,代表了潁川士族的心聲。

他們渴望和平,渴望穩定,更渴望能夠守護這片養育了他們的土地。

當然

他們就是縣長夫人,至於誰做縣長,他們其實也並不在乎。

“老者言之有理。”關平點頭表示贊同。

“吾亦不願見潁川之地生靈塗炭。然則,魏國勢大,大漢欲興,必先削其羽翼。潁川之地,便是那最爲關鍵的一翼。”

說到這裡,關平的目光變得深邃起來。

“吾願與諸位大人共謀大計。”關平的聲音堅定而有力。

“吾等當攜手並進,共復大漢之榮光!”

士族們聞言,皆面露激動之色。

他們知道,關平的話,並非空談。

因爲大漢自衰微以來,沒有如此強大過。

接下來的日子裡,關平與潁川士族之間的交往愈發密切。

他們共同商討策略,分析局勢,制定計劃。關平不僅向士族們展示了大漢的誠意與決心,更向他們展示了自己的智慧與才能。

他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士族們的信任與尊重。

而在這段時間裡,粱縣也悄然發生着變化。

關平治軍嚴謹,愛民如子。

他帶領士兵們修繕城牆,整治街道,使得粱縣的面貌煥然一新。

百姓們對於關平的敬仰之情,也日漸深厚。

他們相信,在關平的帶領下,大漢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與此同時,廣成關的魏軍也並未閒着。

他們時刻關注着關平的動向,對於樑縣的變化,也是瞭如指掌。

然而,他們卻並未輕舉妄動。

因爲他們知道,關平並非等閒之輩,他的每一步行動,都必有深意。

而在另一方面,江都渡口之上,此刻已是一片肅殺之景,戰船如林,密密麻麻地停泊在寬闊的江面上。

陽光灑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彷彿爲這即將出徵的軍隊披上了一層金色的戰袍。

這些戰船多爲海船,體型巨大,宛如一座座漂浮在水上的小山,每一艘都能承載數百人乃至上千人的雄壯隊伍。

船艙內,堆積如山的糧食袋整齊排列,那是爲長途征戰準備的充足給養,足以支撐數月之需。

隨着一陣低沉的號角聲響起,渡口上的人羣開始躁動起來,士兵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各個角落,有的在檢查裝備,有的在搬運物資,還有的在緊張地調試着船上的帆索。

空氣中瀰漫着一種緊張而又興奮的氣息,每個人都知道,這一戰,關乎國家的命運,也關乎他們自己的生死存亡。

在渡口的一角,一面繡有“漢”字的大旗迎風飄揚,旗下,一位身披鐵甲、手持長劍的將領正昂首挺立,他便是此番突襲青徐二州的主將——文聘。

文聘面容堅毅,眼神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

他剛從幽州火速趕來,風塵僕僕,但眉宇間卻難掩那股久經沙場的英勇與睿智。

他緩緩掃視着周圍的士兵,每一個眼神都彷彿在傳遞着無盡的力量與信心。

“諸位將士,我們此行肩負着朝廷的重託,定要一舉拿下青徐二州,揚我國威!”文聘的聲音渾厚有力,如同雷鳴般響徹在渡口上空,激起了士兵們心中的熱血與鬥志。

站在文聘身旁的,是副將陸遜,一個曾經的吳國將領,如今卻已改弦更張,成爲了漢室的忠臣。

陸遜身材修長,面容清秀,眉宇間透着一股書卷氣,但那雙眼睛卻閃爍着睿智與狡黠的光芒。

他身穿漢服,腰間佩劍,舉手投足間盡顯儒將風範。

雖然身份已變,但陸遜的心中卻並未有絲毫的動搖,他深知,在這亂世之中,唯有強者才能生存,而他,就是要成爲那個強者。

“文將軍,末將定當竭盡全力,助您一臂之力。”陸遜拱手說道,語氣中充滿了堅定與決心。

文聘微微點頭,目光中閃過一絲讚賞。

他知道,陸遜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有他在旁輔佐,此戰定能事半功倍。

隨着文聘的一聲令下,士兵們迅速登上了各自的戰船。

一時間,江面上人聲鼎沸,帆影重重,戰船一艘接一艘地駛離了渡口,向着入海口進發。

船上的士兵們或站或坐,但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堅毅與期待。

他們知道,前方等待他們的將是未知的挑戰與生死考驗,但他們也相信,只要跟隨文聘將軍,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困難,取得最終的勝利。

