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第526章 侍講經筵,話語權之爭!

翌日清晨。

劉禪從椒房殿內室大牀上緩緩起身。

皇后張佩蘭親自爲他整理容裝。

此刻殿外還是灰濛濛的,天色未大亮,但劉禪便要準備新一日的事宜了。

作爲皇帝,他今天的行程,也算是拉滿了。

絕大多數人的一天都是從早上開始計算,皇帝也不例外,打工一族通常早上都起得早,因爲怕上班遲到被扣工資,還要做早飯、送孩子上學、趕公交地鐵等,所以很多人在早上5-6點就要起牀,開始一天的忙碌。

到了劉禪這裡,又加了一個早朝。

參加內朝的人員主要是大司馬大將軍及侍中、常侍、散騎等加官。

西漢昭帝以八歲即位,因其年幼,輔政大臣選名儒韋賢、蔡義、夏侯勝等入禁中授於御前。

最初由虎賁中郎將何湯以《尚書》授太子。

而劉禪比後世的打工人還慘,要三四點就起牀。

明、章二帝時期爲東漢治世,二帝又都是博貫五經六藝、尊師崇儒的君主,其學識德行的養成,毫無疑問是得力於儒臣的侍講。

畢竟元從派都是泥腿子出身,沒有幾個是博學之士,這侍講之事,他們是沾不上邊的。

說白了,早朝是劉禪直接面對幹事臣僚的會議,聆聽最接地氣的消息,做到人在深宮,依然掌握天下事的作用。

章帝喜好儒術,尤嗜古文《尚書》及《左傳》,因感於經學有今古之分,且章句繁多,擬加減省,乃召集羣儒於白虎觀講論五經異同,親自稱制臨決,如西漢宣帝石渠故事,作白虎議奏。

正常情況下常朝會議的召開時間是固定的,遇到特殊情況其召開時間有其靈活性。

除五日一朝外還有初一、十五照常進行的朝朔望,及在百官朝會殿中召開的決策性會議。

況且,從經筵之中,劉禪也能學到一些知識,瞭解這些世家豪族大儒們的腦回路,之後也更好的拿捏他們。

藏書的地方,此刻裡面大儒雲集,他們很明顯的分出三派出來。

又數召張酺講《尚書》,相互論難經義,以其甚能契合心旨,令授皇太子(章帝)。

長安城內外,天色尚昏暗。

天色雖早,但這些人卻很是有精神。

派系之間的爭鬥,還是要搞出一個口子讓它們發泄出來的,不在嘴皮子上發泄出來,鬼知道他們要從哪裡發泄出來?

未央宮北,石渠閣中。

他們本職主要是議論政事、諫諍拾遺、作爲皇帝顧問、宿衛皇宮保護皇帝安全等,與皇帝關係密切。

“今日是誰人經筵侍講?”

除了常朝外,還有內朝。

大朝會主要是彰顯國家威儀。參加人員龐大,一部分是兩千石到六百石的官員,還有部分是臣服漢朝的周邊少數民族代表。他們都有資格參加大朝會。

“萬歲萬歲萬萬歲~”

走到主位之上,劉禪笑了笑,說道:“都坐下罷。”

參與的朝臣並不固定,有事上奏便可前來,沒事不必前來。

“陛下萬年!”

六百石以下,三百石以上,一年可來參加早朝一次,有事要奏的,可以提前十日申請面聖。

五年後,桓榮薦舉門生胡憲侍講,自己方纔得以離開東宮,只須每日早晨入講一次。

“陛下駕到~”

