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是戰是逃?

事實上,馮刺史明着對劉渾說他不着急過河,不過是說了一半實話。

完整句應當是,在魏賊下定決心堅守的情況下,轉戰數千裡的涼州軍,所以除非萬不得已,不會進行攻堅。

要不然,關姬在搶渡的時候,也不至於在區區渡口就用上了火藥爆破這種降維打擊。

因爲此時涼州軍,根本沒有輜重部隊,只有臨時組裝的簡陋攻城器械,所以攻堅能力不足。

蟻附攻城,那就是拿將士的命去填。

但涼州軍的精兵,比較精貴,用在這種地方純屬浪費。

當然,馮刺史對劉渾所說的話,也並不算是口嗨。

至少在對幷州五部匈奴的安排,說的基本都是實話。

幷州與河東,就是後世的山西。

誰不知道山西是煤鐵之鄉?

但馮永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全部是在煤鐵上。

當然,煤鐵也是主要目的之一。

他的另一個主要目的,是煤礦的伴生礦,硫鐵礦。

衆所周知,中國的煤儲量雖然很大,但後世每年還要進口相當一部分高品質動力煤。

除了沿海地區要利用海運降低成本,國內自己的煤有太多雜質,大部分煤品質不高,也是重要原因。

這些所謂的雜質裡,硫就是含量比較高的物質。

至少從漢代時,古人就已經發現,產煤的地方,往往也是產硫的地方。

只是據馮永來到三國十多年的多方瞭解,這個時代的硫磺,基本只有兩個用途,一個是入藥,一個是用來煉丹。

問題就在於,中國從來不是一個產天然硫磺的國家包括工業時代,也沒堪探到儲量足夠夠大的天然硫磺。

而據馮土鱉這個業餘歷史愛好者的知識量,他只知道,就算是到了運用火藥比較廣泛的明代,中國也要從小……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島國進口大量硫磺。

所以在三國時代,硫磺很少,少得可憐。

那麼這些少量的硫磺是從哪裡來的呢?

它其實是古人提煉礬石失敗的產物。

問題又來了,礬石又是什麼?

它其實就是一種媒染劑,用來固定衣服染料的東西。

沒有媒染劑,衣服上的染料用水一洗,就很容易掉色。

所以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日常用品。

古代提煉礬石的原材料就是硫鐵礦,常與煤礦伴生。

馮永能知道這些東西,最初起源就是一塊小小的冰酪,給張小蘿莉製造的一塊冰酪。

這個玩意需要硝。

然後趙廣從諸葛均,也就是諸葛老妖那位不知跑哪去修仙的親弟弟,遺留下的煉丹房裡給馮永找了一些剩餘的硝。

那個煉丹房裡,還有一些沒有用完的硫磺。

這纔有了南征時的煙花,同時馮刺史才瞭解到這個時代的硫磺究竟是怎麼來的。

馮刺史爲什麼要去漢中的南鄉開個紡織工坊?

因爲那裡有煤,而紡織工坊正好需要用到大量的染料以及媒染劑。

與煤伴生的硫鐵礦又正好用來提煉媒染劑這是表面原因。

更深層的原因是,可以讓馮刺史方便試驗改進提煉礬石工藝,把它變成提煉硫磺的工藝。

然後馮刺史發現,這玩意居然涉及到火候,溫度,材料等等。

於是又只能先提煉出焦炭,改進鼓風機,改進水排……

單單對提煉礬石工藝改進所做的紙張記錄,就足足裝了一屋子。

這些工作,馮刺史一個人是無法單獨完成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還要有足夠的權力。

所以得建立興漢會,親自培養阿梅,建立學堂,成爲大漢的大佬級人物……

在已有工藝的基礎上,改進成標準工藝,讓它提煉能夠使用的高純度硫磺,就耗費了馮刺史近十年的時光。

所以馮刺史斷定,那些一穿越就立刻搞出火藥,而且還能不限量推廣使用的傢伙,他們一定有系統!

