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情苦

陳默回河東這幾天,多數時候是在家中陪伴母親、妻子,他也知道,接下來天下不太平,自己恐怕沒有多少時間來陪伴,所以也分外珍惜這段相聚的時刻。

“夫君在看什麼?”蔡琰被陳默看的有些不自在,雖然兩人已是夫妻,但這麼一直盯着,總覺得自家夫君在想什麼不好的事情,雖說該見的,該做的一樣沒跑都有了,但想到的時候還是會羞澀。

“夫人身上比往日多了些東西。”陳默收回神來,自家夫人的命數已經轉換成了命格,幼凰命格,具體如何不清楚,但自從凝聚了這個命格之後,陳默發現每當跟夫人相處的時候,心情會很容易放鬆。

“何物?”蔡琰笑問道。

“富貴雍容,貴不可言。”陳默想了想,以前自家夫人如蓮花一般清雅脫俗,但如今的蔡琰身上那股仙氣漸漸沒了,但卻多了幾分雍容之感,不是胖了,而是給人的感覺。

“夫君說笑了。”蔡琰搖頭失笑,只當陳默在逗她開心。

陳默也沒多言,命格這東西有些懸,他一直在研究,卻始終得不到一個準確的解釋。

“妾身這幾日根據夫君昔日所做論戰譜了一份曲目,可以琴動,亦可以用於鼓樂激勵士氣,夫君可願一聽?”蔡琰見陳默不說話,拿來一份竹簡對陳默道。

“好啊。”陳默點點頭,自家夫人在琴藝之上的造詣,陳默是很佩服的,他雖不學琴,但不代表沒有鑑賞能力,相反在對音律鑑賞方面,陳默的造詣可不低,也喜歡聽。

蔡琰讓娟兒將琴抱來,正襟危坐,調試了琴絃之後,開始撫琴。

與往日那悠揚悅耳的琴聲不同,這一次,蔡琰的琴聲中帶着淡淡的殺伐之意,夕陽西下,戰場狼藉,一時間,陳默竟有種回到戰場的感覺。

跟着琴音陡然高亢,金戈鐵馬,兩軍廝殺,到最後卻是兩敗俱傷。

陳默的論戰其實並不是交代自己在戰場上如何厲害,而是一篇述說戰爭慘烈和這慘烈戰場之外,百姓命不如狗的文章,希望以這篇文章讓人們知道戰爭的慘烈,從而儘量避免戰爭,也有人將其編成了曲目過,不過多是慷慨激昂的感覺,並不能奏出陳默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

而今日,蔡琰卻做到了。

閉着眼睛,靜靜地聽完這曲子,陳默良久才睜開了眼睛,看向妻子道:“我還以爲,無人能看懂。”

“夫君意境之高遠,確實需要細細品讀。”蔡琰微笑道:“只是在詩賦之上,更多是以纏綿情誼或傷春悲秋爲主,夫君這篇詩賦雖然極好,但很難被人傳唱,只是夫君當初寫出這番詞賦之初衷,卻叫人敬服,妾身也是品讀多日後,方纔明白夫君心中所思。”

“如今天下,恐怕更無人願意理解嘍!”陳默坐到蔡琰身邊,嘆了口氣道。

蔡琰怕陳默太過消沉,微笑道:“夫君自成名以來,只有這一篇詩作問世,何不再做幾篇?”

“夫人想要?”陳默看着妻子,笑問道。

“夫君乃當世大才,這天下不知多少人想要看夫君的詩作。”蔡琰頷首笑道。

“也罷,爲夫其實不太喜歡做這些,不過夫人既然想要,爲夫便爲夫人做一首,世人不是喜歡言情麼?今日爲夫便做一篇情之苦。”

“情苦?”蔡琰好奇道。

陳默閉上眼睛,回憶了片刻後,娟兒已經幫陳默備好了筆墨竹簡。

世人嚮往的,多是情之歡愉,但情苦卻少有人寫,可惜,人生多半時間是處於苦而非歡,這篇情苦也算是陳默將自己這半生對情的一次總結。

從年幼時母子相依爲命的溫馨,到後來鄉人之間的情誼,再到後來因爲戰亂,生離死別,爲求學,母子分離,總之前篇陳默寫的基本都是離別之苦,沒有太過華麗的辭藻,卻叫人有感同身受之感。

