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慈善事業

有的只當是新鮮趣聞聽了就罷,有的卻不以爲然地覺得天子收李師師作嬪妃倒也沒什麼關係,官報不是說了麼,前朝腐敗可怪不到女子身上,乃是天子和大臣們上樑不正下樑歪。

有的卻是認爲李師師此女不祥,乃是妖狐轉世,說不得就把英明神武的天子給誘惑墮落了。

且李師師是作爲使女入府的,雖然年歲已過三十未婚,但她畢竟是自願的,只要按律法繳納“未婚稅”,律法也管不到她頭上。

陛下如今有一子三女,一妻九妾,按“一妻五妾法”,這個數量是剛好滿員的。但是民間有傳言說仙妃娘娘唐玉仙已是懷了孩兒,那麼這就多出了一個納妾的名額。

按天子的脾氣,這個名額多半會落到李師師的頭上。當然,前提條件是仙妃肚子裡的孩兒能順利出生。

司法大臣李綱曾牛掰轟轟地面呈“納妃李師師有傷皇家體統”的諫言,被張某人以“沒觸犯律法”給義正言辭地頂了回去。

這事兒律法管不着,那大臣們只能以“李師師名聲不檢點”的理由進諫。但很快,這個理由也站不腳了。

這時代文化興盛,百姓思想開明,風流才子娶教坊司女子,名伎傾慕才子的故事廣爲百姓稱讚,引以爲美談。

李師師百年難得一遇,容顏傾國傾城,又兼琴棋書畫的才藝,足以配得上天子之尊。天子都不嫌棄她的出身,別人又有何權利干涉呢?

且禮義仁智信,李師師無論哪一方面都是符合大齡女子“再婚”的標準,人家把三百多萬元(四十萬貫)私房錢都捐給了育教總署支援教化孩童的事業,可謂功德無量。這樣大胸懷的奇女子,又怎會是妖狐轉世呢?

育教總署得了這麼一筆專項捐款後,育教大臣趙躍立刻站在了李師師這一邊,搖旗吶喊地爲她助威,爲天下教坊司女子抱不平。

衆多教坊司的女子在羨慕之餘,也紛紛花錢找槍手,在民間報紙上大肆刊載聲援李師師的文章。淪落風塵已是不幸,難道還沒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了?

許多已嫁入豪門大戶的原教坊司女子也不甘落後,逼着寵愛她們的老爺們對外宣傳幸福生活,爲教坊司出身的女子“正名”。

一些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才子們也紛紛寫文寫詞,讚美教坊司女子才藝德俱佳,只是命運不濟罷了,世人當不能用另類眼光看待她們。

新朝廷的許多大臣們娶妻納妾,他們的妾氏中也不乏各地教坊司出身的有名女子,爲了自己的名聲,他們也只好站在了天子這一邊。 шшш_Tтkā n_¢ Ο

民間把這件趣事吵的沸沸揚揚,皇后扈三娘實在看不過去,便放出話稱讚李師師溫柔賢惠,知禮守法懂分寸,實乃不可多得的才女,足以婚配天子。

皇后發話後,事情也就蓋棺定論了。天子家事,正妻都支持,外人真是閒操心。

張林打通了正宮皇后這一關,見她大氣地給自己說話,更是溫柔體貼關懷備至,又是侍寢又是給她做菜,有事沒事地討好她。把扈三娘搞得哭笑不得,從古至今,就沒見過這麼賤骨頭的天子,夫妻情誼更深了。

經過將近半個月的爭論不休後,李師師也終於修成了半步正果,從西廂侍女院子裡搬出來,單獨分配了一個小苑,原先的苗兒丫鬟也回到身邊。只等唐玉仙肚子裡的孩兒出生,她便可以修成正果。

她沒想到,這個男子果真滿足了她的心願,比起微宗皇帝,當今天子顯然更“大丈夫”多了。

女人多了,便很容易讓張某人開始“挑挑揀揀”起來,就好比食物一般,有酒有肉誰還願意去吃糠咽菜?有了李師師這個極品女子,其他女子顯然遭到了皇上“冷落”。

尤其是其中比較普通的女子,像是折美鳳因爲自小習武,皮膚粗糙、腋下略有汗腥,張林也只按規矩交公糧,從未給她開過小竈。陶紅雲、潘金蓮、白玉蓮等女都是很早就跟了張某人,自然是習慣男人“喜新厭舊”,加上皇上對她們並不壞,也就勉強接受了現實。唐楠兒和劉倩兒各有各的好,又有孩兒陪着,倒也不懼。