和帝以後,太子教育實已廢而不存,皇帝教育則是採取選召廷臣入禁中侍講的方式。

除殤、少、衝、質四帝因即位時年齡過幼,在位皆不足一年,未有侍講之事外,其餘和、安、順、桓、靈、獻諸帝都行侍講之制。

常朝時間是五日一朝。

起牀之後,便是上朝。

當然

好處是很多,壞處就是有點費皇帝。

之前劉禪已經召開了大朝會,並且發下臘賜,換個好理解的,就是年終年會,發放年終獎。

時間是在爲歲首元旦。

所謂侍講侍讀或經筵日講,是指廷臣入禁中在皇帝或太子面前講授儒家經典或治國之道等。

旋即,身着皇帝四時常服的劉禪,緩步走來。

坐定之後,劉禪緩緩問道。

明帝即位後,也常與桓榮子鬱居中論經,問以政事,並親自制定五家要說章句,令桓鬱校定於宣明殿。

但這個早朝,如果遇到懶成狗的皇帝,比如說萬曆同學,那肯定是形同虛設的。

劉禪雖然很煩這經筵侍講,但搞出這個來也是有意義的。

“參見陛下~”

好在劉禪現在年輕,體力充沛,現在還能堅持堅持。

而劉禪加上去的早朝,則是在天亮前後上的。

其實,就西漢的帝王教育而言,廷臣入內殿講經乃偶爾行之,不是常制,且無侍講之名。侍講之名始於東漢,本指朝臣入授太子,並非官名。

宣帝詔諸儒講經於石渠閣,爲侍講經筵制的嚆矢。

兩千石官吏每日都可來早朝,不必奏請。

除了早朝、常朝、內朝、大朝會之外,劉禪每三日還有一次經筵日講。

至於其來源,便是在前漢昭帝之時。

這是去年劉備給觀衆士族允諾的,現在就專門來折磨他的。

章帝之後,東漢政局進入中衰時期。

光武帝立陰後子爲皇太子(明帝),並未仿西漢置保傅設官僚,而是改由朝中儒臣負責教授太子,但儲君無外交之理,乃由廷臣入禁中教授。

當然,又不完全是三派,三派之中,似乎也有爭端。

劉禪話語方畢,下首之中,當即走出一個身着諫議大夫官袍的五六十歲的儒士,他對着劉禪鄭重行了一禮,然後環視羣儒,下顎微擡,傲然道:

“今日由臣來侍講!”

