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雄

“也就是說,大將軍之位被讓給了袁紹?”把玩着手中的刻刀,陳默看着地圖有些遺憾道:“兄長若能再堅持一下便好了。”

“主公是想聯合曹操與袁紹一戰?”徐庶點點頭,北邊公孫瓚現在基本上已經廢了,袁紹現在沒有急着滅掉公孫瓚是怕北邊邊境不穩,公孫瓚好滅,但若要因此讓烏桓、鮮卑人趁亂殺進來,對誰都不好。

“不,若有可能,我想先滅曹操。”陳默搖了搖頭,手中刻刀擲出,釘在地圖上兗州的位置:“四面皆敵之下,猶能讓他殺出一條生路,若等他將袁術、劉備一一滅掉之後,便是困龍昇天之局,更不容易對付。”

“但若讓袁紹擊滅曹操,以袁氏四世三公之望,恐怕更難對付。”徐庶皺眉道。

現在袁紹有冀州、青州以及半個幽州,但實力已經十分雄厚,若是陳默與袁紹聯手擊敗曹操,除了給劉備、袁術喘息之機外,更是塑造了一個更強大的對手,陳默便是在這一仗中能得一些好處,也很難爭得過袁紹,到時候袁紹後方有冀州這等錢糧之地,又手握兗州、豫州,整個天下,袁紹便佔了一半,到時候陳默比之袁紹就差了太多了。

“袁紹現在的確強,但隱患也不少,細作送來的竹簡,元直也都看過吧。”陳默坐直了,看着徐庶笑道。

“看過一些。”徐庶點點頭。

“元直如何看?”陳默笑問道。

徐庶想了想道:“四世三公之名望的確可怕,而袁紹本身文武兼備,當今天下,若將人口、兵力等拿來算,袁紹當爲諸侯之首,無論主公亦或是曹操,皆有不如。”

袁術現在被曹操攆到淮南,早先二袁相爭的局面已經不在,這點從袁術跟劉備打的有來有往就看得出來,袁術現在雖然仍舊有實力,但對治下的掌控力嚴重不足,孫策渡江之後,對袁術的命令能拖就拖,之前陳瑀拒絕袁術入壽春,差點把袁術逼得無家可歸,哪還有最初二袁爭鋒的氣勢,眼下跟劉備打的有來有往,但劉備成爲徐州牧纔多久?

不管劉備本事有多大,但底蘊不足是個人都能看出來,袁術據有揚州、江淮而且底蘊充足的情況下,卻跟剛剛立足徐州都沒站穩跟腳的劉備打了個有來有往……的確挺能幹的,要知道在諸侯割據剛開始的時候,袁術的實力可是凌駕於袁紹之上的,現在卻漸漸被曹操所取代。

反觀袁紹這些年發展卻是越發順利,藉着公孫瓚逼的韓馥讓出冀州之後,雖然一開始在跟公孫瓚的交鋒中吃了不小的虧,但憑着袁家的家底,硬生生的把局面給穩住了。

再加上公孫瓚心太大,局面鋪的太大,給了袁紹各個擊破的機會,之後又殺了劉虞,也是一招昏招,你就算把劉虞攆走都比直接殺了強,那可不只是宗室,劉虞的聲望,便是袁紹都要敬畏三分,你一個邊將,怎麼就敢直接殺了?到現在,袁紹已經徹底翻盤,公孫瓚的覆滅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袁本初有多強,就不用了說了,大家都知道,但其弊端你怎麼看?”陳默擺了擺手,袁紹現在大勢已成,優勢很明顯,是個人就能看出來。

“派系林立。”徐庶猶豫了一下,躬身道:“袁紹麾下謀士如雲,猛將如雨,但內部相爭也頗爲激烈,冀州士族與潁川士族之間相互算計……”

“這只是表象。”陳默搖了搖頭:“我,曹操手下都有這樣的事情,元直莫要說你不知。”

陳默手下如今也有派系,比如唐元他們的青州士人,陳默通過各種手段拉攏來的潁川士人,當年在太學院拉攏的士人,幷州士人,關中士人,還有陳瑀他們帶來的徐州士人,若說派系,陳默手底下才是最雜的。

