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大夢一醒十三載

“什麼時辰了?”

“娘娘醒了?”思槿聽到聲響,忙起身,把牀幔掛起,“剛剛卯時。時間還早,娘娘是起身還是再眯一會?”

“起吧,躺的本宮頭疼。”十娘揉揉額頭,昨夜宴上那幾杯梅子酒,倒讓自己吃了些苦頭。

昨夜在昭陽殿,三皇子和七公主十歲生辰宴上,皇帝攜德妃而至,對十娘來說,多少是個下面子的事情。十娘冷眼看着皇帝把她和德妃放在火上烤,冷眼看着宮中女人在自己兒女的生辰宴上爭奇鬥豔,冷眼瞧着別人看她笑話。這些她都不能生氣,不能表現出來,只能藉着敬酒把這些苦嚥下去。

誰承想,酒量反而不如年少時。多喝了幾杯梅子酒的下場就是宿醉難耐。看來,真的是歲月不饒人啊。

司槿服侍十娘更衣,畫屏這邊把一塊羊脂玉鐲扣在十娘腕上。

“寶霞今兒在爐子上煨的是百合山藥粥,娘娘您看要不要給養心殿送些?”

“昨兒皇上歇在哪兒了?”十娘擡手摸摸腕上的鐲子,漫不經心地問道。

“昨兒,養心殿的燭火亮了一夜,汪朝生那也並未有消息傳來,想必皇上是批了一夜的摺子。”

“那畫屏去吧,送些粥和點心到養心殿,給小路子也帶些吃食。”十娘想了想,吩咐道。

畫屏把手裡的鑲寶鳳蝶鎏金步搖遞給思槿,然後領命而去。

思槿把步搖插在了十娘頭上,幫着十娘固定髮髻。

“這東西沉,帶着怪累的。”十娘伸手拔下了那金步搖放在梳妝檯上,“換個簡單點的素釵。”

“您待會要去皇后娘娘宮中請安,太素淡不好吧。”思槿聞言輕聲道。

她不是畫屏,說不出“您昨夜沒伺寢,再打扮的素淨,宮裡那些女人又該說您閒話了”這話,只好委婉的勸道。

“那就這個吧,這個簡單小巧。還是本宮做選侍的時候,皇上賞的。”十娘在髮飾盒子裡翻到了一個小巧的白玉梨花簪。

“這個簪子造型精緻,倒也輕巧。”思槿並不接那白玉簪,“只跟您的身份不符,皇后娘娘那……”

“無妨,皇后不是那愛猜疑之人。本宮今兒實在頭疼,好思槿,就這個吧,不然本宮真的不止是頭疼,還要連帶着脖子酸了。”十娘對着貼身大宮女討饒。

“娘娘您……”思槿無奈的接過那簪子,“就那這個吧。”

“八丫頭那,怎麼樣了?”十娘問道。

前些日子八公主牙疼鬧着不吃飯,十娘就把她接回了瑤華宮。

按規矩,公主滿六歲就要搬去公主所居住。八公主今年就要滿六歲了,先前十娘懷孕,照顧不了她,皇帝就下令讓八公主提前搬去了公主所。

只八公主粘着十娘,時不時跑回瑤華宮小主,皇帝疼她,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八公主牙疼,十娘心疼她,也就由着她住在偏殿。

“公主吃了藥,已經不疼了。看着精神也好了很多。”思槿回答道,“黑姑姑給的方子很管用。”

“既然已經好了,就讓她回公主所吧,有小七照看着她,本宮也能省點心,天天把她弟弟戳哭,算個什麼事。”十娘無奈道。

“這可得您自個兒去說,咱們八公主可不聽奴婢的。”

“這次搬,讓黑姑娘跟着小八走。”十娘想到因着這次牙疼而開始懼怕黑姑娘的靜玥,不由得噗嗤一笑。

“娘娘您還真是……”思槿形容不出來,哪兒當孃的這麼打趣女兒的。

“行了,收拾好,咱們去用膳。”十娘起身,“一會兒還得去皇后宮中請安,趁着那小子還沒醒,快點。”