這些人在能力得到鍛鍊之後,將會漸漸的接手國家管理。

在這裡,反倒是元從派沒什麼爭奪的能力。

在漢國現在,主要是原太子宮的人蔘與內朝。

兩千石以下,六百石以上,一個月可來參與早朝一次,要提前三日申請。

後來又詔拜何湯的老師,通《歐陽尚書》的一代名儒桓榮爲議郎,入內教授太子,並經常留宿太子宮中。

這些能取得加官身份的成員都是在皇帝身邊比較受寵的人,主要是皇帝身邊的侍從官,他們不屬於三公九卿系統,也不同於爲皇帝日常寢食服務的僕役。

漢代皇帝召集大臣召開決策性會議,史料中經常出現“召公卿議”“召羣臣議”公卿、羣臣主要是朝中二千石到六百石的朝官。

突然,黃門太監的公鴨嗓喊出這四個字,石渠閣中衆人頓時安靜下來了。

羣儒皆是對劉禪行禮。

關隴世家,荊襄士族,益州豪族,這三方都想要通過經筵日講,來影響劉禪,從而讓自己派別的理念,學術得到宣傳。

也就是常朝參與的人員。

漢代朝會形式主要分爲爲:常朝、內朝、大朝會。

這是前朝故事,到了劉禪這裡,所謂是經筵日講,其實更像是話語權之爭。

552.第547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131章 魔關公大戰龐令明!第299章 一日轉戰百里,一人慾破五城!第15章 公子有龍氣509.第504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863章 世家壟斷,功德林中!第331章 太子初理政,漢中國的天變了!第233章 我曹丕不做袁本初!第285章 三個月後又三月,子龍夜襲又破城!第139章 大魏將傾?第351章 七姓夷王,訓巴之術!第826章 敗不必餒,夏侯請戰!第76章 新政出,風雲動!第845章 洛陽之戰:宗室社稷!590.第585章 戰術成功,戰略失敗!第362章 樸胡獻二喬,劉禪激動了!第828章 驕兵必敗,圍魏救趙!(新年快樂!)第295章 最後一計!(中秋節快樂!)第28章 未雨綢繆第837章 圖謀堅關,天兵天降!第710章 狂不可縱,疫病蠅苟!第56章 鏖戰鬥將(求追讀!)第760章 拼死突圍,冀州歸漢!564.第559章 諸葛亮VS司馬懿第459章 祭皇陵,劉備的人格魅力!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762章 恩情難還,以命相抵!第366章 廩君蠻的弱點!第407章 內情與處理!(求保底月票!)第425章 伴君如伴虎!第41章 叟王臣服,越巂郡定第664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第408章 北伐大戰略!第762章 恩情難還,以命相抵!第172章 王佐之才,帝之股肱!第787章 太子劉嗣,戰事再起!第783章 浚儀攻守,先戰而勝!第626章 初定吳國,夜宿王宮!第74章 蠻族人不打蠻族人!第133章 我的志向是星辰大海!第624章 父慈子孝,仲謀落幕!592.第587章 涼州歸附,天朝上國!第606章 太子夜奔,潑天之功!第465章 玄德遲暮,勝利曙光!第860章 科舉初選,暗流涌動!第409章 百里加急,玄德決斷!484.第479章 萬騎內患,劉禪的決策!596.第591章 皇后與太子,下大棋!第462章 不負君,燒冷竈!第179章 諸葛亮定平關中策!504.第499章 帝國大危機!第299章 一日轉戰百里,一人慾破五城!第796章 城破殉國,大河冰封!第637章 兔死狗烹,大帝無情!第781章 兵下浚儀,東線斷絕!第424章 你們這樣合適嗎?第250章 戰略成功第724章 合縱連橫,無上可汗!第212章 祝融公主,交州來使!第87章 壓倒曹孟德的最後一根稻草!第756章 誰人敢戰,誰救社稷?496.第491章 茂陵秦氏!第356章 水匪劫貴女,劉禪收夷王!第113章 火燒大江船,生擒呂子明!(求訂閱第432章 拿我練兵?陸遜準備火燒連營!第86章 子龍世無雙第410章 十勝十敗,咆哮朝堂!568.第563章 帝御八女第207章 打不過漢人還打不過你?第401章 吳國的強盛之道!第240章 收心汝南士族的關鍵!第723章 君子豹變,兩虎爭食!第833章 頑城難取,糧草難聚!第87章 壓倒曹孟德的最後一根稻草!第653章 取捨抉擇,哭笑不得!第239章 是做曹魏的狗,還是做大漢的臣?第690章 指水爲誓,狼狽奔逃!第880章 皇子徵外,佈局西域!第877章 與民休息,度田民冊第647章 虎落平陽,寬撫孫氏!第356章 水匪劫貴女,劉禪收夷王!第260章 汝水以南,將盡入他手矣!第89章 公子三計第210章 烏合之衆,圍而殲之!第258章 劉禪納命來!第652章 壽春諜戰,假傳聖旨!第737章 天子北巡,大勢所趨!第115章 陸遜:又是他孃的劉公嗣!(求訂閱第125章 血濺堂中:叛徒的下場!491.第486章 間軍司的威力,現在投降來得及第422章 鄧艾覆命,劉禪的考驗!第181章 司馬獻策,擒賊先擒王!第433章 火燒連營?我直接將計就計!593.第588章 幼麟方行,紫髯自艾!第680章 兇懈委蛇,殺戮正始!第475章 我太想進步了!第48章 郡城齊心,因糧於敵!第668章 世家臣服,魏庭震怖!第897章 西域佈局,大有可爲!591.第586章 遼東定,公孫遁!
