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三章大炮鉅艦

“三五年?”張經臉色變得極爲難看起來:“這,這也未免太短了吧?”

“東翁,項公不是還有一勞永逸的辦法嗎?”朱公節在一旁提醒道。

“對,對,若有一勞永逸的辦法,還請項公賜教!”

“若要一勞永逸倒也簡單!”項高冷笑道:“倭寇十之七八來自平戶松浦藩,賊首汪直的巢穴更是就在平戶三島,若是能出兵將這平戶松浦藩一舉平定,自然這倭患就一勞永逸了!”

“這,這——”張經聽到這裡,臉色比方纔還要難看,半響之後方纔嘆道:“項公,且不說這倭國乃是我朝太祖時便設立的不徵之國,光是這平戶與我大明有萬里之遙,當中乃是茫茫無際的大海,這般興師豈有半點成算?”

“若是從我大明興師自然是不成的,但若是以夷制夷呢?”

“以夷制夷?”

“不錯!”項高從懷中取出一副地圖,在張經面前展開,卻是一副日本的六十六分國圖,他指着地圖解說道:“您看,這倭國古稱秋津國,分爲六十六州府,百餘年來羣雄割據,自相攻殺。強者割據二三州郡,弱者一州半州也是有的。這松浦藩便是在一個叫做九州的大島之上,這島上有一強藩名曰島津氏,與松浦氏的恩主大友氏頗有衝突,若是結好與島津氏,便可以借彼之力滅掉松浦氏,永絕後患!”

聽了項高這一番話,張經半響沒有說話,最後他嘆了口氣道:“項公,你說的這些也太遠了,學生先得把眼前的事情顧好,御倭之事,你有何見解?”

“想不到這張經身爲二品大員,見識居然還及不上週可成這一個海商頭子!”聽到張經的回答,項高不禁有些失望,不過他還是重整精神,答道:“以在下所見,若想破倭,最好是造大艦,用巨炮!”

“造大船?用巨炮?”張經露出了疑惑的神色:“項公爲何這般說?朱大人在雙嶼、鳥仔溪、浯嶼幾次大戰中,好像並未如此用大船巨炮吧?”

“這個——”項高稍一猶豫,並沒有將自己在淡水親眼所見和盤托出,而是推諉道:“此一時彼一時耳!”

張經雖然是進士出身,但半輩子都在和西南的土司打交道,對於兵事老練的很,自然不會被項高這幾句話給搪塞過去,追問道:“如何個此一時彼一時法,還請項公不吝賜教!”

“倭寇難制者無非有三:倭刀鋒利,且以雙手持刀,招數雖然不過三兩下,但力大勢猛,迅如雷電,官軍短兵不及,長兵不接,甫一交接,多有兵刃斷折者。當初在鎮海時,一賊登城,我兵攢槍齊刺,賊斫一刀,十餘槍皆折,兵皆赤手而奔一處,城遂大潰!”

“項公所言甚是,這倭刀當真是一大利器!”張經連連點頭,原來當時明軍步卒所使用的主武器是木柄長槍,此外便是護身的單手短刀。而江南地區要麼多爲水田、要麼是崎嶇的山地,不利於將長槍手排成橫隊結陣而戰,多爲在破碎地形上十幾人、幾十人的小規模戰鬥。在這種小規模的混戰中,明軍的長槍太少無法結陣,揮舞不如倭刀迅速,而且容易被砍斷,護身的單手短刀無論是長度還是力道都不及倭刀,是以交手起來吃了不少虧,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張經纔對同樣精於在山地作戰的狼兵寄予那麼高的期望。

“那其二呢?”

“其人兇悍,每交兵時,倭人多赤體單列,提刀突前,且技法精湛。橫行疾鬥,飄忽如風,常有以單刀陷陣,五兵莫御。其用刀也,短以趨越,蹲以爲步,退以爲伐,臂在承腕,挑以藏撇,豚突蟹奔,當真是罕見之絕技!”

“嗯!那倭人何以如此呢?”

“無他,其國戰亂百年,武人當道,人皆好殺,雖黔首百姓者亦蓄刀兵以自衛。童子即持兵而舞,壯年自然精熟。而我堂堂天朝,一統之盛,禮樂陶之,偃武已久,民不知兵,陡然遇此兇徒自然不敵!”

“嗯,是呀!”張經嘆了口氣:“東南本就民風柔弱,且大明太平已經百年,江南之兵更是不堪,所以我纔想調狼兵前來征討。對了,項公方纔說倭寇難制者三,如今只說其二,那剩下一條是何?”

“奸人!倭人來自萬里之外,本爲客兵,然與官軍交鋒時,卻反客爲主,道路無一不熟,反倒官軍行蹤多爲倭人所知,受挫於倭賊,若無內應如何能如此?”

“嗯,本官也知道這內奸之事,是以下令各州縣嚴查保甲,若有拿到的,定然嚴懲不貸!”

項高笑了笑,卻沒有說話,一旁的朱公節見狀接口道:“項公莫非有什麼高見要說?”

“高見不敢,不過若是在下猜的不錯,這保甲之法用處不大吧?”

張經與朱公節交換了一下眼色,笑道:“這保甲之法我在西南時常用,頗有成效,爲何項公覺得用處不大?”

