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花魁之期

張林的回信很快就傳達到了莘縣的曹寶手裡。

曹寶細細品讀信里老爺的吩咐,聯想着信上所要求開設分鋪的地點,暗自琢磨用意。第二個吩咐倒好理解,第三條就相當於把鏢行第一期至第三期的訓練人員盡數抽調回來。

這批人目前在各處鏢行裡都相當於領頭角色,乾的有聲有色,既是減輕了鏢頭的管理壓力,又能起到帶新人的作用。若是抽調回來繼續訓練,免不了造成一些混亂。

而且,老爺把這些人再進行兩月訓練是何用意?難道有見不得光的事情去做?

至於第一條吩咐則更難理解了,金人的馬匹高大耐久,兒郎們甚是喜歡,爲何要賣掉?而且還偏偏賣去兗州,還必須掛着鏢行旗號打從梁山路過?

這樣做,梁山十有八九不會放過送上門的貨物,不搶簡直天理難容。不過自家老爺於梁山有些不大不小的恩情,梁山……哦,明白了。

曹寶笑笑,自家老爺還真是捨得,拿近兩千貫錢去試探人心,只怕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的結果。

想通了老爺第一個吩咐的用意,第三個抽調鏢行老人訓練的吩咐似乎也不難理解了,他抖抖信件,放在火燭上燒成灰渣,朝門外喊了一聲。

“來人!”

“總鏢何事?”

“立刻派人去聯繫各處鏢鋪,把去歲十月和十一月間的鏢員盡數召回大王鄉去。另行通知陳教頭,讓他把新一批閒漢全送我這裡來,就說老爺吩咐的。”

“是。”門外漢子應了一聲,隨即告退。

曹寶靜坐了會兒,忽然苦笑一聲,老爺這般搞法,只怕各處鏢頭背地裡要指着他曹某人咒罵了。

轉念一想,他身爲總鏢頭,坐在這個位置上,若不替老爺擋災解憂,豈不是有負於老爺的擡舉?

與此同時,張宅外院的偏房中,王信王總管也在看張林的回信。

信裡的吩咐讓他有些疑惑,不過作不得他想,他與鏢鋪總鏢頭的地位旗鼓相當,名義上是總管最大,實際上卻各管各的。除了財賬方面可以過問,其他事宜他無權插手。

自家老爺的做法有些類似於朝廷裡太尉和樞密府,一個掌兵,一個調兵,彼此合力卻相互鉗制。他雖總管各處行當的財賬,實際上的權職並不如想象中的大。

老爺手段隱而不顯,很是老辣。只是他人,着實有些年輕的過分了。

大名府。

張林怡然自得地斜靠在軟毛褥墊上,美酒在手,耳邊絲竹之音沁人心脾,曲調鶯聲讓人回味無窮。

唐玉仙妙手撫琴,白玉蓮琵琶伴奏,唐楠兒手持牙板作拍,有時單唱,有時二人合唱,有時三人齊聲,相輔相成,頗有樂隊之風。

快活如此,神仙羨慕啊。

直到一曲完畢,守在門口等候許久的內院丫鬟纔敢開口道:“老爺,教坊司裡有人送了帖子來。”

“誰人落款?”

丫鬟如實道:“只寫了一個蘇字,並無落款。”

張林怪聲道:“好大的架子。”

唐玉仙一旁笑道:“老爺勿惱,只怕是教坊司的女子所寫,不落名款也是正常。”

張林這纔想起古代女子地位低下,能有字號的女人莫不能在史書上留一筆,大多隻有姓名,更多女子有名無姓或者有姓無名。

他揭開信匣,查閱了下信,不由失聲笑道:“你道是誰,原是蘇巧巧,平白無故想請我去院裡吃酒,不是賣藝不賣身的麼?”

