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章 青衣唐詩,有劍十四!(加更1千)

李汝魚確實沒有料到這其中的曲折。

終究還是自信。

是以當青衣唐詩的第一劍,劃出一道從天而落的青虹時,李汝魚覺得這應該是唐詩的真正實力——萬象境。

最多便是萬象巔峰。

可戰。

掌心那柄方寸大小青氣所成的小劍,如寸芒而起。

叮!

宛若一針,射中那巨大青虹。

青虹與劍皆迸散。

唐詩心中一陣凜然,不曾想李汝魚劍道高至如此,只怕七劍也殺不了,大概需要九劍。

依然一劍劈下。

劍二。

劍一是“引勢”,劍二則是“聚勢”。

這一劍劈落卻是平平無奇,和李汝魚平日練的劈劍無甚差別,若非先前“劍一”太過顯耀,李汝魚幾乎以爲唐詩這是要自殺。

沒有絲毫猶豫。

李汝魚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拔劍。

出劍。

卻是一柄鏽跡斑斑的長劍。

雖然如今有了春秋之劍,真正的殺力是以浩然青氣形成的劍,但終究才初入萬象境,不似夫子、劍魔、風城主那般浸淫多年。

還是佩了劍意思意思。

之前的劍在鴛鴦湖上,阿牧以劍術滿天星破琅琊王氏的王子喬,劍已碎,一路回臨安也沒再去買劍,直到小小歸來,從謝府悄悄拿了柄劍送給李汝魚。

說得是輕巧,悄悄的拿。

然而李汝魚是知道的,得知孫女謝晚溪將那柄劍送給自己後,謝琅慪氣慪得三五日吃不下飯,可見此劍之珍貴。

直到周嬸兒告知自己,說這柄劍是謝琅早些年科舉中第後,第一次出任地方爲官,時轄境之內某鎮大旱三月,於是謝琅親自赴旱地主持扛旱。

倒也不難。

該鎮有一座望夫山,山頂矗立座一尊望夫石,也算是風景名勝之地。

山腳處有一座水洞。

那座千年水洞在當地地方誌的記載中,從古至今從未乾涸過,且鵝毛不浮,水溫陰寒,傳言水洞之中住着一條冰蟒。

千百年來各種傳言比比皆是,又大多和山巔的望夫石有關聯。

望夫石的傳說,要追溯到大楚王朝時期,說當年曾有一對鑄劍夫妻在山下結廬而居,後夫妻倆合力打造出名劍,被楚王知悉後,下旨徵召入皇宮。

於是丈夫揹負其中一劍離家赴皇宮。

然而一去不回。

妻子苦苦的等,數十數百年過去,這位癡心的女子最終在山巔化作一尊望夫石。

而山腳的千年水洞,就是那位妻子在山巔等良人歸來的淚水所聚。

亦有傳言是那對夫妻鑄劍時所用的淬劍池。

真正讓當地民衆面對大旱也不敢抽水洞之水抗旱的原因,還真是因爲有人看見水洞裡出現過一條冰蟒,而且不止一人看見。

冰蟒長數丈,血盆巨口,說過之處,洞中水皆結爲寒冰。

這被記載進了地方誌。

但謝琅是誰,讀書人一枚,深奉子不語怪力亂神之說,哪會真的懼怕一條傳說中的冰蟒,於是帶着一衆兵丁去了水洞。

抽水抗旱。

若有冰蟒,不信一衆兵丁還殺不了它。

冰蟒沒有出現。

但不曾想謝琅一不小心失足跌落進了水洞。

不會水的他跌落下去就直直往水底沉去,連鵝毛都浮不起來的水,謝琅一個大活人,只有沉底的命,岸上一片譁然,卻無人敢下水去救謝琅。

也是謝琅命不該絕。

在幽深不見天日的水裡胡亂摸抓,想尋找救命稻草,無意之中摸到了一個樹枝一樣的東西,於是死死的拽住。

然後他就失去了知覺。

在失去知覺的最後一刻,謝琅隱然看見黑暗之中,有一雙碗大的兩點出現在眼前。

似乎是一雙眼睛。

