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施威

這件詭異的事讓得狗男女安分了好幾天,直到新年到來,家家戶戶點燈掛彩,開始喜慶歡笑地過大節。

張林已經是搬到了西湖鄉的兩進兩出新宅院,把守寡的王婆子和潘金蓮,連帶着瓶花、翠玲、鄆哥兒幾個毛孩都叫在一起過了新年。

按照習俗,年節期間自然是要走街竄巷地走親戚的,張林孑然一身也就免了,只抽空去縣裡的大戶家裡拜年,討個吉利。

張林是陽谷縣的新一代大戶,又有陶朱公美名,鄉里縣裡慕名來拜訪他的人也不少。於是他將王婆子請來當個臨時管家,幫他打理宅院裡的大小事務。

西門慶死後,廊橋街的布鋪夥計和掌櫃也面臨去留,張林只裁剪了個別遊手好閒的夥計,大部分都留了下來。每人一個紅包,讓他們安安心心過年。

算上他麪食鋪的幫工小廝,他現在的手下夥計已是有了三四十人,出門馬車,進門有宅院,睡覺洗澡都有丫鬟服侍,也算是打拼出了一些家產,過上了小康生活。

但作爲一個有遠大理想的後世青年,來到這異世年代,怎麼可能只有這麼點小追求,當然是要繼續努力,爭取富可敵國啊。

再說潘金蓮,自從在東平府城客棧和張林成就好事的那一晚被武大郎陰魂不散地嚇了一次,好幾天都心神不寧。

她也不敢再找男人求歡了,只每日裡在武大靈位前燒香祈禱地守孝,被王婆子宣揚出去,倒招來了些好名聲。只是這陽谷縣裡誰心裡都知道,潘金蓮遲早要改嫁給張二郎的。

忙過了年節,正月初八,廊橋街的布鋪和西水橋街的麪食鋪同時開業,張林一時忙的腳跟不沾地。

因爲天氣寒冷和年節前關後系,麪食鋪的生意有點低落,所以張林又推出了一道“魚香鍋貼”麪食,用薄利多銷的策略挽回了客流量,順帶着刺激出一批“優惠客戶”。

廊橋街的布鋪因爲第一批優惠客戶的購買,在張林有意無意地街頭廣告效果下,銷量一日比一日好,便是許多大戶和中產階級的家庭也跟着潮流購買試穿,還算有不錯的口碑。

等到了正月底的時候,張林盤查了一次賬面,發現年節前後的生意平均下來居然大有起色,麪食鋪的每日純利在十八到二十兩銀子上下,而布鋪每日也有小三十兩的進項。

相比起來,還是餐飲行業佔用人力資源少,性價比好些。

張林猶豫着要不要把布鋪給砍掉,專心從事餐飲行業,但想來想去還是捨不得。

布鋪畢竟是年前藉着西門慶命案從張主薄手裡佔了大便宜,要過來的,總不能虎頭蛇尾地說賣就賣吧,那張二郎陶朱公的美名就受到玷污了。

就在他考慮是進一步開發布鋪的新款衣服,還是砍掉這個利潤比不高的行當時候,已來到了二月初五。

天寒地凍,時不時地便要飄一場雪。

算算時間,武松應該是快到了孟州城,也不知他現今如何了,會不會真如書中所說會在孟州監牢裡受到“金眼彪”施恩的照料。

古代通信極爲不便,他也沒辦法去聯絡。

這一天,他在城北大布鄉里收購料子,跟布商門談好價錢後就在鄉里坐着馬車四處溜達。大布鄉里幾乎家家戶戶都做着胚布買賣,有合夥的鋪子形式,主要的還是以家庭形成的個體戶。

