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1章 吳國出兵

延熙四年三月底,正值春末夏初,天氣已經開始變得微熱。

按照往年的習慣,寒氣入骨,被風寒所侵擾的吳國太子孫登,在天氣轉暖的時候,病情就會好轉。

可是讓吳國上下都沒有想到的是,孫登今年的病情,與往年大是不同。

已經被病魔折磨得整整一個春日的孫登,此時已是變得瘦骨嶙峋。

再瘦下去,只怕就要皮包骨頭了。

可是此時的太子,病情依舊沉重。

太子寢宮裡,瀰漫着的濃重藥味,如同厚重無比的烏雲,壓在東宮羣人頭上。

東宮的宮人,絕大部分臉上都帶着悲傷與擔憂。

整個寢宮,除了太子時不時的咳嗽聲,再無人說話,氣氛無比的壓抑。

就在這個時候,殿外響起了腳步聲。

守在門口的宮人一看到來人,剛要出聲,卻被制止。

孫權走到太子寢宮內,刻意放輕了腳步,然後問向服侍太子的宮人:

“太子病情如何?”

“回陛下,侍醫說,殿下的病情仍在反覆,需要靜養。”

話語雖輕,但大概是寢宮裡太過靜謐,也可能是孫登久病無法正常入睡,他一下子就被驚醒了過來:

“何人在那邊?”

“回殿下,是陛下過來看望殿下了。”

“是陛下過來了?”

孫登下意識地就想撐起身來,這才發現自己連四肢無力,只能是伸長了脖子:

“兒臣久病無力,不能起身相迎,望陛下恕兒臣無禮。”

“說的什麼話!”孫權快走幾步,走到榻前,雙手虛壓,示意孫登躺好,“你我父子,何須在意這些繁縟禮節?”

剛纔的舉動,似乎是耗盡了孫登的力氣,他不得不躺了回去。

雖然極力想要集中精力,但孫登的雙眼,卻是目光暗澹,雙眼無神。

很明顯,病魔已經把他所有的精氣神全部抽走了。

只聽得他虛弱地問道:

“大吳此次揮師北上,陛下不是打算再次親自領兵麼?這出兵的日子也快到了吧?”

“陛下應當是事務繁忙纔是,怎麼有空前來看兒臣?”

看着太子氣虛已極的模樣,孫權心頭一痛。

雖然他兒女衆多,但對孫登,卻是傾注了最大的心血。

若不然,也不至於讓他以庶子的身份,成爲太子。

即便這個兒子,不顧自己的意願,一再親近被貶到吳郡的徐氏。

即使這個兒子,不斷地進諫,反對自己的一些決定。

但在孫權看來,這些都是太子日後成爲明君的必經之路。

只是如今,這個自己苦心孤詣培養的接班人,卻成了這個模樣,怎麼不令孫權心痛萬分?

“你都這樣了,還是先好好養病,外頭的事情,你就不要多管,免得費了心神。”

孫登一聽,這才注意到孫權身上的衣着,並非宮裡的常用寬袍華服,而是穿着軍中緊身衣物。

他已知孫權此番過來的目的,勉力擠出一絲笑容:

“陛下這是要領兵北上,所以過來與兒臣告別的吧?”

孫權聽到孫登這個話,心頭更是悲痛。

太子此時越是聰慧,就越發讓了孫權揪心。

他已經到了耳順之年,而太子,也已經過了而立之年。

若是在這個時候,太子真要有個什麼不測,那……

孫權只覺得自己在培養接班人的一輩子心血,皆付東流。

這個打擊,不可謂不沉重。

因爲他知道,此時的自己,根本已經沒有信心,精力,還有時間再去挑選和培養一個像孫登一樣的太子。

此時的孫權,化作一位愛子心切的父親,握住孫登乾枯的手,殷殷切切地叮囑,又似在懇求:

“吾此次北上,必將掃平賊子,吾只期盼,他日吾領軍勝利班師,吾兒能領朝中文武百官,於建業城外迎接。”

“父皇之命,兒臣豈敢不從?”

