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章 病亡

被毌丘儉稱爲李信之輩,句扶和孟琰皆以爲這是在侮辱馮都護。

然而馮都護卻是不以爲然,臉上甚至還帶了笑容:

“吾安敢與李信相比?”

李信的後代出了個名人,叫李廣。

當然,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李廣後人遷到了隴西,被後世稱爲隴西李氏。

原歷史上,隴西李氏最終崛起於南北朝時代,曾在涼州建立了西涼。

後來又建立了一個與漢並稱的大一統朝代:唐。

史稱漢唐盛世。

漢唐盛世,代表的不僅僅是盛世,還代表着萬國來朝,代表着世界之顛。

這是多少華夏兒女的夢想?

若是自己的子孫這麼牛逼,馮都護覺得自己躺在棺材裡骨灰都要笑出聲來。

事實上,馮都護現在都已經忍不住地笑了出來:

“有趣,有趣,來人。”

馮都護把信收好,遞給身後的親衛,“收好,回到長安後記得提醒我把它交給夫人保管。”

句扶與孟琰看到馮都護這模樣,皆有些不知所以然。

馮都護想了想,又說道:

“句將軍,我想麻煩你一件事。”

“中都護請說。”

“幫我寫封信,再送到對面,就說承毌君吉言。”

“末將領命。”

前一封信是孟琰代筆的,句扶是知道的。

他只道中都護這一次讓自己代筆,是爲了公平起見。

不但是他,就連孟琰也是這麼想的。

只是兩人沒有想到的是,馮都護是覺得,上一封信裡,孟琰寫的字有些一言難盡。

也就是比自己寫的好上那麼一丟丟。

句扶是巴西郡大姓出身,他寫的字,想來要比南中半夷半漢豪族土着出身的孟琰好看一些。

其實馮都護用鵝毛筆寫的正楷字還是可以看得過眼的。

但鵝毛筆多是用於需要速記的地方,或者用於不太正規的場合。

正式文書還是要用毛筆。

否則的話,就是有些不太尊重人。

便如椅子一樣,平日家裡或者不太要求禮節的場合,大夥圖個舒服,都是坐椅子。

但若是面陛論策或者朝議,還是要跪坐,以示嚴肅和正規。

這些習慣和禮節,並不是說在新事物出現以後,就能在短短時間內改變。

馮都護也沒想着爲了這些枝末之事,強行去扭轉世人的習慣——付出和收穫之比不值得他這麼做。

時間可以改變一切,這些事情,還是讓時間來做吧。

倒是毌丘儉,再次接到馮都護派人送過來的信後,有些疑惑:

“承我吉言?什麼意思?我什麼時候對他說過吉言了?”

不但信中的言辭讓人不知所云,而且就連來信的字體都比上一回有所變化:穩重,莊重,蒼勁,有力。

如果這真是同一個人寫的,那麼這兩封信筆跡,很明顯就代表着兩種不同的心情。

上一回來信,馮賊大約是抱着戲謔乃至嘲笑的心態,隨手而書,故而字跡隨意。

而這一次,則是變成了認真對待。

所以說,現在這封信上所說的話,是反話?

馮賊打算要怎麼做?

想到這裡,毌丘儉臉上的疑惑勐然盡去,取而代之的,是凝重之色漸濃。

“中都護,我們要怎麼做?”

丹水的西岸,句扶與孟琰問出毌丘儉的心裡話。

滔滔的丹水,在他們面前滾滾流過。

強渡的話,也不是說不可以。

馮都護領軍出征以來,又不是沒有領軍強渡過。

但很明顯,面對魏賊精心構築的對岸防線,想要強渡的話,就要做出巨大犧牲的準備。

《控衛在此》

再加上此時的丹水,水量大,水流急,並不是強渡的好時機。

最重要的是,此次攻取草橋關,不足三萬人。

因爲渡水而讓將士傷亡過多的話,想要攻下草橋關,恐怕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要着急,此時山路難行,跟隨大軍後面的輜重還沒有完全跟上來。”

