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9章 草原事(一)

居延郡作爲進出涼州與大漠最主要通道,在前些年的時候,草原上的胡人,那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自從馮刺史派兵收復這個地方以來,居延郡終於再次恢復了秩序,沒有了前些年的雜亂。

現在想要出塞,必須得有官府的憑證。

想要入塞,同樣也需要關塞官軍的允許。

重新築起的關塞,再次履行起它的職責。

雖然這兩年來,進出關塞的官兵來來往往,很是頻繁,但卻讓關塞內居延郡的百姓,有一種莫名的安心。

前漢在草原上築起的關塞,在出了居延郡之後,並不是一直蜿蜒向正東,而是略微向東北走了一段路程(即進入後世的蒙古國境內)。

然後在漠北的某處再又緩慢地折向西南,一直到達九原故地。

有意思的是,從居延郡跟着關塞遺址向東走,半路上居然發現,南邊竟會冒出另一條關塞來。

一南一北的兩條關塞,皆是通往九原故地。

後世稱北邊這條關塞爲漢外長城,南邊這條爲漢內長城。

(漢長城在大漠的走向,略微與後世G7高速的內蒙路段平行,只不過G7高速是在國內)

即使是在後世,經過兩千年之後,大漠上有不少地方仍保存着漢長城的遺蹟。

三國時代,離前漢也不過兩三百年時間,大漠上關塞的完整程度,遠比馮永最初想像中的要好得多。

甚至有一些烽燧和城障,還保留着大體的模樣。

所謂烽燧,也就是烽火臺,用來點狼煙預警的高臺。

而城障,則是關塞內軍民居住的地方。

前漢修築關塞是有規矩的,基本上每隔十里,就有一個烽燧,每隔百里,就有一個城障。

馮土鱉是真心感謝前漢的磅礴大氣。

因爲這些羅列在草原上的城障,對於從居延郡出塞的漢軍來說,就是天然的行軍營地。

即便是駐紮在殘破不堪的城障裡,那也比駐紮在四面來風的草地上要強得多。

更重要的是,把靠近居延郡保存得比較完好的城障重新修葺一下。

每個城障再派三五百軍士駐紮,那就是妥妥的大漢勢力延伸到草原的前哨。

鮮卑胡人自檀石槐死了之後,整個種族的運氣似乎就一直處於衰退狀態。

東邊出了個軻比能,才堪堪有了點一統幽並北方胡人的跡象,哪知前幾年又被魏人打得大敗,差點沒被趕到漠北去。

然後西部鮮卑這兩年又被馮鬼王捅了腚子。

處於分裂衰退期的西部鮮卑,連禿髮闐立所領的胡騎義從軍都打不過,更別說面對領先於這個時代的漢家騎軍。

以前草原上的胡人還可以實行打不過就跑的方針,對漢軍施以疲軍之計。

現在麼,要怪就怪遷入涼州的同族太過於賣力。

河西鮮卑所倚仗的地利都沒用上半分,自家藏在草原各個角落的種糧之地,卻是被漢軍糟蹋了個乾淨。

胡人也是要吃糧食的,光吃肉奶,肯定比不過兼吃糧食的活得長久。

而且奶肉吃多了,往往會積燥而死,死前痛苦不堪。

這也是爲什麼胡人持續不斷地從草原上南遷到九原故地的原因。

畢竟那裡,不但可以放牧,還可以種糧食。

草原上合適種糧食的地方不多,但凡有合適的,都被大部族佔據,撒些種子,等着收成。

與漢人交流得多一些,甚至還會派出專人耕種。

以前漢軍出塞深入草原,別說尋找胡人的種糧之地,能辨別方向就不錯了。

現在馮鬼王派入草原的大軍,與以前完全不一樣。

他們吃的是摻了糖的奶片和乾糧,騎的是人工培育的良馬,拿的是精鐵所造的兵器。

沒了後勤的壓力,再加上裝備了騎軍三件套的漢軍騎兵,對處於社會倒退狀態的鮮卑人,那就是真真正正的碾壓。

西部鮮卑,別說是打,就是跑都跑不過。

偏偏還有一羣同族,嗷嗷叫着,比漢軍還積極。

熟悉草原的他們,春天領着漢軍來到種糧之地吃苗,秋天領着漢軍來到種糧之地放火……

差點統一了幽並胡人的軻比能尚且被秦朗打得大敗。

更別說西部鮮卑連個統一的大人都沒有。

面對比魏軍還恐怖的漢軍,西部鮮卑根本沒有絲毫的招架之力。

在損失了近十萬人口之後,剩下的要麼北竄,要麼東逃,再不敢靠近居延郡數百里之內。

於是在時隔十年之後,久違的馮鬼王勞力公司再次開張大吉。

只不過這一次的勞力買賣,交易地點由南中轉到了涼州,準確地說,是轉到了涼州居延郡。

據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某些人士統計,僅僅是建興十二年和建興十三年,流入居延郡的勞力,不分男女,一共就有五六萬人。