“這不是皇命,這是吾與吾兒之約定。”

一直沒有精力的孫登,聽到孫權這麼一說,眼中終於罕見地爆出亮光來。

如同殘燭在熄滅前,突然爆起的那一抹火焰。

“孩兒一定謹記!”

“好好好,那吾兒就好好養病,靜待吾之歸來。”

孫權拍了拍孫登的手,“吾這就先領軍北上,且安心候佳音。”

“恭送陛下。”

出了東宮,孫權長吐出一口氣,似乎要排盡胸中的鬱氣:

“來人!”

“陛下請吩咐!”

“傳令,出征!”

“喏!”

揹負着軍令的傳騎,開始馳出建業城,向着石頭城急奔而去。

“嗚嗚……”

悠長號角聲開始響起。

早就提前得到軍令的石頭城駐軍,也在號角聲的號召下,開始喧鬧了起來了。

接着,只見石頭城的碼頭水閘被打開了,一艘艘蒙衝及鬥艦,從城裡魚貫而出。

從秦淮水與大江的交匯口,進入大江江面。

一時間,寬闊的大江,竟是戰船密佈,有如魚鱗,密密麻麻,船頭連着船尾,令人望之而目眩。

這些數不清的戰船,外人看上去,只覺得是凌亂不堪,隨意浮於江面。

但在已經熟知了吳國戰船的一衆季漢學生眼中,卻是忙而不亂,進退有序。

這是一場他們能親自參與的實戰。

所有人都閃着興奮的目光。

吳國這一次出兵,特意分撥給他們三艘鬥艦。

蒙衝和鬥艦,是吳國戰船的主要戰鬥艦船。

蒙衝船身狹長,船頭做成尖刀狀,機動性極強,利以衝突敵船。

很多時候,蒙衝還會以生牛皮蒙船覆背,兩廂開掣棹孔,左右前後有駑窗矛穴,敵不得進,失石不能敗。

鬥艦又與蒙衝不同。

鬥艦比蒙衝還要大一些,船舷上裝設半身高的女牆,兩舷牆下開有划槳孔。

舷內五尺建樓棚,高與女牆齊,棚上週圍再設一道女牆。

蒙衝是用來近戰的,所以要用生牛皮蒙船覆背以防敵人弓箭。

而鬥艦,則是利用遠程弓箭壓制敵人,掩護蒙衝發起衝鋒。

所以鬥艦一般並無覆蓋。

而是樹幡幟、牙旗,置指揮攻守進退用的金鼓。

蒙衝與鬥艦再往上,則是更大的樓船。

樓船船高首寬,外觀似樓而得名,因其船大樓高,遠攻近戰皆合宜。

一般來說,作戰所用的樓船,至少會有三層。

第一層爲廬;第二層爲飛廬;最上層爲爵室。

每層都設有防護女牆,用以防禦敵方射來之弓箭、失石。

女牆上開有箭眼,用以發射弓弩。

樓船同樣也是水戰的主力艦船,但多是作爲主帥的乘船。

吳國舟師極強,所造樓船可載三千士卒。

石頭城內涌出這麼多的艦船,卻是沒有一艘是胡亂航行,多是由雜居其中的樓船在做指揮。

這一次學生軍隨吳軍出戰,所操三艘艦船,被歸於吳國威北將軍諸葛恪麾下。

諸葛恪曾因平定山越有功,被孫權任爲威北將軍,封都鄉侯。

後來諸葛恪又主動請求領軍過江屯守,於是孫權就讓他屯兵於皖口。

他一過江,就派輕兵襲擊舒縣,俘獲該縣百姓,給魏國一個下馬威。

後面又跟隨孫權參與了攻打合肥的北伐。

這些年來,他一直遠遣斥候,觀北邊之徑要。

