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新內閣人選

石油提煉,是利用各種油類物質沸點不同而加熱分餾。

目前已經搞出來了溶劑油、汽油、煤油、柴油、凡士林、石蠟和瀝青等等,這些名詞都是張某人按照後世習慣命名的,無傷大雅。

涉及到燃油的使用,發動機是未來的重大項目。從設計思路到材料選取,張林都儘可能地給與建議,並讓研究員們多試製。

錢,不怕花,早一步造出來他死也瞑目了。

北美督府的移民建設耗費財政億萬計,就光人口都是天文數字,但這資源花的值得。至今,北美移民人口已是突破四十五數,每年都會遷徙個七八萬人過去。

遷徙人口在中華總人口的比例很低,連出生人口的3%都不到,爲了加大北美建設力度,張林已是下令將國內許多底層家庭動員過去。

只要孩子出生在北美督府,基本上這個家庭就算落戶定居了。

對於大皇子張唸的心思,張林已是作好打算,既然兒子想創業,想另起爐竈,他這當老子的還能阻止嗎?

既然如此,那就去北美,省得在國內鬧心。但以什麼名義去,可得好好計劃一下。

中華國是不設藩王的,既然他想分家,那就必須要給與自治權,甚至是獨立權。但目前北美督府還離不開國內的支持,尤其是人口方面。

讓二十歲還不到的大皇子去北美直接就任總督,能不能勝任是一回事,形式上也阻礙了別人的進階之路。

張林考慮再三,還是把他往軍事上培養,借這小子的手去整治那些崇尚自由不服管教的印第安人。

他也不知道目前在北美盤踞的印第安人到底有多少,反正幾百萬是肯定有的,目前已發現了印第安人建設大型部落。或者說,稱之爲國家比較合適。

這些印第安人的膚色是明顯的紅色偏黃,帶着些黑色素,體格比日本國的百姓較爲健壯。

就人種體格來看,中華國目前的混血新生代在營養充足的情況下,明顯比前朝百姓要高大的多。

牛奶,已是進入了百姓家庭。中華國每年花在小學的生活補助上的資金都超過四億元,佔總財賬支出的18%。

說到這個佔比,張某人還是有些羞澀的,枉他是國際貿易學生穿越者,居然不記得gdp是如何計算的方法。

所以,目前他也只好拿財政支出當標準,規定教育支出不得低於15%,任何八歲以上的學齡孩童都必須讀書上學,否則瀆職。

爲了強制性普及教育,朝廷把百姓分爲國民和公民兩種,獲得小學畢業證書的國民纔有資格成爲公民,享受國家醫療福利。

這些年,國內新辦了許多公立和私立醫院,頗有後世醫療系統的既視感,百姓們也不再反感開刀麻醉這種小手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觀念得到有效改善。

這都要歸功於十年如一日的宣傳和教導,民智已然開啓。就光是讀書識字接受過中學學習的畢業生數量,都可以比得上這時代的大國。

底蘊,高學歷人才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寶貴財富和國力底蘊。

話說回來,東亞這一片的勢力已經是打造完成,張林決不許任何後世子孫破壞這個東亞盟約。他死後會怎樣,那也管不着了。

反正他活着,沒人可以更變他的戰略部署。

至於大皇子張唸的事,是否放棄中華國的皇位取決於他自己,願意當個安穩的皇二代就當,不願意就去北美。

雛鷹長大,總歸是有想振翅高飛傲然藍天的想法。五皇子張海的性格較爲溫和,希望不要長歪了。

皇宮中。

張林很罕見地把連任三屆的內閣三元老一齊叫來紫金殿中做客,吩咐御膳房做一桌美味佳餚,四人把酒言歡回憶曾經。

“這屆過後,內閣人選既定,還要勞煩三位仁兄多幫朕提點。朕開了口,可不許拿話糊弄纔是。”

首相吳用苦笑道:“陛下如此說,臣怎敢搪塞?相位之選,臣舉薦秦檜。”

張林一言否決,淡淡道:“他如今才正四品,就算在孟加行省政績出色連升三級也不過從二品,進內閣可以,但相位輪不上他。”

吳用撫須道:“輪資歷的確是不夠,但輪才幹,朝堂之上尚無人能與他一較長短,此乃有目共睹之事。陛下,恕臣直言,秦總督在高昌行省連任三屆,已是延誤了他的晉升之階,若是正常排資,如今也該是從三品知省。”

財政大臣林守成道:“吳相之言有理,陛下是否對秦總督太過苛刻?”

“咳咳!”國防大臣陳良乾咳兩聲以作提醒,也就是他們三人跟陛下時間最久,默契十分,說話才能這般直接。

“無妨,良藥苦口嘛。”張林笑了笑,道:“身居相位之人應當合乎時局,現下中華外無威脅,內無憂患,當以治政安民守土爲重。秦檜是個‘幹吏’,身上殺氣太重,五十知天命前,朕是不會讓他進一級內閣的。”

吳用點了下頭,又道:“那臣就舉薦胡媛。”

林守成見陛下目光掃過來,也道:“胡媛時任外交大臣,正二品,確有資格進一級內閣。臣附議!”

陳良笑道:“陛下,臣是武官,這些事我就不參合了。”

張林笑小,一言以決道:“那就胡媛吧,外交大臣的位置,由秦宰繼任。至於國防大臣,朕欲另立韓世忠。”

“陛下。”陳良訝然道:“臣……”

“你是想保舉貴武,是吧?”

“是。”

張林道:“國防大臣必須在朝參會,眼下孟加行省和吉布行省還需軍事部署,貴武和趙長河都才三十二三歲,太年輕了。在外駐軍等個五年,不遲!”

