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挑撥離間

當關勝還在追殺梁山敗退兵馬的時候,張林帶着指揮營已是護着王黼回到了衙門裡,裡外佈置了防線。

他佈置好後便去王黼跟前聽差,還未進門,王黼便朝他喝道:“關勝何在?速速把他叫回來。”

張林理了理思緒,抱拳道:“我等看到中軍方向燒了夜火,便與關總管一道回救,在東城門外衝殺了一支梁山馬軍後,進城便分散開來找相公。想必……關總管還在追殺賊寇吧。”

“這廝徒有美名。”王黼氣得咬牙罵了句:“匹夫勇武!”

張林心裡暗暗好笑,嘴裡卻好意勸慰道:“相公放心,某在此定然護得您安全,賊子想傷您,必先從某屍體上跨過去。關總管立功心切,多殺賊寇也是好的。”

“哼。”王黼瞧了瞧他,嘆氣道:“此番多虧有你及時搭救。”

張林道:“在末將的心裡,只相公安危最重。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今番討伐不順,明日捲土重來便是。再者,此番梁山賊人損耗不小,朝廷必然知曉相公的功勞。”

王黼眼神閃爍,問道:“此話怎講?”

“今次三路大軍圍剿水泊梁山,功敗垂成乃是因爲青州那一路賊軍先行襲破了東平府,此非相公之過。其二,濟州軍據城池而守,卻被賊人正面攻破,那穆英、項雄畏賊如虎,不戰自潰,虧得相公遣右翼騎軍去搭救。其三,相公以自身安危爲計,設下圈套本想把梁山主力圍在中軍裡絞殺,雖未成功,卻也剿滅了千數賊寇,使得梁山元氣大傷。”

張林笑道:“相公治軍有方,計謀高明,只怪天公不作美,想必是那梁山氣數未盡。不若先回大名府休整,待得入秋後糧草備齊,再把梁山賊寇的殘兵敗將剿滅即可。”

“此言有理。”王黼點了點頭,笑道:“你能說出這番話來,可見本事不小,把你只當一個指揮使用,卻是屈才了。”

“小人添爲相公賬下效力,便是馬前卒也甘願。只是小人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但說無妨。”

張林抱拳,眼睛往在場其他的人看了看,王黼隨即揮手道:“你等先去門外候着。”

等人走光,張林才道:“此番三路大軍圍剿水泊梁山,非是正面勝不得,而是左右兩翼騎軍未能發揮出完美的作用。左翼騎軍援救陽谷後,梁山賊寇便來攻打前軍所在的程屯,右翼騎軍援救濟州,梁山賊寇便來夜襲中軍大營。相公難道就不曾察覺出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嗎?”

“嗯?”王黼思量片刻,猛然醒悟道:“你是說軍中有內鬼?”

張林暗示道:“小人不敢確定,只是梁山賊寇抓時機也太巧妙了,猶如神算一般。每在左右兩翼騎軍不在時候發難……”

王黼沉聲道:“你是懷疑關總管?”

“小人不敢。”張林連忙搖頭道:“或許是梁山早已在此地安插了眼線細作,所以才能得到及時的調軍消息。”

種子已經埋下,是否會開花結果就看那關勝的命數了。

王黼沉吟少許,望着他道:“此間事休要再與旁人說,需知上下尊卑,不過念在你拳拳效忠之心,且不和你計較。”

“是。”張林不卑不亢地道:“小人也是胡亂猜測,還請相公勿要放在心上。此番被燒了兩處糧草,大軍消耗極大,相公需得早作打算。”

王黼沉吟少許,嘆氣道:“也只好如此,我自會上報朝廷詳明軍功,你有何良策助我?”

