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5章 第1234 致人而不致於人

第1225章 第1234 致人而不致於人

當年秦趙長平之戰,秦軍曾在一個山頭上構建假糧倉誘騙趙軍,所以後人把此山叫做空倉嶺。

高平關,正是坐落在空倉嶺上。

空倉嶺峰巒起伏,峰高崖陡,氣勢雄偉,若駿馬奔騰。

地形極爲險要,溝深崖陡,東西皆爲峽谷大壑,左深澗,右峭壁,隘口處南北兩側山峰對峙,中間只有一路可通車馬。

胡遵得石苞之令,移師於關城北邊的山上。

“大漢關中八軍,突陳軍佔其一!”

胡遵拔出帥劍,對着將士們高聲喊道:

“朝廷組建八軍,乃是爲了鎮國家,討不臣,伐逆賊。”

“如今賊人就在山下,這一戰,乃突陳軍成軍以來的第一戰。”

“若勝,吾等將不負天子之望,不負八軍之名。”

“若敗,則突陳軍將成八軍之恥,中軍再無吾等立足之地!”

相比經驗豐富,看輕死生的軍中老人,突陳軍中的大部分兵卒,都算是新兵。

而且這些新兵,並不是像從參謀團或者講武堂出身的見習將官,具有堅定的意志。

要說他們心裡沒有緊張,乃至恐懼,那就是假的。

有不少人,手心裡已經浸出了汗水。

甚至他們都沒有意識到,他們的手指或者手臂,在不受控制地輕微顫抖。

即便如此,他們仍是強行控制着自己的情緒。

三年。

成軍三年,苦練三年,正是爲了今日。

在進入中軍的那一天起,他們就已經有了覺悟,遲早會有這麼一天。

就算是再害怕,他們也不能退。

陣前退縮者,斬!

“將軍,某願意請爲前鋒!”

一個二十多歲的年青郎君站了出來,大聲說道。

胡遵看向年青郎君,目光閃爍,在略一遲疑之後,他重重地點了點頭:“好!”

這位年青郎君不是別人,正是胡遵的兒子,胡奮。

胡奮因爲出身安定胡氏,又是胡遵的兒子,所以在蕭關一戰後,他就進入皇家學院學習,後再入講武堂。

作爲世家子弟,胡奮性開朗,有籌略,好武事,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講武堂。

在涼州軍中見習一年後,又被選入參謀團,跟隨馮都護參與了關中之戰。

待大漢改軍制時,胡奮以軍侯的身份,進入突陳軍。

可以說,胡奮雖是世家子弟,但這些年的經歷,讓他成爲了漢軍中低層年青將校的代表。

“注意好,都跟着你們的伍長、隊率!看好各自的旗幟!”

作爲前鋒,已經有陣前經驗的胡奮,在下令整軍的時候,大聲呼喝,讓那些新兵們不斷回憶起平日訓練的口令與動作。

“嗚嗚嗚!”

“咚咚咚!”

戰鼓聲起。

“跟着我!”

第一營人馬,開始向山下緩緩地壓去。

高平關附近,不是山嶺,就是溝壑。

正面戰場上,騎兵根本無用武之地。

這也是石苞敢讓突陳軍佯攻北面的原因。

突陳軍是步軍,居高向下,蓄勢而衝,魏軍又無法出動騎兵。

就算是有個什麼意外,他們仍可以退回山上,據高而守。

賊人想必是不敢追到山上去的,否則的話,那就是給關城內的自己一個大好機會。

當然,如果突陳軍在不利的情況下,連退回山上都做不到。

要麼是胡遵不配做這個主將。

要麼就是突陳軍不配在中軍之列。

很快,突陳軍的前隊與山下的魏軍接上,喊殺聲隱約傳來。

石苞站在城頭,沒有去看雙方的戰鬥,而是舉着望遠鏡,觀察南邊魏軍的動向。

居高臨下,把魏軍的調動盡收眼底的石苞,不由失笑道:

“我道賊軍有多能耐,原來不過如此。”

他一邊說着,一邊下意識地緊了緊手裡的望遠鏡。

此誠陣前之神器是也!

“中郎將,末將可要出戰?”

