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定禮

楊家送定禮的隊伍踏着漫天飛雪而來。三道堰的染坊絲坊和織坊都差不多停了工。人們窩在家裡避寒,聽到嗩吶鑼鼓聲,閒得無聊的百姓紛紛出來看熱鬧。

來下定的是楊家大郎楊靜山的媳婦陳氏。自楊大老爺將家業交給楊靜山後,除了楊石氏把持着中饋不放,陳氏實際上已經是楊家的當家太太。她育有兩子,父母在堂。稱得上是全福之人。由她來替庶弟送定禮再合適不過。

馬車停在季家大門口。吳嬤嬤親自上前掀了車簾,扶了楊陳氏下車。

楊陳氏往四周看了一眼。狹窄的街巷僅容一輛馬車經過。兩扇不大的黑漆木門,圍牆僅有一人多高。站在外面能望見裡面的屋檐。的確是小戶人家。

“大少奶奶腳下留心。”吳嬤嬤一隻手虛扶着楊陳氏,笑着提醒她。

她周到又不諂媚的話語引起了楊陳氏的注意。她含笑點頭,由着吳嬤嬤扶着自己進了門。瞅着吳嬤嬤行走間裙角不動的步姿,楊陳氏有些詫異。小門小戶的僕婦能有這樣的禮儀,堪比大家閨秀了。她又注意到季家雖然小,從進門到腳下的甬道雪掃得乾淨,青石鋪就的地面像被帕子擦試過,乾淨清爽。這讓楊陳氏暗暗鬆了口氣。

她與二弟妹於氏家境比不上楊家,也是嬌養着上過女學的。楊三郎受寵,她和於氏生怕季英英是小染坊家的娘子,與市井中人接觸多了,染得一身市井習氣,妯娌不好相處。見到吳嬤嬤的禮儀,又瞧着季家收拾得乾淨舒服,楊石氏露出了幾分真心的笑容。

大方識禮,出身又低。季二孃將來定會敬着自己這個做大嫂的。

她是晚輩,季英英避嫌。李嬤嬤守在二門處替季氏迎了她:“雪天路不好走,難爲大少奶奶辛苦坐車了。”

與吳嬤嬤一樣,李嬤嬤也穿着淺青色的衣裙,梳着利落的圓髻。裙上一道褶皺都不見。行走間,綢裙磨擦發出動聽的沙沙聲。

楊陳氏情不自禁地挺直了腰。進得廳堂,見到季氏的瞬間,她依然生出些許恍惚。

除了在娶張四娘那天,季氏穿了身深紅色的錦裙,戴上了出嫁時的頭面。二十多年來,這是季氏頭一次用心打扮。

娶媳婦時她可以低調,不令兒媳緊張。此時,她要爲女兒長臉。薑黃色的抹胸,銀紅色的敞領大袍對襟寬袍。梳了拋家髻,髻上點綴着低垂着金飾與紅寶石滴珠。眉眼嫺靜溫柔,像從畫裡走出來的仕女。

季氏……竟是如此年輕貌美。瞧着像比自己還要小上幾歲。楊陳氏心裡謂嘆,欠身行禮:“季太太安好。”

“大少奶奶一路辛苦。這是我的兒媳張氏。”

張四娘上前見禮,因着輩份,楊陳氏還了禮。張四娘也只有十六歲,她沒想到小姑未來的大嫂和婆婆差不多的年紀,跽坐在季氏身後就不敢說話了。

這是沒辦法的事。楊靜淵是老幺兒,比楊靜山小近二十歲。楊陳氏和柳姨娘的歲數差不多,三十多歲。可不是隻比季氏小几歲來着。

她帶了陳嬤嬤來。遞了禮單給季氏。都是定禮中約定俗成的禮。如綢緞衣料六匹,金戒子兩隻、金耳環一副。燒春酒八擔。考慮到季家的情況,比照娶陳氏和於氏時減了聘禮,有二十四擡。先前給的一千兩聘金也寫了進去。

