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改造海船

張林努力回想後世從小說裡看到的古代槍炮知識。

他建議道:“你可以把炮尾的槽子給挖空,用絲綢布把火藥包着做成炸藥包,先不要想那麼遠,把震天雷改成實心鐵球,以鐵球作爲炮彈。”

陳良插嘴道:“震天雷改成實心鐵球,那還有什麼威力?”

張林笑道:“那是你想的,這個大小的鐵球別看只有五六斤重,要是真能快速地射出去,只怕披甲馬匹都能給打個對穿。砸在人身上,不死也重傷。”

他握拳在陳良的胸膛上抵住,快速地示範了兩次,一次速度慢,一次速度極快,把陳良偌大的健壯身軀給衝倒在地,問道:“懂了嗎?”

陳良若有所思地道:“這跟射箭是同一個道理,只不過把士兵換成了火藥發力而已。”

“對,就是這個原理。”張林對田火匠道:“你先把自己的想法擱下,試一試我說的辦法。另外,現在鐵匠也有七八十家人,你得多找他們商量着改進炮管。畢竟用銅製作太費錢了,還是要以鐵質爲主,咱們宋國有不少農具都是用鐵模製作出來的,你可以大膽地試用。先以泥模製作鐵模,一塊一塊地分開製作,然後鐵模裡面要用防粘的塗層材料,用鐵水澆鑄的方法來制炮管。多把咱們宋國造船的榫卯手藝帶進其中,應該效果會好一些。”

田火匠目瞪口呆地沉思着,忽然一拍腦袋一溜煙地跑回作坊裡,跟發了失心瘋一般。

張林對旁邊忐忑不安的夥計道:“提醒下你師傅,先把炮身炸膛的煉製問題解決了,再去考慮炮彈爲震天雷的製作。”

夥計跪下道:“是,主公,小人記住了。”

“去拿筆墨來,我畫個圖紙留給他。”

等夥計拿來筆墨紙硯,張林用筆尖蘸墨,以線條勾勒圖案,把車輪炮架的構思畫在紙上。他雖然不知道具體設計,但總歸比這時代的人懂得很多火藥爆炸原理。

他儘量回憶着腦海裡的記憶,把鴉片戰爭時候的大**案繪畫下來,至於其中的內部結構,他則一知半解地在旁邊寫下自己的建議。

古代大炮說簡單地無非是利用火藥在狹窄封閉空間裡燃燒時候產生的強大沖力,將炮彈激發出去,結構總是可以摸索出來的,最重要是解決炮身強度的質地問題。

他記得炮彈在射出去時,滑膛問題最爲關鍵,好像就是用鐵模鑄造方式解決的。至於炸膛則是材質問題,鍊鐵鍊鋼還需要長期的摸索。

可憐他不是理科出身,只知道鍊鐵時候裡面的碳含量最少越好。現在鐵匠大多采用的是把融化的生鐵和熟鐵合煉方法,煉出宿鐵,也就是田火匠用作炮管的材料。

只是這般煉製工藝跟工匠的個人水平有很大關係,十個鐵匠裡有五六種不同的生、熟鐵合練比例,只能慢慢地實驗哪種最好。

研發火炮,攀升科技樹真的是急不來的事情,張林只能耐心地等待,儘可能地給這些匠人們提供足夠的材料用於消耗,希望早一日能把火炮裝上戰船。

船坊。

張林當初支使林守成南下,着重交代了火藥作坊和船坊的建設,因此林守成不敢大意,在這兩項差事上做足了功夫。

此番夷州島上的九千口人,除去虎威軍佔了三分之一,船坊的工匠家人也佔了三分之一,北宋四大官印船坊的人才幾乎被張林擄劫一空。在威逼利誘之下,這些工匠爲了家人只能是發揮才幹,一共建造了兩處船坊。

對現在擁有的龐大海船隊伍來說,兩處船坊遠遠不夠,至少得十處才能勉強運作,這是張林來年的重中之重任務。

船坊裡,張林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少部分工匠仍然對自己有很大的敵意,那目光隱藏着怨恨。這事兒他也沒辦法,好多人都是他強擄來的,遭人恨也是該的。

張林對林守成道:“咱們自己人少吃一頓肉沒關係,我答應他們的要求一定要辦到,哪怕把戰馬殺了,也得讓坊工們吃好喝好。”

林守成配合地道:“主公放心,在外頭我不敢說,但在夷州島上,沒人敢欺負他們,拿的月錢比外頭只多不少,住家貼用由小人親手操辦。”

一個年紀稍大的坊工看不過他們在演雙簧戲,哼聲道:“給再多月錢又有何用?你強盜一般把我們一家老小擄劫到此,到底安的什麼心?”