在熟知了淮南的地勢後,他甚至還曾向孫權建議,繞過合肥,直撲壽春。

當然,這個冒險的建議,被鍾情於合肥的孫權拒絕了。

諸葛恪能不斷地派出細作,探明淮南一帶的險要,鎮守淮南的魏國揚州都督,自然也從來沒有放鬆過對南邊宿敵的監視。

大江吳國水軍艦船密佈,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調動,自然不可能瞞得過魏國。

待孫權坐船行至巢口,魏國揚州都督王凌,早已經得到了吳軍要兵分兩路,進犯淮南的消息。

但見王凌絲毫沒有驚慌,反是笑對左右說道:

“吳寇去年才歷經了饑荒,今年就敢來犯,當真是不知死活。”

左右卻是有清醒者:

“蜀吳相互勾結,欲圖我大魏。聽聞去年的時候,蜀虜從蜀地運了不少糧食到吳地。”

“想來正是因爲得了蜀虜的支持,所以吳寇才能在大飢之後,敢於犯我大魏。”

“都督,吳寇這一次,至少是兵分兩路,聲勢不小,又有蜀虜在背後支持,不可輕視之。”

王凌聞言,點了點頭:

“陣前之事,吾豈敢輕心?”

他點了點輿圖上的合肥與六安,說道:

“看這一次吳寇的方向,不外乎仍是往昔的路子,要麼打六安,要麼打合肥。”

“合肥自不必說,孫權這賊子,親領大軍,屢攻不下,難道這一次,我們還能怕他?”

“倒是六安那邊……”

王凌提起六安,沉吟了一下,眉頭開始皺起,臉上露出些許厭惡之色:

“六安太守文仲若(即文欽),雖有勇武,但爲人貪婪殘暴,吾卻是有些不放心。”

文欽乃是曹操騎將文稷之子,年少時就以材武見稱,鄉籍乃是魏國帝鄉沛國譙郡。

衆所周知,魏開國以來,曹氏對同鄉之人極是信重。

佔了功臣之後與帝同鄉這兩個身份的便宜,故而文欽雖然性剛暴無禮,所在倨傲陵上,不奉官法,但仍是受到曹氏的任用。

曹叡還在時,文欽就是六安郡太守,王凌曾向朝廷上書,直言文欽爲人貪殘,不宜撫邊,奏求免官治罪。

朝廷聽從了王凌的意見,把文欽召回朝中。

所以王凌與文欽之間,其實是有着不小的矛盾。

哪知曹爽掌權之後,爲了拉攏人心,獨掌大權,再加上文欽的同鄉身份,還有勇武之名。

於是文欽又一次出任六安郡太守,同時還被封爲冠軍將軍。

王凌雖然對這個安排不樂意,但他也知道,每一任揚州都督,朝廷都會安排一位與之不和的將軍鎮守地方。

正如自己與前任揚州都督滿寵。

即便上上一任揚州都督曹休,雖爲曹氏宗親,仍有賈逵之與不和。

而文欽得到曹爽如此禮遇,越發地驕矜,得“冠軍”之名,自認壯勇過人一等。

在這種情況下,王凌即便是在名義上都督揚州所有軍事,但實際上根本沒有辦法約束文欽。

看出了王凌的遲疑與爲難,左右勸道:

“都督,合肥去六安,有三百里,即便六安有失,吳寇欲驅軍從西而來,夾擊合肥,亦需五六日。”

“都督只要屯重兵於合肥周圍,以地勢作守,早作防範,又有何懼?”

