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鑄幣

北地金國大勢已去,錦衣衛和軍機署安插在其地裡的蒙古人、契丹人、漢人細作不斷地將情報傳遞出來。

金國軍隊調動頻繁,元帥府在偷偷摸摸地大量收集糧草和豆子等物資。

年後,駐紮在海參崴的韓世忠得到軍部命令,對半島深入內陸的金軍防線進行試探性攻擊。不打不要緊,這一打立刻發現了金軍守備空虛的秘密。

區區一個混編旅居然長驅直入地攻破金軍防線,直接搗進了率賓府一帶,擄劫了大量的女真人後,跟圖朵大軍襲戰一場,退回了海參崴基地中。

金國調動大軍救援至少耽擱了三天時間,軍部很快發現了這個問題,圖朵大軍之前在幹什麼?

只可惜情報傳遞的效率實在太差,海參崴那邊又處於冰凍期,只能通過陸路互通消息,一來一去最快都得半個月。

朝廷得到韓世忠軍報的時候,已是二月初。金國朝廷依舊在跟中華國談判,想一個“體面”的方式投降。其地到處爆發遼人的反抗,許多百姓的糧種都被金國強徵作爲軍糧,遼人餓死凍死的人不計其數,路邊衣衫襤褸的餓殍“殭屍”隨處可見。

契丹室韋和奚族等部族也秘密派出使節前去漢人所在的北津行省面見貴武中將,同意投降,並願意戴罪立功地對女真族“反戈一擊”。

朝廷自然是“同意”了這個請求,派去人手進入這幾個契丹部族中,接手他們的兵權,準備隨時策應前線大軍的軍事行動。

冬天打仗雖然冷,但中華國絕不會短了士兵們的保暖衣物,人手配備棉手套,軍官配備皮手套,帽子很有後世掛耳帽圓頂的風格,前線士兵俱都穿的暖暖和和。

在寒冷季節裡打仗,蚊蟲較少,很難滋生出瘟疫,適合漢人的步陣和步騎軍。雖然北風勁勁,但戰馬過冬嚴重脫膘,也是金軍精銳騎軍難以發揮機動戰力的時期。

前線二十四萬將士摩拳擦掌,只待三月一到,就對金國發起最後的進攻。

只不過,二月剛過了十餘天,金國內部就爆發了動盪。朝廷派出親兵包圍了元帥府,要強行收回統兵權。

完顏宗翰被金廷羈押起來,完顏宗望、宗幹、宗弼等幾兄弟立刻率兵造反,五萬大軍直奔會寧府殺去。

這消息傳回京師的時候,已是二月十六號。消息發出之前,貴武當機立斷,和楊文廣少將一起分兩路大軍攻進金國。

一路大軍從東南面殺進西州北鎮,要跟海參崴的韓世忠大軍東西夾擊遼陽府。一路大軍從西蒙三部借道殺向龍化、通化、通榆、泰州一帶,從西面進逼會寧府。

漢人大軍所到之處,金軍兵敗如山倒,當地遼人爭相來投,把一批批反抗後抓到的女真人交給漢人。

契丹室韋、奚族也率兵叛亂,到處攻打金人官員統轄的城鎮,想要戴罪立功。

金國上京道東部、東京道亂成一鍋粥,到處硝煙瀰漫,火勢梟梟,似乎所有民族都把仇恨指向了女真族。女真人逃得逃,跑的炮,有的躲進深山,有的被抓給漢人,被糟蹋致死的女真族女人不計其數。

貴武和楊文廣忙是傳令各部族約束手下士兵,不得濫殺。這些女真人可是錢啊,男人抓去挖礦開山修路,女人還可以給弟兄們放鬆放鬆呢,殺了實在是可惜。

軍部也有暗中指示,超過六十歲的女真人一律人道毀滅,這羣人吃的比干的活多,純屬浪費糧食。

北地血雨腥風,殺戮處處。中華國卻是興建土木,繁茂昌盛。

打仗的事,交給軍部去幹就好了,張林只需要看到一個結果,知道一堆數字就可以了。一大堆民政事情等着他處理,着實沒心情管那些打打殺殺的事情。

北地戰事一起,遞到他御案上的就不乏幾個內閣大臣們要人的奏章了。畢竟戰俘就是勞動力,勞動力就是幹好工作的政績保正,不論是工建還是農政,亦或是商務都急需免費勞動力來幹項目。

