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徵兵

翌日清晨,魏進忠醒過來時,宿醉過後腦袋疼得厲害,他想起昨晚和高進最後喝了三大壇酒,自己終究是沒能拼過這位軍中大將,不由有些遺憾。

捂着腦袋,魏進忠忽地想到自己還沒去幹爹那兒服侍,不由連忙起身洗漱,但是他剛有了動靜,外面便有下人送了白粥進來,說是高都護吩咐的,叫魏進忠心裡大爲感慨。

這位高都護是真心結交俺魏二的!

魏進忠喝完那白粥後,心頭滾燙,從這一刻起他是真把高進當成了可以託付妻女的朋友。

急忙趕到隔壁院中,魏進忠自是連忙跪地給王安這位乾爹磕頭請罪,他今後前程全在這位乾爹身上,不過他亦是不後悔昨晚和高進大醉一場。

自從入宮以來,他如履薄冰,卻是很久沒有那般喝得肆意痛快,跪在地上的魏忠賢,並沒有說出高進,只說是自己貪杯誤事。

“行了,起來吧,昨個兒不是和你說過了,今後這等瑣事不需你來做。”

王安笑着扶起了地上的乾兒子,“高都護早命人和我打過招呼,說是他拉着你去喝酒的。”

“你能和高都護交好,乾爹高興還來不及。”

王安是樂於見到這個乾兒子和高進打好關係的,要知道他想要擡舉這個乾兒子,也需得他做出點功績來,日後若有戰事,能到這高都護軍中當個監軍,這個乾兒子還怕沒有功勞。

遼東那裡,皇爺終究是會動手的,王安很清楚,那建州老奴僭越立國稱帝,皇爺心裡面是始終記着的,日後這征討建奴,小杜總兵和高都護必定是要大用的。

魏進忠從地上起來後,對高進越發感激,然後他自是小心伺候起王安來。

“乾爹,咱們要去哪裡?”

“你忘了,你昨晚不是向高都護舉薦了那李老漢麼,今日咱們正好去校場看看高都護點兵。”

王安笑着說道,可魏進忠卻是完全沒了印象,他估摸着自己昨晚是喝大了,才和高進說了那李老漢帶着族人要投軍的事情,可他其實是想將那些党項漢子收歸麾下的。

說話間,魏進忠自陪着王安去了駱駝城外的校場,這時候他才曉得,眼下高進風頭大盛,那駱駝城中的將門雖然深爲羨慕嫉妒,可家裡的年輕子弟卻都是渴望着去高進麾下從軍。

“這些將門子裡,總有些英才,咱們今日正好觀看一番。”

王安饒有興致地說道,三大徵後,朝廷算得上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且不說各地官軍,就是京營也早就不像樣了,他雖是太監,可到底還是男人,總歸對這等武事感興趣的。

就好比那些文官,口中鄙夷武夫,可是遇到戰事,不都喜歡紙上談兵,高談闊論一番嗎!

總兵府裡,自有兵馬護衛魏進忠王安一行,杜弘域這回倒是沒有跟着同行陪伴,他若去了校場,豈不是喧賓奪主,再加上王安這位司禮監的秉筆太監也跑去湊熱鬧,他若是去了,難保日後不會被那些文官們針對。

……

出了駱駝城,王安自然也看到了昨日被大軍護衛入城時沒有看到的那座京觀。

當然說是京觀也不甚準確,蓋因這京觀乃是需要封土聚屍才行,眼下這所謂京觀只是以韃子首級壘塔,以便勘驗。

王安可不是武人,也只是隔着老遠看了幾眼,並不敢驅車上前細觀,倒是魏進忠大着膽子策馬上前去瞧了,不過回來後也是臉色煞白。

知道王安魏進忠要來,高進自是率兵出了校場迎接,一個是司禮監秉筆太監,一個是日後的九千歲,他怎麼小心都不爲過。

“王公,裡面請。”