“更兼文仲若雖有虛名,但其人確實有些勇武,而且六安城城固,吳寇陸遜曾親自領軍攻之猶不能下。”

“只要我們提醒文仲若,讓他多加註意,想來不會出什麼大事。”

左右所說的陸遜攻不下六安,其實還是往輕裡說。

實際上,陸遜攻六安時,是被與王凌不和的滿寵逼退,連夜乘船逃跑。

只是底下的人不敢在王凌面前過多地提起被排擠到朝廷養老的滿寵,所以這才一語帶過。

不過別人不敢說,但有一人卻敢於直言。

此人便是由汝南太守田豫。

汝南雖屬豫州,但它與壽春相鄰,但凡揚州有軍事行動,汝南基本都要出兵配合。

此次吳國出兵北犯,聲勢甚是浩大,揚州震動。

田豫一得到消息,早早就領兵前來支援。

此時聽到王凌與左右之言,他終於忍不住地開口道:

“只要我軍能守住合肥,到時候若是都督能再從壽春派出一支偏師,繞西而行,作出截斷攻打六安的吳寇後路之勢。”

“到時候吳寇就算是不會被逼退,亦不敢全力攻打六安城。”

這個計策,其實是滿寵故計。

滿寵當年就是用這一個計策,逼得陸遜連夜遁走,此計確實算得上是老辣。

此時田豫雖然沒有提滿寵之名,但王凌又豈會不知這樁舊事?

王凌僅比田豫小一歲,兩人可說得上是年紀相彷。

只是王凌如今已是魏國手握重兵的都督,而田豫,不過是一郡太守。

兩人的身份,實是不可同日而語。

此時田豫提起滿寵故計,頗有犯王凌禁忌之險。

左右的人皆是屏住一口氣。

倒是王凌,深深地看了一眼田豫,臉上卻是沒有太大的變化。

出乎意料的,他甚至還點了點頭,贊同田豫的話:

“田太守之言,甚是有理。不過這雖是一支偏師,但任務卻重,由誰領之,得挑個好人選。”

田豫主動請纓道:“末將願往。”

王凌搖頭:

“吾不日將領軍前往合肥,壽春乃淮南郡治,需有人守之。田太守熟知軍事,不若就替我守好壽春。”

左右皆是默然,有人還露出了早有所料的神情。

壽春乃是後方,王都督把田豫按在壽春,很明顯就是不想讓他在此戰中立功。

同是太守,王都督奈何不了文欽,是因爲文欽有背景。

你田豫背後有什麼?

背影麼?

也敢這麼當着王都督的面,提起滿寵之事。

田豫聽到王凌的吩咐,心裡微微一嘆,最後終是隻能抱拳道:

“末將領命。”

。wap.

