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小案首真要孤身入關?

屋內的高淮顯是正在與人怒罵什麼,除他聲音外別無人聲,想來屋內其他人這會都被高公公給嚇住了。

孔貞苦笑一聲,硬着頭皮進了屋。

“王邦才和李獲陽是誰?”良臣問李永貞。

李永貞搖頭不知,良臣也不見怪。

李永貞畢竟是宮裡人,對邊軍這一塊瞭解的未必就多。聽高淮口氣,那王邦才和李獲陽對他喊打喊殺,想來多半是這次參與兵變的將領。李永貞對此不知,也是情理之中。

薊遼總督王象乾這人,良臣是知道的。此人曾代李化龍總督四川、湖廣、貴州軍務,可以說,播州之役最終是在王象乾手中平定的。並且,也正是因爲王象乾的力主,播州之地纔開始改土歸流,徹底成爲明朝版圖一部分,而不是之前的土司獨立小王國。

薊遼總督,是眼下明朝設立的最高地方督撫官職,全稱爲總督薊遼保定等處軍務,兼理糧餉。節制順天、保定、遼東三撫,薊州、昌平、遼東、保定四鎮。可以說,整個北直隸和遼東都歸薊遼總督管轄,遼東那位李帥明面上也不過是薊遼總督下轄的一鎮總兵。

這是個位高權重的大人物,但在高淮嘴裡,總督大人卻成了老不死的。僅從這句話來看,薊遼總督和遼東礦監之間,必然是早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否則,高淮焉能如此謾罵王象乾。

這件事,看起來越來越複雜了,單是一個李成樑是否牽涉在內就夠良臣頭疼的,現在又冒出一位總督大人來,這趟“看看”的差事有太多不確定性了。

不過,相對於王象乾,良臣對他的前任薊遼總督蹇達卻更瞭解。這位前任的名聲比現任更大,原因在於蹇達全程參與了萬曆三大徵——寧夏戡亂之役、抗倭援朝之役、播州平叛之役。著名的民族英雄,抗倭、抗蒙名將戚繼光,正是蹇達麾下的得力干將。

三大徵後,蹇達主持遼東防備,使建州損失慘重,所以他還有一個史無前例的“殊榮”,便是被僞清政權從史書中公然刪除的第一個明朝官員。其奏疏和詩文都被僞清列爲禁書,全部予以銷燬。僞清編寫《明史》時,蹇達也被僞帝乾隆親筆從《列傳》中剔除。

換言之,蹇達享受了僞清政權的全方位套餐服務,他的一生都被僞清公然刪除,在任何官方史料中都沒有辦法再看到他的身影。

此舉,導致蹇達子孫不得不分爲9支遠出逃難,默默祭祀祖上這位曾威震八方、又名不見青史的儒帥文臣。直到若干年後武昌一聲槍響,這位民族英雄的身影才重新從地下浮出。

………

中使到來的消息顯然讓高淮很重視,孔貞進去沒多久,高淮就親自出屋相迎。

有一點讓良臣頗是意外,他以爲這位高公公在遼東撈得油肥肚滾,定是養成一個胖子形象,至不濟也是一個富家翁的形象,動不動就皮笑肉不笑,笑起來也是無比陰森,如此才符合大璫形象。

不想,高淮很瘦,乍一看,就跟個老農似的。

中等的個頭,瘦削的身材,額頭有皺紋,鬢角有白髮,走路急風帶火,這麼一個人物形象擺在良臣面前,讓他怎麼也沒法將高淮和大璫聯繫起來。

“高公公!”

李永貞知道高淮在皇爺那裡很得信重,在宮裡地位也很高,所以彎腰行禮。

良臣沒有行禮,他沒有身份不假,但他現在是替皇帝來看看,屬於中使,可沒有向當事人行禮的道理。

孔貞說了,陛下派來的人是個少年,但是高淮還是被魏良臣的年輕觸動了一下。怔了幾個呼吸後,儘管不情願,但他還是向魏良臣略一作禮,然後沉聲問道:“敢問使者,陛下可有旨意來?”

“陛下沒有旨意。”良臣道。

高淮眉頭一皺,又問:“可調兵?”

良臣仍是搖頭:“陛下亦未調兵。”

高淮再次愣住,一沒旨意,二不曾調兵,陛下派人來做什麼?