“娘娘放心,六皇子昨夜睡的晚,今日沒有那麼精神。”

“但願吧,哭起來,簡直沒完。趕明兒就得讓遙兒來帶他。”

六皇子奇蹟般的喜歡三皇子,只要三皇子來,在哭的他就立刻停下來,瞪着圓圓的大眼睛伸手去勾三皇子的手。

“皇子們感情好,您也開心不是。”思槿笑道。

“那是,本宮的兒子,是德妃能輕易挑唆的?”十娘自信一笑,“走吧,用膳去。”

關雎宮,皇后宮中。諸人請安後,坐着說話。

“咱們淑妃娘娘今兒打扮的清新,倒顯得我們這些人老了。”賢妃笑着打趣淑妃,“瞧瞧這小模樣俊的,本宮要是個男人啊,也頭一個傾慕你。”

“容靜這張嘴,還是跟以前一樣會哄人開心。”惠妃笑道,“不過,你啊還真沒說錯,佳妹妹這麼個妙佳人,別說賢妃喜歡了,本宮也喜歡的緊呢。”

“妹妹打扮的倒是素淨,看着也年輕漂亮。只本宮怎麼看着妹妹臉色不太好,昨夜莫不非皇上他……”德妃欲抑先揚,明知故問。

德妃話一出口,皇后臉色就不好看了。連她都是今兒早上才知道皇上夜宿養心殿的事兒。

這黎氏窺視帝蹤之心,倒是怎麼罰都沒改了,看來還是自己罰的不夠啊。再者說,德妃不惜事端,諷刺淑妃的舉動,是司馬昭之心人盡皆知。

皇后待要開口,就聽到淑妃不甘示弱的回擊。

“多謝姐姐誇獎,只本宮原就比德姐姐你年少個十來歲,看着年輕是自然的。當然姐姐冠寵後宮的時候,也曾年輕漂亮過呢。妹妹如今也只是年輕,漂亮上得寵上可不敢跟姐姐當年相比。”十娘望着德妃笑吟吟道。

“你!放肆!”德妃氣急,一掌拍在小几子上,茶盞被她寬大的袖子撫落墜地,發出清脆的碎裂聲。

“放肆?”十娘玩味的反問,“夫人是在說誰?本宮麼?”

“夫人”二字一出,看熱鬧的宮妃們都忍不住笑,這德妃一生,經歷了二次大起大落。往往是在最得寵時,被罰降位。且次次跟淑妃脫不了干係。

聽當年的知曉舊事宮女提起過,德妃還是容華的時候,在御花園見到了還是秀女的淑妃,淑妃一行人因爲被賢妃惠妃打趣,而被路過的德妃注意到。後來不知怎的,賢妃就激的德妃大鬧了養心殿,從容華降位爲充華,被當時是婕妤的賢妃打壓了很久纔再次復寵。德妃經此一事,算是徹底跟賢妃對上,同時,她也記恨上了鬧出這一切的淑妃。

德妃第二次被降位,就更是畢生恥辱。已經是夫人的她,被孕中的淑妃揭發暗害六皇子,雖然證人死無對證,但她到底被皇帝降位爲妃。

“杜十娘,你給本宮等着!”德妃騰地站起身來,“今日之恥,本宮必當加倍奉還!”