朝廷預算就那麼多,若是能多分到戰俘,那麼就代表你可以提前完成任務,還能給朝廷省錢。任務超出的部分就是妥妥的政績了。

戰俘都掌控在軍部手裡,內閣大臣們跟軍部死纏爛打地商議。軍部拿這些大臣也沒辦法,畢竟對方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怎麼分總會有人不滿意的,平分都不行!所以,最後分配戰俘的事情就落到了元武陛下的頭上。

張林一面翻看軍部的戰俘人數,一邊看了看工建總署、農政總署、商務總署、海軍總署、陸軍總署提交上來的寫得天花亂墜的“要人”理由。

工建總署下轄的水利、交通總署也是跟着上級一起參合,奏章寫的聲情並茂,感人肺腑,拳拳爲國爲民之心。

對戰俘還好分配,對原先依附於金國的東蒙三部和契丹族就不太好處理了,好幾百萬人呢。這麼多的人口肯定不能一股腦兒地全充入戰俘,手段得軟硬皆有地雙管齊下,不過三年勞役是肯定跑不了的。

光是一想到這幾百萬勞役人口的工錢,張林就頭皮發麻,每個月都得砸進去接近兩千萬元,一年就是四億元。

再加上育教、軍費、工建、農政等各項開銷,今年的總財政預算已經是突破了十億元。這些項目並不能短期內帶來暴利,屬於長期紅利。

所以,朝廷今年還得舉債度日,必須要催促鑄幣署加大貨幣產量了。現下的蒸汽機雖然不好用,但還是得多造幾十臺。

張林完全不必考慮貨幣幾億幾億地砸進市場會不會引發通貨膨脹,按照財政總署遞交的奏章,朝廷至少得往市場裡投放三千億的貨幣總量才能完全把銅幣、金銀碎塊鋌塊這些前朝上千年積累下來的貨幣擠出市場。

一千億元是多少錢呢?派出中華國物價穩定的因素,大概相當於宋朝的十三億貫錢。而宋朝末期的財政收入就達到每年一億兩三千萬貫。

也就是說,中華國每年鑄幣五百億元的話,需要努力六年才能把中原這數千年積累的亂七八糟金銀銅貨幣給回收回來。

去年一年,鑄幣署忙得裡焦外嫩才鑄了一百多億元的金銀幣(含鋼),目前正在市面上一面投放新的錢幣,一面回收中華二年、三年、四年、五年的老版錢幣(不含鋼)。

要知道,每多發行一億元的錢幣投入市場,朝廷就能從其中回收五百萬元的金銀差價。朝廷爲何有勇氣制定那麼大的超出財政收入的預算,原因也就在這裡。

只要多造錢幣,隱形財政收入就增多,而且,這並不會引發通貨膨脹,反而是加速錢幣流通後對經濟的有利發展。

只有當新貨幣在民間流通趨於飽和時,就不能再增發貨幣了,否則就會引發貨幣貶值,造成通貨膨脹,社會動盪。

你要說朝廷利用貨幣發行從百姓們手裡斂財也行,其實後世哪個國家在建國後都會這樣幹,要不然怎麼支撐得起龐大的重建工作?

