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單兵發展

皇上寵幸了個侍女卻沒留種,這不大不小的事情在宮中流傳開來,不過卻沒人敢光明正大里說,侍女們既是羨慕,又有些幸災樂禍。

對於劉懷燕來說,她得到的只是單獨居住的閣樓,也有了一面可以讓皇上再次臨幸的身份綠牌,至少,皇上會偶爾能看到她的名字。

張林自然沒那麼多閒工夫關心後宮的事,年節七天長假後,初八就開了新年一次大朝會。

主要是以財政總署、商務總署和軍器監牽頭,在津律郡、太原郡、河熙二郡,以這四個郡爲中心,興建大型工業區,以軍工副產品的戰略物資爲主,用以保障今年入秋可能會出現的大戰。

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距離太長了,光靠車馬船運耗費實在太大,還不如咬咬牙從緊張的財政裡再抽調一筆專款用以在前線就近的地區開建工廠呢。既能盤活整個地區的經濟,解決一部分閒置勞動力問題,又能及時地補充前線戰爭耗損。

現如今都不用說了,只要商務總署明確下一步要開發哪個地區,商人們就會跟聞着魚腥味的貓一樣蜂擁而去,在周邊開建朝廷核心技術以外的副業工廠。

春江水暖鴨先知,朝政要幹什麼,商人們看的很準。根據商務總署的經濟發展政策,許多百姓都能猜到朝廷是要對西北的党項人和北邊的金人開戰了。

果然,開年第一次大朝會結束沒幾天,商務總署就放出風聲,要在西北和北地四個大郡興建規模超大的工業帶,引得商人們大喜過望地紛紛託門路詢問。

工業帶這個詞是繼工業區後新出現的,“帶”的意思就是一系列產業,不是單單一項或者幾項,而是涵蓋吃穿住行的大部分行當。一旦與軍工掛上關係,那必然規模不會小的,養數十萬工人不在話下。

因此,這回不是零散的單個商人合作,而是以商會爲標準的合作要求,商務總署明確放出話,沒有兩百萬身家的商人沒資格參與跟朝廷的合股,跟在後面喝點湯就行了。

所以,很多身家少的商人們不樂意了,只能是彼此抱團取暖地聯合在一起,推出代表與商務總署接洽,希望能排上隊伍。

隨着閉關鎖國的影響,國內經濟增長明顯不如去年,所以朝廷只能是把核心技術控制在手中,核心技術以外的產業項目全部放給商人們來投資。不過朝廷亦是派人進行標準化施工監督和工業帶產業規劃,不讓商人們沒頭蒼蠅似的亂跟風,而是統一安排。

內閣在做出統籌安排後,底下的事情自然要交給轉向負責的大臣和官員,張林亦是帶着內閣視察去歲搬到宣州市的軍器監。

軍器監裡的軍械要比皇家科學城裡已經研發出來或者正在研發的新技術低至少一代,而且軍器監不是前朝那般只是個作坊形式,如今已是一個完整的工業帶了。

按照標準化製造,周邊工廠製造配件,核心配件有軍器監製造,最後成品也在軍器監內組裝完成。

這是劃時代管理方式,很多人一開始都不明白元武陛下爲何要這麼安排,直到工業帶建設後以提高了一倍的速度完成訂單,大家這才意識到陛下的先見之明。

就比如一套火槍,他由木質槍托、鋼製槍管、燧石擊發器、扳機等,細分可以分出十幾個部件來裝配成火槍。火槍的配套配件有彈藥罐、清膛條、背槍帶、刺刀等等。

一套火槍裡除了核心的槍管、彈藥爲軍器監負責,其餘全部打包出去給私商工廠生產,制定了嚴格的標準和號碼標識,一旦出現問題,可以追究到源頭進行重罰。

國家軍工訂單不是開玩笑的,商人們也都不敢在這上面耍手段,被查到問題輕則罰款,重則判罪,給你發配礦山勞役都是有可能的。

制定標準化,就是有軍器監統一下發標尺、模具、工人培訓、流水線生產指導,對每個外包工廠都要定期檢查和突襲抽查,嚴格管理生產環節和工廠環境。

軍器監的幾個研究所已經抽調進了皇家科學城裡,所以這個機構已衍變成大型國營軍工廠。

在化學火藥研究猶如便秘的情況下,黑火藥配比之前有少許進步,不過進步不大。不過新式彈藥的發明,卻讓張林大爲稱讚。

軍器監改變了過去把彈藥分開放,用絲綢包的製造方式,而是採用硬紙製成大號圓柱體形狀,裡面放置黑火藥和鐵丸、鉛丸等。再把這個硬紙筒彈藥裝進彈藥罐中,紙筒外抹油,士兵可以很方便的攜帶。