馮都護看着河水,面容平靜:

“這一回,着急的不是我們,而是吳人。”

“毌丘儉出現在這裡,就說明我們的目的達到了。”

“後面我們可以等輜重全部到了再說。”

倚靠內線支撐作戰的好處就在這裡,不用擔心後方,也不用擔心後勤短缺。

“現在,輪到陸遜出場了。”

毌丘儉出現在這裡,要麼是荊州魏吳之戰已經結束了——至少也是分出結果了。

要麼就是毌丘儉真如陸遜所謀算的那樣,懾於馮某人之名,在權衡輕重之後,不得不領軍前來。

陸遜是三國時代最頂尖軍事人物之一,馮都護相信他的水平。

所以他傾向於第二種情況。

就算是有意外,那也無所謂。

大不了撤軍,反正也沒損失——只要吳國拿不下襄陽,那大漢也不是非要在這個時候拿下草橋關。

至於最壞的情況:陸遜已經拿下了襄陽,而大漢卻止步於草橋關。

這個情況不在馮都護的計劃之內。

畢竟如果襄陽都沒有了,那毌丘儉此時最需要做的,就是收縮兵力,守住漢水以北,而不是跑來草橋關。

因爲這樣無異是把後路送給陸遜,同時也是把整個南陽送給吳國。

毌丘儉此時還沒有意識過來,他所要面對的,是大漢與吳國最頂尖人物的聯手絞殺。

馮都護自認前戲已經進行差不多了,就等着陸遜出場。

他卻是沒有想到,此時正在進攻柤中的吳軍將領,此時正陷入了悲傷與恐慌之中。

原本按計劃,在探知毌丘儉離開襄陽後,吳軍應當加大投入兵力,爭取擊敗柤中的魏軍。

沒想到的是,吳軍竟是突然詭異地停止了攻勢。

吳軍帥帳裡,吳國大將軍諸葛瑾,正雙目緊閉地躺在行軍榻上。

若非胸口時不時略有起伏,還能看出他仍在呼吸。

真要換了一個不明真相的人過來,怕不是就得懷疑榻上已經是一個死人。

原本應當在前線領軍的諸將,此時皆聚於此,沒有一個人說話。

就連隨軍的醫工此時也是默默立在榻尾,不再作最後的努力。

吳軍大軍的帥帳裡,出現了詭異的死靜。

不過幸好,很快有打破了這個死靜。

帥帳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然後有人掀起帳簾,人未至,聲先到:

“大人,大人!”

諸葛瑾最小的兒子諸葛融衝進來,撲到諸葛瑾的榻前,不斷呼喊着。

他身上由錦綢所制的名貴華服,此時全是泥水。

可見他在接到諸葛瑾病重的消息後,多半是沒有做任何準備,甚至連衣服都沒有來得及換,直接就日夜兼程趕過來。

否則的話,斷然不會穿着不宜出遠門的華服來到這裡。

大概是父子連心,更大可能是諸葛融呼叫聲,叫醒了正陷入昏迷中的諸葛瑾。

但見一直沒有動靜的諸葛瑾,眼皮顫動了幾下,然後緩緩地睜開了眼睛。

“大人?大人?”

看到自家大人醒了過來,諸葛融下意識地降低了聲音,似乎生怕一個不小心,讓諸葛瑾又陷昏睡當中。

諸葛瑾並沒有立刻完全清醒過來,但見他乾癟的嘴脣動了動,喉嚨深處發出了模湖不清的“嗬嗬”聲。

好一會,這才響起了一個微弱的聲音:

“三郎?是三郎嗎?三郎來了嗎?”

“大人,是我,我來了!”

諸葛融抓住諸葛瑾乾枯的手,連聲說道,“大人,你怎麼樣?”