第0624章 後方之事第0715章 假到真時假亦真第0381章 南中屯墾第0453章 狂歡第1181章 吳國出兵第0173章 托兒索第0928章 隔空交手第0450章 我至於這麼沒品嘛?第1205章 歸心第0323章 略懂第0025章 錢與權第1150章 下放縣鄉第0437章 十六歲的蹉跎少年第1276章 巧言令色大司馬第1048章 撂擔子第1177章 大賭一把第0643章 五十萬緡第0153章 舅子哥第0005章 養點雞 吧第1037章 隱蔽戰線第0748章 誰吃誰?第1249章 再敗第1230章 三路並進第0636章 胡人人心第0922章 兩相歉第0954章 睚眥必報帶善人第0174章 文盲算術第1045 不妨把話說得明白些第0648章 諸事第0715章 假到真時假亦真第0426章 鮑三娘去哪了?第0021章 見面第0611章 私刑(修)第0523章 任性一把第0816章 抉擇第1131章 加官進爵第0393章 兩情千里也纏綿第1050章 奪權第0171章 老流氓第0365章 信仰第1244章 這不可能!第1178章 家事國事第0834章 討好第0886章 民心第0882章 另一種方式的移民實邊第0734 紅燒肉第0325章 土鱉的進化第0160章 不讀清華北大可惜了第0892章 弄巧成拙第0529章 涼州事第0958章 巧言令色者,須得巧言令色之人對付(二)第0755章 好第0958章 巧言令色者,須得巧言令色之人對付(二)第0347章 回來了第0027章 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第0416章 大佬的主君第0742章 熬鷹與偏道今天進產房第0942章 鬼王果然不幹人事第0056章 知足吧第1144章 順昌逆亡第0432章 巧言令色第0532 水磨第0543章 是你們逼我的第0706章 風波起第0968 憂與喜第0585章 戰前準備(二)第0706章 風波起第0955章 鑄大錢第0924章 大新聞第1303章 變量第0661章 明君良臣第1301章 買辦第0491章 別離第0424章 談話第0825章 僞·巧言令色第1171章 河東異動第0688章 我不是和你商量,只是通知你一聲第0106章 陽安關第0337章 張溫黜罷第1307章 草原第1273章 宮爭第1311章 考驗(二)第1104章 調動第0869章 涼州後事第0210章 小女孩第0287章 民團第0936章 契機第0359章 中年漢子第0344章 李慕的進化第1284章 九原與鄴城第0605章 生死存亡的一戰第0811章 再一次見面第1054章 關將軍的小心思第0174章 文盲算術第0774章 解決隱患第1059章 示好第0049章 真野蠻第1242章 賭輸的代價第0836章 且同歸,且同歸
第0624章 後方之事第0715章 假到真時假亦真第0381章 南中屯墾第0453章 狂歡第1181章 吳國出兵第0173章 托兒索第0928章 隔空交手第0450章 我至於這麼沒品嘛?第1205章 歸心第0323章 略懂第0025章 錢與權第1150章 下放縣鄉第0437章 十六歲的蹉跎少年第1276章 巧言令色大司馬第1048章 撂擔子第1177章 大賭一把第0643章 五十萬緡第0153章 舅子哥第0005章 養點雞 吧第1037章 隱蔽戰線第0748章 誰吃誰?第1249章 再敗第1230章 三路並進第0636章 胡人人心第0922章 兩相歉第0954章 睚眥必報帶善人第0174章 文盲算術第1045 不妨把話說得明白些第0648章 諸事第0715章 假到真時假亦真第0426章 鮑三娘去哪了?第0021章 見面第0611章 私刑(修)第0523章 任性一把第0816章 抉擇第1131章 加官進爵第0393章 兩情千里也纏綿第1050章 奪權第0171章 老流氓第0365章 信仰第1244章 這不可能!第1178章 家事國事第0834章 討好第0886章 民心第0882章 另一種方式的移民實邊第0734 紅燒肉第0325章 土鱉的進化第0160章 不讀清華北大可惜了第0892章 弄巧成拙第0529章 涼州事第0958章 巧言令色者,須得巧言令色之人對付(二)第0755章 好第0958章 巧言令色者,須得巧言令色之人對付(二)第0347章 回來了第0027章 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第0416章 大佬的主君第0742章 熬鷹與偏道今天進產房第0942章 鬼王果然不幹人事第0056章 知足吧第1144章 順昌逆亡第0432章 巧言令色第0532 水磨第0543章 是你們逼我的第0706章 風波起第0968 憂與喜第0585章 戰前準備(二)第0706章 風波起第0955章 鑄大錢第0924章 大新聞第1303章 變量第0661章 明君良臣第1301章 買辦第0491章 別離第0424章 談話第0825章 僞·巧言令色第1171章 河東異動第0688章 我不是和你商量,只是通知你一聲第0106章 陽安關第0337章 張溫黜罷第1307章 草原第1273章 宮爭第1311章 考驗(二)第1104章 調動第0869章 涼州後事第0210章 小女孩第0287章 民團第0936章 契機第0359章 中年漢子第0344章 李慕的進化第1284章 九原與鄴城第0605章 生死存亡的一戰第0811章 再一次見面第1054章 關將軍的小心思第0174章 文盲算術第0774章 解決隱患第1059章 示好第0049章 真野蠻第1242章 賭輸的代價第0836章 且同歸,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