隨着戰船逐漸遠離渡口,江面上的風景也漸漸變得模糊起來。

海風輕輕吹拂着士兵們的臉龐,帶來了一絲絲涼意。但此刻的他們,卻絲毫感覺不到寒冷,因爲他們的心中充滿了熱血與激情。

戰船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中破浪前行,彷彿一羣無畏的勇士,正向着未知的戰場衝鋒陷陣。

在戰船的最前方,文聘和陸遜並肩而立,他們的目光都緊緊盯着前方。

文聘的臉上始終保持着冷靜與沉着,而陸遜的眼中則閃爍着銳利的光芒。

隨着時間的推移,戰船越駛越遠,最終消失在了蒼茫的大海之中。

只留下江都渡口上那面迎風飄揚的“漢”字大旗,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格外醒目。

大船離岸數十里,沿着那蜿蜒曲折的大陸海岸線,如同一條條巨龍般緩緩北上。

海風輕拂,帶着海洋獨有的鹹溼氣息,輕輕拍打着士兵們堅毅而滄桑的臉龐。

陽光透過雲層,斑駁地灑在甲板上,與士兵們那經過風吹日曬、略顯黝黑的皮膚相映成趣,更添了幾分英勇與不屈。

在這漫長的航行中,士兵們並未閒着。他們有的忙着檢修武器,確保每一把刀劍都鋒利無比;有的則忙着整理裝備,確保在關鍵時刻能夠迅速投入戰鬥;還有的則聚在一起,低聲討論着戰術與策略,爲即將到來的戰鬥做着充分的準備。

隨着時間的推移,天際線逐漸變得清晰起來,那片久違的陸地再次映入眼簾。

士兵們紛紛涌到船頭,眺望着那熟悉的土地,心中充滿了激動與期待。

戰船們也逐一靠岸,船槳輕輕劃開水面,激起一圈圈漣漪。

士兵們迅速而有序地跳下戰船,踏上了新的征途。他們的腳步堅定有力,彷彿連腳下的土地都在爲他們顫抖。

在這羣士兵中,有一位年輕的將領格外引人注目。

他身材挺拔,眉宇間透露出一股英氣與睿智。

他身穿鐵甲,手持長劍,站在隊伍的最前方,宛如一面不倒的旗幟。

他就是此次北上的領軍將領——文聘。

文聘的目光掃過每一位士兵,他們的臉上都寫滿了堅毅與勇敢。

他知道,這些士兵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勇士,他們不怕死,不怕苦,只怕不能爲國效力,只怕不能守護這片土地上的百姓。

“兒郎們,我們此行肩負着朝廷的重託,定要蕩平賊寇,興復漢室!”文聘的聲音渾厚有力,如同雷鳴般響徹在士兵們的耳畔。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激勵與鼓舞,讓士兵們的鬥志更加昂揚。

士兵們紛紛響應,他們高舉武器,齊聲吶喊:“誓死效忠朝廷,蕩平賊寇!”

他們的聲音響徹雲霄,彷彿連天地都爲之震撼。

隨着文聘的一聲令下,士兵們迅速整隊,向着內陸進發。

他們穿過茂密的森林,翻過險峻的山嶺,一路披荊斬棘,無所畏懼。

大漢海軍在東海郡與琅琊郡登陸,琅琊郡便是切斷青徐,並且吸引徐州城的魏軍注意力。

而在東海郡登陸,便是吸引下邳魏軍,協助江東鎮守攻下下邳!