“但主公卻能避免很多爭端,曹操那邊雖然不知,但從情報來看,曹操麾下派系之爭也並不激烈,反倒是袁紹……”徐庶點點頭。

“這就是差別,袁紹此人,能力不俗,他雖家世顯赫,但一開始他的地位在袁家是有些尷尬的,但他卻能一步步超越袁術這個嫡子,其能力毋庸置疑,但你沒跟他相處過,不知此人性格,好謀無斷,說好聽點,便是穩妥,但說不好聽些,便是缺乏魄力,這般與你說,遇到生死存亡的大事,我跟曹孟德,能在半日之內做出決斷,不敢保證絕對對,但一定不會是最差的,但袁本初不行,遇到這種情況,他會猶豫不決,過度在意旁人的看法失去自己的判斷,爲人君者,尤其是當此亂世,這是大忌,如今或許看不出來,但若他入主中原,這個缺點會更明顯。”

徐庶認真聽着,這還是他第一次聽陳默點評天下英雄,而且還是袁紹這樣的人物。

“別人地盤越大會越強,但袁紹若只有冀州的話,他不會比我或曹操差多少,但地盤越大,他會越亂,所以若曹操敗了,袁紹拿了中原,只要我們能穩住局勢,就能將袁紹逐步蠶食。”陳默笑道,袁紹這毛病,他在洛陽的時候已經看清,也是從那時開始,陳默有了自立之心。

靠別人永遠不如靠自己,這也是他投董卓的原因,如果沒有曹操,他或許會走曹操的路子,但曹操先走了,中原就那麼大,陳默也沒把握第一時間滅掉曹操,而且當時心中多少有些不忍,所以他選擇另闢蹊徑,不走諸侯的路子,而是賭董卓會很快敗亡。

wWW ¸Tтká n ¸¢〇

他賭贏了,有了今日之勢,這條被所有人都摒棄的路,也被他走活了,所以有了今日關中霸主的地位,唯一遺憾的就是天子被曹操給偷了,否則,如今陳默的局勢能夠更強一分。

徐庶點點頭,這麼一對比之下,袁紹雖然是北方霸主,當今第一諸侯,但若論潛在威脅,的確比曹操差了很遠,難怪陳默想先練手袁紹滅掉曹操。

“但就算曹操將大將軍之位讓於袁紹,主公依舊可以與袁紹聯手。”徐庶不解道。

“那也得袁紹願意啊,現在曹操恐怕也是打着相同的主意,想要聯合袁紹先滅掉我!”陳默笑道:“朝中三公九卿之位皆在關中,大將軍封給了袁紹,曹操現在連個九卿之位都得不到,空有天子,卻不能用,自然也就成了弱勢一方,加上荀彧……唉~”

一想到荀彧,陳默就有些心疼,荀爽老爺子若能再晚死幾年,自己把老爺子接到關中來孝敬兩年,這荀彧的人脈還不都是自己的,只可惜,荀爽一死,陳默跟荀家的關係就沒那麼親密了,雖然荀棐和荀表投了陳默,但說實話,這兩人雖是荀爽之子,但都屬於清談之士,能力遠不如荀彧,沒辦法幫陳默將荀家的人脈給拉過來。

有時候,陳默真的挺羨慕曹操的,手底下能人輩出,荀彧、戲志才、程昱,都是各有所長,原本他想通過鍾繇把潁川陳家拉到自己這邊來,奈何陳羣最終還是選擇了曹操。

若論人才,陳默自然也不差,不說身邊李儒、賈詡都算得上一流,就算徐庶這個還沒出師的,如今也隱隱有了獨當一面的能力,再加上已經被陳默外派坐鎮一方的滿寵,朝中還有鍾繇、衛覬這些跟陳默關係還算不錯,沒有完全效忠,但做事不含糊的,陳默手中的人才一點都不差。

但怎麼說呢……別人家的都香~

徐庶明白了,曹操拿大將軍之位,換來了袁紹的支持,這樣一來,在曹操清掃周邊之際,袁紹恐怕不會對曹操出兵,而且未來曹操很可能會跟袁紹聯手對付陳默。

局勢,對陳默並不樂觀。

只是看陳默的樣子,實在不像太擔心。

“主公似乎已經成竹在胸?”徐庶好奇道,這個局,還有解?曹操可是手握天子啊。

“他們兩人能結盟,我自然也可尋人結盟。”陳默笑道:“就算曹操平了徐州,滅了袁術,但他依舊是中間的那個,他與袁紹聯手,我們便與江東聯手,劉表也可以。”

合縱連橫這種事,不是很正常麼?