領着王安魏進忠進了校場後,高進自請他們去了點將臺上坐着觀看。

高進眼下領着朔方衛都指揮使的職司,又有着朔方大都護的名頭,在駱駝城裡那些年輕將門子心目中,倒是風頭蓋過了杜弘域這位總兵大人。

尤其是那些自負有些本事,但又不是家中能繼承家業的將門子和庶出子弟,更是把這次投軍看成了大好的機會。而高進自也不能駁了杜弘域的好意,更何況這些將門子都是極其優秀的人才,若是放到眼下大明官軍的大染缸裡,就是再好的人才也難免會廢掉,豈能就這麼浪費了。

對於自己建立的軍隊體系很有信心的高進,當然要把這些將門子都收入麾下仔細調教,他如今背靠河套,不缺戰馬,又有九邊浙兵子弟投靠,這步軍絕差不到哪裡去,剩下的短板唯有騎兵罷了。

五百白馬,加上兩千朔方部輕騎,在河套這邊對付蒙古各部倒也勉強夠用,可今後要是對上建州老奴,那就有些不夠看了。

校場內,高進帶來的五百白馬騎兵自然是列陣壓場,要知道這駱駝城的將門子和各家軍官子弟都是奔着這白馬營來的。

誰都知道,高都護麾下,白馬最強!

草原上,據說套部各部都是聞白馬而喪膽,這如何不叫那些年輕氣盛的武家子弟們神往。

在一衆鮮衣怒馬的武家子弟裡,李守成他們這夥人便顯得格外扎眼了,雖說那十幾個党項漢子瞧着頗爲精悍,可他們身上連件像樣的皮甲都沒有,全是布衣舊襖,在這些武家子弟眼中那就顯得殊爲可笑了。

“乾爹,我去瞧瞧李老漢他們。”

魏進忠還是沒有捨棄招攬李守成手下那些族人的念想,和高進酒後長談,他倒是更加認清了自己的野心,想要往上爬,乾爹既然允諾他入東廠署理事務,他自然要做出個模樣來。

“去吧。”

對於那個健談的李老漢,王安印象不錯,自是允了這個乾兒子的請求。

“高都護,不知今日這校場點兵可有什麼講究,你可千萬別因爲咱家壞了規矩章程。”

王安是個老好人的脾氣,絲毫沒有因爲自己的身份就有指手畫腳的念頭,反倒是很尊重年輕的高進。

“王公,今日所謂校場點兵,不過是爲了遴選兵員,以充朔方衛。”

既然萬曆皇帝給了朔方衛的編制,高進自是要充分利用起來,這樣再加上實際上被他控制的神木衛,他就能合規合矩地擁有兩衛兵馬,過萬大軍。再加上朔方部和河口堡隱匿的兵馬,足夠他橫掃整個陝西。

高進的答案,王安自然滿意,在他看來高進是個能幹事的,皇爺給了朔方衛,自然是希望高進能把朔方衛給好生經營起來的。

莫看皇爺不理朝政,可心裡面還是跟明鏡似的,眼下大明朝的官軍不可用者十之七八,至於京營那就更加別提了,皇爺想對建州動兵,肯定是要做好了準備才行。

這位高都護的朔方衛,便是皇爺所期待的精兵,希望這位高都護能是本朝的第二個戚少保吧!

王安看着有着與年齡不相稱的沉穩冷靜的高進,心中這樣想道。

……

魏進忠一襲黑袍,策馬到了李守成身邊時,只見這位李老漢倒還鎮定,只是手下族人們個個義憤填膺的樣子,而那個膽大的李家大郎更是氣呼呼地瞪着眼,彷彿這樣便能瞪死不遠處正自嗤笑他們的那些武家子弟。

“李老漢,是咱家的不是,咱家昨晚和高都護喝酒時多嘴提了句,說你這些族人弓馬嫺熟,武藝精湛,沒成想竟是叫你們受了委屈。”