“叮”地一聲,積分兌換,憑空就能得到高爆火藥。

像馮土鱉這種失敗者,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翻閱了無數的典籍,收集了無數情報,這才能確定,前人探知產硫礦最多的地方一共有三個。

wWW✿ t t k a n✿ c o

一個是漢中,一個是河西走廊,一個就是幷州。

別看涼州現在已經能拿出合格的黑火藥,但直到現在,硫磺的產量乃是一個瓶頸。

原因也很簡單。

硫磺的提煉太慢了。

五百斤的礦石,需要煉十天,所產的硫磺又少得可憐反正對於見過工業化的馮刺史來說道,那真是少得可憐。

漢代的五百斤礦石纔多少?半噸都不到。

半噸礦石能提煉出多少東西?

唯一的好處就是,提煉過程有冷凝,得到的硫磺純度很高。

所以只能慢慢攢,時不時偷偷搞個炸藥包爆破裝神弄鬼,勉強還能支應。

但想要放開了用,搞個什麼紅衣大炮亂轟一氣,那還得繼續改進提煉工藝。

這個就只能指望主要負責人阿梅什麼時候再來一波智商爆發。

反正馮刺史已經做好了繼續等十年的準備。

同時期間還要想辦法繼續提高鋼鐵產量,更重要的是質量。 шшш▪ ttκΛ n▪ CO

不然大炮炸膛,哭的就不是對手,而是自己。

而且目前產出來的硫磺也不是說能全部用實戰。

首先要先給將士試驗,讓他們熟悉這個玩意,光是這個過程的硫磺用量,就已經夠嗆。

更何況軍中信號彈也要分走一部分。

後世司空見慣的東西,以爲拿出來不過是舉手之勞。

但實際上你如果沒有相關工業體系,那你只能去夢裡才能得到想要的東西。

再初級再簡陋的工業體系,它也是工業體系。

只要它能繼續發展下去,別說是再等十年,就是五十年六十年,那也是值得的。

站在大河邊上的馮刺史,已經有資格思考大漢的未來。

而真正能決定大漢命運的人,正站在武功水邊上,大皺眉頭,臉色難看之極,猶如吃了屎一樣難看。

連續下了十多天的秋雨,武功水習慣性暴漲,咆哮着衝向渭水。

更別說地面被雨水泡得鬆軟泥濘無比。

這種情況下,別說是戰馬,就是兵卒都沒辦法站穩。

一直在關注着對岸的大漢丞相,雨才堪堪停下,就立刻派出使者,打算是重新約定決戰的日期。

實際上也是試探。

哪知道這一回,漢軍使者根本沒能進入營寨,更別說能見司馬懿。

魏軍給出的理由是,決戰在即,營寨佈置,皆是軍中機密,外人不得入內。

禮節雖然不太對,但態度卻是不錯。

對於漢軍使者提出重新約定日期的提議,負責接待的魏軍使者,滿口應下了。

事情似乎很順利,但也正是因爲太過順利,所以大漢丞相頓時就覺得不對。

“來人!”

“丞相?”

“去,讓魏將軍過來見我。”

魏延得知丞相召喚,一刻也沒有耽擱,連忙過來拜見:

“丞相,你喚我?”

“你立刻帶領五行人馬,做好渡水的準備。”

魏延一聽,頓時又驚又喜:“那司馬懿已經答應決戰了?”

諸葛亮猛地轉過頭來,死死地盯着他,看似平靜的神色下面,蘊含着洶涌地怒火:

“不要問那麼多,速去!”

魏延討了個沒趣,也不敢多問,只得諾諾下去。

領軍到了水邊,他還猶豫着,這麼急的水流,搭浮橋都困難,司馬懿當真會放任自己過去?

難道不會有詐?

