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教育決定發展前景

華一鐵建局,元武皇帝蒞臨視察。

鐵路建設關乎國運,張林“百忙”之中也得抽出時間常來看看進展情況。

目前,遼東線已是帶動了遼東三省和內外蒙古的經濟建設,京昌路才修到開封,津荊路也正好在開封設節點,南下兩廣。

也就是,西部地區在三年內沒有動工的計劃,這對西部大開發很是不妙,也給治政官員帶來怨言。

歷時八年,勞工百萬,耗資無數,能修出四千五百餘公里的鐵道線已是國家傾盡全力的結果,實在是沒辦法一次性把各地區照顧周全。

好在內河航道疏通的不錯,加上蒸汽火輪船應用於民間,大大緩解了東西交通物流壓力,尤其是內河航船越造越大也越多,五六百噸的混合動力帆船成羣結隊地往來江河上下游。

海外商人或多好少都從中華國民嘴裡打聽到一些關於鐵道火車的言語,只是搞不明白那是個什麼東西,但自行車總是能理解的。中華字就是方便,往往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這個新玩意的原理。

蒸汽機,海外商人更是早就聽說了,而且個別國家還處於跟風研發階段,甚至願意花高價進口只不過被婉拒了。

他們不知道的是,蒸汽機技術剛形成成熟的產業鏈,中華國已是於五六年前就上馬了內燃機項目,等他們用上蒸汽機,中華國的電力系統恐怕都有眉目了。

快一步,步步快。

想想當年清國海軍在甲午海戰前因爲水兵鬧事事件能逼得日本賠款,結果四五年過去就被日本吊打。尤其是進入到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國力和軍力的差距,在短時間裡就能趕超數十年。

當然,日本在另一個時空能吊打滿清也是因爲明治維新後日本重視教育緊跟西洋科學發展的路子走對了,國內上下一心,彈丸小國把隔壁的飛龍打成爬蛇。

這說明了教育才是立國之本,只要各行各業有充足的人才儲備,就算戰爭一時失利也能很快東山再起,一時的強大代表不了永遠。

開國這些年,教育支出一直是超出財政總支出的百分之十五,就算是鐵建工程的預算都不得超過教育行業。

皇室下轄的產業每年都會通過道教慈善基金會撥款一千萬元用於偏遠山區的學校建設,甭管多遠,只要你有人住,學校就蓋到哪裡。

爲了普及教育,張林真是無所不用其極,不但把學歷跟平民與國民的福利掛鉤,還勒令各行業招納員工時都得安排面試環節,分爲技術和文化兩種。

不會寫詩詞沒關係,但只要你要能識文斷字,知道空氣裡有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成分。

女真這個兩次把中華民族帶入深淵的民族已經被滅絕,在張林的引導下,這個時空的中華國纔算走上正統之路,走上資本道路。

元武二十八年,人計總署進行第三次文化普及覈查,全國兩億一千三百萬人口中擁有小學文憑者一億三千七百餘萬人,就算你是前朝宰相,到了今朝也得去學習並且通過考試補一張文憑才能成爲“國民”。

這是強制性的教育推行結果。

雖然還有幾千萬的文盲或者沒有去參加新漢學考試的人,但這部分人多屬於上了年齡的,年齡都是五十歲往上的階段。

可以說,等張林死後,基本上中華國就能達到讀書識字率百分之八十以上,這是一個另後世也驚歎的成績。

這時代,沒有後世那麼多的花花道道,龐大國土上的資源,再加上別的民族的供血,讓中華國完成了由量到質的蛻變。

皇武殿,暖心閣中。

張林就民族問題找來內閣商議,中華國目前教育行業發達,東亞各國貴族都有派遣孩童來華學習,大多被限制在一個方向,不可能參與到核心項目中。

從開國起至今已經封鎖技術長達三十年,尤其是火藥和冶鐵等核心技術。張林當初是計劃封鎖五十年,已是過去了大半時間。

這三十年,中華國至少發展超過了另一個時空十七世紀的水平,光鐵甲艦的出現就已說明綜合國力達到了極高的水平。

張林這三十來年能把蒸汽機技術催化成熟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足夠他閉眼的,至於內燃機和飛行器,或許自己進棺材的那天能看到。

由於鐵路工建的規模發展,相應的鐵道學院早在四年前就已經創辦出來,這個專業的學生異常吃香,都是各地開建和保養、維修鐵道的骨幹力量。

鐵道工程和造船工程一樣,都是較爲考驗國家綜合實力的大項目,不光要有充沛的資金,還要有相應的技術人才和技術儲備。

張林規劃的鐵路建設是先修直通,再以南北東西的直通線向周邊城市蛛網般鋪開,這樣可以最大效率地解決先期建築材料的運輸問題,主幹線搞定了,再搞支線。

令他比較欣慰的是小兒子張海在鐵建總署裡的表現可圈可點,任勞任怨,親上一線慰問和工作,展示了新一代皇太子的風采。

現在但凡國會召開會議,張林都會帶着二十三歲的兒子張海去旁聽,在會議上會耳提面命地提點一些會議的要點。皇室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應當管什麼,不應當操心什麼,這些都是新時代皇室要了解的事情。

稀釋皇權不代表沒有權利,更不代表不能掌權,只不過權利分內外分大小,皇帝的權利必須要跟內閣--尤其是首相的權利區別開來。

一管政,一管事,不涉軍,主要是從文化方面來建設君主立憲的體制。

到了張林這個年齡,什麼事都看得開了,儘管心裡抱着兒孫自有兒孫福的念頭,但不可避免地還是想自己的王朝能夠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就如日本這個屁大的小國,至今爲止,皇室居然傳承了六十七位天皇,實在是了不得的成就。當然,這也跟他國力貧弱,國土面積小有關係。