魏進忠這話說得頗有心機,一來是借高進擡高了自己身份,二來也是給自己等會挖人做個伏筆。

“李公公哪裡話,我這些族人弓馬嫺熟不假,武藝精湛那可就當不得了。”

李守成領着族人們來時,自有高進麾下的軍官告訴他們,朔方衛設五營,中壘、步兵、射聲、越騎、屯騎,他手下的族人,那些不會騎馬的,只要體格健壯,身家清白沒有惡習這,可去步兵營或射聲營,至於他今日帶來校場的十七個騎馬族人,則是視情況入越騎營或屯騎營。

“這越騎營收擅長騎射的,我這些族人或能爭取下。”

李老漢和魏進忠說着這越騎營和屯騎營的區別,越騎營要求騎射出衆勇力過人,而屯騎營只要馬術不差就行。

“原來還有這等講究。”

魏進忠不讀書,自然不曉得朔方衛五營乃是高進沿用漢時舊名,實際上射聲營是火槍隊,步兵營是重步兵,而中壘營則是浙兵子弟爲主的混合編制,越騎營是講究勇武的弓騎兵,屯騎營那就是用來打牆式衝鋒的胸甲輕騎。

那些不遠處的武家子弟,瞧見魏進忠是從點將臺處策馬到了那些衣着簡陋的騎馬漢子跟前,都是沒了聲音,誰都不是傻子,這個時候誰還會去笑話那些窮得連皮甲都穿不上的鄉下漢。

這時候隨着鼓聲響起,自有軍官們呼喝揮舞令旗,今日這校場考覈,能自備馬匹的當然騎術不會差,所以考的便是騎射,合格的便去越騎營,不合格的自然便只能去屯騎營了。

那些領了號牌的武家子弟們聽到軍官們的喊聲,都是興沖沖地策馬而出,然後朝着那早已立好箭靶草人的場地奔去,在馬上引弓放箭,馳過那十處距離遠近不一的箭靶後,再揮刀砍過那一排草人,便算是結束了考覈。

“箭靶十中七爲優,中五爲良,中三爲合格。”

點將臺上,高進自爲王安講解着那考覈的規矩,像是這騎射,除了這中靶數外,還得考量箭矢入靶的力量。

高進自己就是射術高超之輩,當然清楚馬背上用得戰弓普遍弓力要弱,像他這樣能在馬上開滿百斤戰弓的,放眼整個九邊也不多。

今日到校場的,都是駱駝城中的武家子弟,其中既有那些高高在上的將門子,也有家境尚算殷實的軍戶子弟。

那一輪輪的點兵考教下來,幾乎個個都能做到騎射時箭靶十中三,其中中五的佔了多數,也不乏十中七的,看得王安老臉笑開了花,在他看來這駱駝城不愧是邊地重鎮,大明朝出了名的出將之地,這麼久下來竟是沒遇到一個不合格的。

高進倒是不像王安那般興奮,這些武家子弟單個都是好手,可是捏合成軍那就未必了,就拿他的白馬騎,單打獨鬥或許不是這些武家子弟裡佼佼者的對手,可是一旦上了五十騎,百騎,便能打敗數倍於己的敵軍騎兵。

這時候校場上,終於輪到李守成和他的族人,不過他們倒是沒像先前那些武家子弟那般,單騎出陣,魚貫而行,而是一涌而上,十幾騎同時朝着那靶場而去。

點將臺上,高進亦是看了過去,這些號稱是党項遺族的李家寨騎士,倒是有些東西。

原本還在笑話這些人的武家子弟們很快就笑不出來了,因爲那十幾個鄉下騎兵始終隊伍都捱得很近,而且他們射箭時也能保持一致,幾乎都是十幾支利箭同時射向箭靶,雖然也有人脫靶,但是那聲勢看着很是驚人。

很快這些騎士通過靶場,高進望去,每個箭靶上都有箭矢射中,其中好幾塊更是射的密密麻麻,不過到了那些草人前的時候,這些騎士才終於露出窘迫來,一大半人都只是純粹靠着馬術拔刀去刺砍那些草人,毫無章法武藝可言。