只是這個斂財手段比較光明正大,而且是有利於經濟發展的,且關鍵是合法的。

第335章 商人本色第27章 間隙第261章 抄家斂財第353章 買藥第468章 問秦檜第159章 踢開孫提舉第182章 祝氏三傑第501章 農業經濟第228章 梁山設計第273章 有了閨女第410章 無炮不戰第95章 赤發鬼劉唐第321章 上門第134章 舉杯相慶第653章 黃昏戀不存在的第387章 乳山縣第31章 武松被激怒第574章 精簡官員第635章一國無二主第159章 踢開孫提舉第566章 兩期五年計劃第323章 爺什麼都懂第269章 沿途敲竹槓第438章 大整改第556章 開戰第603章 新的戰爭第281章 上課第563章 新中華氣象第580章 政績賞罰第173章 楠兒吃醋第130章 人生得有目標第459章 時代大環境第192章 適當地得罪一下第345章 科學的小進步第314章 官僚體系的惡劣第370章 黃牛風波第12章 繼續推廣小吃第257章 殺奔南下第540章 金國身上的刺第107章 便宜堂姐第72章 缺乏安全感第225章 錢知善惡第314章 官僚體系的惡劣第172章 鄉里屁事多第517章 天竺海駐軍第380章 兩浙商會第406章 戰壕掘進第144章 角伎蘇巧巧第649章 教育決定發展前景第680章 普爾森老爺第390章 閻家口寨第603章 新的戰爭第721章 燕家女子第12章 繼續推廣小吃第323章 爺什麼都懂第114章 爭寵第478章 商業帶動第59章 被人當豬養第356章 改革貨幣計劃第394章 用武器堆戰爭第642章 世界第一第198章 祝家莊被破第286章 火炮進展第634章 閱艦第417章 腰山大戰第710章 軍改第691章 德里蘇丹國第619章 人口遞增第41章 久旱逢甘霖第553章 三面包圍成型第54章 要爽由自己第459章 時代大環境第575章 金國想突圍第151章 錢去如流水第89章 猥瑣發育第557章 西遷第593章 天經地義第343章 整治寺廟第374章 威脅金使第725章 新世界第166章 緣分送錢法第284章 新時代的兵種第184章 真話不是騙人第12章 繼續推廣小吃第22章 玩火第164章 花魁之期第677章 新貨幣返稅政策第351章 基礎工業第593章 天經地義第460章 周邊形勢第488章 海軍規劃第3章 嫂嫂潘金蓮第563章 新中華氣象第179章 準乎?第126章 教授漢語拼音第690章 土地第160章 與蔡媛瞎掰扯第21章 監守自盜第346章 戰略第565章 好東西得用起來
第335章 商人本色第27章 間隙第261章 抄家斂財第353章 買藥第468章 問秦檜第159章 踢開孫提舉第182章 祝氏三傑第501章 農業經濟第228章 梁山設計第273章 有了閨女第410章 無炮不戰第95章 赤發鬼劉唐第321章 上門第134章 舉杯相慶第653章 黃昏戀不存在的第387章 乳山縣第31章 武松被激怒第574章 精簡官員第635章一國無二主第159章 踢開孫提舉第566章 兩期五年計劃第323章 爺什麼都懂第269章 沿途敲竹槓第438章 大整改第556章 開戰第603章 新的戰爭第281章 上課第563章 新中華氣象第580章 政績賞罰第173章 楠兒吃醋第130章 人生得有目標第459章 時代大環境第192章 適當地得罪一下第345章 科學的小進步第314章 官僚體系的惡劣第370章 黃牛風波第12章 繼續推廣小吃第257章 殺奔南下第540章 金國身上的刺第107章 便宜堂姐第72章 缺乏安全感第225章 錢知善惡第314章 官僚體系的惡劣第172章 鄉里屁事多第517章 天竺海駐軍第380章 兩浙商會第406章 戰壕掘進第144章 角伎蘇巧巧第649章 教育決定發展前景第680章 普爾森老爺第390章 閻家口寨第603章 新的戰爭第721章 燕家女子第12章 繼續推廣小吃第323章 爺什麼都懂第114章 爭寵第478章 商業帶動第59章 被人當豬養第356章 改革貨幣計劃第394章 用武器堆戰爭第642章 世界第一第198章 祝家莊被破第286章 火炮進展第634章 閱艦第417章 腰山大戰第710章 軍改第691章 德里蘇丹國第619章 人口遞增第41章 久旱逢甘霖第553章 三面包圍成型第54章 要爽由自己第459章 時代大環境第575章 金國想突圍第151章 錢去如流水第89章 猥瑣發育第557章 西遷第593章 天經地義第343章 整治寺廟第374章 威脅金使第725章 新世界第166章 緣分送錢法第284章 新時代的兵種第184章 真話不是騙人第12章 繼續推廣小吃第22章 玩火第164章 花魁之期第677章 新貨幣返稅政策第351章 基礎工業第593章 天經地義第460章 周邊形勢第488章 海軍規劃第3章 嫂嫂潘金蓮第563章 新中華氣象第179章 準乎?第126章 教授漢語拼音第690章 土地第160章 與蔡媛瞎掰扯第21章 監守自盜第346章 戰略第565章 好東西得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