懷着這樣的心思,魏延卻是眼睜睜地看着,工程營的人,直接就是駕着小船到了對岸。

而對岸,竟是沒有一個人出來阻攔。

魏延還沒反應過來,五丈原上的丞相,已經十萬火急派了傳騎過來:

“魏將軍,丞相有令,不要等架浮橋,立刻乘竹筏渡水!”

身爲軍中的老人,魏延這個時候要是還看不出對岸有問題,那他就真是枉活了這麼多年。

“渡水,立刻渡水!”

魏延第一個跳上水筏,催促着向對岸劃去。

湍急的武功水衝得水筏搖搖晃晃,但因爲沒有對岸的箭雨,反而比以前好渡得多。

到了東岸,不等水筏停穩,魏延就直接跳了出去。

匆匆收攏了數百士卒,他就領人向着魏軍營寨方向衝去。

腳下的泥水粘乎乎的,一羣人踩在上面,咯吱咯吱作響,讓感覺很不舒服。

在跑動的過程中,不時有士卒摔了出去,但這絲毫沒有讓魏延有放緩腳步的意思。

他的目光,只顧瞪着前方,瞪着那個魏軍提前立起來,準備作決戰的營寨。

一直到他衝到魏軍營寨前,魏軍營寨已是寨門大開,早有一老卒躬着腰,舉着白旗,站在寨門前,點頭哈腰:

“這位將軍,我們降了,我們願降……”

魏延直愣愣地看着眼前寨門大開的魏營,好一會,這纔回過神來。

他再看向眼前似乎一陣風就能吹倒的老卒,面容逐漸扭曲,厲聲道:

“人呢?你們的人呢?”

“回將軍,跑了,早就跑了,十來天前就冒着大雨跑了。”

漢軍使者在營寨外看到的,不過是留下做樣子的百來人。

他們在看到漢軍開始渡水之後,也撒着腳丫跑了。

“怎麼可能跑了?怎麼會跑了?”

魏延衝進營寨裡,看着空蕩蕩的一切,喃喃自語。

說好的決戰呢?

居然冒着雨偷偷跑了?

他猶如一頭受傷的猛獸,在空寨裡轉了幾圈,紅着眼低吼道:

“司馬懿怎麼會跑?他怎麼敢跑?”

當着兩軍的面,約定了要決戰,他就這麼跑了,不怕世人恥笑嗎?

別說是魏延,就算是大漢丞相,聽到魏延的回報,說司馬懿已經跑了,亦是當場愣了半天。

“人無信不立,司馬懿此番,當着數十萬將士的面,拋信棄義,失做人之本,就算是逃回去了,又有何顏面立足於世?”

雖然大漢丞相早就看出對岸有些不對,但他只是以爲,司馬懿在決戰中想要出什麼花招。

他從來不覺得,司馬懿會悄悄遁走。

出身世家,代表着關東世家的顏面,做出這等事情,本就已經是驚世駭俗了。

更重要的是,五丈原以西,汧縣原本有兩萬魏軍,秦朗又帶了五萬人過去。

這七萬人馬,司馬懿竟是說拋棄就拋棄了,而且還是惡意拋棄。

秦朗的五萬人馬可是曹叡的禁衛軍啊!

曹家的臉面,在司馬懿面前竟是如此不值一提?

身爲大漢忠臣的丞相,根本無法想像:

有人在兵力佔據優勢的情況下,尚可一戰的情況下,竟然故意讓皇家禁衛軍來送死,藉此掩護他的逃跑。

“丞相,我們怎麼辦?要不要追?”

魏延很明顯氣急敗壞地急問道。

諸葛亮站在沙盤前,目光緊緊地盯着沙盤上的山川河流,聽到魏延的話,他搖了搖頭:

“追不上了,如果司馬懿真的存心要跑,那他此時恐怕已經在武關了。”

“再加上道路泥濘,地面溼滑,我們怎麼追?現在我們能做的,最多是派出斥候,看看司馬懿是退守長安還是前往武關,乃至潼關……。”

話未說完,諸葛亮也不知想到了什麼,他忽然轉過身來,大聲道:

“來人!”

