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

陳默從來都不主張主將身先士卒,再厲害的武將,亂軍之中,刀光劍影,一旦不慎落馬,那絕對是屍骨無存,不過武義這次,也不能怪武義,對方都殺到陣中來了,武義這個時候如果後撤,可能導致的就是被曹軍翻盤,以當時戰陣來看,武義做的沒錯,他的悍勇也的確穩住了勝局,沒有讓夏侯惇、曹洪反攻得逞。

但若以延津、烏巢整個戰局來看,武義重傷,顯然不能再指揮作戰了,而陳默身邊,一下子也沒人能夠替代武義鎮守延津。

“我即刻書信一封,你着人快馬送去洛陽,命餘昇北上,接替武義守城,將武義送回洛陽養傷。”陳默來回踱了兩步之後,看向典韋道。

眼下最適合爲陳默鎮守後方的,就是餘昇了,武義在確定後方安穩之後,還會如之前一般出戰,奮力殺敵,但若換了餘昇,那隻要延津不破,他是絕不會出城作戰的,目前由余昇來守延津,雖然進取不足,但保證陳默後方通暢卻是沒問題了。

“喏!”典韋點點頭。

“嘭~”

陳默直接關門,去寫調令,甄宓倒也乖巧,安靜的縮在被窩裡,看陳默處理公務。

很快,調令寫好,陳默又蓋上自己的印信之後,命典韋着人火速趕去洛陽調人,至於延津防務,暫由成方執掌。

“將軍要打仗了嗎?”待典韋離開後,甄宓用絲被遮掩着身子坐起來,看着陳默,眸光裡看不出太多的情緒。

“嗯。”陳默點點頭:“一直都在打,不過換個對手而已。”

確實只是換個對手,曹操攻打延津不成,必會調頭來攻,尋求與陳默的決戰,這冀州歸屬,鄴城這一仗很重要。

“妾身……待將軍凱旋而歸。”甄宓的聲音很輕,但陳默還是聽到了。

扭頭看了這女子一眼,陳默笑了,點頭道:“此戰之後,隨我回洛陽吧。”

“嗯。”

甄宓同意了,就算不同意也沒用,陳默有着男人的通病,他同樣有着極強的佔有慾,既然已是自己的女人,那就沒有留在鄴城的理由。

穿好了衣甲,陳默推門而出,徑直前往衙署,衙署中,荀攸、楊修等人已經在這裡商議事情,見到陳默過來,連忙行禮。

“不必多禮。”陳默跪坐下來,看着衆人笑道:“城外袁軍突然退卻,想必曹操快來了。”

“不錯。”楊修點點頭道:“據斥候探查,昨日已經發現曹軍斥候蹤跡,看來袁尚已經放棄鄴城。”

“恐怕沒有這般簡單,鄴城乃冀州要地,不但擁立之君便在此處,那冀州士紳也是匯聚於此,此前袁軍不敢與我軍力戰,便是不少軍中將領顧及城中家眷,方纔不敢盡力,如今曹操率軍前來,想必那袁尚便是想要借曹操之手與我軍力拼,好有足夠時間梳理軍隊,伺機趁虛而入。”荀攸搖了搖頭,給出了不同的見解。

楊修考慮事情,目的性極強,看到的也都是一線,而荀攸卻能總覽全局,這不是才學或是能力上的問題,而是眼界的問題,在這點上,觀陳默麾下,也沒幾人能夠做到荀攸這般地步。

陳默點點頭,看向衆人道:“公達所言與我所慮相同,袁尚不是袁譚,他無論如何不可能放棄鄴城,所以眼下,袁曹聯盟之勢必成,我等接下來要面對的,便是袁曹兩家,此戰可不容易。”

若只有袁氏的話,陳默早就發動總攻,將袁尚拿下了,但一直有曹操在側,陳默始終不敢出全力,大半精力都放在曹操身上,如今曹操到了,袁尚就有機會重新梳理軍隊,將那些因家眷在鄴城,不敢全力作戰的將士剔除,重新提拔將官,凝聚戰力,這樣一來,冀州軍也會很快恢復戰力。

