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在研發中心的裁撤上,是舉手同意的。
這並不是老牛短視或者說小心眼。
而是他看到了研發中心畸形的生長,以後肯定是結不出什麼好果子。
所以,長痛不如短痛。
這個上面,何雨柱的情感跟老牛肯定是不同。
畢竟當初這個研究中心,也是在他的關注下,從無到有建立的。
再說何雨柱知道以後,他清楚,研究中心哪怕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那是領頭人的問題。
保留,長遠來說,更像是保留一顆火種一樣。
兩人都沒錯。
老牛想的,也就是以後只要社會如現在這樣,那麼他隨時可以再建立一個電氣研發中心。
級別更高,專業人材更加齊全,說不定還能定下一個幾十年,一兩代人的長遠規劃。
但何雨柱卻是更清醒的看到了,未來兩三年,咱們自己家裡會發生的改變。
所以何雨柱是悲觀的,他想着保留所有屬於科技上的萌芽。
而老牛是務實的,他對未來充滿希望,想着在他(他們)的努力下,可以讓社會更好。
這次老牛從港島回來,跟何雨柱是交了一個心。
基本上,等到港島二十五寸彩電工廠建設成功那天,那麼就是老牛離開現在這個位置的時候了。
但老牛已經放棄了讓何雨柱接他班的可能了。
這次出去,他不光見識了世界的發達。
也見識到了何雨柱在港島複雜的人際關係。
何雨柱的老子,在港島是富翁,是港島廚師界名宿。
何雨柱的女兒,是港島有名的漫畫家,還是一家市值過億的法人。
還有何雨柱同志的紅顏知己(小老婆)~婁曉娥,那更沒法辦說了。
說實話,老牛都感覺何雨柱如今還能活着,真就是個天大的奇蹟。
關鍵還混的這麼好。
要是讓以前不認識何雨柱的他碰上了,老牛手裡要有槍,都肯定先給何雨柱一梭子。
但等到老牛搞懂了婁曉娥的發家史,以及何雨柱的職場之路後,老牛卻是又爲何雨柱可惜了起來。
並且認爲上面虧待了何雨柱。
這種複雜的糾結,連老牛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看何雨柱的每步發展,都是實打實的功勞奠基而成。
一開始婁家母女,包括何大清,不過是何雨柱的私事。
婁曉娥母女以及何大清到港島發展的事情,經過港島某社以及某潤公司的調查,得出結論~
~與當時還是小人物的何雨柱,根本不可能有什麼利害牽扯。
····
шшш▲ ttκá n▲ c o
反正老牛是知道了,上面可能不願意何雨柱再往上更進一步了。
也就是說,他想要何雨柱接班的事情,基本上不可能。
“也不用那麼悲觀,大多數同志,還是會想着企業好的。”老牛乾巴巴的勸慰了一句。
在這個上面,老牛還真不能給何雨柱什麼保證。
他心裡有揣測。
等到他離開的時候,他的接班人選,大概是某潤公司纔有發言權了。
也就是以後彩電這條線上,是劃歸某潤公司管理。
像是何雨柱的技校,算是三產行列,以後是什麼發展,還真是說不清楚的事情。
“唉···”何雨柱長嘆了一口氣。他對未來個人的前途,並沒有什麼好憂慮的。
說實話,他重生到如今,也算是夠爭氣的了。
哪怕就是讓他現在退休,何雨柱這輩子也算是沒白活。
他就是放不下現在自己在做的事情,想着技校的發展,以及數控機牀的研發,都能在他的手裡,得到一個好結果。
何雨柱搖搖頭苦笑道:“不怕壞的聰明人,就怕老好人的愚蠢。
聽說紅星軋鋼廠的事情沒?”
何雨柱突然的轉變話題,並沒有讓老牛感覺詫異。
他雖然對軋鋼廠不太熟悉,但並不耽誤,他在市面上聽到一些小道消息。
按照市面上‘智者’的說法就是軋鋼廠的改變,就是社會發展改變的端倪。
也沒別的,老楊現在成了軋鋼廠的楊指導。
老楊這個指導,可不像何雨柱身上的幾個顧問。
何雨柱的顧問,只有建議權,沒有決策權。
但老楊的指導頭銜,就相當於軋鋼廠實際上的一把手。
老李去療養院休養了,把全廠事務全部委託給了老楊。
老楊到軋鋼廠以後,大刀闊斧的改革,扭轉了很多軋鋼廠的弊端。
就好像老雷同志去年沒搞定的調運科開銷浪費嚴重的問題。
當初老雷提議的時候,首先就遭到了各個車間主任的反對。
但老楊不同,首先就是沒人敢反對。
不論廠裡哪個部門的領導,不論那些人是得罪過老楊的,還是沒得罪過的。
面對老楊的王者歸來,所有人共有的一個心態就是心虛。
誰也不知道老楊是什麼想法,會不會槍打出頭鳥,想着拿誰開刀。
再一個,老楊對軋鋼廠的發展實在是太熟了。
調運科原來有幾輛車,車子什麼狀態,當初能完成多少裝運任務,需要多少維修費。
老楊心裡都有本賬。
他根本就不需要仔細去查毛病。
只是稍微預估一下,就能把事情經過想的八九不離十。
比如說,軋鋼廠大車跑一趟天津衛,原來所有開銷可能不到三十塊。
這裡面就包括燃油,工資,維護費等費用了。
但現在卻是變成了五十。
老楊沒二話,讓調運科領導直接報出多出來的二十是怎麼一回事。
調運科領導想要狡辯,老楊直接提出,他可以用廠裡的車,拉平常的貨物,用外面的司機,重新跑一趟。
然後計算一下準確成本。
這玩意,誰敢跟他賭?
在這種雷厲風行下,原來軋鋼廠很多貓膩,都不敢再有。
廠裡的風氣,也是很快就被老楊扭轉了回來。
“咦,不是說那個楊指導現在搞的蠻好的麼?
怎麼聽柱子你這番話,好像有別的意思啊。”老牛詫異的問道。
最近軋鋼廠精簡成本的事情,已經上了鋼鐵行業內部報刊了,可以說老楊這開頭三板斧,相當的精彩。
上面部裡對他也是很認可。
“疥癬之疾的治理,誰不能做?
您就沒看到,他做的事情當中,存在的隱患?
他光矯正了一些壞毛病,有沒有追責那些讓毛病出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