要使用的時候,士兵只需要從彈藥罐裡取出紙筒,咬開封口,把內中的黑火藥一部分倒進發火池裡,把子彈和剩下的少量火藥用膛條塞到槍管中。這般使用,火槍兵的射擊速度提高了將近一倍,實在是個了不起的技術,儘管不是什麼新技術。

火槍兵在戰場上的射擊速度提高一倍,意味着戰鬥力至少提升了一半,而且子彈沾了油脂,減少和槍管的摩擦,大大提高了火槍使用壽命。

張林下旨獎勵了這個研發團隊十萬元,另撥下二十萬元專款支持他們繼續研發,讓匠人們備受鼓舞,他們卻不知道,這個小小的技術能挽救回多少士兵的性命。

軍器監裡,內閣大臣們跟着元武陛下視察完火器裝配流水線後,俱都對未來的戰爭有了充足的信心。

軍器監的負責人乃是朝廷公職人員,是軍械總署管轄下的地方署長,名叫包希仁。

包署長把陛下一行人領到另一個裝備車間,讓工人們隨即從組裝流水線上留下一個已經打包好的箱子,然後在衆人面前打開展示,並詳細介紹。

“陛下,各位大人,這就是一套完整的火槍兵單兵裝備。裡面有一支燧發槍、兩個彈藥罐、五十個紙筒彈藥、輕棉甲一套、軍服一套、包鐵頭盔一頂、刺刀一柄、60升帆布揹包一個、救急食物罐一個、火石兩套、急救止血藥粉一小包、五米行軍繩索一條……合計五十三斤。”

“除了火槍槍管和紙筒彈藥爲軍器監製作,其餘全部是採購回來的標準件,經過嚴格的檢查和驗收,每一個配件都有數字標識,可以查到負責生產的私商工廠。”

張林點點頭,道:“救濟食物罐裡面裝的是什麼?”

“暫時爲空,其中東西由後勤部另行下發。按照規定,裡面是食鹽二兩、蔗糖二兩、麥芽糖條三根、風乾肉二十條。總重爲三斤五兩。”

張林對國防大臣陳良以及一干內閣大臣笑道:“朕都忍不住想看看种師道接收這批戰備物資時的表情,怕是要站不穩當了,他西軍在前朝爹不疼娘不愛的,咱們這一批戰備可是緊着他西部軍區先來。”

“陛下垂憐西軍世代功勳,乃是他們的福氣。”

陳良感慨道:“這一套火槍兵單兵裝備放在前朝,怎麼也得小兩百貫錢了吧,足抵得上一個指揮使。有這樣的裝備,加上前線戰士們辛苦訓練,臣真想不出有何理由吃敗仗。”

“這也是咱們朝廷窮的都要當褲子的原因啊。”張林對旁邊笑笑,打趣道:“是吧,朕的財政大臣?”