此番漢軍在南面的攻勢,真可謂是水陸並進,猶如雙龍出海,勢如破竹,銳不可當。

九江郡內,江水滔滔,波光粼粼,與天際相接。

而在這片水域的岸邊,江東鎮守龐統身穿鐵甲,肩披戰袍,上面繡着繁複的圖騰,彰顯着他的身份與榮耀。

他的雙眼深邃,閃爍着智慧與決心的光芒,彷彿能洞察一切虛妄,直視敵人的心臟。

他的步伐沉穩有力,每一步都踏得堅定無比,腳下的土地似乎都在爲他的到來而顫抖,彷彿連大自然都在爲這位英勇的將領助威。

龐統深知,徐縣是通往徐州的關鍵節點,如同咽喉要塞,只有擊破此處,才能打開通往徐州的大門,爲後續的北上之路掃清障礙,鋪平道路。

他凝視着遠方,心中已有了周密的計劃,每一個細節都經過反覆推敲,確保萬無一失。

“兒郎們,隨我衝鋒!今日定要拿下徐縣,讓漢軍的旗幟插遍這片土地,讓敵人聞風喪膽!”龐統高舉長劍,劍尖直指蒼穹,他的聲音如雷鳴般響徹雲霄,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力量與激情,彷彿能穿透雲霄,直達天際。

他的話語如同火焰一般,瞬間點燃了士兵們心中的鬥志,讓他們熱血沸騰,躍躍欲試。

在他的帶領下,漢軍如潮水般涌向徐縣,他們步伐整齊,氣勢如虹,彷彿一羣無畏的勇士,正向着勝利的彼岸衝鋒。

戰鼓聲、馬蹄聲、吶喊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激昂的戰歌,迴盪在徐縣的每一個角落。

徐縣的守軍早已嚴陣以待,他們知道龐統的厲害,更知道漢軍的威猛。

然而,在龐統的指揮下,漢軍如同鋒利的刀刃,迅速切入了敵軍的防線。

戰鬥異常激烈,刀光劍影,箭矢如雨,空氣中瀰漫着濃重的血腥味。

但漢軍士兵們毫不畏懼,他們奮勇殺敵,一往無前,彷彿要將所有的敵人都斬盡殺絕。

龐統身先士卒,他揮舞着長劍,每一次揮砍都伴隨着一道耀眼的劍光,彷彿能劈開一切阻礙。

在他的帶領下,漢軍逐漸佔據了上風,敵軍的防線開始搖搖欲墜。

終於,在一次猛烈的衝鋒後,漢軍徹底擊破了敵軍的防線。

徐縣的城門被攻破,漢軍的旗幟高高飄揚在城頭之上,宣告着這座城池的易主。

龐統站在城頭之上,凝視着遠方,他的眼中閃爍着更加堅定的光芒,他知道,這只是開始,更艱難的戰鬥還在等待着他們。

“兒郎們,我們雖然拿下了徐縣,但前路還長,我們要繼續努力,直到攻克徐州,讓江東漢軍的威名傳遍天下!”

龐統的聲音再次響起,如同號角一般,激勵着每一個士兵的心。

他們紛紛響應,高舉武器,齊聲吶喊:“攻克徐州,揚我國威!”