“江東孫策?”徐庶好奇道,如今江東雖然也是勢力林立,但陳默也好,徐庶也罷,又或是李儒、賈詡,更看好今年迅速崛起的孫策,此人有幾分王霸之資,隨即皺眉道:“此人與主公有殺父之仇,恐怕……”

“身爲一方諸侯,豈能因私怨而廢公?”陳默倒是不怎麼在意,既然成了諸侯,那個人恩怨就得放一邊,如果袁紹跟曹操聯手,不想被逐個吞併的話,其他人就得聯起手來。

“據庶所知,孫策此人性情剛烈,恐怕……”徐庶有些不看好。

“那就換一個。”陳默搖了搖頭,懶懶的道:“我需要與江東結盟,但未必就是要跟孫策結盟。”

暗殺這種手段雖然上不了檯面,而且對諸侯也未必有用,但孫策絕對是個例外,這點上,陳默看人很準的,而且以孫策對付江東士人的手段,陳默相信,會有大批江東士人願意跟自己合作,換一個江東之主。

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一百二十章 陽翟第四百七十九章 強攻建業第四百八十七章 歲月如梭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原三分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強迫第八十六章 何進之死第五十一章 禮第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起青萍第一百一十一章 洞局勢陳默設計,識人心衛覬示好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四百三十二章 孫權慌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六十四章 團聚第三十二章 暗手第八十三章 可能第五十一章 禮第三百九十三章 故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無膽大將第八十七章 長安初戰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手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十二章 夏夜第二百二十四章 言利害三公登門,查局勢陳默退讓第三十五章 夢境訓練營第四十六章 意外連連第一百五十五章 匯合第一百零二章 伐謀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敗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起第六十七章 州牧第二百零一章 新帝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士第四百四十六章 陳默穩坐中軍第六章 勾心第七十二章 授業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的投誠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四十七章 求存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一百六十九章 黑山來使第七章 瑣事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七章 山賊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六十一章 抄老窩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年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七十三章 榜樣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三章 夏丘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學院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四百三十五章 略懂第二百零一章 新帝第四百二十章 陳晉與江東第九十二章 李儒第四十八章 人心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學院第二百一十三章 孫郎受挫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雲再起第九十六章 備戰第九十一章 激戰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利第四百九十二章 推演世界第四百六十五章 順利第九章 甩鍋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策第六十四章 團聚第四十六章 聚散第一百二十章 人脯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一百四十九章 特殊夢境第二百一十二章 孫劉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二百三十章 下地牢陳默問計,故友聚許攸獻圖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年關瑣事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十七章 路遇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四百三十六章 水軍規模第三十五章 論胡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雲再起第一百九十三章 謀天子
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一百二十章 陽翟第四百七十九章 強攻建業第四百八十七章 歲月如梭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原三分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強迫第八十六章 何進之死第五十一章 禮第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起青萍第一百一十一章 洞局勢陳默設計,識人心衛覬示好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四百三十二章 孫權慌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六十四章 團聚第三十二章 暗手第八十三章 可能第五十一章 禮第三百九十三章 故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無膽大將第八十七章 長安初戰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手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十二章 夏夜第二百二十四章 言利害三公登門,查局勢陳默退讓第三十五章 夢境訓練營第四十六章 意外連連第一百五十五章 匯合第一百零二章 伐謀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敗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起第六十七章 州牧第二百零一章 新帝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士第四百四十六章 陳默穩坐中軍第六章 勾心第七十二章 授業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的投誠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四十七章 求存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一百六十九章 黑山來使第七章 瑣事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七章 山賊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六十一章 抄老窩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年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七十三章 榜樣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三章 夏丘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學院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四百三十五章 略懂第二百零一章 新帝第四百二十章 陳晉與江東第九十二章 李儒第四十八章 人心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學院第二百一十三章 孫郎受挫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雲再起第九十六章 備戰第九十一章 激戰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利第四百九十二章 推演世界第四百六十五章 順利第九章 甩鍋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策第六十四章 團聚第四十六章 聚散第一百二十章 人脯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一百四十九章 特殊夢境第二百一十二章 孫劉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二百三十章 下地牢陳默問計,故友聚許攸獻圖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年關瑣事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十七章 路遇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四百三十六章 水軍規模第三十五章 論胡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雲再起第一百九十三章 謀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