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

嘉靖三十三年,廷議以狼山爲重鎮,非用總兵重臣不可,乃下詔通泰參將鄧城總其帥,爲狼山總兵官。

嘉靖三十八年,鄧城新受朝命,上疏議置舟師,倭寇百船齊至,突襲狼山。鄧城舟師不滿四十艘,“沉樓船無數,賊焚舟登岸,復陸戰,盡殺於白蒲、如皋間,人鹹稱東南奇功”。

六十年過去,狼山炮臺再無見倭寇足跡,歲月滄桑,當年總帥重兵雲集場面也再不復見。

萬曆二十六年,去狼山總兵,仍以通泰參將管,駐兵千餘。

現任通泰參將姓曾,名國華,世襲海州衛百戶,其駐官所在乃通州如皋,向來不大問狼山炮臺之事。

這日,卻快馬匆匆趕至狼山,皆因炮臺傳訊,江南的吳淞水營突然打出什麼皇家海軍的旗號,爾後出動艦船百艘沿江上行,沿途但見商船便行扣押,便是那江中打魚的漁船也叫他們趕回。

狼山炮臺方面見此情形,自是困惑,遂派員乘舟過江詢問,卻被告知吳淞水營現爲海軍,奉提督海事太監魏公公令,自即日起封江禁海,不使片板下水。

緊接着那所謂海軍又行文狼山炮臺,要炮臺上下配合海軍封江,稱封江有功,提督太監必向朝廷請功。

炮臺方面收到行文,代管千總不敢擅專,遂快馬通傳參將。

曾國華雖於江北,但早在數日前就收到蘇州方面通傳,命整頓所部,監視江南吳淞水營。這道公文叫曾國華也是大爲納悶,不知巡撫衙門叫他監視吳淞水營做什麼。

曾自知狼山炮臺已失修多年,原有少數舟師也盡叫遣散,根本沒有能力監視吳淞水營,因而對巡撫衙門命令有所生疑,遂特意派人過江打探,待情況探明之後再做部署。

不想消息未回,那吳淞水營反倒直接欺上他門了。

自有狼山鎮以來,炮臺便和吳淞水營井水不犯河水,那吳淞水營管營的不過遊擊,曾國華卻是參將副總兵銜,哪怕兵馬不及對方,亦無艦船,但官職擺在這,一個遊擊也敢叫參將俯首聽命,如何能忍。

更況那勞什子提督海事太監,曾國華是聞所未聞。怒火交織之下,快馬便從如皋趕來,想看看那對面的吳淞水營搞什麼鬼。

………..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魏公公如此對部下解釋封江禁海的意義所在。

正如那青皮趙寶樂所言,與其去求人,不如人求己。

據趙寶樂等交待,眼下海盜(海商)集中於閩浙沿海,江南之地其實並無直接從事海貿的豪紳。但江南之地卻在海貿當中至關重要,可謂是最關鍵的一環。

這一環便是貨物生產地和流通環節。

衆所周知,江南所產絲綢、茶葉及鐵器和江西所產的瓷器是洋外番商最愛之物,但江南之地爲南直重地,大明朝最爲繁榮之地,早在國初就嚴格執行禁海,是以,江南雖經歷倭亂,但兩百多年下來,倒是不曾出現海商(盜)集團,也不曾有百姓因爲沒有活路而出海事(寇)。

反倒是那閩浙及廣東沿海百姓,因土地貧瘠,生活無路,窮則心大,爲求活路往往入海從盜,嘯集亡命。

這些亡命徒從最初的海上民間私人貿易逐步發展下來,時而商,時而盜,成爲一股股大的海上武裝走私集團,最終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