第70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第828章 驕兵必敗,圍魏救趙!(新年快樂!)第456章 這口大黑鍋,你背好了!第124章 不墮青雲之志,談判開啓!586.第581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66章 美人甄宓,劉公嗣一氣曹孟德!第318章 落子長安,曹彰降漢!第654章 夜深窺人,海船難成!第391章 犁庭掃穴,滅族者苞!第109章 傲關公,荊州有傾覆之危!第75章 平二寨,招賢才!第716章 佯攻真取,打通太原!第377章第703章 宗室制衡,侵略入火!(中秋節快樂!)第701章 青州戰場,守城神將!第627章 獻妻送母,八女一夜!555.第550章 大勢人心,窮途末路!第816章 變局變招,負隅頑抗!第667章 縱橫北海,龍定山東!第252章 天下爲局第271章 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總得帶點綠!第720章 鮮卑南下,公孫反骨!第190章 魏國亂不亂,劉禪說了算!第777章 世家末路,腹黑心冷!第112章 荊州危局:太子劉禪計定荊襄!(求第76章 新政出,風雲動!第124章 不墮青雲之志,談判開啓!第160章 洛神被擒,神醫華佗,關羽中計496.第491章 茂陵秦氏!第286章 我本忠臣,何欲我做賊?580.第575章 關廟第225章 兵戈擾攘,明主難當!第158章 孟德病危,劉協再送衣帶詔!第10章 劉禪的野望第181章 司馬獻策,擒賊先擒王!第109章 傲關公,荊州有傾覆之危!第808章 君父臣民,天綱地常!第366章 廩君蠻的弱點!第248章 變故橫生第842章 洛陽之戰:百年王朝!(元宵快樂!)第771章 四面攻魏,逐鹿爭鼎!第867章 柱國國公,縣鄉亭侯!第896章 知己知彼,放其猖獗!第456章 這口大黑鍋,你背好了!第430章 伐吳開端,國際觀瞻!第705章 滅魏之議,攘外安內!第37章 美人恩重(求追讀!)第122章 孫權選嫁女,江東小蘿莉!第427章 甩不開的狗皮膏藥!第457章 娘希匹!夏侯楙無能,喪權辱國!第837章 圖謀堅關,天兵天降!第14章 讖緯解黃龍第680章 兇懈委蛇,殺戮正始!549.第544章 聲東擊西,直搗黃龍!第335章 早晨做運動第225章 兵戈擾攘,明主難當!第203章 送質送女,計定荊南!第647章 虎落平陽,寬撫孫氏!第303章 畢其功於一役,不得不贏的理由!第709章 殿前正刑,蕩盡奸邪!第343章 定巴策!奴隸缺口不容樂觀!第50章 雪中送炭,圖謀遠大!第453章 不對勁,十分有九分不對勁!第471章 病入膏肓,總攝國政!(加更月票投537.第532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364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女兒(月票100加更第226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誰人敢與我爭鋒?第331章 太子初理政,漢中國的天變了!第785章 出奇制勝,火燒陳留!第458章 拼國力,漢國的危機!494.第489章 我入關之後,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443章 天下震動與御駕親征!(求月票!求第723章 君子豹變,兩虎爭食!第172章 王佐之才,帝之股肱!第283章 抄家人蹤滅,聲東卻擊西!第695章 皇權天授,難做昏君!第310章 夜會尚香,整肅吏治!第303章 畢其功於一役,不得不贏的理由!第334章 洞房花燭連四夜!545.第540章 隴西士族,才女憲英!第173章 曹家傳承,新老魏王交接!第317章 魏延頭生反骨?將謀長安!529.第524章 多子多福,關西情報!第229章 那劉公嗣當真神機妙算如斯?510.第505章 機不可失,準備戰鬥!第891章 定策安國,清剿不臣!第747章 大澤之戰,漢戚魏戚?第257章 司馬懿:諸葛亮你中計矣!(250月票第756章 誰人敢戰,誰救社稷?第658章 帝駕北來,壽春震顫!第802章 進退維谷,洛陽糧盡!第258章 劉禪納命來!第697章 土地衝突,君爭民退?第832章 收服美人,氏族初稿!第699章 乾坤扭轉,誰是主人?第798章 關門打狗,洛陽糧斷!第259章 美人柔情第700章 謀逆之罪,魏帝野望!第612章 防微杜漸,以身爲局!第229章 那劉公嗣當真神機妙算如斯?