“丞相有何吩咐?”

“立刻派人去通知吳將軍,讓人派出人手,查探賊人陣營,看看東邊的賊人是不是也冒雨跑了!”

“諾。”

如果秦朗也跑了,那麼司馬懿就是鐵了心要逃出關中。

不過西邊的七萬人馬,需要繞一大段路才能去武關,未必能跑得掉。

“如果秦朗沒跑,那麼司馬懿也未必是逃了。”

諸葛亮的臉色越發陰沉起來,“他也有可能是去了河西。”

“河西?”

“沒錯,就是河西。”諸葛亮手執長鞭,點在大河與洛水之間的地帶,“若是此時馮明文已經渡過大河,那麼極有可能會一頭撞上司馬懿的大軍。”

大漢丞相越說,聲音越是低沉:“或者,司馬懿會在哪個地方埋伏馮明文所領的涼州軍……”

不管事實究竟是什麼,此番交手,司馬懿顯然更勝一籌。

此人久在關中,熟知關中氣候,完美地利用了這一場秋雨。

若是馮明文當真已經進入河西,面對突然出現的司馬懿大軍,背後的大河就成了一條要命的絞繩。

前有大軍,後有大河,轉戰數千裡的疲憊之師……

諸葛亮的臉色陰沉得快要滴出水來。

吳班的營寨與五丈原不過是數十里路,平日裡倒不覺得有多遠,此時此刻,大漢丞相卻覺得是度日如年,心裡早已心如火焚。

就在他快要按捺不住,準備再派出人馬時,吳班終於傳回了消息:秦朗軍依然駐紮在原地。

這個消息,非但沒有讓丞相高興起來,反而是讓他更加地擔心。

如此說來,除非是司馬懿完全拋棄了西邊的七萬人馬。

否則,魏軍主力去河西的可能性只會更大。

“馮明文擅長絕地反擊,不懼背水之戰,街亭如此,金城如此,蕭關亦如此,我相信,這一次他也不會讓人失望!”

如果這個時候才追上去,非但救不了馮明文,恐怕西邊的賊人都要跑掉。

諸葛亮咬牙道,“魏延,你速領兩萬人馬,渡過渭水,拿下渭北高塬,防止秦朗從渭北逃竄。”