這些勞力,極大地緩解了涼州新建草場、工坊等地方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這還不算捕獲的牛羊馬匹等十多萬牲口。

涼州刺史府熬過了前面的苦日子,這兩年是結結實實地吃了大肥肉。

這幾年手頭一直緊巴巴的張大秘書突然寬裕起來,在高興之餘,很是殷勤地犒勞了馮刺史一番。

反正馮刺史有一段時間是大爽特爽了好幾回。

建興十三年八月的草原,已經開始進入秋高氣爽的天氣。

一隊千來人的騎軍,正沿着時隱時現的前漢關塞向東而行。

紅色的旗幟,赤色的衣甲,都在表明着他們的漢軍身份。

不遠處已經倒塌的烽燧,被摧毀而倒在荒草裡的塞牆,即便是相隔數百年後,它們仍在試圖地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爲這支漢軍指引方向。

這支漢軍的領頭將軍是一位年青人,他坐在戰馬上,從背囊裡拿出地圖,數了數上面烽燧的標誌,在心裡默默地念道:

“第九個……”

雖然已經不止是第一次走這條路,但在蒼茫的草原上,與關塞內地行軍完全是兩回事。

內地有官道,而在大草原上,連行人走出來的小徑都沒有。

一眼望去,除了綠色,還是綠色,綠茫茫的一片。

草原上的風吹過,綠色的浪花就會一層趕着一層,涌向遠方。

即便是有河流,那也被掩藏在草叢下,只有走到跟前,纔會被發現。

除非是像大河那種無法掩藏的河流。

出塞擊胡,聽着是讓人振奮,但若是沒有萬全的準備,遠離了關塞,沒有路標,就算是上萬大軍,說迷路就迷路,一點也不稀奇。

正是因爲出塞的不易,所以馮刺史纔會站在關塞遺蹟上,高呼“大漢牛逼”。

剛剛轉入鐵器社會不久的大漢,在沒有衛星,沒有座標,連精確一點的地圖都沒有的情況下。

不但多次進入大漠給予胡人毀滅性地打擊,而且還在草原上築起一萬多裡的關塞。

甚至最後還沿着絲綢之路把關塞一直築到西域去……

這種朝代,除了開掛,那就只剩下一個解釋:牛逼!

現在季漢出了一個人形掛,也僅僅是前漢關塞的基礎上,堪堪選了幾個尚還比較完整的城障,重新加以修築,作爲前哨。

這幾個城障,最遠的也不過是離居延郡五百里路。

就算是這五百里路,領軍的將領也要心存小心。

每到一處路標,都要拿出地圖,小心地加以對照,以免走岔。

居延郡每隔十天,都會派出騎軍,沿着關塞巡邏,以保證城障內將士的安全。

這一支出現在這裡的漢家騎軍,正是負責這個月的最後一次巡邏。

“將軍,有斥候回報。”

年青將軍聞言,把地圖收起來,小心地放回背囊,看向不遠處正不斷放緩馬速的斥候。

“報!將軍,前方有胡人帳營,看起來是一個部族。”

斥候來到跟前,滿臉興奮地大聲稟報道。

此言一出,將軍還未說話,旁邊的親衛已是滿臉喜色:

“將軍,莫不成是那些逃竄的鮮卑胡兒去而復返?”

也不是不可能啊!

這裡已經離居延郡數百里,有胡兒想要返回來碰碰運氣,那也正常。

以前在草原上遇到打劫的,頂多是搶些牛羊馬匹。

現在麼……連羊毛都不給你留下,人還想逃?

統統帶走!

“做什麼美夢呢?一天到晚就想着賣勞力!”

沒想到年青將軍卻是直接罵開了,“平日裡讓你們多讀點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

“也不想想,這裡已經是最後一個烽燧了,再往前走十來裡,就是城障。胡人再蠢,敢呆在虎口邊上麼?”

說到這裡,年青將軍摸了摸已經有些拉碴鬍鬚的下巴,“若是我所料不差,我們已經進入君侯新劃分出來的胡人草場。”

噫,不是野生胡人啊?

親衛們一聽,頓時覺得無趣。

涼州軍中的老兵皆知,君侯對胡夷之流,要說狠,那是真狠,不然哪來的“馮鬼王”之稱?