幾女中,大概只有白菲菲最是着急了,在府裡最不安分,對新晉妃子抱着明顯的冷漠態度。有時候張林都替她愁的慌,幸虧皇后扈三娘心軟,不然就白菲菲這脾氣得吃大苦頭。

有皇后立下的規矩,後宮女人們都安安分分地點卯排隊侍寢,不讓皇上太操勞以至於傷了龍體,唯有白菲菲喜歡投機,一旦輪到她,非得纏着男人多嗨幾次。爲此,她更被女人們排斥了。

白菲菲也委屈的很,她不就是想早點懷上孩子而已,如今皇上都快有第五個孩子了,她的肚子就是不見大,從御醫那要的滋補藥都吃了不知多少。

前番五月間,張林在唐玉仙身上做了實驗,成功讓她懷孕後自然是大爲興奮。只是這個縱慾無度的方法太過於操勞,要是同時應付幾女,估計他張某人要英年早逝。

所以,他也只能有選擇性地選擇受孕對象,一段時間針對一女進行火力集中。還定下目標,爭取兩年內讓還沒有孩子的後宮女人都懷孕,省得她們有事沒事地瞎鬧騰。

自李師師名正言順後,有了獨屬她自己的小苑,高興壞了。對於捐出價值三百多萬元的私房錢,她倒也沒什麼怨言,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能換個歸屬很值得。

李師師也成爲目前中華帝國“愛心捐款”的第一人,爲天下女子掙了臉面,許多教坊女子也紛紛慷慨解囊,往育教總署裡捐款多開幾處學校教化百姓。

育教總署的趙躍自然是樂得不要不要的,在教育報上大篇幅讚賞這種愛國愛民的奉獻精神,毫不吝嗇筆墨,給與教坊女子極大的虛榮心。

一時間,各地教坊女子都被帶偏了風氣,彼此間比的不是誰珠寶首飾多,而是奉獻大小,比誰更愛國。百姓們也樂見其成,街頭小巷茶肆酒樓裡對教坊女子進行品評,稱讚她們知大義。

就連教坊司的花魁競選,也採納了愛心捐款這一個指標,畢竟一毛不拔的女人再漂亮再有才藝也說明不了其品德高尚。勾欄女子自然是以教坊司爲風向標的,紛紛有學有樣。

許多商人也不甘落後,或多或少都慷慨解囊地換取一些名聲,更有甚者甚至和教坊司或者勾欄女子合作起來,把嫖資當做愛心捐款的途徑。

事情的衍變有些出乎張某人的意料,他也沒想到古人對於“名聲”居然如此的着重,爲了防止好事變壞事,他也只能讓內閣大臣們想辦法設立一個“中華民族慈善教會”來專門處理愛心捐款事宜。

財政總署設定其爲專項錢款專門用於育教、災害、扶貧、獎學金、疾病、養老、社會慈善救濟等民生項目。爲了避免中華民族慈善教會出現後世郭美美那般的噁心事件,張林讓這個機構採用財務透明的方式來操作,每一項支出與進賬都必須登報說明。