中篇卻開始訴說一些結交新友之喜悅,然後是男女之歡的美好,讓人感覺心中暖暖的,但到了後篇,卻又是離別,摯友因各自理念分開,天各一方,情人因公務而聚少離多之苦。

一片情苦,洋洋灑灑三百餘字,卻道出了人間離別之苦,並非只限於夫妻,還有母子,師徒,有兄弟、朋友離開時那種感受,都讓人有種說不出的惆悵之感。

蔡琰看着陳默寫完,但最後一字落筆時,眼睛不知何時已經紅了,一旁的雲思也差不多,唯有娟兒有些茫然的看向兩位姐姐,她不是太懂。

“夫君~”蔡琰突然有些不捨,這股情緒怎麼來的不知道,但此刻卻只想縮在夫君的懷中,有些嗔怪道:“夫君寫的詩作,總是這般叫人心情鬱憤。”

“世人只知情之好,卻不知這苦纔是多數。”陳默摟着妻子,將雲思也拉過來,看着天空,悠悠嘆道:“有了這篇,方纔會珍惜相處之時,可惜,爲夫經歷有限,也只有這份離別苦感悟最深,卻不知譜成曲子是怎樣的?”

蔡琰抹了抹眼淚,想了想,讓娟兒幫忙把筆墨拿走,重新擺上琴,思索片刻後,琴絃在指尖顫動開來,悅耳的音符在院落中流淌,她對戰爭體驗不多,所以那一篇論戰花費了許久方能弄懂陳默想要表達的真意,但這篇情苦卻是多多少少都有些共鳴的,將之譜成曲目卻是反而容易。

陳默將娟兒抱在懷中,靜靜地聽着那悅耳的音符漸漸匯聚成一段悅耳的音律,自家夫人在音律這一塊,從未讓人失望過。

時間就如這指尖音符一般,悄然流逝。

自陳默從雲中歸來之後,日子開始變得清閒起來,黑山軍派於毒前來與陳默商談合作之事,雙方互通有無,同時黑山軍也給陳默一些情報。

雲中兩族融合之事,問題不少,高順長於治軍,但治理方面相對弱一些,這種兩族矛盾的問題,他並不擅長,陳默在九月將郭縕派去雲中接替雲中太守之職,高順卻也沒有召回,被任命爲護匈奴校尉,駐軍於雲中,以震懾胡人。

長安的情報最多,卻也最沒用,董卓變得越發暴虐,動輒滅人滿門,天下士人無不痛罵,但陳默卻清楚,董卓這是被士人給逼瘋了,他已經年過六旬,如今掌管着朝堂,但就如當初的大將軍何進一般,費盡心思想要拉攏士人,但最後得到的卻只是算計和坑害,不過董卓不是何進,在察覺這一點之後,董卓毫不猶豫的祭起了屠刀,將關隆豪紳殺得心寒,也安分了許多。

陳默知道,這份安分只是暫時的,董卓殺得越狠,接下來的報復也會越重,而董卓已經年邁,已經沒有太多的精力去跟士人鬥了,這點從如今董卓動輒滅人滿門就能看出,旁人只以爲董卓性情殘暴,但在陳默看來,董卓這是怕了。

也算是一代梟雄,最終卻被逼成這副模樣。

河東的發展有條不紊,大郎在九月初攻下了離石,歷時三月的攻城拔寨,雖然看起來,雙方互有攻守,但陳默卻看得出大郎這段時間一直在進步,一開始,大郎在統兵上是跟韓暹差不多的,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大郎進步的很快,三月時間,從一開始的勢均力敵,到如今幾乎是追着韓暹打。

不過最讓陳默看重的一點,還是大郎的穩,不管韓暹潰敗成什麼模樣,大郎都不會亂追,而是不斷的接收城池,加固防禦,在確保新得的地盤無憂之後,纔會再次出擊。

固然錯過了許多戰機,但卻是一步步把韓暹逼得走投無路,如今更是連離石都丟了。

這一仗,就算到此,大郎其實已經贏了,韓暹已經帶着殘部渡河逃出了西河郡,那已經不是陳默管轄的範圍了。

不過這幾個月來最大的事情,卻不是這些,而是陳默再次出名了,蔡琰將陳默的情苦給蔡邕去看,蔡邕知道自家這女婿很少寫詩賦,其實陳默這篇詩賦,在蔡邕這些經歷過大起大落的人看來,還未將情之苦表達完善,但即便如此,這篇詩賦也絕對算得上上佳之作,而且風格與陳默此前的論戰一般,另闢蹊徑。