552.第547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131章 魔關公大戰龐令明!第299章 一日轉戰百里,一人慾破五城!第15章 公子有龍氣509.第504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863章 世家壟斷,功德林中!第331章 太子初理政,漢中國的天變了!第233章 我曹丕不做袁本初!第285章 三個月後又三月,子龍夜襲又破城!第139章 大魏將傾?第351章 七姓夷王,訓巴之術!第826章 敗不必餒,夏侯請戰!第76章 新政出,風雲動!第845章 洛陽之戰:宗室社稷!590.第585章 戰術成功,戰略失敗!第362章 樸胡獻二喬,劉禪激動了!第828章 驕兵必敗,圍魏救趙!(新年快樂!)第295章 最後一計!(中秋節快樂!)第28章 未雨綢繆第837章 圖謀堅關,天兵天降!第710章 狂不可縱,疫病蠅苟!第56章 鏖戰鬥將(求追讀!)第760章 拼死突圍,冀州歸漢!564.第559章 諸葛亮VS司馬懿第459章 祭皇陵,劉備的人格魅力!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762章 恩情難還,以命相抵!第366章 廩君蠻的弱點!第407章 內情與處理!(求保底月票!)第425章 伴君如伴虎!第41章 叟王臣服,越巂郡定第664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第408章 北伐大戰略!第762章 恩情難還,以命相抵!第172章 王佐之才,帝之股肱!第787章 太子劉嗣,戰事再起!第783章 浚儀攻守,先戰而勝!第626章 初定吳國,夜宿王宮!第74章 蠻族人不打蠻族人!第133章 我的志向是星辰大海!第624章 父慈子孝,仲謀落幕!592.第587章 涼州歸附,天朝上國!第606章 太子夜奔,潑天之功!第465章 玄德遲暮,勝利曙光!第860章 科舉初選,暗流涌動!第409章 百里加急,玄德決斷!484.第479章 萬騎內患,劉禪的決策!596.第591章 皇后與太子,下大棋!第462章 不負君,燒冷竈!第179章 諸葛亮定平關中策!504.第499章 帝國大危機!第299章 一日轉戰百里,一人慾破五城!第796章 城破殉國,大河冰封!第637章 兔死狗烹,大帝無情!第781章 兵下浚儀,東線斷絕!第424章 你們這樣合適嗎?第250章 戰略成功第724章 合縱連橫,無上可汗!第212章 祝融公主,交州來使!第87章 壓倒曹孟德的最後一根稻草!第756章 誰人敢戰,誰救社稷?496.第491章 茂陵秦氏!第356章 水匪劫貴女,劉禪收夷王!第113章 火燒大江船,生擒呂子明!(求訂閱第432章 拿我練兵?陸遜準備火燒連營!第86章 子龍世無雙第410章 十勝十敗,咆哮朝堂!568.第563章 帝御八女第207章 打不過漢人還打不過你?第401章 吳國的強盛之道!第240章 收心汝南士族的關鍵!第723章 君子豹變,兩虎爭食!第833章 頑城難取,糧草難聚!第87章 壓倒曹孟德的最後一根稻草!第653章 取捨抉擇,哭笑不得!第239章 是做曹魏的狗,還是做大漢的臣?第690章 指水爲誓,狼狽奔逃!第880章 皇子徵外,佈局西域!第877章 與民休息,度田民冊第647章 虎落平陽,寬撫孫氏!第356章 水匪劫貴女,劉禪收夷王!第260章 汝水以南,將盡入他手矣!第89章 公子三計第210章 烏合之衆,圍而殲之!第258章 劉禪納命來!第652章 壽春諜戰,假傳聖旨!第737章 天子北巡,大勢所趨!第115章 陸遜:又是他孃的劉公嗣!(求訂閱第125章 血濺堂中:叛徒的下場!491.第486章 間軍司的威力,現在投降來得及第422章 鄧艾覆命,劉禪的考驗!第181章 司馬獻策,擒賊先擒王!第433章 火燒連營?我直接將計就計!593.第588章 幼麟方行,紫髯自艾!第680章 兇懈委蛇,殺戮正始!第475章 我太想進步了!第48章 郡城齊心,因糧於敵!第668章 世家臣服,魏庭震怖!第897章 西域佈局,大有可爲!591.第586章 遼東定,公孫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