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每次想到將來可能出來的變化,他還會忍不住的傷感。
這個年頭,哪怕有各種各樣的毛病。
但人跟人之間的平等,卻是讓何雨柱感覺到相當舒服。
他只需要找志同道合者當朋友。
而不用顧慮人家地位是比他高,或者是比他低。
也不用顧慮別人掙錢多少。
在這些事上面,何雨柱知道還是有區別。
就像他能做的一些事,普通人想都不敢想,
但他心裡所想的公平,就是他跟小錢交朋友,外人不會用詫異的目光看他。
他跟大領導有來往,別人也不會認爲他就是想着拍馬屁。
社會公認的平等,就是那樣的。
特別是對外的時候,何雨柱也去過廣交會,包括電視機廠,也來過幾次外賓參觀。
洋鬼子,小日子都有,
何雨柱可以直着腰板跟他們握手,從來沒想過要彎下腰身。
總歸過去的歲月,那是何雨柱最懷念的日子。
小錢老師進了區教育口,也成了帶級別的領導。
按照小錢老師逗何家三個孩子的說法,就是以後孩子要是沒考好,想改分數了,就去找他。
他這個當叔叔的肯定徇私作弊一把。
雙胞胎都知道小錢老師是開玩笑,但小老四可是當真了,立馬跑到樓上,把他那張考了鴨蛋的數學試卷拿了下來。
最後分數沒改成,反而被劉婷揍了一頓。
晚上,劉婷也是滿腦袋心思,因爲她媽現在駐家的原故,劉婷是閒了不少。
所以何雨柱一些不太保密的閒聊,她也可以藉着端茶倒水的名義,在邊上旁聽。
其實何雨柱都知道,這是他那個老丈母孃給劉婷提的醒。
就是讓劉婷多關注何雨柱思想上的變化。
這樣才能跟何雨柱同步。
不至於說夫妻倆到了晚上連個共同話題都沒有。
母女倆說這些話,也不算心機重。
這應該算是劉婷她媽的前車之鑑吧。
畢竟她跟老穆廝守了小二十年,結果老穆同志最後結果都沒給她一個。
甚至劉婷她媽懷疑,老穆臨死之前,沒交代對財產的安排,說不準也是對她最後的考驗。
這玩意就說不清了。
半路夫妻,但凡一點沒做到,另一方就會胡思亂想。
就連何雨柱想勸,都不知道該從哪勸起。
其實何雨柱倒是想到另一個可能,說不準老穆是安排了,卻是被他的兒女給瞞住了。
老太太對情感上產生了不自信的揣測,叮囑她唯一的女兒兩句,也是正常。
不過劉婷是回過頭,就把她媽給賣了
原原本本的告知了何雨柱。
何雨柱也沒怪老泰水,反而是叮囑劉婷,他最近要是跟別人談話的時候,她是可以多聽一聽,對她的成長有好處。
這是何雨柱在爲改開做準備了。
所以何雨柱他們這一幫年紀的人,真的不懂後世那些悲春傷秋到底爲什麼。
後世那些八零後,九零後,包括零零後,跟他們這一代人比起來,所經歷的那些事,根本就入不了眼。
也別說過十多年那些國企改革,以及工人下崗了。
就說改開這個事,對於何雨柱這一代人的震撼,就不比什麼破產之類的事情小。原本都是端着鐵飯碗,旱澇保收。
結果一個改開,那些他們原本瞧不上的生意人,反而成了人上人。
而他們卻成了所謂的老頑固。
“哎,你說的那些改變,到底是什麼?”劉婷想了半天,也是不明白何雨柱白天說的那些意思。
何雨柱輕笑道:“以後啊!搞不好就沒有鐵飯碗了。
那些咱們鄙夷的小生意人,以後咱們會稱呼人家老闆。
那些學富五車,爲了國家做了很大貢獻的人,說不定連街面上那些偷摸着賣雞蛋的主都比不過。····”
“一天到晚胡扯,你要不想好了,就遠點死去,別牽連我們母子。
這些話,是能隨便胡亂說的麼。”劉婷嬌嗔的給了何雨柱一個白眼,懟他的話語相當難聽。
這就不錯了,這個年頭說這種話語,劉婷不跑去街道打小報告,那就說明劉婷對何雨柱是真愛。
何雨柱聳聳肩,把放在腳盆裡浸泡的腳提起來一隻,卻是無奈的說道:“我說真的,你又不信。
不信你就看着就是了。
過個七八年,說不準就是那樣了。”
劉婷拿起椅背上的毛巾,給何雨柱一番擦拭,聞言卻是愣了一下說道:“應該不會吧?”
不過話語裡,已然帶上了遲疑。
要是別人跟她說這個話,她肯定不信。
但是她男人說的,基於這麼多年對何雨柱的瞭解與信任,劉婷卻是覺得何雨柱好像沒說假話。
何雨柱嘆息道:“我也不想那樣,但社會就是在往那個方向發展。
很多做法,已經損壞了大部分人的利益。
別的不說,等咱們家孩子全部成年,你願意孩子去鄉下,一輩子不回來啊?”
劉婷使勁的搖頭,臉上也是閃過惶恐。
何雨柱繼續說道:“其實那些接收孩子們的農民,他們也不願意招待這些小年輕。
那些土地,那些山林,在當地人眼裡,那就是老祖宗留給他們的子子孫孫的。
結果那些小年輕一去,畫個圈,就把那些好地好山都變成了公家的林場農場。
你說那些人願不願意?”
“小年輕也不願意,他們在城裡過得是什麼日子?
去鄉下過得又是什麼日子?
一眼可看到頭的人生,你讓人家咋接受?”
“你們廠裡方娟那些老工人願意不?她們幹了幾十年,結果現在工資比小年輕高不了多少。”
何雨柱接連幾問,直接把劉婷問的啞口無言。
何雨柱不說她不知道,但何雨柱一說,她才發現的確到處都是問題。
何雨柱思索這些事情,不是一天兩天了。
他知道後面的改變,但這種改變到底是人的原因,還是事情發展的必然性結果,他一開始卻是沒搞清楚。
但他現在也算是看清楚了一點。
之所以有改革開放,還是因爲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
這好像是廢話,畢竟後世已然明證過了。
但說實話,哪怕後世再宣傳,
最多也就覺得改開好。
至於好在哪裡,大概很多人都只會歸結到一個“錢”字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