冷漠無情的盯着自己。

等謝琅睜開眼時,已是第三日,他抱着一柄滿身鏽跡的長劍匍匐在岸邊,被聞訊趕來的州府長官發現,這才活了下來。

其後,天降大雨。

謝琅因抗旱出色,政績又極其出色,加上州府長官舉薦,謝琅平步青雲,一路高升,最終回到臨安,進入吏部。

那柄劍不僅劍鞘上鏽跡斑斑,劍身亦是鏽跡斑斑,在不損傷劍鞘和劍身的情況,用盡辦法也不能褪去鏽跡。

成了謝琅最珍貴的藏品。

李汝魚才真正明白這劍的珍貴之處。

鏽劍無名。

實際上應該是有名字的,劍鞘之上,刻有兩個古樸字體,應是大楚王朝盛行的篆體字,只不過除不掉鏽跡,也便認不出字。

反正按照謝琅的說法,這柄劍應是那對鑄劍夫妻的傑作。

那對夫妻,傳說之中,一姓幹,一姓莫。

不過管它呢。

是劍就行。

況且這是小小送給自己的,斷然沒有不用的道理。

鏽劍出鞘,架住唐詩的劍。

青衣唐詩的第二劍平平無奇,但只有真正接劍的李汝魚,才知道這平平無奇之下,隱藏着何等恐怖的力量。

兩劍相交,李汝魚只覺如被一座大山撞中。

但今時不同往日。

李汝魚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反手就要一劍撩出——唐詩的廝殺經驗絕對不如自己,只要自己和她陷入纏戰,就算她是萬象境巔峰,自己也有機會殺她。

不殺她,就殺不了趙長衣。

所以,必殺!

然而劍剛撩出,卻撞上了唐詩的第三劍。

有些訝然。

唐詩的第一劍並不快,第二劍也不快,但這第三劍,卻快的有些匪夷所思了,彷彿第二劍之後,根本沒有回劍就是第三劍。

事實確實如此。

唐詩的第三劍是“劍三”。

劍一引勢,劍二聚勢,劍三成勢,一旦勢成,便勢不可阻,只有兩個結果:要麼唐詩的劍被破,要麼敵人被斬。

絕無其他。

青衣唐詩的身體,彷彿成了一個黑洞,無數微渺得肉眼幾乎看不見的粒子,拉出無數道流光瘋狂涌向她體內,宛若成了世界的中心。

這是張河洛定天下,女帝定規矩之後的改變。

天地之間,充斥着肉眼難以看見的微渺的粒子,武道中人甚至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唐詩再出劍。

劍四。

當這一劍遞出,唐詩越發篤定,接下來,只要李汝魚在七劍之前,不逼自己決出勝負,那麼他就已經是必死之局。

劍四,初勢。

這一劍,終於有了先前第一劍的威勢,甫一遞出,劍上便生風雷聲。

炸裂於耳旁,綿綿不絕。

李汝魚臉色略略凝重,隱然覺得哪裡不對。

但卻捉摸不住。

手中鏽劍乾淨利落的以攻對攻,用的是夫子教的劈劍,簡單直接,只不過因爲要抓尋青衣唐詩的破綻,這一劍並沒盡全力。

也沒有請出書聖和殺神,是以並沒有一劍掛江河,或是掛出一座墨池血海。

僅是簡單樸實的一劍劈落。

鏽劍劈在青衣唐詩的劍尖上,火星四濺。

鏽劍倒彈而起。

然而下一刻,唐詩的第五劍已經出現在了李汝魚的面前,劍過之處不僅風雷聲不絕,劍身之上亦開始繚繞化作細碎閃電。

劍五,驟勢。

驟者,快也。

這一劍極快,快得比老鐵的拔刀術還快。

如卓宗棠、田順之流,甚至已經看不見青衣唐詩的劍,只能看見一團細碎的閃電。

李汝魚深呼吸一口氣,腳下微動,退了三步。

旋即橫劍在胸前。

三步之遙,青衣唐詩的劍勢已盡。

但李汝魚手中的鏽劍之上,依然發出清脆鏗鏘聲,如被劍擊。

劍氣!