冀州軍接下來要做什麼,陳默幾乎都能猜出來,此刻退卻是爲重整軍隊,同時也有坐觀虎鬥之意。

不過袁尚想要就這麼離開,那可就太小看陳默了。

“傳我軍令,通知馬超、龐德、張繡三將,率騎軍立刻追趕冀州軍,不必進攻,只需在陣前吶喊,願降者,不但可保富貴,鄴城將領家眷,我也未動分毫,只要肯舉兵來降,便可保留軍職,同時他們的家眷也會安然無憂!”陳默敲了敲桌案,看着衆人道。

“主公,此舉是否有違仁道?”楊修皺眉道,之前雖然也有這個意思,但陳默畢竟沒有挑明,現在等於是直接拿別人家眷威脅了。

“仁道?”陳默看着楊修,淡然道:“我的仁道,就是我的將士能少死一個,那就是仁,仁義,從來都是對自己人的,對敵人的仁義,那不叫仁道,那叫蠢,先賢之言,不是這般學的。”

“但主公如此做法,可曾想過冀州人心?”楊修勸道。

“你覺得,就算我不出此策,你所言之人心,會向我?”陳默有些不耐,搖頭道:“打贏這一仗,人心可以慢慢挽回,但若輸了,人心也就跟我無關了。”

“唉~”楊修見陳默執意如此,搖頭一嘆,沒再多言,在他看來,不得人心,便是得了冀州也難以穩固,但陳默態度堅決,主意已定,他再勸也是無用,看向身旁的荀攸想要求助,但荀攸眼觀鼻鼻觀心,顯然沒有出言之意。

“去辦吧。”陳默擺了擺手,示意衆人道。

“喏!”衆將答應一聲,起身告退。

“公達先生~”楊修除了衙署,追上荀攸,皺眉道:“方纔主公所言,明明太過專橫,公達先生爲何不勸主公?”

“德祖啊~”荀攸嘆了口氣,他覺得楊修有些危險,語重心長道:“這是戰爭,兵不厭詐,德祖所言固然有道理,若我軍如今佔有絕對勝勢,攸也會勸說主公依你之計,但如今曹軍之勢不下於我軍,袁氏若是重整軍隊,亦足矣與我軍相抗,這等時候講仁恕之道,實乃取死之道,主公之策,固然有些不仁,但眼下於我軍而言,卻是最合適的,這世上沒有十全十美之策,想要顧慮周全,何其不智?”

“這……”楊修聞言,皺眉看向荀攸,之前陳默殺戮鄴城士紳,荀攸就一言不發,如今陳默出此下策,荀攸反而爲陳默辯解?

“顧全大局!”荀攸有些無語,挺聰明一個人,怎麼就愛認死理?眼下拿下冀州纔是奠定主公北方霸主的根本,其他的就如主公所言,等拿下冀州之後再行治理,怎麼就非拿着那王者那一套不放?

王者,霸者,有時候真不能分清孰優孰劣,何況那是前人所定義的,陳默雖然也讀那先賢之書,但卻從未將其奉爲真理,要說楊修也是大漢神童,怎的就喜歡老拿前人之言說事?

“但修還是以爲,主公錯了。”楊修肅容道,隨後不理荀攸,徑直離開,準備思索如何勸服陳默。

唉~

荀攸算是看出來了,楊修有小聰明,在這方面可說是極爲聰明,放眼天下也沒幾人能比得上,做事也有效率,但要做一個合格的謀臣,卻是不夠,差太多了,他也不想再勸,有時候人的思維一旦定型,是很難改變的。

另一邊,陳默下令之後,便開始着手佈署,城外九個小寨卻是不能再留着,對付沒有士氣的袁軍還行,但對上曹操,那就有些太囂張了,很容易被各個擊破。

陳默命人將九個小寨拆除,徐晃繼續守着濁漳水,同時又將衆將營寨合爲一營,立於鄴城西,由高順執掌,崔耿、鮑庚、石庚、張繡、龐德爲副將,其餘將領則回城,雙方呈掎角之勢,同時故意將護城河暗渠留出,給曹操機會進來。

至於曹操會否上當,陳默沒考慮,反正這也只是一步閒棋,不管曹操上當於否,都無礙大局,最多也就打擊一下曹軍的士氣,僅此而已。

另一邊,馬超、龐德、張繡的追擊和喊話,倒是的確令不少冀州軍將領率部來投,袁尚發現後立刻安營,同時立刻清晰大軍,將家眷在鄴城的將領全部替換,雖然鬧出了不少亂子,但最終還是成功了。