王含躍躍欲試地問道。

“不着急。”石苞放下望遠鏡,嘴角挑起一抹微笑,“再等等,等賊人調動完畢。”

兵法有云: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又云:

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如今賊人爲自己所致,其一舉一動又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石苞不禁生出一種明悟:

這大概就是運籌帷幄,決勝陣前的感覺吧?

他再一次捏緊了手裡的望遠鏡。

中都護之所以百戰不殆,恐怕正是常能做到這些。

恍然間,石苞似乎摸到了某種感覺。

相比於石苞的輕鬆寫意,北邊山上的胡遵,則是要緊張得多。

他同樣舉着望遠鏡,不敢稍有大意。

山下,魏軍箭矢如蝗飛。

雖然前排的漢軍,舉着牌盾等掩護器具,但根本沒有辦法完全抵禦來自頭頂的落矢。

如同潑雨般的箭羽,不斷飛過前排的頭頂,落在後方的人羣中。

幸好突陳軍作爲大漢中軍,武器與鎧甲,都是極爲精良。

空中落下的箭羽,並沒有造成大量殺傷。

饒是如此,但時不時濺起的血花,中箭者翻倒在地,哀嚎不斷,仍是讓不少新兵聞之而膽寒。

若非後方戰鼓聲不斷,以及違反軍紀的嚴厲處罰,恐怕已經有人開始要掉頭往後跑了。

“衝過去,衝過去就好了,把手裡的兵刃握緊了!”

不斷地有老卒嘶聲叫喊,鼓勁,“跟緊我!不要擡頭!”

不管訓練時有多優秀,真到了臨陣之時,能記得十之一二的動作,就已經算是精兵苗子。

更多的新兵,腦子已經是一片空白。

只能是麻木跟着伍長什長曲長向前衝。

“殺!”

刀槍劍盾終於狠狠衝撞在一快,轟的一聲,掀起滿天的血浪噴薄。

“殺!”

新兵們緊跟在老卒後面,憑着肌肉的記憶,刺斬劈戳……

有不少新兵,在血液濺到自己身上,臉上時,這纔有些驚醒過來。

看着對面賊人猙獰的面容,有人甚至被嚇傻了,呆呆地不知下一步要做什麼。

“當!”

對面的魏兵大喜過望,舉起長槍狠狠地直刺過去。

“啊!”

漢兵慘呼一聲,踉蹌退後,止不住步子,最後跌倒在地。

“我死了,我要死了……”

倒在地上的漢兵下意識捂住被刺中的胸口,淒厲地哭喊着。

魏兵臉上一喜,然後又覺得有些不太對。

怎麼……沒出血?

旁邊亮起一抹刀光,撕裂激盪噴涌血色,剎那間浸沒了土地,同時還有一段被砍斷的長槍,以及齊腕而斷的手掌。

“起來!要死哪有那麼容易!”

什長退後兩步,讓別人頂替上自己的位置。

進退,交錯,掩護,儘可能地保持體力,而不是一味地猛打猛衝。

披着甲,執着兵刃,又衝了這麼長的路了,要不注意節省自己的體力,很容易就累趴下。

而且在與同袍交錯進退間,也可以發揮出陣法的最大威力。

什長目光緊緊地盯着前方,腳下卻是毫不留情,狠狠地踢在正哭喊着的新兵身上,罵道:

“大漢兵甲,天下第一,賊子的長槍,哪能這麼輕易捅透你的衣甲!”

“入你阿母的,別沒被賊子殺死,自己卻把自己嚇死了!”

正在自己嚇自己的新兵,被踢了幾腳,這才反應過來,他坐起來,摸了摸胸口的衣甲,果見上面不過是有個白印。

“我沒死?”

還沒有從死裡逃生的狂喜中清醒過來,後面交替上來的將士,有人直接踢到他的身上,差點把他再次踢翻。

“菜犬一個!耳朵被灌桐油了嗎?”

什長氣得破口大罵,“再不起來,信不信老子踢死伱!”

“拿好你的長槍!跟着我,聽我令!”

前排再次退下來。

什長緊跟而上,同時喊道:“刺!”

新兵這一回,再沒有胡思亂想,也顧不上害怕,憑着苛刻訓練所形成的肌肉記憶,用力地平刺出去!

