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隱秘的政策

陸餘、袁濤、趙躍三人乃是最初跟着張林在大王鄉里發展的三個書生,也是《啓蒙書》的主編作者。

現今,陸餘負責官報總署,趙躍負責育教總署。袁濤在育教總署裡配合趙躍幹了一陣子,表現不錯,是時候把他和另外一個宣和元年招募書生周敏二人拎出來獨當一面了。

想當張林的秘書,其人必須可靠安全,嘴巴嚴能保守秘密,且文章功底不能太弱。秘書有較大權限進出主公府邸,代表的乃是張林,自然得熟悉底下各方面的總署衙門。

考慮了很久,張林還是決定讓周敏這個後來者來充當第一任機要秘書總署的署長,給其組建總署人員的權利。原因無他,這人一向喜靜不喜動,惜字如金,嘴巴看上去就很牢靠。

至於袁濤,此人精於算計,有點小心眼,對錢看得很重,因此被張某人故意安排去了財政總署衙門,希望他管好自己的手。

夜色降下,今兒的晚飯吃的遲,只因老爺專程等一個人來。

偏廳中,張林一手夾菜吃飯,一邊漫不經心地說話。

“知道我爲什麼選你嗎?”

“請主公明示。”

張林笑道:“從你進府到現在,算上剛纔那句,就說了十三句話,可見你是個能管得住嘴巴的人。想當好機要秘書,第一條就是要學會保密,你跟在我身邊自然會知曉很多以你職責不該知道的秘密,我希望你能很好理解機要和秘書二詞的含義,切記禍從口出。”

周敏面不改色地點了點頭:“是!”

“招人方面,你自己去從趙署長的育教總署裡挑,招來的人先去馮海的廉政總署裡歷練一個月,表現合格了再正式入職。這方面我不管,但若有泄密事項,你是逃不了責任的。所以選人,一定要慎重。”

“屬下明白!”

張林笑笑,又道:“換了職務,你也得適應新的環境。在你招到合適的親隨秘書前,你這個署長得親自跟着我忙一陣子,這段時間就住在府邸外院廂房吧,我讓人收拾個院子與你。”

“是,多謝主公!”

“呵呵,來吃菜,這道麻婆豆腐乃是我大妾所做,平常可難得嚐到她的手藝。”

周敏只點了下頭,伸筷子去輕輕夾起放入嘴中,給了個味道好極了的肯定表情。他一向是食不語,若不是主公請客,他是絕不會在飯桌上說這許多句話的。

他知道秘書總署類似宋朝廷的中樞,看似光鮮,但權力卻被一分爲二,只保留了起草校案和傳達命令的職責。也就是說,秘書總署的頂頭上司乃是主公,下分的秘書辦爲各級公署或衙門的領官。

雖然主公沒說,但周敏能猜出來這個秘書總署的官階品級一定不高,屬於朝廷紅人,但卻不屬於最頂尖的權貴階層。

有得有失吧。

他一介布衣,當初跟着南下也就是科舉不第而拼一下前程,如今一步登天,也算是自己前三十年人生做出的最爲明智的決定。

眼下的主公能不能最終坐得九五之尊的寶座,還需要一場跟宋朝廷的硬仗來證明,福建路和兩浙路看似穩定,實則人心浮動,也需要靠第二次勝利去穩固。

張林爲了在短時間內將自己規劃圖上的各處機構完善,不得已之下,針對福建路和部分兩浙路地區上的當地衙門官吏進行了查審,將其中一批還可以改造的官吏釋放出獄,讓他們一邊學習新法,一邊戴罪立功地做事。