不過饒是如此,也叫高進感到驚喜了,他設立越騎營,本意就是爲了擾襲敵軍,這是能單獨拉出去和敵軍周旋,這一部騎軍需得弓馬嫺熟,而且要有狠勁和耐性。

等到李守成他們停下來時,高進放眼望去,才發現那位日後的九千歲也混跡在這些騎士中,另外這夥騎士里居然還有兩個小娃娃。

高進自是讓軍官們喊了李守成他們到點將臺下見面,戰場上個人武勇起不了大作用,便是所謂的猛將,也需得有親兵營做依靠,像他陣斬擺言太那一仗,靠的便是程衝鬥等人爲他遮掩左右,所以他更看重李守成他們所展現出來的團體性。

魏進忠不無得意地領着李守成上了點將臺,他發現自己還是看走了眼,這個老漢居然是所有人裡射得最準的那個,箭靶十中八,已經比得上那些最厲害的將門子了,不過他自己也不差,雖說在宮中甚少騎馬,可是這趟出京以後一直在馬背上,也偶爾拿弓箭練手,剛纔也是拿了個十中三,總算沒有太丟臉。

在王安這個乾爹面前,魏進忠不敢嘚瑟,只是開口道,“乾爹,高都護,這位便是李老漢。”

高進當下自詢問了李守成他們的來歷,知道他們來自米脂縣的李繼遷寨,乃是党項遺族,不由問道,“不知你們族中還有多少此輩弓馬嫺熟者?”

這年頭,鄉黨宗族盛行,高進徵兵時,並不會刻意拆散那些同鄉來的士兵,反倒是會將同一個地方的士兵編到一個隊伍裡。

“族中尚有十餘人。”