槍身是用硬木所制,這一刺之下,竟然微微被頂成了彎形,可見這一刺,是用了最大的力氣。

什長在心裡暗罵一聲。

只是這個時候,他已經不能再苛求太多——能及時響應口令,就已經算是很好了。

至於其他技巧什麼的,且看他能不能活到這一戰後吧!

“挑!”

果然,平刺用了太多的力氣,想挑的時候,已經感覺胳膊有些痠軟。

對面被刺中的賊子,趁機逃脫了開去。

“退!”

下一列漢兵,再一次交替而上。

……

不斷突前的刀槍叢林,不時有人被戳掛在身上。

漢軍的兵甲之利,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新軍有太多新兵,沒有經驗的缺陷。

漢軍每每刺出一波槍林,都能拖出老長的血線,然後更多槍同刺穿架而起魏兵。

魏軍亦有勇悍者,掛空垂死反刀,撩倒一片,卻淹沒在更多的刀刃中。

而魏軍則是要連續三四次攢刺,再配合長戟切割,才能破了漢兵身上的衣甲。

亦或者是刻意挑着盔甲護不到的地方,這才能一擊而中。

山上的胡遵,早就看得一清二楚,當下就是大喜過望!

對於這一仗,他雖在戰前說得慷慨激昂,但心裡實是有些悲觀,甚至做好了讓督戰隊不收刀的準備。

沒想到這一衝之下,竟是能堪堪維持住陣腳,並沒有被賊軍擊退。

“左翼,再派出一營人馬!”

胡遵終於捨得放下望遠鏡,直接奪過令旗,用力搖晃。

戰鼓聲再起。

看到山頂上的主帥又發出了軍令,很快,又有一營人馬開始向山下移動。

雖說司馬師才智過人,但終究是第一次領兵,算不上有多少經驗。

更另說石苞胡遵等人,不但佔據了地利,而且又有戰場神器。

而司馬師對前線戰況的掌握,則是要遲緩得多,更是要綜合多方戰報,才能判斷真實情況。

此消彼漲之下,司馬師不斷調動兵力,終於被石苞看到了機會。

“王將軍,那個位置!”

石苞把望遠鏡遞給王含,同時指了一個方向。

“看到沒有,賊將着急要把突陳軍圍堵住,所以那裡的兵力被調到北邊,又沒有及時調兵過來補上。”

“正好產生了一個薄弱地方。”

王含用望遠鏡看得很清楚,他點了點頭:

“中郎將的意思是,讓我領軍衝那個位置?”

“正是。”石苞點頭,笑道,“衝破那個位置,再折向東南方,就是賊軍大旗的位置!”

“明白了!”

王含重重點頭,一抱拳,這才抓起長槊:

“末將立刻就去!”

“好,我亦會在關上整軍,隨時支應!”

待王含離開後,石苞這才繼續看向關城下邊,眼中閃着精光。

原本以爲,這一招出其不意,最多隻是能讓賊軍措手不及,然後自己再看看有沒有機會把魏延等人接應回來。

沒想到賊人居然輕易就給了自己這麼一個好機會。

隆隆的戰鼓聲再起。

這一回,不是在北邊的山上,而是在關城上。

王含提着長槊,看着緩緩打開的城門,舉槊長呼:

“殺賊!”

“殺賊!”

高平關內,三千最精銳的將士,舉刃高呼。

他們不像突陳軍,多有新兵。

也不像河東都督府,連遭打擊,士氣低迷。

他們是中都護府特意派出來護衛工程營的精兵,戰意高昂。

因爲在這些時日裡,他們遭受了太多的憋屈。

這一聲吶喊,他們似乎是要把心底,胸口的一切憋屈都發泄出來。

“轟!”

城門被打開。

“出城!”

“喝喝喝!”

在城頭守軍的掩護下,三千精兵喝喝有聲,踏着堅實的步伐,有條不紊地來到城外列陣。

“牌盾兵!”

“喝!”

“弓弩手!”

“喝!”

無當飛軍!

