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估計也沒想到,就因爲當年隨口一說的時間節點,會被何媛跟婁曉娥她們記得這麼清楚。
不過就算他知道了,估計也不會在意。
當初他把時間說的那麼死,本來就是對她們的承諾。
何雨柱今生改變身邊人命運的事情,在他來說,還沒有結束。
得等到何大清跟婁曉娥她們可以光明正大的出現在四九城街面上,那個事纔算圓滿。
這也算是何雨柱的執念。
四九城這邊,老牛是個大膽的。
自從在何雨柱這邊得了一個到港島這邊辦廠的主意,老牛是翻來覆去的睡不着。
越想越覺得何雨柱這個主意有道理。
他的眼光是超前的。
自然可以看到咱們工業上跟世界的差距,也爲未來咱們會跟世界融合而擔心。
咱們文明五千餘年,這個餘字就跟咱們某些玩意的射程一樣,永遠是說不準的。
不論在哪一個時代,都會有那種先天下之憂而憂的人。
現在咱們的工業如何,洋鬼子的工業如何,如果以後放咱們的廠子跟外國同行在一個規則下公平做生意,那咱們又如何才能成爲同行業第一····
這些事情,對普通人來說,都太過於超前了。
但對老牛這種人來說,這就是他平常思考的東西。
包括他瞄準的目標只是第一,而不是第二第三什麼的。
這就是國內智者的‘通病’。
~哪怕我們什麼都沒有,但如果要是進入某一個行業,那就是瞄着第一去的。
後世有許多廠子,立廠之初,就是帶着這樣的野望,把一個個對手甩在了身後,踩在了腳下。
也讓後世那些洋鬼子,聞中國製造色變。
在老牛來說,他現在身爲四九城電視機廠的一把手,那就要爲電視機廠以後的遠景發展負責。
但電視機廠身在四九城,主營業務卻是外貿,這在老牛的眼裡,本來就是有點病態畸形的發展。
這不是說老牛從一開始就不看好電視機廠的未來。
還是那個老話題,要看跟誰比。
現在四九城電視機廠,已經是國內的NO,1
並且在整個東南亞,除了小日子家的電視機廠產業,四九城電視機廠,也能排到老二。
但如果想着打敗小日子的電視機,如今的生產與銷售的這條線,那就有點發展畸形了。
外面對咱們認可的人數畢竟只是一小部份。
不論社會形態,還是工業技術水平,都讓咱們自家的工業產品,在外面只能被當成低檔貨。
所以想要突圍,何雨柱那個餿主意,還真是一個好辦法。
這段時間,老牛同志拜訪了工業口上的許多人。
包括有一位老同志,何雨柱要是見到,也得給對方磕一個那種。
何雨柱發展到現在這個高度,能讓他自願磕頭的人,可以算的上屈指可數。
現在這位是海棠花的助手,前幾年回四九城,現在是主管工業發展。
也能算得上何雨柱的主管上司。
當然,因爲某些原因,這位現在是相當低調。
基本就是隻做事,而很少在公共場合露面。
何雨柱參加一些重要會議的時候,倒是遠遠的見過幾回,不過還是沒機會跟對方近距離接觸。
“····這個想法是很大膽的。不過有一定的可嘗試性。
咱們的科技發展,現在跟人家相比,落後多少?該怎麼奮起直追?
這些的確需要好好思考。
有些東西,不是我們說達到什麼水平,就真的達到了。還是需要經過市場的檢驗,那才能名副其實。
小牛同志,你這個想法,我個人是很支持,
你可以做個詳細的發展規劃出來。
我上會跟老同志們提一下。
·····
讓下面的同志們放心,不需要帶着緊箍咒工作。
只要是一心爲這國家好,大家會看到的。”····
老牛得了這個許可,就跟何雨柱當初跟他提議的時候差不多,也是心裡一顆巨石從肩膀上卸了下來。
渾身輕鬆。
大多數有理想的人,所怕並不是在前進路上遇到什麼困難。
而是害怕自己永遠只是獨行,遇不到志同道合者。
等婁曉娥到了夏威夷停留的時候,就收到了港島那邊的催促電報。
上面只有一句話,~有合作商談,速回,譚。
而發電報的單位則是很有意思,正是港島某社。
婁曉娥清楚,這該是她的阿姨譚大小姐特意給她發的。
也就說明這次合作,在譚大小姐來說,應該是很重要的事情。
一般的小事,也不用在這個時候,特意給她發一份電報。
關鍵是催了也沒用,航空公司的航班,也不能爲了婁曉娥一個人改變航向。
必然的還是需要去小日子轉機,才能把回港島。
所以譚大小姐這封電報,並不是催她速回,而是提醒她早做準備。
這次談的這個事情,並不是港島某社臨時起意跟她談的。
而是四九城那邊來的命令。
相當重要,這纔是譚大小姐發這封信的真正用意。
到了小日子,婁曉娥又接到了更詳細的電報,這回是郭書苗發過來的了。
上面說的,是某潤公司想跟何氏商貿合作辦廠。
這個消息,哪怕是婁曉娥看到了,也是激動了好一陣子。
也難怪她激動,某潤公司在港人心中的地位,那不是一個公司那麼簡單。
誰都知道這家公司的‘老闆’是誰,也知道這家公司的使命是什麼。
但就算港府上層,對這家公司做的事情,也只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敢太過於較真。
有經濟學者,曾經做過一個很中肯的描述,說某潤公司是港島經濟的壓艙石。
他們在港島一天,那不論洋鬼子還是它們後面的主子,就安心一天。
更別說某潤在港島的各種投資,以及龐大僱員羣體了。
某潤,38成立,一開始叫做‘聯合行’。
名字前面的一個字,那是中華的華字。
而後面這個“潤”字,是誰的“字”,懂的都懂。
咱們的廣交會,以後後面各個大事,某潤公司都有參與。
像是婁曉娥之前做的生意,其實也跟某潤公司打過交道。
但那時的她,還不夠格讓某潤親自找她談合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