第70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第828章 驕兵必敗,圍魏救趙!(新年快樂!)第456章 這口大黑鍋,你背好了!第124章 不墮青雲之志,談判開啓!586.第581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66章 美人甄宓,劉公嗣一氣曹孟德!第318章 落子長安,曹彰降漢!第654章 夜深窺人,海船難成!第391章 犁庭掃穴,滅族者苞!第109章 傲關公,荊州有傾覆之危!第75章 平二寨,招賢才!第716章 佯攻真取,打通太原!第377章第703章 宗室制衡,侵略入火!(中秋節快樂!)第701章 青州戰場,守城神將!第627章 獻妻送母,八女一夜!555.第550章 大勢人心,窮途末路!第816章 變局變招,負隅頑抗!第667章 縱橫北海,龍定山東!第252章 天下爲局第271章 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總得帶點綠!第720章 鮮卑南下,公孫反骨!第190章 魏國亂不亂,劉禪說了算!第777章 世家末路,腹黑心冷!第112章 荊州危局:太子劉禪計定荊襄!(求第76章 新政出,風雲動!第124章 不墮青雲之志,談判開啓!第160章 洛神被擒,神醫華佗,關羽中計496.第491章 茂陵秦氏!第286章 我本忠臣,何欲我做賊?580.第575章 關廟第225章 兵戈擾攘,明主難當!第158章 孟德病危,劉協再送衣帶詔!第10章 劉禪的野望第181章 司馬獻策,擒賊先擒王!第109章 傲關公,荊州有傾覆之危!第808章 君父臣民,天綱地常!第366章 廩君蠻的弱點!第248章 變故橫生第842章 洛陽之戰:百年王朝!(元宵快樂!)第771章 四面攻魏,逐鹿爭鼎!第867章 柱國國公,縣鄉亭侯!第896章 知己知彼,放其猖獗!第456章 這口大黑鍋,你背好了!第430章 伐吳開端,國際觀瞻!第705章 滅魏之議,攘外安內!第37章 美人恩重(求追讀!)第122章 孫權選嫁女,江東小蘿莉!第427章 甩不開的狗皮膏藥!第457章 娘希匹!夏侯楙無能,喪權辱國!第837章 圖謀堅關,天兵天降!第14章 讖緯解黃龍第680章 兇懈委蛇,殺戮正始!549.第544章 聲東擊西,直搗黃龍!第335章 早晨做運動第225章 兵戈擾攘,明主難當!第203章 送質送女,計定荊南!第647章 虎落平陽,寬撫孫氏!第303章 畢其功於一役,不得不贏的理由!第709章 殿前正刑,蕩盡奸邪!第343章 定巴策!奴隸缺口不容樂觀!第50章 雪中送炭,圖謀遠大!第453章 不對勁,十分有九分不對勁!第471章 病入膏肓,總攝國政!(加更月票投537.第532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364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女兒(月票100加更第226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誰人敢與我爭鋒?第331章 太子初理政,漢中國的天變了!第785章 出奇制勝,火燒陳留!第458章 拼國力,漢國的危機!494.第489章 我入關之後,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443章 天下震動與御駕親征!(求月票!求第723章 君子豹變,兩虎爭食!第172章 王佐之才,帝之股肱!第283章 抄家人蹤滅,聲東卻擊西!第695章 皇權天授,難做昏君!第310章 夜會尚香,整肅吏治!第303章 畢其功於一役,不得不贏的理由!第334章 洞房花燭連四夜!545.第540章 隴西士族,才女憲英!第173章 曹家傳承,新老魏王交接!第317章 魏延頭生反骨?將謀長安!529.第524章 多子多福,關西情報!第229章 那劉公嗣當真神機妙算如斯?510.第505章 機不可失,準備戰鬥!第891章 定策安國,清剿不臣!第747章 大澤之戰,漢戚魏戚?第257章 司馬懿:諸葛亮你中計矣!(250月票第756章 誰人敢戰,誰救社稷?第658章 帝駕北來,壽春震顫!第802章 進退維谷,洛陽糧盡!第258章 劉禪納命來!第697章 土地衝突,君爭民退?第832章 收服美人,氏族初稿!第699章 乾坤扭轉,誰是主人?第798章 關門打狗,洛陽糧斷!第259章 美人柔情第700章 謀逆之罪,魏帝野望!第612章 防微杜漸,以身爲局!第229章 那劉公嗣當真神機妙算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