此舉雖然有風險,但總歸是解決了行政官員的崗位空缺,這批人中肯定有人還思想停留在過去,很容易受到宋朝廷的蠱惑。

針對這部分舊官吏的反水問題,張林忽而想起後世新中國六七十年代那不堪回首的十年動盪歲月,有點明白當初的偉人爲何要進行文割了。

很多事只有在親身經歷後,才能體會到歷史中不能明說的道理。

就比如土葬和火葬,宋時代的人講究入土爲安,正常人生老病死乃是善終,一般都是用棺材裝屍體土埋的。而橫死或者作惡而死的人,大多則是火葬了事。

選擇土葬的人,往往會挑選福貴之地,而這些墓處往往是風水極佳的土地,適合農耕或者畜牧。身份地位高的人,死了都要佔個百八十畝地,着實有些浪費資源。

不過現階段鼓吹火葬是不明智的,想扭轉火葬改土葬的風俗,還得自上而下地改,不能自下而上。讓達官顯貴們帶頭火葬,以道義宣揚出去,纔會引發民衆的跟隨。而非強行立法迫使下層百姓火葬,只會適得其反地受人詬病和被百姓仇視,繼而引發動亂。

再比如過關卡稅問題,這乃是宋朝廷稅賦極爲重要的來源,也是底層官差們養家餬口撈外快的門路,效果類似於後世的道路收費站。

這個收費,張林轄下的福建路和部分兩浙路依然在實行,乃是各地公署衙門的稅賦來源之一。將來要不要取消,該如何取消,對張林而言都是燒腦子的問題。

他自己心裡對官方收過路費是相當鄙視的,但現在他當家做主則猶豫不決了。若是不收的話,那麼朝廷就要補貼一大筆錢下放到基層官差小吏身上,這一進一出則是數不清的國庫空缺。

打個比方,基建工程包括大規模道路施工和房屋修建以及大型作坊建設都是工建總署衙門的職責,這錢當然是由財政總署裡審計覈算和批准,經過張林點頭後從銀務署裡撥下去。這筆錢來自銀務署,也就是來自於官方制度下對百姓徵收的各項稅賦。

錢用來建造運輸道路,百姓是受惠的,但道路是有使用壽命的,每隔一段時間便要重新修繕,這又是一筆開支。

若是不把這幾筆開支均攤在百姓身上,僅福建和兩浙二路的基建工程就能把張林的小朝廷搞破產,更別提什麼高薪養廉政策了。到時候底層官差小吏的待遇不穩定了,只能知法犯法地把手伸向百姓,那就違背了最初的政策目的。

到頭來,只會弄得怨言四起。

後世的道路收費站原理,搬到古代來,其實就是過關卡稅的稅賦方式。只不過前者是一層層地摳錢,讓你感覺不到心痛。後者是拿刀劃下一塊肉,順便還放點血,收費方式比較粗暴直觀點。