馮都護隨丞相第一次北伐時所領的兵種,再一次出現世人的面前。

三千人,皆是身披鐵甲,每人都力大善射,奔走如飛,同時又悍不畏死,勇於貼身近戰。

作爲馮都護親自帶出來的精銳,這三千將士,個個都是久習戰陣的老兵,戰技嫺熟,老到刁鑽。

更別說是這麼多年來,他們早已經是殺慣了人,血濺於頰,伸出舌頭舔了舔,露出如同惡魔一般的笑容,讓人感覺到發自骨子的狠絕。

在奔滾如潮的攻勢中,弓弩手與刀排手自發散做三五成羣的小隊,相互交替掩護。

魏軍雖有防備漢軍從關城內衝出,但沒想到,關城內還藏着這麼一支久蓄精銳的驕兵悍將。

箭如雨下,就算是有流矢穿入甲內,最嚴重亦不過是透甲而刮傷外皮。

對於這三千人來說,外皮傷那也叫傷?

原本爲了引誘城內守軍出城,魏軍非但沒有挖出壕溝,甚至連拒馬都是漫不經心地堆成。

眼見滾滾鐵流轟然逼近,漢魏雙方前排人馬轟然相撞。

然後,魏軍整列整隊向後退去。

隨着戰鼓的急促,攻勢也在加速,嫺熟地乘着間隙,反覆戳插出去杴翻刺倒。

但凡有敢拼死抵抗者,皆是被狂頂上的長槍狠狠刺倒。

“刺!”

“殺!”

“挑!”

“殺!”

同樣的口號,同樣的動作,在這些人做來,卻是有如機器般精密,整齊如一。

即便飄起的血線,都那麼賞心悅目。

被石苞及時抓住的空隙,很快就擴大成了巨大的漏洞。

關城上的令旗再變,同時鼓聲密集響起。

“轉!”

“喝!”

殺戮機器開始轉向。

“報!將軍,不好啦,賊軍向這邊攻來了!”

揹負着領旗的傳令兵,狼狽不堪地衝過親衛,摔倒在司馬師面前,大聲地喊道。

“什麼賊軍?哪來的賊軍!”

司馬師目之所及,確實看到了前方有些混亂。

但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會出這麼大的婁子。

“從關城內衝出來的賊軍,前面,前面快要擋不住了。”

“怎麼會這樣!”

司馬師聞言,臉色大變!

自己纔在一刻前接到城內又有一支人馬衝出來的消息,怎麼就轉眼就要衝過來了?

前面是紙糊的嗎?!

PS:

下面不要錢。

常有書友提起鄧艾、姜維、石苞三人,說這三人都是歷史上的名人,能力也不相上下,爲什麼待遇相差那麼大。

其實這三人的命運,就是一個“選擇大於努力”的典型例子。

鄧艾選擇了司馬懿,自然就只能是炮灰的命。

姜維是丞相的人,所以是中規中矩。

畢竟按原歷史上,姜維真正起勢,還得十餘年後,等費禕被刺殺身亡,他才能統領大軍北伐。

在這之前,他要受到蔣琬費禕的節制,只能領萬把人騷擾一下北邊。

而且本書中,他已經比歷史上快了很多。

至於說爲什麼土鱉爲什麼不提拔姜維?

以前姜維都是在諸葛亮麾下,哪輪得到土鱉說話?

土鱉掌權才三年,這三年又沒有大戰。

而且大封賞的時候,姜維已經封賞過了,哪有再提的道理?

再說了,土鱉手底下那麼多人,他不去用,偏偏要去提拔姜維,你讓手底下的小弟怎麼想?

當老大,就要有當老大的覺悟。

否則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所以石苞因爲抱緊了土鱉的大腿,自然是雞犬升天,運氣要比姜維強一些。

