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廖氏

第442章 廖氏

帷帳中伸出一隻雪白的柔荑,一旁的大宮女碧柔連忙上前將帷幔打開,扶着裡頭的人靠在了迎枕上。

一張素白的鵝蛋臉,眼含水光,卻是有種我見猶憐的氣質。一身月白色宮裝襯得她臉色有些蒼白,卻絲毫未有損她的貌美,反而看起來更楚楚可憐,這是位柔弱的美人。

孝敏太后斜靠在迎枕上,纔將目光投向了皇上。

“適才心中有些犯惡心,這會兒被姜太醫紮了一針之後,已經好了不少。皇帝日理萬機,還要叫你爲哀家操心。”

“娘娘平日裡久居深宮,不常出宮走動,身子便較常人虛弱些。”姜太醫將方子開好之後,便交給了一旁候着的宮女。

“姜太醫所言甚是,聖母就應該常出宮走動纔對。整日悶在這宮裡,確實對鳳體不益。”皇上向前一步,坐在了榻上,看着生母勸道。

“平日裡吃齋唸佛,也不覺得苦悶,只是近兩年身子頻感不適。到底是上了年紀了,身子骨不比從前。皇帝能常來看哀家,哀家就心滿意足了。”

孝敏太后嘆了一聲,不知想起了什麼,臉上突然有些落寞。

孝敏太后出身不顯,其父廖英平當年是閩安府知府,不過在十年前就已經病逝。廖氏祖籍關南,關南府是南地,離京城十分遙遠。

廖氏也並非是當地的豪門望族,祖祖輩輩就出了廖英平這麼個有出息的。當年廖英平還是正六品的通判,皇帝登基不久後就大婚,第三年便廣納後宮,爲皇室開枝散葉。

之後婉嬪因得罪了陳貴妃,便被先帝打入了冷宮。

“少爺!安氏派人送來賀禮,並附上一張帖子。”洗月進了書房,將手上的禮單和帖子一併遞給了杜塵瀾。

然而,他別無選擇。

不過也是廖氏出身實在不顯,否則定然不會是這等位分。等廖氏誕下龍子之後,才升做了婉嬪。至此,終於成爲了一宮之主。

因着廖婉兒根基淺,一入宮便被指派到了佛堂做女官。若非其父身上好歹還有正六品的官職,只怕連佛堂女官這樣的位子都輪不上她。

“是!不管他們怎麼蹦躂,朕還不是坐得穩穩的?”皇上突然想開了些,一晃十五個年頭過去了,他依舊是九五之尊。

他先將禮單展開看可一眼,卻不想被禮單給驚住了。

不過俗話說得好,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誰承想先太后信佛,而廖婉兒性子恬淡,卻是得了先太后的青眼,隨後將其調離了佛堂,留在身邊做了貼身伺候的大宮女。

“不過是朝中之事罷了!”說起這些,皇上心中滿是煩躁。這世上或許只有聖母能讓他信任了,只有在聖母面前,他才能敞開心扉說些心裡話。

對比德懿宮的門庭若市,芳華殿就是無人問津。之前先帝去世之後,皇帝大婚,廖氏纔出過芳華殿一次,其餘的時間都是在敲木魚和誦讀佛經中度過。

看着皇上孤寂的背影,廖太后自榻上坐起,她深吸了一口氣,似是下定了決心,“碧柔,準備好筆墨。”

杜塵瀾料想應該是安佑凜邀他去賞花了,不過他這幾日正在準備殿試,自然不會有空閒。

廖婉兒性子沉穩,嘴甜心巧,將先太后哄得高興了,便將其指給了先帝。因是自家母后指的,先帝自然要給她留幾分顏面。因此,初一承歡,隔日便封做了廖婉儀。

“聖母正是因爲常年不出宮,這纔有了這樣的錯覺。其實您外出走走,只有好處!”自從父皇死後,已有十五年了,聖母都沒出過這芳華殿。

只可惜,好景不長。當年的皇后,也就是如今的查太后,以中宮無子未由,和皇上提出將婉嬪之子放在膝下教養。縱然婉嬪不願,最後也只得妥協。

當然,這也是廖氏自己提出的。那些後宮嬪妃們,就連逢年過節也不必前來請安。至此,在宮中就沒了存在感。

“哀家觀你近日似是有些疲憊,可是遇上了什麼不順心之事?”廖太后見着皇上一臉倦容,眉間的豎紋深刻,眉宇間全是化不開的愁緒。

皇上在這芳華殿中,從未感覺到煙火氣。比起每到初一十五就熱鬧非凡的德懿宮來說,這裡簡直冷清得可怕。

同年,不但招了正四品以上的未婚官家嫡出女子入宮選妃,還招了正五品以下官員之女進宮當選女官。而廖婉兒,便是其中之一。

廖太后就着碧柔的手喝了一碗茶水之後,才又靠在了迎枕上。

其實每次皇上來芳華殿,總覺得這裡冷清得很。芳華殿地處偏僻,聖母又不喜熱鬧,只管每日裡吃齋唸佛,誦經習文,讓這芳華殿更加冷清了起來。

二人閒聊了一個時辰,不到午時,皇上就要起身離開了芳華殿,他還得回去處理政務。

“出了這芳華殿,不過又是一個更大的牢籠罷了!”廖太后嘆了口氣,這深宮裡的日子,都是熬出來的。

皇上頓時住了口,不止是深宮女子,他身爲帝王,也一樣在這牢籠中。他被那些人束縛了手腳,從來不能隨心所欲,每日裡諸多算計,實在讓他心累。

她的心思不禁回到了從前,若是再讓她選一次,她會如何抉擇?或許,她還是會義無反顧選擇這條路吧?