他猶豫了一下,問道:“中使可是帶咱家回宮的?”

“陛下沒有這麼吩咐過。”良臣如實相告。

屋內有幾人走了出來,均是緊張的看着他們。從這些人的服飾來看,多半是高淮的私臣,或是在遼東的幫手。

“陛下對高淮可有話說?”高淮心裡很緊張,山海關鬧出這麼大的事來,饒是他膽子夠大,這會也不免擔心會不會把自己給陷進去。

實在是這一次軍變將士實在是太多,不止山海關,連鬆錦那裡都參加了,事態之大,已然非高淮可以承擔。饒是他膽子再大,現在都是異常驚恐的。

說起來,高淮膽子真的蠻大的。六年前,也就是萬曆三十一年,有御史奏稱高淮在遼東蓄養死士、時時操練,凌轢職官、劫掠軍民,甚至狂叫將“射柳禁中,走馬殿上”。

聞訊之後,高淮怒不可遏,竟率稅兵三百餘人,打起飛虎旗,偷偷潛進京師廣渠門外,聲言要到皇宮謁見皇帝。

此舉震動朝野,科道劾稱:“高淮搜刮士民,攫取了數十萬金,招納亡命之徒和投降過來的人,居心何在?”

吏部尚書李戴、刑部尚書蕭大亨等重臣也都彈劾高淮擅自離開駐地,挾兵偷偷住到京師,這是幾百年來從未有過的事。

但所有這些奏疏,萬曆都不作復。

遼東巡撫趙楫彈劾高淮罪惡萬端,而且無故打死了指揮張汝立,亦不作復。

高淮因此上疏,自稱鎮守協同關務,兵部上奏指出他這是狂妄胡說,萬曆庇護高淮,竟對外朝撒謊,說他確實任命了高淮。

於是,這麼樁大事就這麼不了了之。此事過後,高淮膽子也越發大起來,將稅兵從三百人擴到千餘人,自成一軍。

只是,這一次軍變可比上次科道彈劾嚴重多了,嚴重到高淮自己都只敢躲在永平,而不敢如上次一樣進京揚言找皇帝伸冤了。

他很怕宮裡來人是奉皇帝旨意押自己回去的,可對方卻沒有旨意,陛下那裡對他也沒有話說,這讓高淮很是困惑。

“那使者前來永平是?”

高淮必須弄清楚這個少年到底是來幹什麼的,至於這少年究竟什麼身份,和皇帝以及貴妃娘娘有什麼關係,卻不是他關心的。因爲,這些和他無關。

“看看。”

良臣很簡單的說了兩個字,很是平靜的看着高淮。李永貞負手站在他的邊上,亦是一臉平靜。

高淮自詡聰明絕頂一人,事實也是極度聰明一人,否則也不會從一農家子弟搖身一變爲當朝大璫,在遼東威風赫赫了。

但他真的看不出眼前這少年藏着什麼心思,僅從對方神情來看,十分十分的單純,如同一涉世未深少年般。

陛下派這麼一個人來,到底是何意?

越是猜不透的事,就越是讓人驚慌,高淮定了定心神,對魏良臣道:“請使者回稟陛下,山海關參政王邦才和前屯衛參將李獲陽欲奪陛下錢糧,事泄,咱家派人抓他們,他二人爲脫身,竟然鼓動亂兵帶甲譁變,欲投女真。請陛下速調兵予以鎮壓,絕不使亂兵陰謀得逞!”

“高公公所說,我記下了,自當如實回稟陛下。”良臣點了點頭。

這回不但是高淮愣了下,李永貞也有些發愣,陛下讓他過來看看,可不是高淮說什麼就是什麼啊。

良臣看了眼發怔的高淮,說道:“高公公這裡若無它事,我便去山海關了。”

“去山海關做什麼,那裡已被亂兵佔據。”高淮愕然,他好不容易從山海關那裡跑出來,要不然被那幫丘八捉住,弄不好真能把他煮了。現在想起當時亂起時,他這心都跳的厲害。可這少年竟然還要去山海關,他這是不怕死還是真不知道那裡的危險?