劍身不至,劍氣外放。

這一點,實際上大涼天下的憑虛、扶搖兩境的劍道高手都可以做到,是以李汝魚也沒放在心上,若青衣唐詩做不到,那才叫怪事。

唐詩收劍,再出劍。

依然很快。

只不過比起先前一劍,則要慢了許多。

但這一劍……

這一劍很狂。

大有一種天下舍我其的狂傲之意。

劍六,狂勢。

李汝魚隱然有種錯覺,彷彿面對的不是一柄劍,執劍的也不是一個女子,而是面對着曾經的嶽單,面對嶽單的方天畫戟。

心中凜然。

李汝魚從走出扇面村後,歷經血戰無數,從第一次在春風關殺張焦,到最後一次在鴛鴦湖殺王子喬,劍道一步一步攀升,可以說,這個天下大概找不出幾個武道高手,是如李汝魚這般,從屍山血海裡殺出來的。

如此磨礪之下,李汝魚的眼光可以說更在夫子之上。

他已經看出不對。

青衣唐詩的這幾劍,雖然也算不錯,但遠遠稱不上驚豔,甚至連華麗都不如,別說可斬大劍仙的萬象境巔峰,就連扶搖巔峰都有些不足。

這就是趙長衣和黑衣文人最後的憑仗?

這似乎說不通。

那麼就只有一種可能,唐詩的劍道,很可能是一種厚積薄發的方式,一旦劍劍相連,劍勢疊加到巔峰,纔是真正的出劍。

那時候,真可能一劍斬大劍仙。

這和唐詩的說法並不相違背,畢竟也是一劍的事情而已。

李汝魚有些懊惱。

自己似乎給了唐詩太多機會?

如果一出劍就以雷霆萬鈞的手段逼迫唐詩和自己一劍決生死,那麼她絕然無法疊加劍勢,就不可能達到一劍斬大劍仙的萬象境巔峰。

現在?

晚了。

縱然此刻也可以請書聖、殺神,以春秋之劍全力出手,然而除非能一劍殺了青衣唐詩,否則她的劍勢不會斷。

一劍殺唐詩?