“你父皇臨終前給你留下了爛攤子,你也不必憂心。那些人整日裡想拉你下馬,可你這位子還不是穩穩當當坐了十五年?”

“雲龍青瓷盤、黃底綠釉雲龍瓷碗、銀蓮花托盞”杜塵瀾意外地將禮單從頭至尾看了一遍,越看越吃驚。

他不過是中了會元,殿試還未開始,這等大禮會不會太過了些?他目前與安氏的交情尚淺,這份禮單怎麼看怎麼蹊蹺。

即便是中了進士,一般來往的人家,這份禮也是很厚了。難道安氏財大氣粗至此,不在乎這點子好東西?

可他最近讓人打聽安氏的消息,卻得知安氏如今的情況並不樂觀。

就憑安佑凜,恐怕做不了主吧?這禮單上,可都是好東西。

感謝書友團團的小靴靴打賞100點幣!

(本章完)

第910章 夜探陰宅第662章 一命嗚呼第493章 可曾婚配?第693章 遇襲1第375章 萬事通第456章 曲容翰第925章 動手第888章 一路人馬第413章 二月初二第725章 夜半抓人第647章 定有隱情第791章 動手4第198章 助他一臂之力第529章 女眷第958章 功德碑第242章 索然無味第597章 贖罪第422章 珍珠第69章 不是考進去的第770章 血口噴人第407章 建府第408章 打劫1第878章 商議對此第442章 廖氏第385章 入周夷2第466章 曲國公第886章 哀家要見他第565章 討伐2第460章 文韜武略第165章 倍有顏面第751章 苛刻第533章 珞葉寺4第598章 大祭司第155章 外祖母第816章 內力暴體第827章 回京第174章 全力以赴第887章 又是白乾活第313章 狩獵第149章 玉懷第193章 策論2第209章 河通府來信第199章 不能讀書第89章 撐不下去了第480章 驚喜第506章 收手第841章 猜測第405章 開府第325章 上門女婿?第251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37章 心不在焉第960章 控制第6章 私房第52章 保胎第622章 懇求第822章 秀兒第103章 見知府第265章 挑撥第656章 要回京城了?第738章 你藏了誰?第189章 院考(五)第733章 錯認第873章 楚王歿2第964章 失望第89章 撐不下去了第486章 以絕後患第191章 於理不合第691章 撤退第491章 瓊林宴1第482章 遊街第29章 童掌櫃第458章 你不打算去?第135章 二姑奶奶回來了第314章 偶遇第331章 禮單第408章 打劫1第400章 重逢第797章 醜的出奇第142章 花箋第742章 是他第362章 打鐵要趁熱第735章 失望請假條第483章 紅衣巷第940章 途中小食肆第830章 朝會3第182章 打探第119章 花王第795章 你還沒死?第498章 盤查第214章 月榜第605章 國師第347章 秋闈3第11章 憋屈第398章 非親非故第105章 有驚無險第628章 兼顧第526章 山莊地形第626章 大姑太太第498章 盤查
第910章 夜探陰宅第662章 一命嗚呼第493章 可曾婚配?第693章 遇襲1第375章 萬事通第456章 曲容翰第925章 動手第888章 一路人馬第413章 二月初二第725章 夜半抓人第647章 定有隱情第791章 動手4第198章 助他一臂之力第529章 女眷第958章 功德碑第242章 索然無味第597章 贖罪第422章 珍珠第69章 不是考進去的第770章 血口噴人第407章 建府第408章 打劫1第878章 商議對此第442章 廖氏第385章 入周夷2第466章 曲國公第886章 哀家要見他第565章 討伐2第460章 文韜武略第165章 倍有顏面第751章 苛刻第533章 珞葉寺4第598章 大祭司第155章 外祖母第816章 內力暴體第827章 回京第174章 全力以赴第887章 又是白乾活第313章 狩獵第149章 玉懷第193章 策論2第209章 河通府來信第199章 不能讀書第89章 撐不下去了第480章 驚喜第506章 收手第841章 猜測第405章 開府第325章 上門女婿?第251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37章 心不在焉第960章 控制第6章 私房第52章 保胎第622章 懇求第822章 秀兒第103章 見知府第265章 挑撥第656章 要回京城了?第738章 你藏了誰?第189章 院考(五)第733章 錯認第873章 楚王歿2第964章 失望第89章 撐不下去了第486章 以絕後患第191章 於理不合第691章 撤退第491章 瓊林宴1第482章 遊街第29章 童掌櫃第458章 你不打算去?第135章 二姑奶奶回來了第314章 偶遇第331章 禮單第408章 打劫1第400章 重逢第797章 醜的出奇第142章 花箋第742章 是他第362章 打鐵要趁熱第735章 失望請假條第483章 紅衣巷第940章 途中小食肆第830章 朝會3第182章 打探第119章 花王第795章 你還沒死?第498章 盤查第214章 月榜第605章 國師第347章 秋闈3第11章 憋屈第398章 非親非故第105章 有驚無險第628章 兼顧第526章 山莊地形第626章 大姑太太第498章 盤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