“去看看。”

良臣好像染上了李永貞的性格,話不多說,說也就撿重點。幾個字能說明白的,他絕不多吐一個字。

“若使者真要去,不若叫永平衛派兵護送。”

高淮還算厚道,不管這少年是爲什麼而來,總是皇爺派來的,就這麼孤身去山海關實在太危險,於是便想讓永平衛派兵護送。

“不必了,我現在就出發。”

良臣沒有同意高淮的建議,因爲那樣的話,對他纔是真的危險。現在山海關駐軍正亂着,一有風吹草動就可能釀成不可收拾的大禍。

他就這麼孤身前去,反而纔是最安全的,畢竟,譁變軍士不可能真是爲了造反。

高淮無法阻止負有聖命的魏良臣如何做,只得將他送出驛站。

從驛站出來後,良臣果然沒有往永平衛指揮使司那裡去,而是直接帶人出城去了山海關。

“小案首真要孤身入關?”半道歇馬時,李永貞遲疑了一下,終是忍不住問道。

田剛和李維也有些不安的盯着魏良臣,李維膽小怕死自是不用說,田剛固然膽大,但就這麼孤身前往亂軍之中,說心裡不慌也是不可能的。

“嗯。”

良臣只顧從馬鞍裡抓出豆餅塞到馬嘴,不理會三人的緊張。

感謝漢族網麥冬、永樂大典總裁官、悅凍窩芯、吃清屎的叫獸延蟲年、敗神話、七點真辣雞、尋找無憂、我要這天再也遮不住我眼、粟厲、廬山東林寺夜花、ning1203、菜園上的菜菜、夢迴天上a等書友打賞