李汝魚覺得這有點不現實。

但總得試一試。

於是李汝魚輕呼了一聲。

有請先生。

身後,浮現如山虛影,山巔,讀書人負手捉筆。

李汝魚腦海之中,響起了一個字:快。

於是李汝魚出劍。

快字劍。

這一劍很快,快得唐詩的劍六還沒到李汝魚面前,李汝魚的鏽劍已經遞到了唐詩的咽喉前——完全是以命換命的打法。

但天下武道,唯快不破。

李汝魚這一劍因爲快,即使一劍洞穿唐詩的咽喉之後,也能回劍盪開唐詩的劍六。

當時當然不願意和李汝魚拼命。

因爲劍勢已成,李汝魚接不接劍六,都不影響劍七。

唐詩退了十餘米。

再出劍。

劍七,霸勢。

這一劍甫一遞出,長劍所過之處的虛空,便開始出現一層層紊亂的紋路,彷彿是一層水被扭曲了一般,更有一種無雙霸氣,讓人覺得面對的不是劍。

而是一位睥睨天下的霸者。

霸者無雙。

但李汝魚極快的一劍之後,是雪字劍。

如今的李汝魚已是出劍可引天地異象的萬象境,早非夕照山時少年。

這一劍出之後,錦官城上空,便驟生無數雪雲,將初生的朝陽遮住,天氣陰沉如秋日,厚重雪雲之中,更是有鵝毛大雪漱漱飄落。

寒意沁骨,這一刻宛若走入北蠻之北的漭漭雪山裡。

一剎入寒冬。

演武場上,無一例外,所有人都覺得置身在冰天雪地之中。

李汝魚的劍,每一劍都循着相同的軌跡,沒有絲毫偏頗,每一劍都在前一劍的基礎上,劍意疊加劍勢增持。

這是夫子教的劈劍。

說起來,和唐詩的劍道有異曲同工之妙。

劍劍相撞,驟起了一層氣浪,如漣漪一般拂向四周,低空之中,更是炸響了悶雷,炸開了天空無窮雪雲,露出春日。

演武場衆人,第一次覺得春日真溫暖。

雙方終於殺至熾烈。

唐詩再出劍。

劍八,無雙勢。

驟狂,霸無雙。

劍八開始,便是真正的殺人之劍——一旦到了劍八,唐詩的劍道,便將進入一種奇異的境界,無雙之勢下,無堅不摧。

但這一劍,唐詩並沒有刺向李汝魚。

而是刺向李汝魚的劍。

她跟隨黑衣文人在大涼天下蟄伏,有青龍作爲耳目,太清楚李汝魚的劍道,知道李汝魚此刻施展的劍術,正是當初在夕照山對趙颯的劍術。

打破空間的一劍,比快字劍更快的一劍。

劍八無雙勢,雖然無物不摧,但在更快的劍前,略有不逮。

畢竟此刻的劍勢,僅僅是無堅不摧,還沒有達到無物可破的自身處於不敗之境,所以,劍八不求殺敵,只求讓李汝魚接下來的一劍無果。

這一劍,刺向李汝魚那尾隨而至,彷彿破開了十餘米的空間,直接出現在唐詩面前的鏽劍。

劍尖對撞。

叮!

霸者無雙的劍勢,在這一刻彰顯其威力。

李汝魚的“時”字劍雖然奇妙,但妙在其穿越空間的特異上,在氣勢和力量上並不算驚豔,然而李汝魚終究是萬象境。

這一劍的力量依然很重。

兩人各退了三步。

李汝魚有些訝然的看着手中的鏽劍,和唐詩的無雙勢一撞,鏽劍之上,原本用盡一切方法都不能褪去的鏽跡,竟然脫落了一塊。

指甲蓋大小。

然而一塊足矣,李汝魚看見了那沒有鏽跡遮掩的劍身,忍不住眯眼。

刺眼。

僅是指甲蓋一塊大小的劍身,卻散發出明珠一般的寒光。

若劍身鏽跡褪盡,這劍,只怕不輸女子懸掛在垂拱殿裡的那把天子劍。

此刻倒也沒心思多想。

因爲唐詩又出劍了。

劍九,不動明王勢。

唐詩的身上,先前涌入她體內的無數流光,磅礴噴涌而出,宛若東海之中的巨鯨噴出的水幕,煌煌之中升騰而起,繼而籠罩唐詩其身,化作一尊高達數米的菩薩像。

菩薩手持一劍,劍尖向天。

怒目圓睜獠牙猙獰,威嚴尊上怒叱蒼生;又有祥雲繞身,慈悲詳盡憐憫世人。

此菩薩像人人可見。

這就是萬象境,出劍可生天地異象!