在歷史上,鄧艾和石苞都是寒門出身,又同是司馬家的忠犬,然而下場卻是天差地別,說明石苞的確實會站隊。

第1053章 託付第1197章 出征第1311章 考驗(二)第0462章 從嚴從重的處罰第0480章 身不由己第978章 相持第1218章 錢糧不足第303章 李恢的心思第0231章 妾室……也算是枕邊人吧?第0123章 心腸狠毒第0468章 丞相,你信嗎?第1026章 收攏人心第0622章 內幕消息第1214章 攻取上黨第0988章 裂痕第0117章 關城守將第0204章 正室和小三第0176章 心痛第1289章 夏侯氏第0597章 意料之外第0952章 國之重器第0508章 我也要第0746章 勝餘第1266章 歸師第1225章 第1234 致人而不致於人第0416章 大佬的主君第0754章 這樣也行?第0316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0209章 趙管家送東西第0514章 養豬業的興起第0868章 扶弟魔第0576章 亂第0087章 不放心第0300章任CEO第0330章 心計第0987章 退兵第0105章 帶到溝裡去第1125章 交權第0660章 我不是針對你第0714章 隱藏的歷史第1051章 弄巧成拙第0036章 汝治讀何經?第0853章 神往第1241章 空營計第0091章 不要太貪心第0937章 孩子引發的問題第0804章 繼續向前第1206章 大魏忠臣第1001章 地頭蛇第1090章 拉攏第1084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0507章 書店見聞第0212章 取名第0047章 沒有馮郎君好第1261章 知一點情第0665章 再開始第0031章 老後悔了第0628章 周魴降表第0568章 要人第0986章 天意第0936章 契機第0046章 冰酪第0874章 補窟窿第0290章 丞相的打算第1251章 再暈一個第0940章 誅心第0277章 資本的驅使第1243章 渡水第0265章來的不懂規矩第0819章 膠着第0259章 不負英雄之後第0694章 巧合第1005章 王師到來第0456章 黃巾力士第0084章 各不相同第0433章 句扶第0086章 王平告假第0390章 歷經磨難(二合一大章)第1235章 司馬懿與陸遜第0137章 羊毛衫第0926章 敦煌第0650章 落定第1226章 疏漏第1036章 項莊舞劍第0757章 孫權的野望第1229章 襄陽之戰第0830章 馮頭目的野望第1220章 姊妹交心第1086章 清談誤國第0621章 交易所第0116章 勉強能用第0947章 暗爭第1156章 絲絲入扣第1071章 魏國大將軍第0804章 繼續向前第0292章 角黍第0113章 郎君踐諾日,妾身叩首時第1213章 破關第0596章 遇敵第0496 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
第1053章 託付第1197章 出征第1311章 考驗(二)第0462章 從嚴從重的處罰第0480章 身不由己第978章 相持第1218章 錢糧不足第303章 李恢的心思第0231章 妾室……也算是枕邊人吧?第0123章 心腸狠毒第0468章 丞相,你信嗎?第1026章 收攏人心第0622章 內幕消息第1214章 攻取上黨第0988章 裂痕第0117章 關城守將第0204章 正室和小三第0176章 心痛第1289章 夏侯氏第0597章 意料之外第0952章 國之重器第0508章 我也要第0746章 勝餘第1266章 歸師第1225章 第1234 致人而不致於人第0416章 大佬的主君第0754章 這樣也行?第0316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0209章 趙管家送東西第0514章 養豬業的興起第0868章 扶弟魔第0576章 亂第0087章 不放心第0300章任CEO第0330章 心計第0987章 退兵第0105章 帶到溝裡去第1125章 交權第0660章 我不是針對你第0714章 隱藏的歷史第1051章 弄巧成拙第0036章 汝治讀何經?第0853章 神往第1241章 空營計第0091章 不要太貪心第0937章 孩子引發的問題第0804章 繼續向前第1206章 大魏忠臣第1001章 地頭蛇第1090章 拉攏第1084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0507章 書店見聞第0212章 取名第0047章 沒有馮郎君好第1261章 知一點情第0665章 再開始第0031章 老後悔了第0628章 周魴降表第0568章 要人第0986章 天意第0936章 契機第0046章 冰酪第0874章 補窟窿第0290章 丞相的打算第1251章 再暈一個第0940章 誅心第0277章 資本的驅使第1243章 渡水第0265章來的不懂規矩第0819章 膠着第0259章 不負英雄之後第0694章 巧合第1005章 王師到來第0456章 黃巾力士第0084章 各不相同第0433章 句扶第0086章 王平告假第0390章 歷經磨難(二合一大章)第1235章 司馬懿與陸遜第0137章 羊毛衫第0926章 敦煌第0650章 落定第1226章 疏漏第1036章 項莊舞劍第0757章 孫權的野望第1229章 襄陽之戰第0830章 馮頭目的野望第1220章 姊妹交心第1086章 清談誤國第0621章 交易所第0116章 勉強能用第0947章 暗爭第1156章 絲絲入扣第1071章 魏國大將軍第0804章 繼續向前第0292章 角黍第0113章 郎君踐諾日,妾身叩首時第1213章 破關第0596章 遇敵第0496 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