“德妃娘娘好威風,本宮身爲正二品的四妃之首,竟然害怕了呢。”十娘拍拍手上的點心屑子,不屑道。

“夠了,這裡是關雎宮,要鬧,回你們自己宮裡去鬧,本宮這不是讓你們打嘴仗的地方。”皇后冷眼看着淑、德二妃,不悅道。

“娘娘恕罪,是十娘不好,惹娘娘生氣了。”淑妃乾脆的跪地請罪,“十娘實在是不想德姐姐在背上一個窺視帝蹤的罪名,這纔不得已而爲之。”

德妃聞言,臉色刷的變白,是自己疏忽了,讓淑妃鑽了空子。當下德妃站在原地不敢在發脾氣,

腦子裡在拼命的想不久措施。真要是一頂窺視帝蹤的帽子扣下來,自己這次又要被罰了。

德妃在焦急的想辦法,皇后卻是眼底一凜。

這淑妃這些年長進不少,知進度,有分寸,留後路,還說話滴水不漏。她的話一出口,倒是處處

顯得是德妃的錯,她是好心幫着德妃而已。

“窺視帝蹤?”皇后慢悠悠的開口,這淑妃這是要再次打壓德妃呢。只不過,某個人是不會允許一家做大的。淑妃孃家這些年崛起的太快,爲了平衡,德妃不能壓制太過。

四妃中,惠、賢二妃跟淑妃交好。惠妃雖然是皇帝的人,不能跟淑妃結盟,但她跟淑妃是患難之交,往常遇事提點淑妃卻是常有的。

說道患難,當年在南鑼,淑、惠二人一起扛過了皇帝遇刺的日子,情分自然不同。皇帝因爲這個原因,對二人之間關係倒也不好太過干涉。

賢妃跟惠妃入宮時就關係不錯,這些年因爲惠妃、六公主和家族的關係,跟淑妃倒也交情不錯。

四妃之中三人關係融洽,但到底因爲利益和家族沒有連成一線。真的出現三家聯合的狀況,愁得

就不只是皇帝了,自己的後宮也就亂了。

所以,跟淑妃狠鬥爭寵的德妃不但不能罰,還得暗中護着。因爲德妃不論是從行事還是爲人上,都比淑妃差遠了。

“不是的,德妃姐姐也是關心皇上。”十娘忙擺手,“是臣妾說錯了,是臣妾惹德妃姐姐不高興了,是臣妾讓娘娘您生氣。都是臣妾不好,臣妾願意領罰。”

“起來吧。”皇后對着還跪在地上的淑妃道,“你身子弱,皇上要是知道了,該怪本宮沒看顧好你了。”

“臣妾……臣妾遵旨。”十娘先是一愣,隨即站起身來。既然皇后不願意看自己一樣演戲,那就不玩了唄。

今兒把德妃氣成這樣,也夠本兒了。

“德妃昨兒的酒怕是還未醒全,有些胡話可不敢亂說了。回去好好歇着吧。”皇后擺擺手,瞪了德妃一眼,示意她告退。

德妃詫異的看着輕易放過自己的皇后,半晌纔想起謝恩。她半蹲着身子行了利,告辭而去。

“這會子也不早了,臣妾還得再去昭陽殿中看看。昨日散的晚,也不知道宮人門打掃的怎樣了。”惠妃當先開口。

“六丫頭昨兒說要臣妾和白妹妹今兒教她繡荷包,臣妾也敢去了。”賢妃緊接着告退。

“佳妹妹留一下,其他人回吧。”皇后開口。

十娘好似篤定皇后要留下她一樣,坐在座位上一直就沒挪動地方。

宮妃們聽令,起身告退,不一會,就走的差不多了。

關雎宮,只剩下后妃二人。

“娘娘想問臣妾什麼?”十娘率先開口,比定力她可不自信能比得過這穩如磐石的皇后娘娘。

“妹妹頭上那簪,本宮要是沒記錯的話,是八年十月你初侍寢後,皇帝賞賜給你的。”皇后突兀的提起了十多年前的事兒。

“娘娘好記性,是十三年前,臣妾初入宮沒多久,皇上賞賜的。”十娘倒是明白皇后的意思,

“臣妾明白您的顧慮。您放心,臣妾很清醒。再沒有比現在更清醒的了。這十三年來,倒像是做夢一樣了。”

“老人們常說,難得糊塗,妹妹就是時常不願意糊塗,才走到了這一步。”

“娘娘心性豁達,能放得下,看得開。臣妾自認達不到那境界。”十娘微微頷首,“今兒早上看見這簪,倒是讓臣妾想起了,當年皇上寵幸臣妾的緣由。今兒這事兒,不過是報答皇上和娘娘您罷了。”

“妹妹現在跟德妃已經不是勢均力敵了,將是穩操勝券了。”皇后不可置否。

“皇上和您當爲執棋之人,十娘甘爲棋子,自困局中,任你們利用。可棋子,也得有自己的底牌不是?”