有這麼優秀的女婿,蔡邕自然要讓好友知道一番,遠在幽州的盧植,青州的鄭玄這些老友都被蔡邕送了一份讓他們品鑑。

蔡邕也好,還是盧植、鄭玄也罷,那都是當世大儒,而且陳默這一篇情苦確實是難得佳作,而且容易引起人的共鳴,在三人的影響力下,這篇情苦便在這數月之間,流傳向天下,爲無數士人所推崇。

東郡,太守府。

曹操將竹簡放下,看着戲志才道:“我這賢弟文采如何?”

“上佳之作。”戲志才笑道:“不過既有如此文才,爲何至今只有兩篇詩作問世?”

“他不喜歡這個。”曹操嘆道:“情苦……你說他那個故友相聚、別離,是不是說我?”

“或許吧。”戲志才很少看到曹操這副模樣,不由笑着點頭道。

“肯定是!”

第一章 旅途第四百七十四章 招募?第一百零六章 預測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二十六章 陳家往事第十二章 夏夜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征第四十六章 聚散第十一章 蒼天已死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五十三章 潰敗之後第二百九十七章 敘舊第二章 授業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議封王第二百一十七章 生變故陳曹起兵,壽數盡本初託孤第五十章 大雪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六十七章 州牧第六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第三百九十五章 綢繆第一百五十六章 賜字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一百四十六章 疑心第一百二十章 人脯第三百零三章 忠魂難安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議事第三章 夏丘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八十三章 可能第一百三十八章 袁術的憤怒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一百六十七章 聯手的意向第五十六章 連環計(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蜀地之爭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一百五十五章 見面第七十三章 榜樣第四百三十章 規矩第四百一十五章 承擔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四百七十四章 招募?第十章 黑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定要冷靜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四百三十八章 遠見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五十一章 曲陽第一百零六章 要兵第二百六十五章 對射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三十六章 俘虜第六十九章 暗流第七十章 得子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四百二十五章 獻策第二章 里正第八十一章 我是髒,那又如何?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難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四十八章 人心第四百四十八章 連弩第三百三十六章 出關第一百八十章 新武器第四百五十七章 難題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四百四十三章 江東議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兵第四十二章 兒戲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十八章 情與法第四章 虛實第四十一章 比武奪將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六十一章 會面第二章 人盡其用第二百七十章 破局之策第四百七十九章 強攻建業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一百四十九章 特殊夢境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十八章 進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一百二十六章 董卓遷都第三百六十五章 司馬懿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六十章 人心第三百三十八章 劍走偏鋒
第一章 旅途第四百七十四章 招募?第一百零六章 預測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二十六章 陳家往事第十二章 夏夜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征第四十六章 聚散第十一章 蒼天已死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五十三章 潰敗之後第二百九十七章 敘舊第二章 授業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議封王第二百一十七章 生變故陳曹起兵,壽數盡本初託孤第五十章 大雪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六十七章 州牧第六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第三百九十五章 綢繆第一百五十六章 賜字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一百四十六章 疑心第一百二十章 人脯第三百零三章 忠魂難安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議事第三章 夏丘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八十三章 可能第一百三十八章 袁術的憤怒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一百六十七章 聯手的意向第五十六章 連環計(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蜀地之爭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一百五十五章 見面第七十三章 榜樣第四百三十章 規矩第四百一十五章 承擔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四百七十四章 招募?第十章 黑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定要冷靜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四百三十八章 遠見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五十一章 曲陽第一百零六章 要兵第二百六十五章 對射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三十六章 俘虜第六十九章 暗流第七十章 得子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四百二十五章 獻策第二章 里正第八十一章 我是髒,那又如何?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難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四十八章 人心第四百四十八章 連弩第三百三十六章 出關第一百八十章 新武器第四百五十七章 難題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四百四十三章 江東議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兵第四十二章 兒戲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十八章 情與法第四章 虛實第四十一章 比武奪將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六十一章 會面第二章 人盡其用第二百七十章 破局之策第四百七十九章 強攻建業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一百四十九章 特殊夢境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十八章 進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一百二十六章 董卓遷都第三百六十五章 司馬懿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六十章 人心第三百三十八章 劍走偏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