但不管怎麼說,日本皇室能傳承的原因是值得學習的,尤其是皇室在失權後是如何的明哲保身,如何的在權利漩渦中自處。

這些,張林還需要給自己的子孫後代安排好路子。

第560章 斬草要除根第147章 接手張大戶的家財第57章 求救第549章 道教改革第180章 大王鄉也要搞事第347章 光陰迫人第624章 有名無實第195章 拉攏欒廷玉第33章 送別第726章 勇士角色第406章 戰壕掘進第550章 扶持蝦夷第498章 科學瓶頂第528章 科學的正確打開方式第687章 緝私風暴第674章 私了間諜案第458章 行省和軍權第21章 監守自盜第365章 新貨幣第609章 小規模戰爭練新兵第331章 刺一身龍第543章 戰爭意圖第685章 回本土第154章 表哥表妹第592章 中原I型蒸汽機第525章 戰前儲備第564章 嚴防技術泄露第408 化學火藥的難題第706章 移民歧視事件第609章 小規模戰爭練新兵第352章 小巷姑娘第241章 夷州島第436章 鴛兒橋的女人第243章 人爲利驅第182章 祝氏三傑第585章 遷族第62章 親去藥家鎮第30章 武松回來第95章 赤發鬼劉唐第525章 戰前儲備第138章 轉運使纔是關鍵第318章 我這嗨着你愁着第584章 黑土地第371章 難產第386章 當一個炮兵第688章 飛黃騰達的普爾森第343章 整治寺廟第21章 監守自盜第443章 新皇宮建設第25章 西門慶乾着急第311章 命如草芥第305章 戰術和戰略第673章 同進社第419章 宋遼摩擦第92章 思緒紛飛第372章 集體納妾第7章 肉夾饃第404章 大軍壓境第479章 海軍建設第172章 鄉里屁事多第73章 自私互利第71章 鑽營取巧第444章 正統國教國學第549章 道教改革第486章 查整新聞第183章 算計宋江第622章 風氣第292章 反攻上岸第104章 古時使女第13章 收買王婆子第711章 世界不需要和平第312章 捷報南下第535章 皇親規矩第481章 產能過剩第209章 誰的鍋第622章 風氣第126章 教授漢語拼音第501章 農業經濟第501章 農業經濟第651章 年輕人的時代第258章 朝廷震怒第646章 民智與獨裁第614章 宗教第216章 戰後瑣事第381章 拜訪第485章 志在東亞第518章 商隊籌備第415章 攻入燕雲第71章 鑽營取巧第646章 民智與獨裁第323章 爺什麼都懂第42章 管理人才第317章 口才越來越好了第305章 戰術和戰略第695章 英愛戰爭第663章 一切交由國會議第66章 慫恿石秀第426章 放走高俅第55章 高員外要跑第127章 二女到達大王鄉
第560章 斬草要除根第147章 接手張大戶的家財第57章 求救第549章 道教改革第180章 大王鄉也要搞事第347章 光陰迫人第624章 有名無實第195章 拉攏欒廷玉第33章 送別第726章 勇士角色第406章 戰壕掘進第550章 扶持蝦夷第498章 科學瓶頂第528章 科學的正確打開方式第687章 緝私風暴第674章 私了間諜案第458章 行省和軍權第21章 監守自盜第365章 新貨幣第609章 小規模戰爭練新兵第331章 刺一身龍第543章 戰爭意圖第685章 回本土第154章 表哥表妹第592章 中原I型蒸汽機第525章 戰前儲備第564章 嚴防技術泄露第408 化學火藥的難題第706章 移民歧視事件第609章 小規模戰爭練新兵第352章 小巷姑娘第241章 夷州島第436章 鴛兒橋的女人第243章 人爲利驅第182章 祝氏三傑第585章 遷族第62章 親去藥家鎮第30章 武松回來第95章 赤發鬼劉唐第525章 戰前儲備第138章 轉運使纔是關鍵第318章 我這嗨着你愁着第584章 黑土地第371章 難產第386章 當一個炮兵第688章 飛黃騰達的普爾森第343章 整治寺廟第21章 監守自盜第443章 新皇宮建設第25章 西門慶乾着急第311章 命如草芥第305章 戰術和戰略第673章 同進社第419章 宋遼摩擦第92章 思緒紛飛第372章 集體納妾第7章 肉夾饃第404章 大軍壓境第479章 海軍建設第172章 鄉里屁事多第73章 自私互利第71章 鑽營取巧第444章 正統國教國學第549章 道教改革第486章 查整新聞第183章 算計宋江第622章 風氣第292章 反攻上岸第104章 古時使女第13章 收買王婆子第711章 世界不需要和平第312章 捷報南下第535章 皇親規矩第481章 產能過剩第209章 誰的鍋第622章 風氣第126章 教授漢語拼音第501章 農業經濟第501章 農業經濟第651章 年輕人的時代第258章 朝廷震怒第646章 民智與獨裁第614章 宗教第216章 戰後瑣事第381章 拜訪第485章 志在東亞第518章 商隊籌備第415章 攻入燕雲第71章 鑽營取巧第646章 民智與獨裁第323章 爺什麼都懂第42章 管理人才第317章 口才越來越好了第305章 戰術和戰略第695章 英愛戰爭第663章 一切交由國會議第66章 慫恿石秀第426章 放走高俅第55章 高員外要跑第127章 二女到達大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