“此次三路大軍圍剿梁山,雖是功敗垂成,卻也折損了它不少元氣,料得梁山一時半會無力來騷擾我河北東路。不過還需在陽谷縣以東構置防線,防着賊寇突襲來犯。將來相公若再想進剿梁山,也能當着第一線的駐防之地。”

王黼輕笑一聲,點頭道:“也罷,你如今以保甲司提舉的八品官身領一指揮軍,卻有些展不開拳腳,我便給你個機會。”

他考慮一番,道:“保甲司你繼續領着差缺,我再賞你個翊麾校尉,領一軍都指揮使,駐防在莘縣和故城一帶。馬匹兵甲器械你自去找羅都監領取,我如此栽培,但有用你之時,需得盡力盡力纔是。”

張林心裡狂喜,單膝跪地抱拳,大聲道:“小人唯相公馬首是瞻,萬死不辭!”

此番他只是官升半級,雖然不高,但職權卻擴大了四倍有餘。

禁軍編制爲廂、軍、營(指揮)、都四級。廂轄十軍,軍轄五營,營轄五都。每都一百人。各級統兵官分別爲:廂都指揮使、軍都指揮使、軍都虞候、指揮使、副指揮使、都頭(馬軍稱軍使)、副部頭(馬軍稱副兵馬使)。

軍都指揮使代表張林可以組建一支理論人數爲兩千五百的禁軍,而應對梁山威脅,他完全可以藉此機會將人數擴大到四千人左右。

蓋因北宋軍事體制裡的兵馬實數和虛數混亂無比,在邊關地帶更是亂,經常能看到一個指揮使下轄的兵馬數目比都指使還要多,甚至一個沒有品級的武官也能率領兩三千人的兵馬作戰。

張林根本不在乎自己的武官品級高不高,他要的就是實際差遣,而王黼壓了他的官身,卻給了他不多不少的實權,歪打正着地附和他心意。

如此一來,他完全可以利用軍都使的身份繼續擴兵買馬,暗地裡把更多的兵藏在鏢行之中,靜待起事的那一天。

潘渡鎮外,關勝領軍一路把梁山軍追至馬營,待得當天晚上回來複命,王黼自然是沒好臉色給他,把他夾槍帶棍地痛罵一頓。

關勝既是惱怒又是慚愧,此次討伐梁山賊寇,他身爲兵馬總管卻被別人耍的團團轉,面對王黼的羞辱深感無奈,心裡只是不服。

他咬牙切齒地恨聲道:“還請相公給我戴罪立功的機會,梁山賊寇現下潰不成軍,正是剿滅的大好時機。”

王黼哼道:“你又想如何追剿?”

“但有右翼騎軍便可。”

王黼心下暴怒,起身指着他罵道:“你這廝又想作甚?騎軍若有閃失,那我這上萬廂軍還如何撤回府城去,梁山賊寇從水路跑,你要騎馬飛過河去追殺嗎?”

關勝苦口勸道:“兵貴神速,小人定然能趕在賊寇過河前面堵截,若是錯失良機,此番討伐苦勞無功。請相公三思,恩准小人!”