但要說好,那也真是好。

要不然涼州胡人也不至於視君侯爲山神傳人。

就比如這兩年出塞擊西部鮮卑,有數萬人成了勞力。

但同樣的,也有幾個部族,因爲部族大人能及時認清形勢,歸附大漢,然後被君侯安排在西部鮮卑的故地。

更重要的是,君侯甚至還給他們專門劃分了地盤,免得他們爲了爭奪草場互相廝殺。

還有人有些惋惜地說了一句:“那幾個部族,丁口算起來也不少呢,若是全部換成勞力……”

話沒說完,年青將軍就把對方罵了個狗血噴頭:

“勞力勞力!一天到晚就知道勞力,君侯的心思,也是爾等所能猜的?”

知不知道當初越巂郡就是這麼搞的?

一些不願意遷入平地的夷人部族,想要繼續享受自由,馮君侯也沒勉強,還很貼心地劃了地盤給他們生息。

甚至還規定各個部族不得隨意越界,否則官府重罰之,衆族羣攻之。

現在快十年過去了吧?

當初的那些部族頭人,現在突然有人開始主動求着要編戶了。

爲什麼?

因爲當初劃出來的地界已經有些養不起部族。

但你敢壞了馮君侯定下的規矩麼?

所以到最後,要麼是編戶。

要麼是放出多餘的青壯,加入大漢軍中。

要麼就是分出一部分人口,填實別的地方……

深謀遠慮陰鬼王,豈是說笑的?

所以別看現在這些被從天而降好事的草原部族現在笑得歡,以後哭成什麼樣還不知道呢!

更不要說,草原上的災害,可比越巂厲害多了。

一場白災下來,死多少人都不知道。

以前你還能跑到別的地方,現在呢?

想跑?

經過大漢同意了嗎?

除非你願意放棄大漢的庇護,放棄劃分給你的草場。

還是那句話,馮鬼王的好處,有那麼容易拿,那乾脆叫馮大善人算了。

“殺之撫之,恩威並施,方是治胡之道。不服者滅之,降者撫之。”

“若是不分是非曲直,皆充爲勞力,那以後胡人誰還敢降大漢?”

“更別說胡人如草,留下空地,自會有別的胡人過來填滿,若是新人不服,難道你再出兵滅之?何時能滅完?”

“倒不如留下那些聽話的,讓大漢也能安心伐賊。”

“一羣蠢貨,回去以後,吾自會向學堂要些卷子來,讓爾等考試一番,若是通不過,看吾怎麼收拾你們!”

衆人一聽,臉色慘白:

“族長,吾等知錯矣!”

年青將軍怒哼一聲,“君侯麾下,自有規矩。軍中只有將軍,哪來的族長?”

“爾等比起他人,已是佔了便宜。若是再敢肆意妄爲,就給我滾回陰平去!等會下去,領十個軍棍!”

被稱爲族長的年青將軍,正是這幾年被調任到陰平當太守的楊千萬。

當年隴右之戰後,楊千萬的大人楊駒,被大漢丞相任以陰平太守之位,正是欲借用楊駒氐王的身份,安撫陰平羌氐。

後來楊駒病重身亡,馮永主動舉薦楊千萬繼任陰平太守。

隨着越巂郡的不斷開發,夾在越巂和陰平之間的汶山和漢嘉二郡,這些年來,夷人幾乎已經全部臣服。

所以今年馮永又向大漢丞相請求,把楊千萬調至涼州軍中任職。

原因也很簡單。

涼州軍將來的主力,必然是以騎軍爲主。

現在涼州精騎由劉渾所領,禿髮闐立領胡人義從軍輔之。

而重騎由趙廣所統,重騎的輔助騎軍將領卻是一直沒有確定下來。

所以在汶山和漢嘉徹底穩定後,曾經統領胡人義從軍參與蕭關一戰的楊千萬,自然就是馮刺史眼中的不二人選。

雖然楊千萬子承父位的氐王身份已經不值錢了,但族人總還是有的。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這些親衛,自然就是楊氐王最信任的族人。

涼州軍中,訓練是苦,但待遇那也是真的沒得說。

在陰平一家辛苦勞作,都比不過一人在涼州軍中兩三個月所得。

這些親衛跟着楊千萬到了涼州,見了世面,哪還想着要回陰平去?