季氏的目光從那一千兩聘金上掠過,讓李嬤嬤收了。

楊陳氏最主要的目的是和季家商議婚期。陳嬤嬤拿了張單子送到季氏手中,楊陳氏笑道:“這上面的日子都是請人測過的吉日。太太的意思是我家三郎年紀不小了,最好在三四月選個日子把親事辦了。”

季氏早有準備。選定了四月十二這個日子。

事情順利地辦完。季家沒有多的要求,楊陳氏暗暗鬆了口氣。一般送定禮的時候,總是兩家人討價還價的時候。不過,她看季家就兩重院子,後面還有一重院落聽說是染坊所在。楊陳氏覺得二十四擡嫁妝都有點爲難季家。轉念想到楊家先送的一千兩金子,足夠買十間季家這樣的宅院,她就又釋然了。一千兩金子哪,太太和丈夫都覺得值。如果不是三弟心儀季二孃,不過是娶個匠人回府罷了。

遺憾的是季英英得避嫌不見。楊陳氏很想見她一面。不是因爲三弟心儀於她。而是丈夫自從見過她繡的錦帕,就愛不釋手。那方錦帕一直沒有還給三弟。她去書房給丈夫送宵夜,有好幾回都碰到他對着那方錦帕出神。如果不是庶弟要娶她,丈夫會不會想辦法納她爲妾呢?像季氏一樣溫婉美貌……她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柳姨娘。太太那樣的手腕,自從老爺納了柳姨娘,足足有二十年未曾在正房住過。季英英嫁進楊家,要爲楊家織錦出力,豈不是會常常和丈夫接觸?她突然對季英英生出一絲排斥。

“大少奶奶。”

季氏的聲音將楊陳氏從失神中拉了回來。

“可是不合大少奶奶的口味?”

楊陳氏趕緊搖頭:“季太太誤會了。沒想到季家的廚子手藝這麼好。”

季氏笑了笑:“這是當年韋僕射奉燒尾宴的菜單一部份。”

“唐自中宗朝,大臣初拜官,例獻食於天子,名曰燒尾。”韋巨源官拜尚書左僕射,制宴奉中宗皇帝。菜單流傳開來,長安的豪門爭相仿製。

田嬤嬤擅廚,會做這些菜。季氏一心想替女兒掙顏面,安排了這桌宴席。

照理說季家越是盛情,就越看重這門親事。可楊陳氏卻有些不快。楊家豪奢,她是楊家未來家主的妻子,被奉承慣了。此時沒有認出燒尾宴的菜品,楊陳氏覺得很是丟臉。更覺得季家在向自己示威。她沒用多少就擱了筷子。

“風雪太大,路上不好走。太太還在家中等侯佳音。如此妾身便先告辭了。”

季氏分明有些錯愕,卻不便強留,起身令張四娘代爲送客。

倚門望着楊陳氏一行人走遠,季氏幽幽嘆了口氣:“留仙,我似乎不該擺這桌燒尾宴款待楊家大少奶奶。”

留仙是李嬤嬤的名字。她安慰季氏道:“楊家幾位少奶奶出身都比咱們家好,覺得季家該低頭奉迎着。不曾想太太您出身長安伯爵府。不過,楊三郎是庶子。等到楊大老爺百年後,就定會分家單過的。太太也莫要太過擔心了。”

季氏蹙眉道:“我是擔心英英的脾氣。季家門戶再低,日子過得再清寒,我也沒有將她養出做低伏小的性子。”她輕嘆道,“是我骨子裡那點傲氣作祟。拜英國公所惠,徐家怎麼也是上了氏族譜的。是我低嫁連累一雙兒女。”說着就落了淚。