李守成老老實實地答道,他見過世面,知道這位高都護的本事,自然樂意讓族人們都投奔這位高都護。

第三百二十六章 父子相殘第三百四十二章 坐在汗帳裡的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打造第三百三十四章 隔河見勇第二百三十四章 醜態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質第九十三章 刀快心明第四百一十章 最後的戚家軍第四章 槍術和射術第六十三章 追獵與大槍第一百零一章 真豪傑第三百三十八章 變了模樣第五十七章 能來回衝打纔是騎兵第二百七十四章 殺狗(五千五百字的大章)第三百六十八章 徵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範大掌櫃的賬本第三百三十章 獵人和狐狸第二百七十一章 邪不壓正第八十五章 武將經商第二百六十七章 彼此相疑第九十一章 長矛大劍爲先第一百零五章 聰明人不跳坑第三十七章 成長讓人殘酷第四百一十七章 前奏第二百零六章 賭什麼第二百三十三章 給我打第二百四十二章 故人程教頭第二百八十八章 刀兵過後動心思第三百四十二章 坐在汗帳裡的人第四十四章 假扮第三百一十九章 草原起風雪第一百六十五章 隨我殺賊第一百七十八章 炮術第一百六十一章 好人壞人第五十二章 官和賊第四百零三章 滿桂第六章 書坊看來的第三百三十八章 變了模樣第三百六十四章 實倉備戰第四百零七章 陣斬單于第二百三十三章 給我打第二百七十八章 羣策羣力第三百八十七章 威服草原第一百三十八章 摻沙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布木布泰第一百五十九章 內外招攬第九十六章 從頭學過(中秋快樂)第三百九十六章 佈局錦衣衛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堵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可有通匪之輩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第一百七十八章 炮術第三百五十七章 朔方都護府第四百三十四章 將至第二百五十章 柳郎中第三百八十七章 威服草原第二百九十章 妙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草原起風雪第一百九十一章 塞外小城第三百七十二章 鴨神第二百七十七章 窮寇當追第四百二十一章 罷兵休戰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得清平第三十章 有勇無謀活不長第四百三十五章 萬曆之死第二百三十一章 重注攤牌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羊試炮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啓悲歌第二百八十八章 刀兵過後動心思第一百九十一章 塞外小城第三十三章 刀槍下沒有不死的第二百二十章 厲兵秣馬第一百四十一章 開出價來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場誰講信義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生契闊第三十章 有勇無謀活不長第九十三章 刀快心明第二百一十七章 居高臨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防第二百四十六章 東面傳來的消息第三百五十八章 自比漢武第三十章 有勇無謀活不長第二百八十八章 刀兵過後動心思第一百一十九章 安全感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門豹第七章 此地多煤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場誰講信義第三百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毒計第三百七十四章 殺你又如何第四十三章 首領曾爲自家謀第三百九十九章 暗潮涌動第102章 公平得人心第三百零一章 人心安穩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百兩一個第三百四十七章 小勝第八十三章 穩定求發展第一百五十八章 詢問第九十章 放在心上纔是真第四十六章 各有心思不自知第三百零一章 人心安穩
第三百二十六章 父子相殘第三百四十二章 坐在汗帳裡的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打造第三百三十四章 隔河見勇第二百三十四章 醜態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質第九十三章 刀快心明第四百一十章 最後的戚家軍第四章 槍術和射術第六十三章 追獵與大槍第一百零一章 真豪傑第三百三十八章 變了模樣第五十七章 能來回衝打纔是騎兵第二百七十四章 殺狗(五千五百字的大章)第三百六十八章 徵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範大掌櫃的賬本第三百三十章 獵人和狐狸第二百七十一章 邪不壓正第八十五章 武將經商第二百六十七章 彼此相疑第九十一章 長矛大劍爲先第一百零五章 聰明人不跳坑第三十七章 成長讓人殘酷第四百一十七章 前奏第二百零六章 賭什麼第二百三十三章 給我打第二百四十二章 故人程教頭第二百八十八章 刀兵過後動心思第三百四十二章 坐在汗帳裡的人第四十四章 假扮第三百一十九章 草原起風雪第一百六十五章 隨我殺賊第一百七十八章 炮術第一百六十一章 好人壞人第五十二章 官和賊第四百零三章 滿桂第六章 書坊看來的第三百三十八章 變了模樣第三百六十四章 實倉備戰第四百零七章 陣斬單于第二百三十三章 給我打第二百七十八章 羣策羣力第三百八十七章 威服草原第一百三十八章 摻沙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布木布泰第一百五十九章 內外招攬第九十六章 從頭學過(中秋快樂)第三百九十六章 佈局錦衣衛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堵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可有通匪之輩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第一百七十八章 炮術第三百五十七章 朔方都護府第四百三十四章 將至第二百五十章 柳郎中第三百八十七章 威服草原第二百九十章 妙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草原起風雪第一百九十一章 塞外小城第三百七十二章 鴨神第二百七十七章 窮寇當追第四百二十一章 罷兵休戰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得清平第三十章 有勇無謀活不長第四百三十五章 萬曆之死第二百三十一章 重注攤牌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羊試炮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啓悲歌第二百八十八章 刀兵過後動心思第一百九十一章 塞外小城第三十三章 刀槍下沒有不死的第二百二十章 厲兵秣馬第一百四十一章 開出價來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場誰講信義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生契闊第三十章 有勇無謀活不長第九十三章 刀快心明第二百一十七章 居高臨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防第二百四十六章 東面傳來的消息第三百五十八章 自比漢武第三十章 有勇無謀活不長第二百八十八章 刀兵過後動心思第一百一十九章 安全感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門豹第七章 此地多煤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場誰講信義第三百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毒計第三百七十四章 殺你又如何第四十三章 首領曾爲自家謀第三百九十九章 暗潮涌動第102章 公平得人心第三百零一章 人心安穩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百兩一個第三百四十七章 小勝第八十三章 穩定求發展第一百五十八章 詢問第九十章 放在心上纔是真第四十六章 各有心思不自知第三百零一章 人心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