所以,這基建工程的花費負擔,不能朝廷單獨來抗,還得采取一些隱晦的手段從百姓荷包裡掏。至於最好的掏錢方式,莫過於商業行爲了。

這些手段,不管是如今時代或者是後世,都無法從書本上獲得,任何國家是絕不會把什麼東西都明明白白地公佈於衆的。

第686章 拜訪老東家第66章 慫恿石秀第432章 金國禮賀第288章 坩堝鍊鋼法第596章 定下發展調子第686章 拜訪老東家第512章 各部札子第182章 祝氏三傑第61章 娶妾和應邀第681章 移民手續第323章 爺什麼都懂第447章 捨不得吃第11章 明裡暗裡的調戲第406章 戰壕掘進第511章 政績第405章 攻城第400章 有趣的計時器第338章 夷州遷徙第54章 要爽由自己第212章 試探交鋒第423章 遼軍拼命第726章 勇士角色第608章 皇位繼承人第164章 花魁之期第409章 合兵廬州城第271章 改造海船第11章 明裡暗裡的調戲第345章 科學的小進步第104章 古時使女第623章 鎖國鎖技術第504章 秦檜的前程第451章 流連花叢第286章 火炮進展第324章 朝國理事公署第674章 私了間諜案第651章 年輕人的時代第168章 改良肚兜第77章 準備動手第610章 高麗很難受第488章 海軍規劃第221章 王黼就任第504章 秦檜的前程第382章 遠近戰略第679章 資本血腥第186章 老爺的無恥心思第623章 鎖國鎖技術第703章 個人房產法案第409章 合兵廬州城第556章 開戰第33章 送別第149章 揹包生意第289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135章 造反總得有個理由第205章 樑中書的變態行徑第306章 丫鬟心思第564章 嚴防技術泄露第551章 賞賜大內總管第211章 各有詭心第556章 開戰第667章 民間工程承包制第139章 上元節第58章 喜當爹第555章 戰損處罰第272章 設計擊火方式第725章 新世界第481章 產能過剩第513章 絲綢之路第234章 聲東擊西第179章 準乎?第686章 拜訪老東家第111章 司戶參軍第200章 賺李應上山第448章 金國求和第384章 軍機署和錦衣衛第439章 比鬥第498章 科學瓶頂第491章 爲人父者第106章 聘用歐管事第258章 朝廷震怒第223章 楠兒有喜第13章 收買王婆子第478章 商業帶動第61章 娶妾和應邀第446章 人口第421章 合兵析律府第319章 聞歌尋歡第177章 忽然間索然無味第589章 收拾蒙古部族第305章 戰術和戰略第656章 技術輸出第599章 海商第166章 緣分送錢法第717章 尼金家族第412章 童貫野心第201章 回返大名第691章 德里蘇丹國第433章 登基第556章 開戰第23章 賠罪西門慶第697章 第一軍團
第686章 拜訪老東家第66章 慫恿石秀第432章 金國禮賀第288章 坩堝鍊鋼法第596章 定下發展調子第686章 拜訪老東家第512章 各部札子第182章 祝氏三傑第61章 娶妾和應邀第681章 移民手續第323章 爺什麼都懂第447章 捨不得吃第11章 明裡暗裡的調戲第406章 戰壕掘進第511章 政績第405章 攻城第400章 有趣的計時器第338章 夷州遷徙第54章 要爽由自己第212章 試探交鋒第423章 遼軍拼命第726章 勇士角色第608章 皇位繼承人第164章 花魁之期第409章 合兵廬州城第271章 改造海船第11章 明裡暗裡的調戲第345章 科學的小進步第104章 古時使女第623章 鎖國鎖技術第504章 秦檜的前程第451章 流連花叢第286章 火炮進展第324章 朝國理事公署第674章 私了間諜案第651章 年輕人的時代第168章 改良肚兜第77章 準備動手第610章 高麗很難受第488章 海軍規劃第221章 王黼就任第504章 秦檜的前程第382章 遠近戰略第679章 資本血腥第186章 老爺的無恥心思第623章 鎖國鎖技術第703章 個人房產法案第409章 合兵廬州城第556章 開戰第33章 送別第149章 揹包生意第289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135章 造反總得有個理由第205章 樑中書的變態行徑第306章 丫鬟心思第564章 嚴防技術泄露第551章 賞賜大內總管第211章 各有詭心第556章 開戰第667章 民間工程承包制第139章 上元節第58章 喜當爹第555章 戰損處罰第272章 設計擊火方式第725章 新世界第481章 產能過剩第513章 絲綢之路第234章 聲東擊西第179章 準乎?第686章 拜訪老東家第111章 司戶參軍第200章 賺李應上山第448章 金國求和第384章 軍機署和錦衣衛第439章 比鬥第498章 科學瓶頂第491章 爲人父者第106章 聘用歐管事第258章 朝廷震怒第223章 楠兒有喜第13章 收買王婆子第478章 商業帶動第61章 娶妾和應邀第446章 人口第421章 合兵析律府第319章 聞歌尋歡第177章 忽然間索然無味第589章 收拾蒙古部族第305章 戰術和戰略第656章 技術輸出第599章 海商第166章 緣分送錢法第717章 尼金家族第412章 童貫野心第201章 回返大名第691章 德里蘇丹國第433章 登基第556章 開戰第23章 賠罪西門慶第697章 第一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