時至今日,這股勢力也不再是一開始的亡命海徒,而是形成以閩浙沿海士紳爲主的龐大集團。

他們暗中操控着大明海貿,牽線着海上的大小盜寇,獲取巨大利益,並在朝中尋找能爲他們利益代言的官員,最終,產生了浙黨。

前首輔沈一貫便是浙黨領袖,而現任首輔葉向高在報給皇帝陛下御準會推的閣臣人選中,也赫然有浙黨出身的方從哲。

這個消息是北京的辦事處傳遞過來的,按魏公公的要求,凡京中大小事務,登於邸報的要傳送江南,沒有登上邸報的也要傳送江南。

除此以外,辦事處方面更要收買大小衙門的書辦,以按條付費的方式從這些衙門中的“小人物”手中獲得各地呈遞上京的第一手消息。

重中之重是遼東,魏公公特別強調,有關遼東方面的消息,不論是官員的題本還是奏疏,亦或驛站的小道消息,來往關外的客商“八卦”,都要事無鉅細加以整理,定期呈送。

爲此,陳默以魏公公名義招募了不少京中閒人,叫他們專門從事此類工作。錦衣衛方面,因田爾耕的存在,一些外人不知道的消息也能爲魏公公所知。

如此加上專門呈遞消息的訊兵,魏公公的情報機構算是初具規模,只是,還不夠細緻,且消息來源受限。

充其量,算“二道販子”。

魏公公也是一時騰不開手整理自己的情報網,且這方面人才甚少,眼下叫陳默在那幫襯着,也算是給留守在京人員的一個鍛鍊機會。待海事做出成績來,魏公公必然會着手情報系統的組建。

如果現在有賭入閣人員的賭盤,魏公公肯定重金砸在方從哲身上。這位大佬和葉向高一樣,纔是真正決定晚明命運的大人物。

因爲,他們二人都是帝國的最高決策者及執行者。後者還是移宮、紅丸二樁大案的關鍵人。

內心裡,魏公公並不希望方從哲入閣,這位浙黨中人入閣對於他魏公公的海事肯定會有麻煩,但他阻止不了這件事。

因而,他現在就必須得快,快在這位新閣臣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時,皇家海軍已經雷霆出擊,將大明朝的海真正的禁了。