諸葛瑾有些吃力地偏了偏頭,想要看清幼子模樣。

諸葛融見此,連忙站起來,恭着身子,好讓大人能方便看到自己。

諸葛瑾雙灰暗而渾濁的眼睛轉動了一下,好一會纔開口問道:

“合肥那邊,戰事如何了?你可曾見到元遜?”

諸葛融沒有想到諸葛瑾一開口就是問這個話,他愣了一下,然後又連忙回答道:

“回大人,孩兒從建業過來時,聽聞大都督(即全琮)與兄長(即諸葛恪)皆已領軍向東與陛下在巢湖匯合。”

“陛下仍在巢湖,沒有退兵嗎?”

“還沒有退兵,聽說正與賊人在巢湖對峙。”

“沒有退兵就好……咳咳咳……”

諸葛瑾突然咳嗽起來。

“大人!”

“唉!”諸葛瑾緩過氣來,一聲長嘆,“吾怕是再不能追隨陛下左右矣!”

諸葛融聞言,不禁悲從中來,再也忍不住地落淚,帶着哭腔說道:

“大人,你莫要如此說,你安心養病,一定會好起來的!”

“壽元已盡,豈能強求?吾枕下有一封書信,後事如何安排,裡頭已詳細記之,你到時候按書信行事就是。”

諸葛瑾倒是看得開,他看向幼子,又說道:

“吾死後,只須素棺斂以時服即可,事從省約,不可厚葬,切記切記!”

諸葛瑾才能不如其弟諸葛亮,但向來注重德行。

而其長子諸葛恪又醉心於功名,年紀輕輕就已經封侯。

次子諸葛喬過繼給了諸葛亮,才雖不及諸葛恪,但性業過之。

父子皆是質素,平日裡不重享樂,身無採飾。

唯有三子諸葛融,同時也是諸葛瑾最小的兒子,非但與其父大不相同,就是與其兄亦無相類之處。

性好奢華,喜錦衣繡服。

學文博而不精,習武又吃不了苦,喜歡與賓客投壺弓彈爲樂。

可謂是上不上下不下。

不過身爲富貴人家的幼子,受父兄之庇護,衣食無憂,兼之早早就註定了要繼承諸葛瑾的爵位。

(諸葛恪已經封侯)

諸葛融作爲一個標準的官二代,不用奮鬥,就可以富貴一生。

混吃混喝地過日子,倒也符合人之常情。

不過在諸葛瑾看來,幼子雖然在三個孩子中是最不起眼的,但勝在性情寬厚,孝順聽話。

元遜(即諸葛恪)確實是才能出衆,且深得陛下信重,但過於鋒芒畢露,且性情剛愎自用。

日後怕是要爲家族引來禍端。

正是因爲知道兩個兒子的習性,所以諸葛瑾這才特意在榻前吩咐幼子要薄葬自己,低調一些,也好給他們多留些遺澤。

他給諸葛融交代完畢後,又呼喚道:

“子山可在?”

諸將中地位最高的步騭聞言,連忙走上前,輕聲道:

“大將軍,我在這裡。”

也不知是不是說了一些話,終於緩過氣來,諸葛瑾的精神似乎恢復了。

原本有些渾濁的目光,此時竟是變得發亮。

同時臉上還多了一些紅潤。

說話也變得流利起來:

“子山,我死後,記得立刻派出快馬,第一時間通知上大將軍。”

“還有,一定要在軍中大辦喪事,好讓魏賊知曉,我已不在人世……”

步騭聞言,心頭一震。

看着榻上已經變得乾枯瘦小的大將軍,步騭只覺得喉嚨堵塞,一時間竟是說不出話來,只能是重重點了點頭。

“以吾之命,換大吳取得襄陽,我諸葛瑾,又有何憾……”

此言一出,滿帳的將軍,皆是跪了下去,齊齊哭喊:“大將軍!”