唐楠兒抿了抿粉嫩嘴脣,滿眼希冀着什麼。

唐玉仙道:“算算時間,她也該請了。老爺不知,每逢七月七那天,便是教坊司和勾欄裡女子爭選花魁的日子,一年一小比,三年一大比,今年是大比之年。若她能選得花魁,便能壓一壓戴玉英三年。”

“哦,還有這事?”張林雖不在那些場所裡拈花惹草……額,唐玉仙除外。但也對其中許多事情好奇。

唐玉仙解釋道:“蘇巧巧二十有一,是上一屆花魁。而戴玉英才年方二八,正是花樣年華,比前者更受追捧。若戴玉英能贏得今年大比,便能取蘇巧巧而代之,做上花魁後自然財源廣進。”

“而且,蘇巧巧若輸掉今年大比,只怕貞潔難保,教坊司定然要將她賣個好價錢。朱脣玉臂由不得己身,不知要受多少男人的罪。”

說道這裡,唐玉仙頗有些感慨地道:“似這般曾做得花魁的女子,教坊司定不會輕易讓她脫籍,只怕熬到門庭冷落才肯罷手。”

張林附和道:“一時風光,只是吃些青春飯。”

“爺說的正是。”白玉蓮也嘆道:“這麼一想,她倒有些可憐。只是她叫爺去吃酒,又是爲何?”

唐玉仙道:“離着七月七隻有兩月不到,各地教坊司和勾欄女子都在爭選花魁,誰想落於人後?早早定下來,也好過臨陣磨槍。老爺腰纏萬貫富貴,蘇巧巧找上門是必然之事,戴玉英也會派人送帖子來的。”

張林好奇問道:“就光請我吃酒,到時怎麼選法?”

“當然是綵帶掛花啊。”唐玉仙掩口失笑:“也是,老爺不愛去那些地方,當然不知道了。”

“請吃酒只是打個賞面,若老爺中意,到時七月七晚上,則可以花錢去買綵帶和花枝,誰家女子得的最多,便是花魁。選上後,便有三年風光,甚至可以自己選客招待。綵帶百貫錢一條,花枝千貫錢一根,屆時女子上臺獻藝,臺下老爺們中意誰,就往誰臺子上丟,便是這般玩法。”

“聽起來好有趣的樣子。”張林哈哈一笑,卻打趣道:“只是爺囊中羞澀,可玩不起那般遊戲。”

不是他不想去,而是真捨不得花冤枉錢,特麼的又不能睡一覺嗨皮嗨皮,平白無故叫去捧場,當爺人傻錢多啊!

唐玉仙卻搖頭道:“勾欄裡的花魁爭選可以不去,而教坊司的花魁爭選,爺還是必須要去呢。”

某人不服,駁道:“憑啥?我不去誰還敢強派我去?”

“倒沒人敢強派爺,到時知府相公、通判,一衆參軍、都監,大名府有頭有臉的達官顯貴、富戶行商盡數到場。爺若不去,只怕丟了體面,傳了出去,買賣也受影響。”

張林嘖嘖幾聲:“這麼說,我還必須掏銀子砸她了?”

唐玉仙抖胸嗤嗤地笑:“爺若不想,到時候少掏點銀子砸她便是了。”