“當一顆有用聰明的棋子?”皇后反問,“卿之聰慧,果然獨一無二。”

“娘娘多慮了。十娘會守好本分的情況下,再於局中廝殺的。”十娘行禮,“不打擾娘娘休息了,臣妾告退。”

皇后看着淑妃漸漸走遠的背影,自嘲的笑笑,“心性豁達?你這一十三載倒是沒白過!”

第23章 懊惱當初無算計第15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第56章 你來我往話似鋒第57章 不思量心難安忘第68章 綠黛紅顏兩相發第21章 禁裡疏鍾官舍晚第60章 抱衫屏前影伴身第3章 山北山南總是烽第4章 西風應時筋角堅第26章 百步九折縈巖巒第13章 霜隕蘆花淚溼衣第72章 四面楚歌急於火第20章 雀吟蟬鳴相見歡第14章 洞門高閣靄餘暉第29章 芙蓉塘外有輕雷第43章 只和算計千般事第68章 綠黛紅顏兩相發第51章 千磨萬擊還堅勁第24章 風送宮嬪笑語和第16章 皇恩眷顧遠和親第47章 女心傷悲媵同歸第70章 身有口諾終不移第20章 雀吟蟬鳴相見歡第43章 智者恃謀立身早第18章 信馬悠悠野興長第19章 爲人父母天下善第29章 知君此計成長往第13章 踏血尋蹤高處流第3章 山北山南總是烽第2章 君子志於擇天下第54章 閒坐笑談沉浮事第43章 智者恃謀立身早第12章 伯仲之間見伊呂第24章 夢連環歸計風華第63章 道是無情還有情第23章 最是故人心不平第4章 西風應時筋角堅第7章 錯有錯着錯上錯第17章 當年誰許初闌誓第70章 身有口諾終不移第20章 雀吟蟬鳴相見歡第20章 雀吟蟬鳴相見歡第28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29章 三計過乾坤方定第46章 誓守足兮洗血道第63章 年紀方當鉛華銷第18章 曾行處綠意輕妒第63章 道是無情還有情第11章 卿心素有隱苦衷第9章 風滿樓來棋皆輸第27章 重過京門萬事非第74章 勸君早做晨和計第6章 鶯啼燕語報新年第66章 今朝遂有青雲志第48章 撥雲見日情畢露第14章 洞門高閣靄餘暉第30章 爲國爲民皆絲汝第16章 皇恩眷顧遠和親第42章 更有新春堪喜事第53章 共誰贏得歲月白第21章 禁裡疏鍾官舍晚第38章 欲渡南鑼雪滿山第75章 風雨飄搖鬢欲絲第68章 三千翠柏衛忠魂第25章 道是子規啼鳴處第29章 知君此計成長往第6章 巧借花容添月色第15章 負荊謙忍爲家興第18章 信馬悠悠野興長第17章 當年誰許初闌誓第4章 二水中分白鷺洲第42章 柳暗花開富貴來第42章 更有新春堪喜事第76章 青女月下雁南飛第65章 智慧周深勞精神第38章 欲渡南鑼雪滿山第36章 剛易折善柔不敗第25章 道是子規啼鳴處第26章 百步九折縈巖巒第52章 修成功行解相逢第63章 年紀方當鉛華銷第7章 錯有錯着錯上錯第6章 鶯啼燕語報新年第46章 誓守足兮洗血道第22章 乾坤倒置安神香第10章 蓮心蘇木安息香第63章 年紀方當鉛華銷第14章 洞門高閣靄餘暉第6章 幾年離索錯錯錯第5章 客舍青青柳色新第38章 欲渡南鑼雪滿山第9章 一解雙徵謀略早第50章 美人心笑錦裡針第50章 美人心笑錦裡針第25章 道是子規啼鳴處第7章 欣逢秋夜做春宵第48章 細把衷腸略略訴第47章 西風吹葉落手邊第73章 佑評猶嘆子孫賢第64章 同心聲自相應知