當下連忙唯唯喏喏。

第801章 關姬掛帥第0869章 涼州後事第0964章 小人講利(二)第0836章 且同歸,且同歸第0669章 比試第0249章 翻車第1158章 波瀾微起第0096章 紛紛擾擾說漢中(中)第0454章 爲何小妹就不能早生幾年呢?第1203章 調兵第0694章 巧合第1277章 打草摟兔子第0206章 閹奴第0359章 中年漢子第0504章 出征前第403章 幹了第1051章 弄巧成拙第0116章 勉強能用第0824 名將第1096章 試探第0826章 你做初一,我肯定要做十五第0197章 人心難測第0243章 不知名女郎第0458章 論北伐第0032章 莊戶的孩子們第1159章 延熙三年的事第0044章 與王平的第一次見面第0741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0029章 醉漢第1059章 示好第0230章 傷寒雜病論第0921章 糧食問題第0161章 被髮癔症第0824 名將第0791章 戰前第1117章 我說這是巧合,你信嗎?第0881章 只有大漢將士,哪有什麼部族?第0625章 道別第0114章 刀筆第1073章 不會種地馮君侯第0692章 天秤第0083章 純粹的人第0913章 客串第1088章 洛陽第0344章 李慕的進化第1028章 首尾難顧第1018章 是戰是逃?第0095章 紛紛擾擾說漢中(上)第0588章 告黑狀第0307章 流言之始第0452章 約……第0090章 我已經十六歲了呢!第0673章 家族大事第0360章 蒲元第0794章 返回第1017章 迴轉第0711章 當歷史遇到虛構第1020章 誘餌第1229章 聲北擊南第0007章 犁第0618章 有兵無糧第0084章 各不相同第0647章 女官第801章 關姬掛帥第1208章 司馬懿來了第0467章 閒談第0292章 角黍第0133章 魏延第1231章 爭分奪秒第0081章 死士第0646章 你來了?第0402章 高風亮節馮郎君第0322章 浪奔,浪流第0625章 道別第888章 種桑得桑第0331章 關姬進府第0067章 開荒第1173章 聯手第1308章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第0986章 天意第0599章 猜錯了第0311章 心計與重視第0886章 民心第0925章 官僚主義第1207章 兩害取其輕第0984章 渡水第0033章 關姬第0774章 解決隱患第0383章 羊神第0918章 不幹人事馮刺史第0014章 原來是他啊第0285章 前後腳第1015章 西渡,東幸第1102章 河東裴家第1221章 調兵遣將第1150章 下放縣鄉第0516章 年少熱血第1016章 走留皆難第0937章 孩子引發的問題第0351章 再見黃月英
第801章 關姬掛帥第0869章 涼州後事第0964章 小人講利(二)第0836章 且同歸,且同歸第0669章 比試第0249章 翻車第1158章 波瀾微起第0096章 紛紛擾擾說漢中(中)第0454章 爲何小妹就不能早生幾年呢?第1203章 調兵第0694章 巧合第1277章 打草摟兔子第0206章 閹奴第0359章 中年漢子第0504章 出征前第403章 幹了第1051章 弄巧成拙第0116章 勉強能用第0824 名將第1096章 試探第0826章 你做初一,我肯定要做十五第0197章 人心難測第0243章 不知名女郎第0458章 論北伐第0032章 莊戶的孩子們第1159章 延熙三年的事第0044章 與王平的第一次見面第0741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0029章 醉漢第1059章 示好第0230章 傷寒雜病論第0921章 糧食問題第0161章 被髮癔症第0824 名將第0791章 戰前第1117章 我說這是巧合,你信嗎?第0881章 只有大漢將士,哪有什麼部族?第0625章 道別第0114章 刀筆第1073章 不會種地馮君侯第0692章 天秤第0083章 純粹的人第0913章 客串第1088章 洛陽第0344章 李慕的進化第1028章 首尾難顧第1018章 是戰是逃?第0095章 紛紛擾擾說漢中(上)第0588章 告黑狀第0307章 流言之始第0452章 約……第0090章 我已經十六歲了呢!第0673章 家族大事第0360章 蒲元第0794章 返回第1017章 迴轉第0711章 當歷史遇到虛構第1020章 誘餌第1229章 聲北擊南第0007章 犁第0618章 有兵無糧第0084章 各不相同第0647章 女官第801章 關姬掛帥第1208章 司馬懿來了第0467章 閒談第0292章 角黍第0133章 魏延第1231章 爭分奪秒第0081章 死士第0646章 你來了?第0402章 高風亮節馮郎君第0322章 浪奔,浪流第0625章 道別第888章 種桑得桑第0331章 關姬進府第0067章 開荒第1173章 聯手第1308章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第0986章 天意第0599章 猜錯了第0311章 心計與重視第0886章 民心第0925章 官僚主義第1207章 兩害取其輕第0984章 渡水第0033章 關姬第0774章 解決隱患第0383章 羊神第0918章 不幹人事馮刺史第0014章 原來是他啊第0285章 前後腳第1015章 西渡,東幸第1102章 河東裴家第1221章 調兵遣將第1150章 下放縣鄉第0516章 年少熱血第1016章 走留皆難第0937章 孩子引發的問題第0351章 再見黃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