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內情

第518章 內情

想起孔德政如今成爲晨鷺書院的山長,難道這又是其中一個條件?孔德政不在朝堂,卻與朝堂有着極深的牽絆。

杜塵瀾對孔德政身上的秘密十分感興趣,只可惜對方現在不在京城,而他在短短一個月之內,從京城來往與河通府,那未免太過倉促。

至於書信,他覺得不如當年敘述來得清楚。看不到人,誰知道對方會不會敷衍他?

他知道倒是沒料到孔德政竟然會爲了救安氏,放棄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不得不說,對方的品性還是值得敬佩的。

“杜大人對咱們安氏不滿也是應當的,畢竟當年臨陣脫逃,雖不曾落井下石,但如此行徑,確實讓人唾棄不已。”

安慶忠的目光有些暗淡,如今他們安氏每每對上魯氏,都要吃虧,不正是因爲他們當年的所做作爲,令他們擡不起頭來嗎?

那魯老頭,每每見着他,都要戳他心窩子,簡直讓他氣的牙癢癢,偏偏又理虧,唉!

杜塵瀾倒是有些不以爲然,若他是安氏的一家之主,或許他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爲何要讓全族人陪葬?這不是一條性命,這是全族人的性命,有機會活下來,誰不願意活着?

安氏雖得了孔德政不少好處,但沒必要拿全族的性命來填。杜塵瀾對這朝代的宗族觀念並不強,對除族一事感觸沒那麼深,自然與他們的想法不同,他只是覺得無需這麼多人陪葬。

但生母畢竟還是生母,他無法安慰,理解是一回事,原諒又是另一回事。

見杜塵瀾沉默不語,安慶忠又重重嘆息了一聲,自知理虧,但還是要辯解一二。

“我父親當年也是艱難地做了這個決定,之後茶飯不思,愧疚不已,身子也大不如前。不過半年多,就逝世了。”

“更何況當年慈寧太后發現懷有遺腹子,便是個變數。”安慶忠頓了頓,隨後又道:“卸磨殺驢,乃是常事兒。”

“既如此,那顧氏便是忠臣,爲何會落得如此下場?”杜塵瀾皺眉,顧氏被滅門的罪名也是勾結外邦,圖謀造反,這其中會不會有什麼聯繫。

“想必杜大人已經知曉當年顧氏是因何被滅滿門的,老夫自不必多言。”安慶忠頓了頓,仔細觀察着杜塵瀾的面色,見對方還是這般神情,心裡有沒了底。

杜塵瀾之前在野史上看到過這位首輔何廉兆,他當時還在納悶,爲何書史上對此人一筆帶過,這可是該誅九族的大罪,且還是朝堂高官,爲何不曾詳細記載?

當時他便認爲,皇家是覺得此事實在有損朝廷顏面,便沒將這等毒害載入史冊。現在聽安慶忠一番話,便明白這其中應該還另有蹊蹺。

“在靖安侯府搜出與前首輔何廉兆的書信,還有與番邦來往的證據,此案十分迅速,不過幾日,便將顧氏的罪名定下了。從忠臣良將,到亂臣賊子,不過短短的幾日功夫,實在讓人始料未及。”

見杜塵瀾總算問起了這事兒,安慶忠便舒展了眉頭,總算來了!

杜塵瀾瞭然地點點頭,顧氏對朝廷忠心耿耿,然而皇上做不得主,慈寧太后又有了私心,那顧氏必然不可能再留了。若是顧氏如今還在,皇上也不至於會這般被動。

就憑此事,又憑他對安慶忠的品性觀察來看,覺得安氏還不至於會如此愧疚。畢竟想要保住全族性命,這是人之常情。

然而杜塵瀾也明白,當年似乎,皇上也是默認了的。那就要從顧玄瑧的身世說起了,帝王都是如此,對他有威脅的,只要有能耐,那是必然是要除去的。

以有心算無心,顧氏或許就是這麼載的。

“朝中內憂外患,外有小國侵擾,內有奸臣當道。除了攝政王,還有前首輔何廉兆。此人與番邦勾結,想讓江山易主。當時情況十分危急,朝中官員又各有心思,都想渾水摸魚。是顧氏挺身而出,與攝政王一起平息邊疆動亂。蒐集此人罪證,欲將其剷除,爲朝廷和江山除害。”

其實不止是父親,還有他們一家子,都覺得良心難安。尤其是二弟,分家之後,染了重病,不多久也撒手人寰了。

相較於剛纔因算計,浮於表面的虛假情緒。此刻的安慶忠,倒是顯露出了傷心和悵然,瞧着比剛纔真摯了不少。

安慶忠搖了搖頭,據說其中疑點頗多,但朝中卻無人站出來爲顧氏說上一句,俱都是三緘其口,唯恐惹禍上身。

杜塵瀾有些意外,這安氏嫡支上下對生母倒也有幾分情誼。不過,這都是對方的片面之詞。誰知這其中,會不會還有其他隱情?

“唉!只能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顧氏立了大功,自然惹得羣臣眼紅。再者,顧氏在朝中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又只忠於朝廷,這讓那些人豈能安心?”

“此事牽扯到當今聖上和慈寧太后,當年先帝突然駕崩,新帝繼位。當今聖上不過是少年,手中並無大權。而攝政王權傾朝野,慈寧太后與攝政王相互掣肘,便是仰仗了顧氏。要說起顧氏,當年京城無不交口稱讚,不愧是隨着先祖皇帝打江山的元老。顧氏後代子弟,都教養得很好,尤其是顧玄瑧。”

“當年顧氏被滅滿門之事,你瞭解內情嗎?”