大涼天下佛教並不盛行,是以在場之人,除了黑衣文人知曉這是佛教的不動明王,其餘人皆不知,只知,這一刻的唐詩,神聖不可侵犯。

然而黑衣文人看不見。

他只能感受到青衣唐詩身上散發出的那種隸屬佛家的神聖慈悲氣息。

於是他笑了。

來到大涼天下,這是他少有的幾次笑意。

趙長衣看着這一幕,終於明白,爲何黑衣文人有把握救下自己,因爲青衣唐詩的劍,真的可以媲美——不,甚至可以超過夫子和劍魔。

這才第九劍而已。

唐詩每一劍都比前一劍更強,誰知道第十劍、十一劍會是何等變態。

只怕最後一劍,可斬聖人。

於是趙長衣也笑了,李汝魚,恐怕你做夢也想不到,今日你殺不了我,反而要死在青衣唐詩的劍下,這很可能是黑衣文人佈下的一個局。

畢竟他即將去東土,而女帝也要去東土,他恐怕是擔心你這個對東土和大涼而言都是異類的人,會破壞他日後的佈局。

劍八的無雙勢,讓青衣唐詩的劍勢疊加到無堅不摧的境界,那麼劍九的不動明王勢,則讓她的劍,她的人,都進入無物可破的不敗之境。

當這一劍遞出,唐詩終於鬆了口氣。

欲殺李汝魚。

如今已是十成把握。

哪怕李汝魚接下來會有一劍劈碎城樓的劍術,甚至也能有一劍即是一朝歷史的厚重,更有一劍催生血色光柱沖天,哪怕是一件掛出一條江河,或者是藏身虛空的鬼魅刺客之術,也無濟於事。

劍八,無堅不摧,必勝之境。

劍九,無物可破,不敗之境。

哪怕夫子在此,劍魔出劍,也阻擋不了自己的無雙勢下的劍,更破不了不動明王勢的防。

非劍道成聖者不可。

儒聖?

兵聖?

道家聖人?

皆只能望洋興嘆。

在東土,則需陸地劍仙之流纔有破不動明王勢的可能。

大涼有劍道成聖者?

沒有。

那麼,出到劍九的自己,已經無敵。

若出到劍十四,則天下芸芸衆生,無盡高手,我青衣唐詩,管你什麼萬象管你什麼謫劍仙,也不管你是或否是聖人。

皆可一劍而斬。

包括李汝魚!