延熙四年五月,吳國大將軍諸葛瑾在攻打柤中時病逝。

步騭按諸葛瑾生前吩咐,全軍更衣發喪,揚幡舉哀,諸將皆是素麻孝衣。

軍中失了主帥,步騭臨時接過全軍兵權,率軍後退。

柤中魏軍守將正在爲吳寇的反常而擔心,如今驟然得到消息,原來竟是賊首諸葛瑾病死。

他大喜之下,又生怕是吳寇的詭計,直至看到吳寇開始退兵,這才相信諸葛瑾是真的死了。

“天佑大魏,天佑大魏啊!”

柤中守將喜極而泣,連忙派出傳騎,把這個天大的好消息送至襄陽。

然後再由襄陽傳至宛城、許昌、草橋關……

就在諸葛瑾病亡的消息傳遍整個荊州時,有傳舟從建業出發,帶着十萬火急的消息,送到一直呆在巢湖的孫權手裡:

“陛下,陛下不好啦,太子殿下薨了!”

“你說什麼!”

孫權驟然得聞噩耗,覺得腦袋轟地一下,耳朵也嗡嗡作響。

但見他象木凋一般呆在了自己位置上,好一會這才勐地站起身來,哪知纔剛邁開步子,就踉蹌了一下,幾欲倒地。

原來是孫權雙腿發軟,一時站立不穩。

“陛下……”

“滾開!”

孫權雙目赤紅,一把推開想要上前來扶他的宮人。

他顧不得禮儀,踉蹌着走了幾步,伸手一把奪過報信的人捧着的奏章,急切地想要攤開來看。

偏偏手顫抖得厲害,好幾次都抖不開。

抖開以後,想要捧起來讀,那薄薄的絹帛如有千鈞重,讓他一直拿不穩。

“臣以無狀,嬰抱篤疾,自省微劣,懼卒隕斃。臣不自惜,念當委離供養,埋胔后土,長不復奉望宮省,朝覲日月,生無益於國,死貽陛下重戚,以此爲哽結耳……”

這是太子臨終前所寫的奏章,也可以說是遺書。

是孫登特意吩咐一定要等他死了以後再送到孫權手上。

他本想再拖延一些時日,想要等北邊戰事結事。

只是最終還是撐不到那一日。

孫權纔看到一半,便忍不住地淚流如注。

淚水滴答滴答地落到絹帛上,孫權大哭道:

“國喪明嫡,百姓何福!嫡之不在,吾心痛如絞……”