並且,中華民族慈善教會雖然隸屬財政總署,卻實行財務獨立,接受中華帝國東正道教協會和廉政總署以及內務總署的三方監督。

其中膽敢有渾水摸魚者,在重罪法的基礎上上罪加一等,絕不姑息,並於律法中予以明確立法。

第310章 對陣第352章 小巷姑娘第95章 赤發鬼劉唐第531章 娛樂行當第119章 摸摸才知道第522章 第二個兒子第9章 買賣大火第720章 家族傳承第696章 藝術戰爭第285章 大校閱第326章 國家體系第29章 西門慶設局第309章 吳用策反厲天閏第67章 另起爐竈第177章 忽然間索然無味第142章 怒火發泄第541章 救回趙富金第611章 土地第646章 民智與獨裁第87章 鏢行開業準備第170章 嚴懲偷窺第143章 挑選官船第552章 稅種第546章 晉升之路第540章 金國身上的刺第387章 乳山縣第348章 塑造唯一信仰第36章 勞動改造第381章 拜訪第363章 基礎學科第661章 老人病第105章 消遣閒暇第227章 回到陽谷第365章 新貨幣第578章 戰爭成本回收第431章 第一任首相第584章 黑土地第51章 孟州來信第372章 集體納妾第44章 權勢第11章 明裡暗裡的調戲第228章 梁山設計第410章 無炮不戰第106章 聘用歐管事第115章 灌雞湯第113章 唐玉仙第590章 帶娃出去浪第617章 美洲新中華第247章 再會吳用第306章 丫鬟心思第570章 人口和民間金銀存儲第381章 拜訪第91章 向外拓展第552章 稅種第292章 反攻上岸第305章 戰術和戰略第49章 招納石秀第358章 新式唐刀第87章 鏢行開業準備第24章 天雷勾地火第156章 腹黑心腸第405章 攻城第326章 國家體系第574章 精簡官員第520章 讓商人登臺第720章 家族傳承第66章 慫恿石秀第452章 哄哄就得了第239章 回大名府第527章 飛剪式戰艦第433章 登基第43章 公司模式第672章 電氣化第722章 歐洲聯盟第329章 法治人治第503章 奴隸制度第619章 人口遞增第525章 戰前儲備第3章 嫂嫂潘金蓮第426章 放走高俅第706章 移民歧視事件第655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399章 新貨幣問題第592章 中原I型蒸汽機第289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480章 內戰第451章 流連花叢第171章 抓賊當人樁用第346章 戰略第120章 姐妹齊力第 719章 時代的變遷第63章 山賊衝宅第597章 化學甘油第485章 志在東亞第177章 忽然間索然無味第452章 哄哄就得了第479章 海軍建設第675章 請人去送死第286章 火炮進展第656章 技術輸出
第310章 對陣第352章 小巷姑娘第95章 赤發鬼劉唐第531章 娛樂行當第119章 摸摸才知道第522章 第二個兒子第9章 買賣大火第720章 家族傳承第696章 藝術戰爭第285章 大校閱第326章 國家體系第29章 西門慶設局第309章 吳用策反厲天閏第67章 另起爐竈第177章 忽然間索然無味第142章 怒火發泄第541章 救回趙富金第611章 土地第646章 民智與獨裁第87章 鏢行開業準備第170章 嚴懲偷窺第143章 挑選官船第552章 稅種第546章 晉升之路第540章 金國身上的刺第387章 乳山縣第348章 塑造唯一信仰第36章 勞動改造第381章 拜訪第363章 基礎學科第661章 老人病第105章 消遣閒暇第227章 回到陽谷第365章 新貨幣第578章 戰爭成本回收第431章 第一任首相第584章 黑土地第51章 孟州來信第372章 集體納妾第44章 權勢第11章 明裡暗裡的調戲第228章 梁山設計第410章 無炮不戰第106章 聘用歐管事第115章 灌雞湯第113章 唐玉仙第590章 帶娃出去浪第617章 美洲新中華第247章 再會吳用第306章 丫鬟心思第570章 人口和民間金銀存儲第381章 拜訪第91章 向外拓展第552章 稅種第292章 反攻上岸第305章 戰術和戰略第49章 招納石秀第358章 新式唐刀第87章 鏢行開業準備第24章 天雷勾地火第156章 腹黑心腸第405章 攻城第326章 國家體系第574章 精簡官員第520章 讓商人登臺第720章 家族傳承第66章 慫恿石秀第452章 哄哄就得了第239章 回大名府第527章 飛剪式戰艦第433章 登基第43章 公司模式第672章 電氣化第722章 歐洲聯盟第329章 法治人治第503章 奴隸制度第619章 人口遞增第525章 戰前儲備第3章 嫂嫂潘金蓮第426章 放走高俅第706章 移民歧視事件第655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399章 新貨幣問題第592章 中原I型蒸汽機第289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480章 內戰第451章 流連花叢第171章 抓賊當人樁用第346章 戰略第120章 姐妹齊力第 719章 時代的變遷第63章 山賊衝宅第597章 化學甘油第485章 志在東亞第177章 忽然間索然無味第452章 哄哄就得了第479章 海軍建設第675章 請人去送死第286章 火炮進展第656章 技術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