第23章 懊惱當初無算計第15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第56章 你來我往話似鋒第57章 不思量心難安忘第68章 綠黛紅顏兩相發第21章 禁裡疏鍾官舍晚第60章 抱衫屏前影伴身第3章 山北山南總是烽第4章 西風應時筋角堅第26章 百步九折縈巖巒第13章 霜隕蘆花淚溼衣第72章 四面楚歌急於火第20章 雀吟蟬鳴相見歡第14章 洞門高閣靄餘暉第29章 芙蓉塘外有輕雷第43章 只和算計千般事第68章 綠黛紅顏兩相發第51章 千磨萬擊還堅勁第24章 風送宮嬪笑語和第16章 皇恩眷顧遠和親第47章 女心傷悲媵同歸第70章 身有口諾終不移第20章 雀吟蟬鳴相見歡第43章 智者恃謀立身早第18章 信馬悠悠野興長第19章 爲人父母天下善第29章 知君此計成長往第13章 踏血尋蹤高處流第3章 山北山南總是烽第2章 君子志於擇天下第54章 閒坐笑談沉浮事第43章 智者恃謀立身早第12章 伯仲之間見伊呂第24章 夢連環歸計風華第63章 道是無情還有情第23章 最是故人心不平第4章 西風應時筋角堅第7章 錯有錯着錯上錯第17章 當年誰許初闌誓第70章 身有口諾終不移第20章 雀吟蟬鳴相見歡第20章 雀吟蟬鳴相見歡第28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29章 三計過乾坤方定第46章 誓守足兮洗血道第63章 年紀方當鉛華銷第18章 曾行處綠意輕妒第63章 道是無情還有情第11章 卿心素有隱苦衷第9章 風滿樓來棋皆輸第27章 重過京門萬事非第74章 勸君早做晨和計第6章 鶯啼燕語報新年第66章 今朝遂有青雲志第48章 撥雲見日情畢露第14章 洞門高閣靄餘暉第30章 爲國爲民皆絲汝第16章 皇恩眷顧遠和親第42章 更有新春堪喜事第53章 共誰贏得歲月白第21章 禁裡疏鍾官舍晚第38章 欲渡南鑼雪滿山第75章 風雨飄搖鬢欲絲第68章 三千翠柏衛忠魂第25章 道是子規啼鳴處第29章 知君此計成長往第6章 巧借花容添月色第15章 負荊謙忍爲家興第18章 信馬悠悠野興長第17章 當年誰許初闌誓第4章 二水中分白鷺洲第42章 柳暗花開富貴來第42章 更有新春堪喜事第76章 青女月下雁南飛第65章 智慧周深勞精神第38章 欲渡南鑼雪滿山第36章 剛易折善柔不敗第25章 道是子規啼鳴處第26章 百步九折縈巖巒第52章 修成功行解相逢第63章 年紀方當鉛華銷第7章 錯有錯着錯上錯第6章 鶯啼燕語報新年第46章 誓守足兮洗血道第22章 乾坤倒置安神香第10章 蓮心蘇木安息香第63章 年紀方當鉛華銷第14章 洞門高閣靄餘暉第6章 幾年離索錯錯錯第5章 客舍青青柳色新第38章 欲渡南鑼雪滿山第9章 一解雙徵謀略早第50章 美人心笑錦裡針第50章 美人心笑錦裡針第25章 道是子規啼鳴處第7章 欣逢秋夜做春宵第48章 細把衷腸略略訴第47章 西風吹葉落手邊第73章 佑評猶嘆子孫賢第64章 同心聲自相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