第八章 強者第五十八章 司禮監第三十九章 讓路!第八十三章 做了大佬又如何?第五十七章 不怨你纔怪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千歲題詞第二百二十一章 舍人膽魄,世所罕見第十九章 批評朝廷不殺頭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我要自己練第一百九十章 殿下,我來了!第三十三章 額娘第八百零六章 魏家命中水第二百零三文章 女真第一寡婦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山雙飛燕第七百三十七章 用心打、着實打第七百六十四章 東方的教皇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陛下萬歲,殿下萬歲第六百三十八章 先下手爲強第七百六十三章 深受百姓愛戴的好官!第一百三十九章 魏家老三要闊(二更)第七百六十四章 東方的教皇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太爺發話第一百五十七章 爲了陛下,這都不算什麼第七百四十九章 咱家不是那種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良船證第一百九十五章 遼東鎮守太監第一百五十五章 叫人,趕緊叫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願爲公公效死!第六百一十一章 這附近有錢人有麼?第二百一十七章 看在朝廷份上,向我靠攏!第五十五章 貴妃娘娘的笑話第八百四十一章 警世通言第三百一十章 建州的熟又貴第三百二十章 厚道的魏舍人第二百零八章 你也配姓魏!第三百零八章 唐伯虎畫的第三百五十章 兵仗局大拿公公第七百五十八章 御賜飛魚服第五百八十七章 魏家子,狼眼鷹鼻第三百零九章 海軍姓朱還是姓魏第一百八十八章 世上,還是好人多啊第一百七十章 讓我兒看我一眼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白話叫你們聽明白第二十九章 哭墳第三十三章 額娘第三百三十章 讓人意外的娘娘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公出錢,我們升官第九百八十九章 多少有些感情第四百七十五章 你倒是放炮啊!第二百五十一章 演習,不是造反第三百三十七章 招,我全招第一百二十九章 陛下身體如何?第九百一十章 失敗是因爲錢不到位第五章 追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埔殲擊戰(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年輕人,多補補第八十二章 提督太監第一百四十章 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三更)第二百七十六章 看你高樓何時塌第二百九十五章 那少年在何處?第四百零六章 天塌下來,咱家頂着第二十三章 死烏龜,你出來啊!第九百七十章 我不是廠公第四百一十五章 魏公公留步第九百二十九章 犯太監者,雖遠必誅!第一百三十二章 月黑風高第二百六十章 祖家的冤案第二百一十一章 那小子是貴妃娘娘的人第四十五章 借宿第九百三十七章 糟老頭壞的很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可認罪?(一更)第二百七十九章 諸位,京都見!第二百五十二章 魏公公的校長夢第八十三章 江山在手,美人我有第一百六十一章 日之戰役(中)第十六章 搶人第七百六十七章 日本國太上皇第一百五十八章 舍自身功名,欲天下人自省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忠不孝的傢伙第三百四十二章 趁你無知要你命第一百七十五章 小案首,我等承你情了第四十三章 孝順第一百五十四章 挾天皇以令諸候第九十二章 誰出力誰受益第六章 有點拉風第三百零六章 過河不拆橋(五更求訂閱)第六十六章 不歸路第三百三十三章 維新尚未結束,諸位仍需努力第一百九十八章 飛虎軍第四百六十三章 殺人償命(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爲官之人,絕不犯險第八百零二章 納尼,有人捅咱家?第五十五章 壞了,烏龍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錢不是問題第七百九十一章 空手來?不見!第二百六十一章 汗王,八阿哥叫明人殺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子維新第二百七十三章 好想額娘啊第二十三章 善人
第八章 強者第五十八章 司禮監第三十九章 讓路!第八十三章 做了大佬又如何?第五十七章 不怨你纔怪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千歲題詞第二百二十一章 舍人膽魄,世所罕見第十九章 批評朝廷不殺頭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我要自己練第一百九十章 殿下,我來了!第三十三章 額娘第八百零六章 魏家命中水第二百零三文章 女真第一寡婦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山雙飛燕第七百三十七章 用心打、着實打第七百六十四章 東方的教皇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陛下萬歲,殿下萬歲第六百三十八章 先下手爲強第七百六十三章 深受百姓愛戴的好官!第一百三十九章 魏家老三要闊(二更)第七百六十四章 東方的教皇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太爺發話第一百五十七章 爲了陛下,這都不算什麼第七百四十九章 咱家不是那種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良船證第一百九十五章 遼東鎮守太監第一百五十五章 叫人,趕緊叫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願爲公公效死!第六百一十一章 這附近有錢人有麼?第二百一十七章 看在朝廷份上,向我靠攏!第五十五章 貴妃娘娘的笑話第八百四十一章 警世通言第三百一十章 建州的熟又貴第三百二十章 厚道的魏舍人第二百零八章 你也配姓魏!第三百零八章 唐伯虎畫的第三百五十章 兵仗局大拿公公第七百五十八章 御賜飛魚服第五百八十七章 魏家子,狼眼鷹鼻第三百零九章 海軍姓朱還是姓魏第一百八十八章 世上,還是好人多啊第一百七十章 讓我兒看我一眼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白話叫你們聽明白第二十九章 哭墳第三十三章 額娘第三百三十章 讓人意外的娘娘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公出錢,我們升官第九百八十九章 多少有些感情第四百七十五章 你倒是放炮啊!第二百五十一章 演習,不是造反第三百三十七章 招,我全招第一百二十九章 陛下身體如何?第九百一十章 失敗是因爲錢不到位第五章 追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埔殲擊戰(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年輕人,多補補第八十二章 提督太監第一百四十章 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三更)第二百七十六章 看你高樓何時塌第二百九十五章 那少年在何處?第四百零六章 天塌下來,咱家頂着第二十三章 死烏龜,你出來啊!第九百七十章 我不是廠公第四百一十五章 魏公公留步第九百二十九章 犯太監者,雖遠必誅!第一百三十二章 月黑風高第二百六十章 祖家的冤案第二百一十一章 那小子是貴妃娘娘的人第四十五章 借宿第九百三十七章 糟老頭壞的很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可認罪?(一更)第二百七十九章 諸位,京都見!第二百五十二章 魏公公的校長夢第八十三章 江山在手,美人我有第一百六十一章 日之戰役(中)第十六章 搶人第七百六十七章 日本國太上皇第一百五十八章 舍自身功名,欲天下人自省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忠不孝的傢伙第三百四十二章 趁你無知要你命第一百七十五章 小案首,我等承你情了第四十三章 孝順第一百五十四章 挾天皇以令諸候第九十二章 誰出力誰受益第六章 有點拉風第三百零六章 過河不拆橋(五更求訂閱)第六十六章 不歸路第三百三十三章 維新尚未結束,諸位仍需努力第一百九十八章 飛虎軍第四百六十三章 殺人償命(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爲官之人,絕不犯險第八百零二章 納尼,有人捅咱家?第五十五章 壞了,烏龍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錢不是問題第七百九十一章 空手來?不見!第二百六十一章 汗王,八阿哥叫明人殺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子維新第二百七十三章 好想額娘啊第二十三章 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