王黼本來在上午聽了張林的話後,只以爲對方是諂媚邀功的話,並未放在心上。但此時見關勝又要調軍追擊,心裡反而是加深了懷疑,面色陰沉,目光不善地看着對方。

他正要發話,卻聽到門外傳令兵高聲傳報,兵馬副總管李成率領左翼騎軍回返大營。

待得李成進門拜見王黼後,自然是一番羞愧請罪,他中了梁山的調虎離山之計,此番討伐幾乎沒有發揮出什麼作用,白瞎了這一支輕騎馬軍。

第340章 拖童貫下水第663章 一切交由國會議第558章 工業帶第537章 皇帝的快感第722章 歐洲聯盟第359章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123章 錦衣還鄉第671章 知識產權第297章 幹晾着你們第310章 對陣第52章 朝廷賞賜第215章 瘋了最好第706章 移民歧視事件第280章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170章 嚴懲偷窺第117章 姐兒相思第358章 新式唐刀第232 軍人和政治家的區別第673章 同進社第492章 再見阿魯弟第480章 內戰第231章 局勢不由己第702章 中東新格局第248 商鋪產業全賣掉第634章 閱艦第581章 酷法第123章 錦衣還鄉第6章 創業賺錢第415章 攻入燕雲第616章 元武盛世第292章 反攻上岸第437章 吃鍋第619章 人口遞增第300章 方臘棄杭州第264章 佯攻高郵軍,實取揚州府第28章 武大慘禍第147章 接手張大戶的家財第287章 日異月新第135章 造反總得有個理由第263 朝廷鼠輩第399章 新貨幣問題第648章 房地產第166章 緣分送錢法第519章 新改第489章 階層鬥爭第456章 慈善事業第290章 突擊檢查第99章 假貨探親第179章 準乎?第168章 改良肚兜第468章 問秦檜第150章 潘金蓮的委屈第372章 集體納妾第462章 紅線村的女人第405章 攻城第669章 有理有據第280章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579章 鑄幣第602章 大東北第118章 楠兒上門邀約第432章 金國禮賀第 719章 時代的變遷第44章 權勢第427章 東京城外第717章 尼金家族第108章 拜府第584章 黑土地第621章 蝦夷立國第74章 威脅的文書第593章 天經地義第631章 三權第397章 技術在變革第439章 比鬥第585章 遷族第567章 刻線機第627章 新內閣人選第325章 科技專利第301章 兵壓婺州第415章 攻入燕雲第444章 正統國教國學第355章 軍器監的進步第526章 視察鐵廠第652章 道教發展第355章 軍器監的進步第192章 適當地得罪一下第350章 水力鍛造第722章 歐洲聯盟第62章 親去藥家鎮第685章 回本土第559章 中投行第293章 滋養的春季第3章 嫂嫂潘金蓮第695章 英愛戰爭第583章 科學的動力第17章 請客吃酒第123章 錦衣還鄉第712章 日本國要走出去第168章 改良肚兜第42章 管理人才第38章 招納陶小娘子
第340章 拖童貫下水第663章 一切交由國會議第558章 工業帶第537章 皇帝的快感第722章 歐洲聯盟第359章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123章 錦衣還鄉第671章 知識產權第297章 幹晾着你們第310章 對陣第52章 朝廷賞賜第215章 瘋了最好第706章 移民歧視事件第280章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170章 嚴懲偷窺第117章 姐兒相思第358章 新式唐刀第232 軍人和政治家的區別第673章 同進社第492章 再見阿魯弟第480章 內戰第231章 局勢不由己第702章 中東新格局第248 商鋪產業全賣掉第634章 閱艦第581章 酷法第123章 錦衣還鄉第6章 創業賺錢第415章 攻入燕雲第616章 元武盛世第292章 反攻上岸第437章 吃鍋第619章 人口遞增第300章 方臘棄杭州第264章 佯攻高郵軍,實取揚州府第28章 武大慘禍第147章 接手張大戶的家財第287章 日異月新第135章 造反總得有個理由第263 朝廷鼠輩第399章 新貨幣問題第648章 房地產第166章 緣分送錢法第519章 新改第489章 階層鬥爭第456章 慈善事業第290章 突擊檢查第99章 假貨探親第179章 準乎?第168章 改良肚兜第468章 問秦檜第150章 潘金蓮的委屈第372章 集體納妾第462章 紅線村的女人第405章 攻城第669章 有理有據第280章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579章 鑄幣第602章 大東北第118章 楠兒上門邀約第432章 金國禮賀第 719章 時代的變遷第44章 權勢第427章 東京城外第717章 尼金家族第108章 拜府第584章 黑土地第621章 蝦夷立國第74章 威脅的文書第593章 天經地義第631章 三權第397章 技術在變革第439章 比鬥第585章 遷族第567章 刻線機第627章 新內閣人選第325章 科技專利第301章 兵壓婺州第415章 攻入燕雲第444章 正統國教國學第355章 軍器監的進步第526章 視察鐵廠第652章 道教發展第355章 軍器監的進步第192章 適當地得罪一下第350章 水力鍛造第722章 歐洲聯盟第62章 親去藥家鎮第685章 回本土第559章 中投行第293章 滋養的春季第3章 嫂嫂潘金蓮第695章 英愛戰爭第583章 科學的動力第17章 請客吃酒第123章 錦衣還鄉第712章 日本國要走出去第168章 改良肚兜第42章 管理人才第38章 招納陶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