廊橋街的布鋪主要是將胚布收購過來進行染色,然後再以匹卷的形式對外售賣,鋪子裡有掛靠的女紅針線師傅。不管是客人拿回家自己做,還是委託鋪子做都行。

目前鋪子裡出品的新款睡衣,也算的上是爲數不多的成品衣之一,主要賣的還是袍子和袖衫、寬褲和璞頭鞋襪等物。 WWW ★tt kan ★C〇

張林看着這家家戶戶裡忙碌的身影和晾曬在外面的胚布,不由得想到後世集團模式的子母公司和產業外包模式。

現在他的布鋪人手有將近三十號人,主要都是集中在染色的工作上,成品衣裳的針線師傅只有兩個。

從產業鏈上講,絲綢羅絹這些東西基本都是以個體戶形式製造出來的原料,然後經過中間商的收購和整合形成胚布,再經過一層中間商的整合流入到布鋪手裡,最終到客戶手裡要經過許多層的耗費。

客人爲什麼選擇買染好色的成品布回家讓自家婆娘或者丫鬟女紅做,而不是直接購買成品衣,一是手藝原因,二個就是成本原因。就比如西門慶給潘金蓮工錢,讓她拿回家做衣服的案例。

張林就想,如果能把自己成品衣的成本損耗降低到別人請女紅幫工的程度,那麼這買賣就能活潤起來。而要降低成本損耗,源頭還是在胚布進貨和染布半成品這兩個人工和運輸損耗的過程中。

後世針對這個現象的解決辦法,是以作坊工廠模式代替散戶個體戶,這樣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效率和約束人工運輸費用,形成勞動力密集型產業。

張林越想越是覺得有些眉目了,自己在陽谷縣裡算小有名聲,而且縣裡鄉里的散戶閒婦數量不算少,何不在西湖鄉里把這些資源整合起來?只要形成勞動力密集區域的經營模式,不論是他想在餐飲行業還是布料行業裡闖蕩,都是具有開拓性的效用。

只是說歸說,要辦成這件事還得從長計議,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搞定的。他想了想,決定先從自家的布鋪動手,先形成一套正規小流程,再把規模一點點地擴大開來。

回到布鋪的時候,已是傍晚時分,外頭天色昏暗,街道上霜雪堆積泥濘不堪。

張林把王掌櫃和一干負責任叫來後廳開會,開口就道:“諸位都是這鋪子的老人,許多規矩還按照原來的去做,我就不再強調了。咱們做的是服務行業,不管來的是泥腿子還是大官人,那都是咱們的衣食父母,要好好照顧着。這門庭不掃,像什麼樣子?”

他掃了一眼王掌櫃,似笑非笑地道:“要是客人來鋪上買東西,在咱們門口摔一跤,那這買賣還做不做了?”

王掌櫃心領神會地連忙道:“老爺說的是,小人待會就叫人去清掃冰雪。”

張林面色一凝,不悅地道:“我要的不是待會,是現在,立刻給我叫人去掃,從周家酒肆一路掃到廊橋上。”

“可,可那些地方不是咱們鋪子該管的啊。”王掌櫃正要再說,見自家的年輕老爺臉色不善,趕緊閉嘴道:“是是,小人這就去安排。”

張林叫住他:“今日就掃這一大段當作懲罰,以後每天都把門前鋪子和廊橋上面清掃一遍,若是再讓我聽到客人抱怨,你這掌櫃就親自去掃!”