第534章 鐵釘戰略第695章 英愛戰爭第364章 推行新漢學第548章 島上補給第3章 嫂嫂潘金蓮第632章 經濟增漲的速度第684章 技術泄露第73章 自私互利第722章 歐洲聯盟第711章 世界不需要和平第704章 學說時代第626章 大皇子的選擇第584章 黑土地第418章 一戰成名第23章 賠罪西門慶第435章 圓滿的朝會第293章 滋養的春季第442章 漢蕃同民第226章 護短的老爺第399章 新貨幣問題第191章 先罵陣再單挑再羣毆第542章 海參崴第660章 大打出手第340章 拖童貫下水第240章 飛一下便告訴你第32章 武大昇天第718章 二戰第304章 叫你退兵你就退第274章 商船改炮艦第612章 皇室的四把刀第355章 軍器監的進步第405章 攻城第195章 拉攏欒廷玉第628章 熊鷹倆派第489章 階層鬥爭第259章 鬧民生事第60章 準備跑路第479章 海軍建設第511章 政績第100章 面試張大戶第21章 監守自盜第159章 踢開孫提舉第573章 行省規劃第465章 南下用兵第713章 戰爭下的中東第77章 準備動手第584章 黑土地第509章 三月滅西夏第213章 膽大包天第726章 勇士角色第390章 閻家口寨第164章 花魁之期第565章 好東西得用起來第183章 算計宋江第160章 與蔡媛瞎掰扯第561章 教育和科學第131章 唆使鬱保四第167章 叔叔赴約第704章 學說時代第262章 沐陽知縣第571章 東三省和外蒙第447章 捨不得吃第567章 刻線機第21章 監守自盜第52章 朝廷賞賜第395章 基礎科學公式標準化第725章 新世界第705章 第四任皇帝第466章 兄在杭州等你第137章 船隻計劃第49章 招納石秀第309章 吳用策反厲天閏第131章 唆使鬱保四第543章 戰爭意圖第575章 金國想突圍第195章 拉攏欒廷玉第639章 計劃生育第225章 錢知善惡第243章 人爲利驅第401章 體制第371章 難產第138章 轉運使纔是關鍵第322章 龍中之王第646章 民智與獨裁第283章 從梁山身上割肉第338章 夷州遷徙第684章 技術泄露第644 細化與改革第155章 臨行忙碌第383章 宋軍裝備火器第512章 各部札子第368 校閱調防第94章 學塾和學院的規劃第474章 南地小朝廷第347章 光陰迫人第176章 原來不是砸的第138章 轉運使纔是關鍵第364章 推行新漢學第118章 楠兒上門邀約
第534章 鐵釘戰略第695章 英愛戰爭第364章 推行新漢學第548章 島上補給第3章 嫂嫂潘金蓮第632章 經濟增漲的速度第684章 技術泄露第73章 自私互利第722章 歐洲聯盟第711章 世界不需要和平第704章 學說時代第626章 大皇子的選擇第584章 黑土地第418章 一戰成名第23章 賠罪西門慶第435章 圓滿的朝會第293章 滋養的春季第442章 漢蕃同民第226章 護短的老爺第399章 新貨幣問題第191章 先罵陣再單挑再羣毆第542章 海參崴第660章 大打出手第340章 拖童貫下水第240章 飛一下便告訴你第32章 武大昇天第718章 二戰第304章 叫你退兵你就退第274章 商船改炮艦第612章 皇室的四把刀第355章 軍器監的進步第405章 攻城第195章 拉攏欒廷玉第628章 熊鷹倆派第489章 階層鬥爭第259章 鬧民生事第60章 準備跑路第479章 海軍建設第511章 政績第100章 面試張大戶第21章 監守自盜第159章 踢開孫提舉第573章 行省規劃第465章 南下用兵第713章 戰爭下的中東第77章 準備動手第584章 黑土地第509章 三月滅西夏第213章 膽大包天第726章 勇士角色第390章 閻家口寨第164章 花魁之期第565章 好東西得用起來第183章 算計宋江第160章 與蔡媛瞎掰扯第561章 教育和科學第131章 唆使鬱保四第167章 叔叔赴約第704章 學說時代第262章 沐陽知縣第571章 東三省和外蒙第447章 捨不得吃第567章 刻線機第21章 監守自盜第52章 朝廷賞賜第395章 基礎科學公式標準化第725章 新世界第705章 第四任皇帝第466章 兄在杭州等你第137章 船隻計劃第49章 招納石秀第309章 吳用策反厲天閏第131章 唆使鬱保四第543章 戰爭意圖第575章 金國想突圍第195章 拉攏欒廷玉第639章 計劃生育第225章 錢知善惡第243章 人爲利驅第401章 體制第371章 難產第138章 轉運使纔是關鍵第322章 龍中之王第646章 民智與獨裁第283章 從梁山身上割肉第338章 夷州遷徙第684章 技術泄露第644 細化與改革第155章 臨行忙碌第383章 宋軍裝備火器第512章 各部札子第368 校閱調防第94章 學塾和學院的規劃第474章 南地小朝廷第347章 光陰迫人第176章 原來不是砸的第138章 轉運使纔是關鍵第364章 推行新漢學第118章 楠兒上門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