“陛下說笑了。”林守成苦笑一聲,露出一個無奈至極的表情。

第250章 震天雷第394章 用武器堆戰爭第688章 飛黃騰達的普爾森第48章 拼命三郎第521章 送行西域商隊第331章 刺一身龍第189章 好女怕郎纏第696章 藝術戰爭第373章 結案第710章 軍改第321章 上門第661章 老人病第248 商鋪產業全賣掉第234章 聲東擊西第509章 三月滅西夏第643章 皇帝只能有一個第454章 稅改第681章 移民手續第265章 攻破揚州府第160章 與蔡媛瞎掰扯第709章 新軍事戰術第113章 唐玉仙第489章 階層鬥爭第157章 我要當官第8章 九九重陽第515章 軍力發展第253章 差強人意第510章第177章 忽然間索然無味第452章 哄哄就得了第604章 東西伯利亞的歸屬第23章 賠罪西門慶第216章 戰後瑣事第366章 瓶頂和缺陷第28章 武大慘禍第696章 藝術戰爭第611章 土地第3章 嫂嫂潘金蓮第545章 跟隨貿易發展經濟第628章 熊鷹倆派第21章 監守自盜第136章 建設團體得有口號和理念第505章 西、北地戰局第393章 集權與分權第208章 賤人第542章 海參崴第443章 新皇宮建設第345章 科學的小進步第515章 軍力發展第130章 人生得有目標第70章 作秀第313章 威逼利誘第333章 浪子之屈第253章 差強人意第422章 南遼稱臣妥協第681章 移民手續第253章 差強人意第124章 提拔中層第478章 商業帶動第236章 鐵騎衝殺第705章 第四任皇帝第356章 改革貨幣計劃第392章 大力支援第225章 錢知善惡第651章 年輕人的時代第37章 買地皮擴建第229章 暗度陳倉第132章 年節繁瑣第143章 挑選官船第165章 該砸多少錢?第671章 知識產權第611章 土地第73章 自私互利第121章 辭歸莘縣第382章 遠近戰略第548章 島上補給第437章 吃鍋第424章 金軍反水第678章 膽子大才有肉吃第519章 新改第57章 求救第678章 膽子大才有肉吃第673章 同進社第463章 鐵血蘭花第415章 攻入燕雲第183章 算計宋江第640章 殘酷的法則第72章 缺乏安全感第585章 遷族第511章 政績第238章 挑撥離間第675章 請人去送死第375章 穩金打遼第172章 鄉里屁事多第426章 放走高俅第654章 北美是我的第624章 有名無實第301章 兵壓婺州第120章 姐妹齊力第10章 買丫頭
第250章 震天雷第394章 用武器堆戰爭第688章 飛黃騰達的普爾森第48章 拼命三郎第521章 送行西域商隊第331章 刺一身龍第189章 好女怕郎纏第696章 藝術戰爭第373章 結案第710章 軍改第321章 上門第661章 老人病第248 商鋪產業全賣掉第234章 聲東擊西第509章 三月滅西夏第643章 皇帝只能有一個第454章 稅改第681章 移民手續第265章 攻破揚州府第160章 與蔡媛瞎掰扯第709章 新軍事戰術第113章 唐玉仙第489章 階層鬥爭第157章 我要當官第8章 九九重陽第515章 軍力發展第253章 差強人意第510章第177章 忽然間索然無味第452章 哄哄就得了第604章 東西伯利亞的歸屬第23章 賠罪西門慶第216章 戰後瑣事第366章 瓶頂和缺陷第28章 武大慘禍第696章 藝術戰爭第611章 土地第3章 嫂嫂潘金蓮第545章 跟隨貿易發展經濟第628章 熊鷹倆派第21章 監守自盜第136章 建設團體得有口號和理念第505章 西、北地戰局第393章 集權與分權第208章 賤人第542章 海參崴第443章 新皇宮建設第345章 科學的小進步第515章 軍力發展第130章 人生得有目標第70章 作秀第313章 威逼利誘第333章 浪子之屈第253章 差強人意第422章 南遼稱臣妥協第681章 移民手續第253章 差強人意第124章 提拔中層第478章 商業帶動第236章 鐵騎衝殺第705章 第四任皇帝第356章 改革貨幣計劃第392章 大力支援第225章 錢知善惡第651章 年輕人的時代第37章 買地皮擴建第229章 暗度陳倉第132章 年節繁瑣第143章 挑選官船第165章 該砸多少錢?第671章 知識產權第611章 土地第73章 自私互利第121章 辭歸莘縣第382章 遠近戰略第548章 島上補給第437章 吃鍋第424章 金軍反水第678章 膽子大才有肉吃第519章 新改第57章 求救第678章 膽子大才有肉吃第673章 同進社第463章 鐵血蘭花第415章 攻入燕雲第183章 算計宋江第640章 殘酷的法則第72章 缺乏安全感第585章 遷族第511章 政績第238章 挑撥離間第675章 請人去送死第375章 穩金打遼第172章 鄉里屁事多第426章 放走高俅第654章 北美是我的第624章 有名無實第301章 兵壓婺州第120章 姐妹齊力第10章 買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