發財不是請客吃飯,東林黨或許還能和魏公公有所緩和,浙黨和魏公公恐怕就是你死我亡了。

浙黨的勢力範圍就是浙江、福建及廣東三省,而這三省纔是海貿的主要基地。

魏公公想要壟斷海上巨利,想要做東亞的海霸王,清洗南方三省勢在必行。

所以,他將皇家海軍機動支隊的第一個打擊對象就定在了南方三省豪紳。

這是第一階級,也是所謂的“攘外必先安內”。

第二百九十三章 國無事,則錢無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舍人的白牌再用用第二百九十二章 老奴回不去滴第三百三十六章 劫獄第二百二十五章 女真人民站起來了第二百四十章 矯詔第一百八十二章 山海關軍變第五百八十五章 朕將來找誰託孤第七百三十七章 用心打、着實打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人不打鳥第八百零八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第九百一十七章 國朝雅政第三百三十四章 配合,配合,再配合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使要來還我錢?第七百章 秉筆太監第二百三十五章 阿西巴,殺雞給給第八十五章 運作第一百七十一章 維持會 科舉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表最強男第一百四十一章 公公出新書(重發,已訂勿訂)第五百一十七章 你是帝師,我是帝父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殿下要貸款麼?第九百零六章 貴人來了,歡迎歡迎第一百五十三章 錦衣衛第八十九章 甲等師團第八百七十四章 錦衣衛的專業人士第二百八十六章 御馬監的叛變第二百八十五章 帝國的春天來了!第九章 炮擊第三十八章 團結第二百二十五章 女真人民站起來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隊必須入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混蛋,你們這是叛國!第五十一章 郡守第五十九章 司禮監的分管大佬第四百六十四章 道兄入土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也不這樣活了第五百二十九章 怎麼辦?用刑唄第八一十章 終是見彩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好生打,用心打第八百五十九章 洋和尚開竅了?第五十七章 目的第七百五十五章 曲線救國第六百四十八章 魏閹不要跑!第七十七章 大明建州忠勇護國還鄉勇士團第八百一十八章 戰定中左所第四百八十二章 謝魏公公賞第二百一十章 閻王不叫自己去第四百九十二章 舅姥爺有法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人不老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公公來到我們身邊第八百七十九章 越旗者斬(一更)第三百三十七章 有話上來說第七十八章 我禇英是不可能簽字的!第八十八章 小樓昨夜又東風第二百三十九章 皇后娘娘暈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生下來也做不得太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改土爲漢第一百四十一章 陛下待咱...真好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門接兵(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遼東鎮守太監第三百三十五章 山水有相逢,來日再宵度第九百三十八章 不要逼咱家放火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大一小第八一十章 終是見彩了第二十八章 補刀第二百零七章 我要養性第一百六十一章 眼不見,心不煩第三百五十五章 躲也躲不過第三百五十章 兵仗局大拿公公第四百七十六章 連環套第三百六十七章 公公們都是好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躲也躲不過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東宮第一百六十一章 莫要欺負老實人第四章 夫子,我錯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黑臉老漢第二十一章 錦衣緹騎第二百六十八章 貴妃失心瘋了?第五百零六章 打仗,要死人的。第九百八十七章 一切都是油水第一百七十九章 明日議定書第五百五十五章 皇長孫讀書第二百四十四章 怎麼,還怕咱保福王登基不成?第四百七十六章 連環套第五百三十六章 朕要他知難而退第三百一十一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智若愚的魏忠賢第三百七十六章 好好的,怎麼就沒了呢?第八十五章 運作第三百零八章 唐伯虎畫的第五十九章 鷹犬第二百三十九章 隔絕中外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找到老奴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璫的搖籃第二百七十三章 好想額娘啊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奴第一人第四百章 喔?第一百三十三章 我不負天下人第六百一十五章 到人民羣衆中去
第二百九十三章 國無事,則錢無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舍人的白牌再用用第二百九十二章 老奴回不去滴第三百三十六章 劫獄第二百二十五章 女真人民站起來了第二百四十章 矯詔第一百八十二章 山海關軍變第五百八十五章 朕將來找誰託孤第七百三十七章 用心打、着實打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人不打鳥第八百零八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第九百一十七章 國朝雅政第三百三十四章 配合,配合,再配合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使要來還我錢?第七百章 秉筆太監第二百三十五章 阿西巴,殺雞給給第八十五章 運作第一百七十一章 維持會 科舉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表最強男第一百四十一章 公公出新書(重發,已訂勿訂)第五百一十七章 你是帝師,我是帝父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殿下要貸款麼?第九百零六章 貴人來了,歡迎歡迎第一百五十三章 錦衣衛第八十九章 甲等師團第八百七十四章 錦衣衛的專業人士第二百八十六章 御馬監的叛變第二百八十五章 帝國的春天來了!第九章 炮擊第三十八章 團結第二百二十五章 女真人民站起來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隊必須入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混蛋,你們這是叛國!第五十一章 郡守第五十九章 司禮監的分管大佬第四百六十四章 道兄入土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也不這樣活了第五百二十九章 怎麼辦?用刑唄第八一十章 終是見彩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好生打,用心打第八百五十九章 洋和尚開竅了?第五十七章 目的第七百五十五章 曲線救國第六百四十八章 魏閹不要跑!第七十七章 大明建州忠勇護國還鄉勇士團第八百一十八章 戰定中左所第四百八十二章 謝魏公公賞第二百一十章 閻王不叫自己去第四百九十二章 舅姥爺有法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人不老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公公來到我們身邊第八百七十九章 越旗者斬(一更)第三百三十七章 有話上來說第七十八章 我禇英是不可能簽字的!第八十八章 小樓昨夜又東風第二百三十九章 皇后娘娘暈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生下來也做不得太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改土爲漢第一百四十一章 陛下待咱...真好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門接兵(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遼東鎮守太監第三百三十五章 山水有相逢,來日再宵度第九百三十八章 不要逼咱家放火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大一小第八一十章 終是見彩了第二十八章 補刀第二百零七章 我要養性第一百六十一章 眼不見,心不煩第三百五十五章 躲也躲不過第三百五十章 兵仗局大拿公公第四百七十六章 連環套第三百六十七章 公公們都是好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躲也躲不過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東宮第一百六十一章 莫要欺負老實人第四章 夫子,我錯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黑臉老漢第二十一章 錦衣緹騎第二百六十八章 貴妃失心瘋了?第五百零六章 打仗,要死人的。第九百八十七章 一切都是油水第一百七十九章 明日議定書第五百五十五章 皇長孫讀書第二百四十四章 怎麼,還怕咱保福王登基不成?第四百七十六章 連環套第五百三十六章 朕要他知難而退第三百一十一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智若愚的魏忠賢第三百七十六章 好好的,怎麼就沒了呢?第八十五章 運作第三百零八章 唐伯虎畫的第五十九章 鷹犬第二百三十九章 隔絕中外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找到老奴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璫的搖籃第二百七十三章 好想額娘啊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奴第一人第四百章 喔?第一百三十三章 我不負天下人第六百一十五章 到人民羣衆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