人羣被這老坊工一番話弄得情緒沸騰,好多年輕工匠都把目光燃燒起來,恨恨地看向張林,那架勢猶如要吃人一般。

“大膽!”呂成拔出腰刀往前一站,隨從們紛紛亮出兵器以防匠人們作亂。

林守成也沒想還真有人不開眼,急得滿頭汗不知怎麼下臺。

張林卻對呂成等人喝道:“作甚麼,把刀收起來。我們的刀是對付朝廷貪官污吏,是對付欺壓漢人的胡人的,不是用來欺負百姓的。”

那老坊工斜着眼睛,冷聲道:“少在那裝腔作勢地假惺惺,他們喊你主公,你張臨不就想造反當皇帝麼?想收買我等民心,做夢去吧!”

張臨幾步走上前,溫和笑道:“老人家,你是哪裡人?”

“老漢便是在杭州官船坊被你們擄劫上船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老漢喚作周應,添爲坊營領頭二十年。你要殺便殺,莫要牽累我家兒孫輩。”

“我殺你作甚?”張臨道:“我好不容易請你們來了夷州島,好吃好喝地供着你們,乃是爲了將來造福天下萬民。我當初答應你們的承諾,可有食言?”

“任你花言巧語,也休想糊弄了老漢。老漢別的沒有,骨頭倒是硬的很,且試試你的刀能不能殺得斷?”

張林沉聲道:“據我所知,你在船坊就算是個領頭,每月也不過拿五貫錢,勉強養活一家老小。難道有比在我這裡吃得好,受的尊敬多?周老爹,我且不跟你多說些大道理,所謂日久見人心,三年之後,你和你們這些人若想離開夷州島,我張林絕對不攔着,禮送爾等出島。若有食言,便如此發!”

他伸手拔出腰間寶劍,拽出一縷頭髮割斷,朗聲道:“三年後,若爾等想要離島,我張臨定禮送出島,月錢一文不少地發給你們,斷不會以家人威脅爾等。若有違誓,叫我死無葬身之地!”

周應驚訝道:“你……”

張林道:“我向來說話算話,人無信而不立,有這麼多將士作證,你且寬心便是。”

他發下毒誓後,亂哄哄的場面頓時沉寂下來,衆多坊工們神色不一地看着他,臉上怨恨少了許多。

張臨對衆人大聲笑道:“你們且當是在此做工,吃的喝的住的我都不收你們的錢,但月錢不會少你們一文,家中有孩童的我也負責教他們讀書識字。三年後,你們若要回去,還能帶大幾百貫錢還鄉,每家都能買個百畝地過好日子。”

衆人嗡嗡嗡地議論紛紛,周應吭聲道:“但願你不要出爾反爾,說罷,你想要老漢這幫人做什麼?”

“改船!”張林道:“我從各處船坊里弄來的海船雖然多,但大部分都是商船,我需要你們幫我加固船體,把其中一批船改成戰船。”

“你要我們改造艨艟戰船?”

“不。”張林搖頭道:“這樣吧,明日你來一趟火器作坊,我會告訴你我想要什麼樣的戰船。”