“不瞞張大人說,朱大人先前在任上時也曾經嚴申保甲,但說實話用處不大,老朽也曾經苦思過,後來才明白是何道理!”說到這裡,項高嘆了口氣:“這保甲之法防備的是外鄉人,俗話說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任憑外來的細作再怎麼精明狡猾,只要鄉里齊心協力,也不難防住外賊。但倭賊之中十分中倒有九分是閩浙兩地的奸民,只有一分是倭人,加之本地的縉紳多有參與其中的,如何防備的住?”

聽了項高這番話,張經不禁有些茫然:“那若如項公所言,那這倭寇豈不是無法平定了?”

第八十五章俘虜第十六章分裂第三百五十二章拉攏第一百六十八章原因第二十六章遠行第三百九十四章保險第七十七章黑店下第一百九十九章今川之死第六十一章結盟第四十九章邀請第一百四十章伏擊第五章緊缺第兩百九十三章評比第八十五章故人第十五章硝石貿易第一百九十四章細川宗家2第一百四十三章賜名第二十二章人的本質第兩百三十九章轟擊第一百七十八章神石第一百零九章半濟令第一百五十七章米第三十章選拔下第一百二十七章偶遇第兩百四十九章贈刀第十二章要賬中第一百六十五章繅絲2第九十八章鄉兵第一百一十八章前景第三百二十四章羅生門下第三百二十四章羅生門下第兩百七十九章交換第七十八章底細第四百三十二章今川第三百九十三章海賊第十六章斯庫拉帆船第一百零三章審訊第十五章太平嫂第七十一章難處第兩百零五章一向一揆第四章情報第一百五十五章合作第兩百五十八章圍城1第三百七十八章兄弟第一百二十四章拉攏第一百七十章憂患第一百六十一章隱患第三百四十七章邀請第一百二十六章舉薦第三十二章爆發第一百三十章驗收第十九章濟源號第十九章歸來第兩百零四章公債與新軍4第五十二章訂貨第八十三章絕望第一百一十六章籌劃第一百二十八章轉變第兩百五十九章圍城2第一百二十三章無道第兩百八十二章縉紳們3第十四章開墾第三十四章安南第一百二十六章舉薦第兩百七十四章遠略第一百六十六章判斷第六十六章暗棋第兩百三十一章征服大和4第七十七章黑店下第二十八章練兵第一百五十三章條件第十章武器第三百三十九章組建第四十三章交易中第四百五十五章混亂第兩百七十八章壟斷第一百二十六章舉薦第兩百四十七章低息貸款上第二十七章偶遇下第四百二十三章預案第一百二十章包工頭第兩百四十六章社會關係第一百八十三章重建第四百二十六章半路第一百零六章審判第十四章開墾第二十四章買兵第三百四十四章興福寺第一百七十一章放人第兩百四十八章低息貸款下第三百八十八章瘟疫第四十八章遭遇第一百零三章交易第一百七十八章神石第七十一章噩耗第二十八章結交第一百三十五章衝突第二十六章招攬第兩百一十三章下馬威第一百四十六章結局
第八十五章俘虜第十六章分裂第三百五十二章拉攏第一百六十八章原因第二十六章遠行第三百九十四章保險第七十七章黑店下第一百九十九章今川之死第六十一章結盟第四十九章邀請第一百四十章伏擊第五章緊缺第兩百九十三章評比第八十五章故人第十五章硝石貿易第一百九十四章細川宗家2第一百四十三章賜名第二十二章人的本質第兩百三十九章轟擊第一百七十八章神石第一百零九章半濟令第一百五十七章米第三十章選拔下第一百二十七章偶遇第兩百四十九章贈刀第十二章要賬中第一百六十五章繅絲2第九十八章鄉兵第一百一十八章前景第三百二十四章羅生門下第三百二十四章羅生門下第兩百七十九章交換第七十八章底細第四百三十二章今川第三百九十三章海賊第十六章斯庫拉帆船第一百零三章審訊第十五章太平嫂第七十一章難處第兩百零五章一向一揆第四章情報第一百五十五章合作第兩百五十八章圍城1第三百七十八章兄弟第一百二十四章拉攏第一百七十章憂患第一百六十一章隱患第三百四十七章邀請第一百二十六章舉薦第三十二章爆發第一百三十章驗收第十九章濟源號第十九章歸來第兩百零四章公債與新軍4第五十二章訂貨第八十三章絕望第一百一十六章籌劃第一百二十八章轉變第兩百五十九章圍城2第一百二十三章無道第兩百八十二章縉紳們3第十四章開墾第三十四章安南第一百二十六章舉薦第兩百七十四章遠略第一百六十六章判斷第六十六章暗棋第兩百三十一章征服大和4第七十七章黑店下第二十八章練兵第一百五十三章條件第十章武器第三百三十九章組建第四十三章交易中第四百五十五章混亂第兩百七十八章壟斷第一百二十六章舉薦第兩百四十七章低息貸款上第二十七章偶遇下第四百二十三章預案第一百二十章包工頭第兩百四十六章社會關係第一百八十三章重建第四百二十六章半路第一百零六章審判第十四章開墾第二十四章買兵第三百四十四章興福寺第一百七十一章放人第兩百四十八章低息貸款下第三百八十八章瘟疫第四十八章遭遇第一百零三章交易第一百七十八章神石第七十一章噩耗第二十八章結交第一百三十五章衝突第二十六章招攬第兩百一十三章下馬威第一百四十六章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