輸了錢,只好多更,爭取賺回來,作爲一個孩子,掙錢不容易啊……

472章 誰人打太極,誰人舞螳螂419章 成人之路561章 大涼再無詩仙,亦無女帝156章 盛世王妃321章 太子不軟弱657章 終焉之戰633章 復國不能,那便復仇!505章 女帝的心思你別猜177章 一羣瘋子609章 再鑄殺孽,爲這天下開盛世太平233章 王爺不可阻371章 一顆拳頭從天而降305章 原來先生很行358章 這夜色多嫵媚246章 大亂之世192章 大涼是女帝的,但北方是岳家的521章 可願隨我馬踏江湖73章 國士無雙606章 與天鬥574章 閒時二三事266章 烤烤火,談談劍,殺殺人237章 大王239章 書聖欲潑墨436章 郡公駕到401章 怒髮衝冠爲紅顏!64章 這怎麼可能22章 懸劍,殺人541章 心向黑暗400章 聖人可肉白骨482章 未來的帝師192章 大涼是女帝的,但北方是岳家的550章 君王一步平安,將士十萬青血117章 好大一個字96章 從地獄回人間543章 女帝欲收官355章 東方不敗?398章 不瘋魔不成活128章 閉上眼睛就是天黑623章 東土妖孽來試劍548章 彈丸之地,日出之本158章 殘城牆頭屍堆雪29章 我戀愛了62章 對弈165章 持戟,問人間無敵513章 仙人撫我頂,宋詞念初心350章 高傲的大家閨秀146章 盛世蚊血630章 陰麗華!62章 對弈318章 一杯敬明月,一杯敬故鄉2268章 我覺得你是畫聖2328章 牧羊女上開封,欲把西子劍下弒(加更2000字)308章 劍來!190章 不喜歡太公的王妃464章 聖人學說與現代理論的碰撞40章 魚龍三十年211章 護犢子的老酒鬼400章 聖人可肉白骨641章 大涼天下,需要一個人!115章 步步緊逼560章 道家女神仙,紫虛元君魏華存383章 騷年,你應該補腎了201章 我不信180章 大唐薛仁貴,心懷故國71章 二品太子85章 蜀中眉山讀書人449章 西線無戰事567章 帝王之路467章 天地應有規矩79章 少年說,那便殺644章 我體內有一位千古君王!178章 碧血飼城320章 攪屎棍攪起千層浪66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446章 又見北蠻南侵(加更1000字)401章 怒髮衝冠爲紅顏!143章 天下交給誰?521章 可願隨我馬踏江湖94章 我也想和這個世界談談486章 翩若劍仙299章 無雙呂布654章 姜太公,請出山!589章 天狗?劍聖?忍者!440章 女子將軍第一人588章 天穹立劍客,自稱柳生467章 天地應有規矩359章 要這鐵棒有何用288章 人間又見王,有人語臣在481章 西楚霸王今何在?542章 劍冢之殤589章 天狗?劍聖?忍者!584章 龍入深海,就藩!100章 且讓他遊一陣361章 山巔少年,一劍重拾大燕(爲狼族折袖加更)229章 劍氣起蒼黃376章 師不如弟子,僅有劍氣千萬縷588章 天穹立劍客,自稱柳生405章 虎賁之殤271章 人間善惡325章 舊魏郝昭,鎮北郝照
472章 誰人打太極,誰人舞螳螂419章 成人之路561章 大涼再無詩仙,亦無女帝156章 盛世王妃321章 太子不軟弱657章 終焉之戰633章 復國不能,那便復仇!505章 女帝的心思你別猜177章 一羣瘋子609章 再鑄殺孽,爲這天下開盛世太平233章 王爺不可阻371章 一顆拳頭從天而降305章 原來先生很行358章 這夜色多嫵媚246章 大亂之世192章 大涼是女帝的,但北方是岳家的521章 可願隨我馬踏江湖73章 國士無雙606章 與天鬥574章 閒時二三事266章 烤烤火,談談劍,殺殺人237章 大王239章 書聖欲潑墨436章 郡公駕到401章 怒髮衝冠爲紅顏!64章 這怎麼可能22章 懸劍,殺人541章 心向黑暗400章 聖人可肉白骨482章 未來的帝師192章 大涼是女帝的,但北方是岳家的550章 君王一步平安,將士十萬青血117章 好大一個字96章 從地獄回人間543章 女帝欲收官355章 東方不敗?398章 不瘋魔不成活128章 閉上眼睛就是天黑623章 東土妖孽來試劍548章 彈丸之地,日出之本158章 殘城牆頭屍堆雪29章 我戀愛了62章 對弈165章 持戟,問人間無敵513章 仙人撫我頂,宋詞念初心350章 高傲的大家閨秀146章 盛世蚊血630章 陰麗華!62章 對弈318章 一杯敬明月,一杯敬故鄉2268章 我覺得你是畫聖2328章 牧羊女上開封,欲把西子劍下弒(加更2000字)308章 劍來!190章 不喜歡太公的王妃464章 聖人學說與現代理論的碰撞40章 魚龍三十年211章 護犢子的老酒鬼400章 聖人可肉白骨641章 大涼天下,需要一個人!115章 步步緊逼560章 道家女神仙,紫虛元君魏華存383章 騷年,你應該補腎了201章 我不信180章 大唐薛仁貴,心懷故國71章 二品太子85章 蜀中眉山讀書人449章 西線無戰事567章 帝王之路467章 天地應有規矩79章 少年說,那便殺644章 我體內有一位千古君王!178章 碧血飼城320章 攪屎棍攪起千層浪66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446章 又見北蠻南侵(加更1000字)401章 怒髮衝冠爲紅顏!143章 天下交給誰?521章 可願隨我馬踏江湖94章 我也想和這個世界談談486章 翩若劍仙299章 無雙呂布654章 姜太公,請出山!589章 天狗?劍聖?忍者!440章 女子將軍第一人588章 天穹立劍客,自稱柳生467章 天地應有規矩359章 要這鐵棒有何用288章 人間又見王,有人語臣在481章 西楚霸王今何在?542章 劍冢之殤589章 天狗?劍聖?忍者!584章 龍入深海,就藩!100章 且讓他遊一陣361章 山巔少年,一劍重拾大燕(爲狼族折袖加更)229章 劍氣起蒼黃376章 師不如弟子,僅有劍氣千萬縷588章 天穹立劍客,自稱柳生405章 虎賁之殤271章 人間善惡325章 舊魏郝昭,鎮北郝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