杜塵瀾冷笑了一聲,太快了,靖安侯府多半也是始料未及。誰還管你什麼罪證不罪證的?說你是奸臣賊子,你就是。

顧氏的存在阻礙了這麼多人的路,自然要被剷除,否則他們如何達到自己的目的?

“你似乎還有未盡之言。”杜塵瀾沒等到對方提及生父的身世,於是便主動開口詢問道。

安慶忠努力撐開耷拉的眼皮,眼神瞪得溜圓,其中滿是震驚。

是他想得這事兒嗎?杜塵瀾知道了顧玄瑧的身世?

他頓時收緊了握在袖中的手,杜塵瀾真的連這個都知道?當年父親還是機緣巧合之下知道此事的,對二弟都不曾透露過,只有他知道。

(本章完)

第609章 將計就計第646章 衝着你去的第335章 姐姐第109章 藥引第459章 曲國公府第141章 不恥爲伍第367章 不尋常第725章 夜半抓人第879章 失蹤第894章 寶藏地點第937章 封爵第357章 喜報第720章 忙碌的窗臺第271章 求助第454章 打算長住?第665章 暴亂第847章 一份大禮第156章 女配?該不會是女主吧?第417章 安佑凜第323章 昏迷第633章第686章 出發1第612章 突襲第944章 鐵籠子第542章 石室第500章 帶走第800章 涼元散第282章 印子錢第568章 上任1第645章 軟骨頭第232章 你們是爲誰辦事?第499章 懷疑第547章 回京第675章 軟骨頭第681章 一見如故第759章 陣法第783章 各取所需第257章 歲考第801章 此間事了第125章 受之有愧第923章 殺進宮了第342章 絕配第643章 船到橋頭自然直第835章 合夥第331章 禮單第913章 拒絕傳召第758章 夜談山洞2第830章 朝會3第697章 經脈受損第470章 判若兩人第90章 見不得人的勾當第54章 貢生名額第34章 白薇第612章 突襲第400章 重逢第453章 另有其人第85章 當頭一棒第459章 曲國公府第386章 承受不起第200章 大意了第101章 來了貴客第668章 前往檀溪府1第414章 三皇子府第453章 另有其人第852章 謀劃官職第914章 抗旨不遵第471章 早朝第631章 不得善終第797章 醜的出奇第66章 手短短第948章 夜探敵營第596章 真相到底爲何?第756章 不會真的看上了吧?第539章 上門挑釁第855章 玩弄於鼓掌第685章 天壽珠第788章 動手1第645章 軟骨頭第44章 願意受罰第416章 生母第787章 地下校場第791章 動手4第717章 江府第921章 一報還一報第948章 夜探敵營第836章 相見第195章 原來比他還狠第153章 此物名爲花箋第866章 還等什麼?第631章 不得善終第137章 二姑爺第592章 息丹丸第53章 從頭學起第711章 再次遇襲2第913章 拒絕傳召第335章 姐姐第104章 考校學問?第696章 力竭第673章 宋良書第810章 再探
第609章 將計就計第646章 衝着你去的第335章 姐姐第109章 藥引第459章 曲國公府第141章 不恥爲伍第367章 不尋常第725章 夜半抓人第879章 失蹤第894章 寶藏地點第937章 封爵第357章 喜報第720章 忙碌的窗臺第271章 求助第454章 打算長住?第665章 暴亂第847章 一份大禮第156章 女配?該不會是女主吧?第417章 安佑凜第323章 昏迷第633章第686章 出發1第612章 突襲第944章 鐵籠子第542章 石室第500章 帶走第800章 涼元散第282章 印子錢第568章 上任1第645章 軟骨頭第232章 你們是爲誰辦事?第499章 懷疑第547章 回京第675章 軟骨頭第681章 一見如故第759章 陣法第783章 各取所需第257章 歲考第801章 此間事了第125章 受之有愧第923章 殺進宮了第342章 絕配第643章 船到橋頭自然直第835章 合夥第331章 禮單第913章 拒絕傳召第758章 夜談山洞2第830章 朝會3第697章 經脈受損第470章 判若兩人第90章 見不得人的勾當第54章 貢生名額第34章 白薇第612章 突襲第400章 重逢第453章 另有其人第85章 當頭一棒第459章 曲國公府第386章 承受不起第200章 大意了第101章 來了貴客第668章 前往檀溪府1第414章 三皇子府第453章 另有其人第852章 謀劃官職第914章 抗旨不遵第471章 早朝第631章 不得善終第797章 醜的出奇第66章 手短短第948章 夜探敵營第596章 真相到底爲何?第756章 不會真的看上了吧?第539章 上門挑釁第855章 玩弄於鼓掌第685章 天壽珠第788章 動手1第645章 軟骨頭第44章 願意受罰第416章 生母第787章 地下校場第791章 動手4第717章 江府第921章 一報還一報第948章 夜探敵營第836章 相見第195章 原來比他還狠第153章 此物名爲花箋第866章 還等什麼?第631章 不得善終第137章 二姑爺第592章 息丹丸第53章 從頭學起第711章 再次遇襲2第913章 拒絕傳召第335章 姐姐第104章 考校學問?第696章 力竭第673章 宋良書第810章 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