第0677章 統一思想第0915章 我們吃肉,丞相吃殼第0857章 南邊第1128章 悲喜不同第0796章 商議第0198章 反常第0430章 雙姬第0379章 元正第0680章 爆竹第1032章 冬日來臨第1298章 聯手(爲善熊諦聽大佬加更)第1124章 入宮第0272章 第一次遇到好事第1137章 漢吳之別第0368章 票子的期限第0297章 再見黃女第0592章 傳說第0193章 怕什麼?第0332章 幾頁醫書第0640章 兩難第1220章 姊妹交心第0274章 屯糧第0116章 勉強能用第0914章 土方子第303章 李恢的心思第0538章 陸遜之謀第1228章 那點珍貴無比的時間第888章 種桑得桑第0050章 釜底抽薪第1285章 洛陽第0221章 野民第1059章 示好第0629章 兵臨隴西第0381章 南中屯墾第1062章 餘波(二)第0229章 趙廣的變化第1082章 一石二鳥第0639章 世間沒有密而不漏的計謀第0189章 要點臉吧?第0364章 不好搞總比搞不出來的強第0594章 戰爭迷霧第0831章 君侯要回來了,你看着辦第0630章 金創瘈瘲第0960章 草原事(三)第0285章 前後腳第0101章 下一句是什麼?第0691章 商議第0936章 契機第1042章 入長安第0109章 突然的智商在線第0663章 約定第0669章 比試第0959章 草原事(一)第0191章 且放寬心,沒有那般嚴重第0159章 一切順利(大章節)第0587章 輕鬆第1067章 維新之宏志第1272章 棋子與棋手第0045章 奶酪第0170章 價錢合適(還有一更)第0449章 我欲更衣第0257章 真心與黑心第1265章 內訌第0011章 識字與讀書第0006章 供起來的圖紙第0068章 瞞不住了第0588章 告黑狀第0345章 桃林主人第1261章 城頭對罵,城下對質第0865章 棋手第0545章 大忽悠第0133章 魏延第0259章 不負英雄之後第0357章 賣女兒第0992章 千里不留行第0652章 身份和地位第0741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0132章 各種算計第0705章 意外第1215章 風聲鶴唳第0834章 討好第0511章 勸說第1089章 試探第1079章 絕地反擊第0290章 丞相的打算第0315章 來龍去脈第1021章 釣魚佬絕不空軍第1293章 不受控制第0666章 安排第0229章 趙廣的變化第0397章 繞五尺道第0544章 南鄉遊俠兒第0748章 誰吃誰?第1103章 一拍即合第0973章 無事第0007章 犁第0306章 多情馮郎君第1304章 連環計(給諸葛謫星大佬加更)第0365章 信仰第0640章 兩難
第0677章 統一思想第0915章 我們吃肉,丞相吃殼第0857章 南邊第1128章 悲喜不同第0796章 商議第0198章 反常第0430章 雙姬第0379章 元正第0680章 爆竹第1032章 冬日來臨第1298章 聯手(爲善熊諦聽大佬加更)第1124章 入宮第0272章 第一次遇到好事第1137章 漢吳之別第0368章 票子的期限第0297章 再見黃女第0592章 傳說第0193章 怕什麼?第0332章 幾頁醫書第0640章 兩難第1220章 姊妹交心第0274章 屯糧第0116章 勉強能用第0914章 土方子第303章 李恢的心思第0538章 陸遜之謀第1228章 那點珍貴無比的時間第888章 種桑得桑第0050章 釜底抽薪第1285章 洛陽第0221章 野民第1059章 示好第0629章 兵臨隴西第0381章 南中屯墾第1062章 餘波(二)第0229章 趙廣的變化第1082章 一石二鳥第0639章 世間沒有密而不漏的計謀第0189章 要點臉吧?第0364章 不好搞總比搞不出來的強第0594章 戰爭迷霧第0831章 君侯要回來了,你看着辦第0630章 金創瘈瘲第0960章 草原事(三)第0285章 前後腳第0101章 下一句是什麼?第0691章 商議第0936章 契機第1042章 入長安第0109章 突然的智商在線第0663章 約定第0669章 比試第0959章 草原事(一)第0191章 且放寬心,沒有那般嚴重第0159章 一切順利(大章節)第0587章 輕鬆第1067章 維新之宏志第1272章 棋子與棋手第0045章 奶酪第0170章 價錢合適(還有一更)第0449章 我欲更衣第0257章 真心與黑心第1265章 內訌第0011章 識字與讀書第0006章 供起來的圖紙第0068章 瞞不住了第0588章 告黑狀第0345章 桃林主人第1261章 城頭對罵,城下對質第0865章 棋手第0545章 大忽悠第0133章 魏延第0259章 不負英雄之後第0357章 賣女兒第0992章 千里不留行第0652章 身份和地位第0741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0132章 各種算計第0705章 意外第1215章 風聲鶴唳第0834章 討好第0511章 勸說第1089章 試探第1079章 絕地反擊第0290章 丞相的打算第0315章 來龍去脈第1021章 釣魚佬絕不空軍第1293章 不受控制第0666章 安排第0229章 趙廣的變化第0397章 繞五尺道第0544章 南鄉遊俠兒第0748章 誰吃誰?第1103章 一拍即合第0973章 無事第0007章 犁第0306章 多情馮郎君第1304章 連環計(給諸葛謫星大佬加更)第0365章 信仰第0640章 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