近日常見季氏神情恍惚,傷春悲秋。晚上也時常於夢中驚醒。李嬤嬤暗暗擔心季氏的身體,只能百般勸慰着。

第211章 春江落花錦第69章 詢問第119章 只爲再見你一面第174章 心軟了第149章 逝第163章 讓他走第243章 條件第44章 姨母第139章 誇獎第20章 郎騎白馬來第146章 城牆上的對峙第11章 大唐紈絝第57章 試他第140章 趙家買錦第204章 心細如塵第91章 歸家第148章 大補之酒第132章 堵路滋事第164章 頭七第220章 躲第251章 浣花錦的秘密第18章 臨江仙第106章 能飲一杯無第227章 服侍第264章 洇水而來第22章 紈絝的思維第5章 登門試探第265章 我心悅你第25章 打臉第192章 貓戲老鼠第69章 詢問第48章 驚聞第96章 好轉第258章 夜行第184章 早飯番外二婚後第228章 臂膀第187章 你留下吧第124章 怎麼辦第108章 大怒而去第185章 回門第75章 隔牆有耳第120章 大雁第202章 湖中約定第156章 鬧劇一場第230章 逆轉第67章 夜來第10章 說服第28章 嗆聲第115章 垂頭喪氣第168章 好好的回來第219章 黎明之前第27章 錦帕第251章 浣花錦的秘密第51章 樹與藤第4章 諸事不利第200章 不織鬥錦第9章 碰釘子第221章 闖入第88章 林中黃雀第124章 怎麼辦第247章 嘲笑第63章 錦王第222章 藏第235章 同情第49章 塵煙第64章 散花夜宴第70章 議親第24章 趙申氏來了第57章 車中人第161章 楊二老爺滋事第63章 錦王第71章 不休番外一心願第249章 頂撞第221章 闖入第253章 獵屋棲身第77章 魚粥第164章 頭七第256章 求死第45章 求懇第194章 進莊第29章 涮狠了第172章 拜貼第60章 傻的是誰第233章 營頭第203章 八月半第18章 臨江仙第115章 垂頭喪氣第161章 楊二老爺滋事第201章 搬家第195章 一把鬍子第4章 諸事不利第168章 好好的回來第210章 不信第42章 識破第34章 麒麟第79章 譏諷
第211章 春江落花錦第69章 詢問第119章 只爲再見你一面第174章 心軟了第149章 逝第163章 讓他走第243章 條件第44章 姨母第139章 誇獎第20章 郎騎白馬來第146章 城牆上的對峙第11章 大唐紈絝第57章 試他第140章 趙家買錦第204章 心細如塵第91章 歸家第148章 大補之酒第132章 堵路滋事第164章 頭七第220章 躲第251章 浣花錦的秘密第18章 臨江仙第106章 能飲一杯無第227章 服侍第264章 洇水而來第22章 紈絝的思維第5章 登門試探第265章 我心悅你第25章 打臉第192章 貓戲老鼠第69章 詢問第48章 驚聞第96章 好轉第258章 夜行第184章 早飯番外二婚後第228章 臂膀第187章 你留下吧第124章 怎麼辦第108章 大怒而去第185章 回門第75章 隔牆有耳第120章 大雁第202章 湖中約定第156章 鬧劇一場第230章 逆轉第67章 夜來第10章 說服第28章 嗆聲第115章 垂頭喪氣第168章 好好的回來第219章 黎明之前第27章 錦帕第251章 浣花錦的秘密第51章 樹與藤第4章 諸事不利第200章 不織鬥錦第9章 碰釘子第221章 闖入第88章 林中黃雀第124章 怎麼辦第247章 嘲笑第63章 錦王第222章 藏第235章 同情第49章 塵煙第64章 散花夜宴第70章 議親第24章 趙申氏來了第57章 車中人第161章 楊二老爺滋事第63章 錦王第71章 不休番外一心願第249章 頂撞第221章 闖入第253章 獵屋棲身第77章 魚粥第164章 頭七第256章 求死第45章 求懇第194章 進莊第29章 涮狠了第172章 拜貼第60章 傻的是誰第233章 營頭第203章 八月半第18章 臨江仙第115章 垂頭喪氣第161章 楊二老爺滋事第201章 搬家第195章 一把鬍子第4章 諸事不利第168章 好好的回來第210章 不信第42章 識破第34章 麒麟第79章 譏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