第178章 二爺不是慈善家第615章 半島戰爭第646章 民智與獨裁第83章 買命錢第141章 官坊舊船翻新第19章 巴結官吏第148章 新東家第627章 新內閣人選第374章 威脅金使第58章 喜當爹第716章 銀聯第600章 私巡第288章 坩堝鍊鋼法第321章 上門第17章 請客吃酒第610章 高麗很難受第269章 沿途敲竹槓第580章 政績賞罰第229章 暗度陳倉第533章 婚嫁移民第494章 河套困局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議第511章 政績第458章 行省和軍權第522章 第二個兒子第187章 追女手段不重要第412章 童貫野心第580章 政績賞罰第226章 護短的老爺第343章 整治寺廟第165章 該砸多少錢?第54章 要爽由自己第220章 新知府人選第54章 要爽由自己第101章 白玉蓮第418章 一戰成名第210章 禍水東引第595章 舊儒不死第201章 回返大名第180章 大王鄉也要搞事第53章 大雨第530章 稅改第7章 肉夾饃第550章 扶持蝦夷第503章 奴隸制度第311章 命如草芥第46章 施恩的苦惱第179章 準乎?第495章 內憂外患第673章 同進社第456章 慈善事業第674章 私了間諜案第295章 梁山上島第723章 火星飛船殘骸第666章 婚姻法案第694章 機動部隊第163章 老鏢員有模有樣第487章 匡扶東正道教第26章 西域香膏第259章 鬧民生事第183章 算計宋江第330章 詔安使第487章 匡扶東正道教第669章 有理有據第17章 請客吃酒第436章 鴛兒橋的女人第488章 海軍規劃第343章 整治寺廟第502章 最後的遼軍第591章 燕青的歸宿第545章 跟隨貿易發展經濟第655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353章 買藥第577章 勞務輸入第88章 經濟發展第449章 科考改革第364章 推行新漢學第180章 大王鄉也要搞事第93章 招聘教書先生第368 校閱調防第257章 殺奔南下第677章 新貨幣返稅政策第593章 天經地義第366章 瓶頂和缺陷第72章 缺乏安全感第460章 周邊形勢第491章 爲人父者第358章 新式唐刀第277章 建立軍制第384章 軍機署和錦衣衛第386章 當一個炮兵第163章 老鏢員有模有樣第154章 表哥表妹第122章 回返莘縣第277章 建立軍制第455章 遷都在即第420章 戰爭爆發第228章 梁山設計第448章 金國求和第314章 官僚體系的惡劣
第178章 二爺不是慈善家第615章 半島戰爭第646章 民智與獨裁第83章 買命錢第141章 官坊舊船翻新第19章 巴結官吏第148章 新東家第627章 新內閣人選第374章 威脅金使第58章 喜當爹第716章 銀聯第600章 私巡第288章 坩堝鍊鋼法第321章 上門第17章 請客吃酒第610章 高麗很難受第269章 沿途敲竹槓第580章 政績賞罰第229章 暗度陳倉第533章 婚嫁移民第494章 河套困局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議第511章 政績第458章 行省和軍權第522章 第二個兒子第187章 追女手段不重要第412章 童貫野心第580章 政績賞罰第226章 護短的老爺第343章 整治寺廟第165章 該砸多少錢?第54章 要爽由自己第220章 新知府人選第54章 要爽由自己第101章 白玉蓮第418章 一戰成名第210章 禍水東引第595章 舊儒不死第201章 回返大名第180章 大王鄉也要搞事第53章 大雨第530章 稅改第7章 肉夾饃第550章 扶持蝦夷第503章 奴隸制度第311章 命如草芥第46章 施恩的苦惱第179章 準乎?第495章 內憂外患第673章 同進社第456章 慈善事業第674章 私了間諜案第295章 梁山上島第723章 火星飛船殘骸第666章 婚姻法案第694章 機動部隊第163章 老鏢員有模有樣第487章 匡扶東正道教第26章 西域香膏第259章 鬧民生事第183章 算計宋江第330章 詔安使第487章 匡扶東正道教第669章 有理有據第17章 請客吃酒第436章 鴛兒橋的女人第488章 海軍規劃第343章 整治寺廟第502章 最後的遼軍第591章 燕青的歸宿第545章 跟隨貿易發展經濟第655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353章 買藥第577章 勞務輸入第88章 經濟發展第449章 科考改革第364章 推行新漢學第180章 大王鄉也要搞事第93章 招聘教書先生第368 校閱調防第257章 殺奔南下第677章 新貨幣返稅政策第593章 天經地義第366章 瓶頂和缺陷第72章 缺乏安全感第460章 周邊形勢第491章 爲人父者第358章 新式唐刀第277章 建立軍制第384章 軍機署和錦衣衛第386章 當一個炮兵第163章 老鏢員有模有樣第154章 表哥表妹第122章 回返莘縣第277章 建立軍制第455章 遷都在即第420章 戰爭爆發第228章 梁山設計第448章 金國求和第314章 官僚體系的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