“再者,朕欲成立國會制,這也是朕今日把你們三個都叫來的緣故。退位後也不能閒着,你們吶都是朕的柱國大臣,肱骨之臣,正當一個人閱歷經驗最豐富的年齡。”

“陛下,何謂國會?”

張林笑了聲,只說了兩個字:“參政!”

吳用陡然醒悟,有種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感覺。從前他還不明白陛下做了那麼多手段明升暗降一些大臣,如今總算明白過來。

這國會制一旦成立,既能分化皇權,又能限制內閣,在朝不在官,可謂一把專殺內閣大臣們的快刀。

張林語不驚人死不休,又道:“除了國會,朕要另設在位和在野兩派,一爲民,一爲軍,剛柔相濟互相制肘,以及……監督職責。”

第70章 作秀第143章 挑選官船第691章 德里蘇丹國第174章 花魁爭選的意外第480章 內戰第41章 久旱逢甘霖第596章 定下發展調子第236章 鐵騎衝殺第395章 基礎科學公式標準化第464章 金國的困境第435章 圓滿的朝會第656章 技術輸出第581章 酷法第267章 蘇州城遇方臘軍第142章 怒火發泄第353章 買藥第235章 膠着第713章 戰爭下的中東第118章 楠兒上門邀約第390章 閻家口寨第155章 臨行忙碌第619章 人口遞增第335章 商人本色第58章 喜當爹第715章 以戰爭開啓新時代第247章 再會吳用第653章 黃昏戀不存在的第308章 筆桿子和槍桿子第541章 救回趙富金第556章 開戰第600章 私巡第506章 西夏危急第447章 捨不得吃第265章 攻破揚州府第327章 隱秘的政策第681章 移民手續第164章 花魁之期第664章 秘本第632章 經濟增漲的速度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議第306章 丫鬟心思第148章 新東家第667章 民間工程承包制第345章 科學的小進步第585章 遷族第469章 新風氣第690章 土地第650章 北美清剿第401章 體制第613章 戰爭紅利第664章 秘本第201章 回返大名第487章 匡扶東正道教第14章 煎餅出爐第7章 肉夾饃第469章 新風氣第91章 向外拓展第665章 養豬第70章 作秀第566章 兩期五年計劃第508章 西夏回援第593章 天經地義第395章 基礎科學公式標準化第530章 稅改第631章 三權第698章 軍事的政治目的第548章 島上補給第265章 攻破揚州府第127章 二女到達大王鄉第552章 稅種第695章 英愛戰爭第165章 該砸多少錢?第398章 大項目第308章 筆桿子和槍桿子第276 以法治民第654章 北美是我的第256章 殺進大名府第463章 鐵血蘭花第139章 上元節第106章 聘用歐管事第587章 旗在人在第270章 夷州島的新家第317章 口才越來越好了第579章 鑄幣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議第539章 海軍封鎖第106章 聘用歐管事第696章 藝術戰爭第411章 北地劇變第397章 技術在變革第375章 穩金打遼第418章 一戰成名第396章 磚窯第452章 哄哄就得了第38章 招納陶小娘子第369章 北上戰略第8章 九九重陽第349章 大東亞聯盟第83章 買命錢第436章 鴛兒橋的女人
第70章 作秀第143章 挑選官船第691章 德里蘇丹國第174章 花魁爭選的意外第480章 內戰第41章 久旱逢甘霖第596章 定下發展調子第236章 鐵騎衝殺第395章 基礎科學公式標準化第464章 金國的困境第435章 圓滿的朝會第656章 技術輸出第581章 酷法第267章 蘇州城遇方臘軍第142章 怒火發泄第353章 買藥第235章 膠着第713章 戰爭下的中東第118章 楠兒上門邀約第390章 閻家口寨第155章 臨行忙碌第619章 人口遞增第335章 商人本色第58章 喜當爹第715章 以戰爭開啓新時代第247章 再會吳用第653章 黃昏戀不存在的第308章 筆桿子和槍桿子第541章 救回趙富金第556章 開戰第600章 私巡第506章 西夏危急第447章 捨不得吃第265章 攻破揚州府第327章 隱秘的政策第681章 移民手續第164章 花魁之期第664章 秘本第632章 經濟增漲的速度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議第306章 丫鬟心思第148章 新東家第667章 民間工程承包制第345章 科學的小進步第585章 遷族第469章 新風氣第690章 土地第650章 北美清剿第401章 體制第613章 戰爭紅利第664章 秘本第201章 回返大名第487章 匡扶東正道教第14章 煎餅出爐第7章 肉夾饃第469章 新風氣第91章 向外拓展第665章 養豬第70章 作秀第566章 兩期五年計劃第508章 西夏回援第593章 天經地義第395章 基礎科學公式標準化第530章 稅改第631章 三權第698章 軍事的政治目的第548章 島上補給第265章 攻破揚州府第127章 二女到達大王鄉第552章 稅種第695章 英愛戰爭第165章 該砸多少錢?第398章 大項目第308章 筆桿子和槍桿子第276 以法治民第654章 北美是我的第256章 殺進大名府第463章 鐵血蘭花第139章 上元節第106章 聘用歐管事第587章 旗在人在第270章 夷州島的新家第317章 口才越來越好了第579章 鑄幣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議第539章 海軍封鎖第106章 聘用歐管事第696章 藝術戰爭第411章 北地劇變第397章 技術在變革第375章 穩金打遼第418章 一戰成名第396章 磚窯第452章 哄哄就得了第38章 招納陶小娘子第369章 北上戰略第8章 九九重陽第349章 大東亞聯盟第83章 買命錢第436章 鴛兒橋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