第484章 大版圖第699章 封鎖帕爾拉第403章 戰爭債券第446章 人口第61章 娶妾和應邀第407章 傷亡比例縮小第399章 新貨幣問題第708章 新法案第189章 好女怕郎纏第505章 西、北地戰局第36章 勞動改造第399章 新貨幣問題第157章 我要當官第613章 戰爭紅利第371章 難產第258章 朝廷震怒第631章 三權第333章 浪子之屈第675章 請人去送死第199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705章 第四任皇帝第121章 辭歸莘縣第646章 民智與獨裁第23章 賠罪西門慶第451章 流連花叢第72章 缺乏安全感第583章 科學的動力第319章 聞歌尋歡第53章 大雨第399章 新貨幣問題第99章 假貨探親第655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195章 拉攏欒廷玉第685章 回本土第633章 精簡軍隊第416章 遼兵討伐第377章 競技遊戲第167章 叔叔赴約第351章 基礎工業第393章 集權與分權第102章 侍寢第477章 單兵發展第389章 投誠第69章 打造利益鏈第359章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346章 戰略第419章 宋遼摩擦第568章 戰爭傷損第670章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第149章 揹包生意第174章 花魁爭選的意外第49章 招納石秀第480章 內戰第81章 真相第314章 官僚體系的惡劣第435章 圓滿的朝會第256章 殺進大名府第63章 山賊衝宅第649章 教育決定發展前景第50章 女人的心思第48章 拼命三郎第381章 拜訪第207章 誘使梁山來討伐第511章 政績第409章 合兵廬州城第623章 鎖國鎖技術第131章 唆使鬱保四第621章 蝦夷立國第395章 基礎科學公式標準化第180章 大王鄉也要搞事第14章 煎餅出爐第568章 戰爭傷損第702章 中東新格局第455章 遷都在即第405章 攻城第175章 梁山要搞事第205章 樑中書的變態行徑第452章 哄哄就得了第290章 突擊檢查第422章 南遼稱臣妥協第470章 成就感第9章 買賣大火第277章 建立軍制第610章 高麗很難受第579章 鑄幣第257章 殺奔南下第22章 玩火第577章 勞務輸入第109章 石秀嘔血第18章 賓主盡歡第498章 科學瓶頂第513章 絲綢之路第559章 中投行第75章 武松犯案第718章 二戰第144章 角伎蘇巧巧第643章 皇帝只能有一個第273章 有了閨女第623章 鎖國鎖技術第258章 朝廷震怒
第484章 大版圖第699章 封鎖帕爾拉第403章 戰爭債券第446章 人口第61章 娶妾和應邀第407章 傷亡比例縮小第399章 新貨幣問題第708章 新法案第189章 好女怕郎纏第505章 西、北地戰局第36章 勞動改造第399章 新貨幣問題第157章 我要當官第613章 戰爭紅利第371章 難產第258章 朝廷震怒第631章 三權第333章 浪子之屈第675章 請人去送死第199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705章 第四任皇帝第121章 辭歸莘縣第646章 民智與獨裁第23章 賠罪西門慶第451章 流連花叢第72章 缺乏安全感第583章 科學的動力第319章 聞歌尋歡第53章 大雨第399章 新貨幣問題第99章 假貨探親第655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195章 拉攏欒廷玉第685章 回本土第633章 精簡軍隊第416章 遼兵討伐第377章 競技遊戲第167章 叔叔赴約第351章 基礎工業第393章 集權與分權第102章 侍寢第477章 單兵發展第389章 投誠第69章 打造利益鏈第359章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346章 戰略第419章 宋遼摩擦第568章 戰爭傷損第670章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第149章 揹包生意第174章 花魁爭選的意外第49章 招納石秀第480章 內戰第81章 真相第314章 官僚體系的惡劣第435章 圓滿的朝會第256章 殺進大名府第63章 山賊衝宅第649章 教育決定發展前景第50章 女人的心思第48章 拼命三郎第381章 拜訪第207章 誘使梁山來討伐第511章 政績第409章 合兵廬州城第623章 鎖國鎖技術第131章 唆使鬱保四第621章 蝦夷立國第395章 基礎科學公式標準化第180章 大王鄉也要搞事第14章 煎餅出爐第568章 戰爭傷損第702章 中東新格局第455章 遷都在即第405章 攻城第175章 梁山要搞事第205章 樑中書的變態行徑第452章 哄哄就得了第290章 突擊檢查第422章 南遼稱臣妥協第470章 成就感第9章 買賣大火第277章 建立軍制第610章 高麗很難受第579章 鑄幣第257章 殺奔南下第22章 玩火第577章 勞務輸入第109章 石秀嘔血第18章 賓主盡歡第498章 科學瓶頂第513章 絲綢之路第559章 中投行第75章 武松犯案第718章 二戰第144章 角伎蘇巧巧第643章 皇帝只能有一個第273章 有了閨女第623章 鎖國鎖技術第258章 朝廷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