“主公,走了近六千人馬,如今已經投往鄴城而去。”高覽來到袁尚身邊,聲音有些低沉。

“臣賊卑鄙,我誓殺此人!”袁尚聽得心裡發堵,這麼一番清洗,他麾下熟悉的將領幾乎都被看押起來,若不是高覽一直保持着堅定立場,說不定連高覽都被看押了。

士氣並沒有因爲袁尚這個舉措而有太大的迴轉,畢竟很多將士家眷也都在鄴城,不過並非權貴,未曾遭到陳默屠戮而已,但士氣上,並不會因爲袁尚的這一舉措而回升,最多也是作戰之時,因爲將領替換,不會出現此前那般陽奉陰違的事情,打還是能打的,但戰力堪憂。

高覽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等候袁尚命令。

“主公,我等退至此地修整吧。”一旁田豐嘆了口氣,眼下已經不再適合行軍了。

便在此時,逢紀突然快步進來,對着袁尚道:“主公,大事不好,那太史慈攻入了常山,如今正向中山逼近!”

第四百五十五章 疑惑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五十八章 定計第三百五十八章 洛陽夜第四十七章 求存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二十七章 春暖閣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之憂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雲再起第三百二十八章 荊州變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收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三十四章 贈書第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八十三章 可能第一百一十章 棄子第三百零七章 三萬大軍的合圍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三十四章 機會第四十三章 鬧劇落幕第九十三章 變心之始第一百二十七章 反出第七十章 推薦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一百五十三章 生擒第九十六章 備戰第四百零九章 天下暫安第四十章 胡風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第二百三十一章 冀州亂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十一章 倒退第五十章 情苦第十章 突破口第四十二章 兒戲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雄第一百一十七章 族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點兒狠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八十章 女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的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三百零二章 請諸位隨我戰死於此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將之死第一百章 分道第一百八十九章 決戰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一百四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三百二十一章 書坊第七十七章 新環境三百五十六章 魏延奪關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二百二十一章 洞局勢田豐勸和,明厲害兄弟止戈第五章 出遊第四百一十五章 承擔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郎第一百零九章 後知後覺第一百八十章 新武器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學院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四十八章 雲思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七十四章 知音難覓第三百五十三章 見面第十章 黑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匯合第七十九章 氣運大增第一百八十三章 利令智昏第六十四章 團聚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一百三十章 徐州風雲第二百六十五章 對射第四百零二章 雪恥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三十二章 巧計擒敵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將之死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十章 觀念衝突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兵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訪第一百六十四章 狂士論學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三十六章 眼力訓練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四百三十七章 告老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順的請求
第四百五十五章 疑惑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五十八章 定計第三百五十八章 洛陽夜第四十七章 求存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二十七章 春暖閣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之憂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雲再起第三百二十八章 荊州變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收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三十四章 贈書第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八十三章 可能第一百一十章 棄子第三百零七章 三萬大軍的合圍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三十四章 機會第四十三章 鬧劇落幕第九十三章 變心之始第一百二十七章 反出第七十章 推薦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一百五十三章 生擒第九十六章 備戰第四百零九章 天下暫安第四十章 胡風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第二百三十一章 冀州亂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十一章 倒退第五十章 情苦第十章 突破口第四十二章 兒戲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雄第一百一十七章 族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點兒狠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八十章 女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的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三百零二章 請諸位隨我戰死於此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將之死第一百章 分道第一百八十九章 決戰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一百四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三百二十一章 書坊第七十七章 新環境三百五十六章 魏延奪關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二百二十一章 洞局勢田豐勸和,明厲害兄弟止戈第五章 出遊第四百一十五章 承擔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郎第一百零九章 後知後覺第一百八十章 新武器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學院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四十八章 雲思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七十四章 知音難覓第三百五十三章 見面第十章 黑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匯合第七十九章 氣運大增第一百八十三章 利令智昏第六十四章 團聚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一百三十章 徐州風雲第二百六十五章 對射第四百零二章 雪恥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三十二章 巧計擒敵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將之死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十章 觀念衝突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兵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訪第一百六十四章 狂士論學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三十六章 眼力訓練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四百三十七章 告老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順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