司馬懿大軍既然已經退走,那麼渭北高塬的守軍估計也撤走了。

不然就成了孤軍,在此時這種情況下,就是多讓一支人馬送死而已。

第0056章 知足吧第0018章 交易?第0139章 急不可耐第0714章 隱藏的歷史第1169章 索頭部第1223章 勸降,離心第0517章 軍議第1154章第1089章 試探第1037章 隱蔽戰線第0458章 論北伐第0671章 沒有頭緒第0315章 來龍去脈第1057章 後事(二)第0647章 女官第1302章 南中之南(給魅力無限的善熊諦聽成熟小叔叔加更)第0692章 天秤第1105章 意外之喜第0107章 兩個虎女第0785章 許諾第0752章 陽謀第0474章 不懂就對了第1263章 鄴臺之變第0262章 互市第1191章 歷史的重演第0683章 往南第0219章 幫我看好那個地方第0061章 世事洞明第0394章 獻計第0635章 阻於城下第0814章 危險悄至第0681章 完善第0861章 意料之外的張恭第1264章 大意了,太大意了第1140章 教化第0930章 試驗第0772章 你們考慮過我的感受嗎?第0315章 來龍去脈第0145章 諸葛喬第0983章 對策第0705章 意外第1015章 西渡,東幸第1148章 杜氏第0361章 羣魔亂舞之地第0017章 趙廣來訪第0653章 獠牙初現(給盟主善熊諦聽加更)開個單章向大家做個說明第0128章 爲什麼不是趙廣?第0262章 互市第0241章 命運的轉折第0006章 供起來的圖紙第0972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第1136章 準備第0951章 豬隊友第0255章 春天的季節第0976章 虛實不定第0905章 教學資源第0522章 旄牛部第303章 李恢的心思第0347章 回來了第1266章 歸師第0576章 亂第0819章 膠着第0826章 你做初一,我肯定要做十五第1146章 種棉花第0561章 忠義祠(二)第0097章 紛紛擾擾說漢中(下)第0560章 忠義祠第0316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0133章 魏延第1159章 延熙三年的事第1199章 王翦與李信第0037章 成了第0609章 厲害吧?第0524章 你們在幹什麼?第0999章 叛變第1014章 其疾如風第0167章 好像有搞頭啊第0052章 不是販賣,是降俘第1052章 姜維歸來第0776章 司馬師第0845章 交替第0191章 且放寬心,沒有那般嚴重第0071章 不一樣的讀書種子第1137章 漢吳之別第0618章 有兵無糧第1214章 攻取上黨第709章 驢不對馬第0138章 苜蓿第0128章 爲什麼不是趙廣?第1078章 狠絕第0736 聯手第0626章 三年之後再三年第0208章 強項令第0324章 被人搶了第0086章 王平告假第0172章 魏昌(還有一更)第0672章 試探第0417章 頂缸第0652章 身份和地位
第0056章 知足吧第0018章 交易?第0139章 急不可耐第0714章 隱藏的歷史第1169章 索頭部第1223章 勸降,離心第0517章 軍議第1154章第1089章 試探第1037章 隱蔽戰線第0458章 論北伐第0671章 沒有頭緒第0315章 來龍去脈第1057章 後事(二)第0647章 女官第1302章 南中之南(給魅力無限的善熊諦聽成熟小叔叔加更)第0692章 天秤第1105章 意外之喜第0107章 兩個虎女第0785章 許諾第0752章 陽謀第0474章 不懂就對了第1263章 鄴臺之變第0262章 互市第1191章 歷史的重演第0683章 往南第0219章 幫我看好那個地方第0061章 世事洞明第0394章 獻計第0635章 阻於城下第0814章 危險悄至第0681章 完善第0861章 意料之外的張恭第1264章 大意了,太大意了第1140章 教化第0930章 試驗第0772章 你們考慮過我的感受嗎?第0315章 來龍去脈第0145章 諸葛喬第0983章 對策第0705章 意外第1015章 西渡,東幸第1148章 杜氏第0361章 羣魔亂舞之地第0017章 趙廣來訪第0653章 獠牙初現(給盟主善熊諦聽加更)開個單章向大家做個說明第0128章 爲什麼不是趙廣?第0262章 互市第0241章 命運的轉折第0006章 供起來的圖紙第0972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第1136章 準備第0951章 豬隊友第0255章 春天的季節第0976章 虛實不定第0905章 教學資源第0522章 旄牛部第303章 李恢的心思第0347章 回來了第1266章 歸師第0576章 亂第0819章 膠着第0826章 你做初一,我肯定要做十五第1146章 種棉花第0561章 忠義祠(二)第0097章 紛紛擾擾說漢中(下)第0560章 忠義祠第0316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0133章 魏延第1159章 延熙三年的事第1199章 王翦與李信第0037章 成了第0609章 厲害吧?第0524章 你們在幹什麼?第0999章 叛變第1014章 其疾如風第0167章 好像有搞頭啊第0052章 不是販賣,是降俘第1052章 姜維歸來第0776章 司馬師第0845章 交替第0191章 且放寬心,沒有那般嚴重第0071章 不一樣的讀書種子第1137章 漢吳之別第0618章 有兵無糧第1214章 攻取上黨第709章 驢不對馬第0138章 苜蓿第0128章 爲什麼不是趙廣?第1078章 狠絕第0736 聯手第0626章 三年之後再三年第0208章 強項令第0324章 被人搶了第0086章 王平告假第0172章 魏昌(還有一更)第0672章 試探第0417章 頂缸第0652章 身份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