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研討戰術

。整整兩天。長安城都處在金軍密集的炮擊之可。:開頭,守軍就給女真人來了個下馬威,“震天雷”讓金軍士兵極度恐慌。戰場上排開陣勢,管他箭如雨下,長槍如林,女真勇士們沒怵過。可這玩意太嚇人,跟打雷似的,一下來炸一片。還有那沒落地就在頭頂上爆炸的,震也給你震得個半死。不過,金軍在長期的攻堅戰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培養出了一批擅長攻城的將領。漢軍萬夫長韓常就是其中代表人物,當他發現金軍的炮車多佈置在城門處時,果斷下令,凡是處在宋軍炮車密集打擊範圍之內的炮羣,全部撤除,專找空檔轟擊。兩天下來,金軍把能扔的全扔進了長安城,炮石不好找了,就拆民房,最後民宅拆得差不離了,就砍大樹。在這種情況下,守軍幾乎隨時都要面對不間斷飛過來的炮矢。哪怕是吃飯,那頭頂上都是“嗖嗖”飛着石頭木樁。沒有並沒有造成多大的傷亡,但損失卻不容忽視。城頭上各處突起的敵樓、箭樓、超過一半被擊毀,甚至東城的正樓都讓金軍轟塌了半邊。至於城內的民宅,那就更不用說了。這時代不流行用貨幣來計算損失,徐衛粗略估了一下,就這麼兩天,金軍給己方造成的損失,恐怕要以數十萬貫計。

到八月初八,金軍停止炮擊以後,各種射入城中的石頭和木塊,簡直堵塞了道路。各處守禦使倒不急,把帥司分派下來的民夫用上,將石頭木樁蒐集起來,只等金軍靠近攻城,拿這些給女真人打回去。

初八下午,金軍的攻城器械開始運到最前沿。徐衛臨時召集各處守禦使就在城頭上商議,預判敵人的攻城戰術。大多將領認爲,現在護城河的水枯了,變成了護城壕,金軍多半還是會架起壕橋,供部隊和器械通過。徐衛本人也是這麼估計的,但王稟王正臣卻有不同意見。

“大帥,諸位同僚,看看城外。”王正臣站起身來,走在一處垛齒後,手指着外頭。

一羣蹲在地上的永興軍帥司高級將領跟着起身,上前朝城外眺望。但見密密麻麻的鵝車、洞屋、衝車、壕橋已經快靠近護城河邊,金軍全面扣城,即將爆發。

“諸個可曾注意到?”王稟回過頭來朝衆人問道。

“什麼?”張憲緊盯着下面,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不止是他,幾乎所有虎捷將領都沒看出端倪。

但卻有一咋”是種家軍的一名統制官,看後點了點頭:“不錯,跟我軍器械一模一樣。”

王稟向徐衛解釋道:“大帥,金軍此次扣城的器械,和平陽完全不同。幾乎全部是按照我軍器械的標準構建的。就以鵝車爲例,平陽一役,金軍鵝車高不過三丈,但此番顯然是針對長安城牆的高度打造的。如此重的器械,壕橋指定撐不住。一壓一個塌。”

徐衛衝下面望了幾眼,問道:“正臣兄的意思是”

“填壕王稟十分肯定地判斷道。“只有填壕一條路可走。”

填壕?這可不是小規模工程,長安護城河,最寬處到達百步左右,最窄處也有”想到這裡,徐衛心裡一動,連忙撐着垛齒往下看。護城河,深度差不多都一樣,但寬度差異卻極大。尤其是城門前面的河段,因爲要放吊橋供出入,寬度只有十幾步。如果金軍要填壕,無疑會選城門之前的河段。

此時,王稟繼續解釋道:“一般來講,要填平壕溝是依靠人力。金軍此前也是這麼幹的。小

人力?這不找死麼?城門是我軍重點防護部位,設有重兵利器,他要敢用人來堆,來多少老子收多少,閉着眼睛也射死他。

這是很多將領的想法,不過王稟忽地話鋒一轉:“但是,廊延那位叛降,卑職估計金軍已經掌握了我軍器械的製造方法。這人海之中,定然藏着填壕車。粘罕把鵝車洞屋這些大型器械推到前頭,不過是作作樣子,想嚇唬咱們。一旦動手,估計還是用填壕車前來填壕

填壕車徐衛見過,就是一輛平板四輪車,在前端有一塊寬大的堅直擋板,用來防禦矢石的攻擊。板車上可以裝運土石,士兵推動車輛到壕溝邊,將土石羣入壕中,然後原路拉回去。不過,受土石的重量限制,填壕車通常裝不了多少。如果要填壕,就必須動用數以百計的器械,連續不斷地往同一壕段投放土石。在宋軍以往的攻城戰例中,填壕部隊作業的同時,弓弩部隊一般都會壓制城頭的反擊。但金軍可能作不到這一點,他們的弓箭還不到射程。

“來就來,我炮車羣等着他!他來一輛我給他砸成烙餅!”楊彥端着一破碗,喝了口又苦又鹹的井水說道。

旁邊幾個虎捷將領都笑,徐衛卻搖了搖頭:“沒那麼容易,“震天雷。沒剩多少,都作院一時又趕不出來。一旦炮車換上炮石,射程就達不到護城河對岸。

王稟聽了這話,點頭道:“大帥之言在理,卑職擔心的也正是這個。他若是架壕橋衝,仗倒好打了,要是填壕車,還真不好對付,只有神臂弓和牀子弩夠得上

“可問題是,神臂弓和牀子弩,你也不一定能穿透那填壕車的板甲。就是穿透了也沒用,這麼多的城門,金賊要是每一處都來填,憑我軍裝備的數量,恐怕也遏制不了對方。”種家軍一員戰將說道。

楊彥白他一眼,冷笑道:“我還不信了,還拿那破車沒辦法?”怨不得他口氣橫,虎捷軍的這班將領,個頂個都是跟女真人死磕過的,知道女真人是勁敵,可他們不怕。

種家軍的將領們聽他這麼說,也不好反駁,因爲都知道楊彥是徐大帥同鄉,打小的玩伴,從起兵就追隨左右,戰功沒少立,人呢也就張狂一些。

徐衛看他一眼,正色道:“論攻守城池,自然是正臣兄與諸位老道一些。虎捷軍大小將佐在野地跟女真打慣了,這進了城裡,就得多聽人家的。”()

第353章 斷絕水源第576章 二次勸降第680章 割地求和第799章 川陝躍進第534章 機會來了第44章 棋子第792章 攤牌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739章 謀而後動第397章 地下黨第704章 絕望的金軍第615章 養寇第五百一十一章第323章 血債第434章 回家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459章 開城投降第709章 雙方罷兵第296章 最年輕的帥臣第732章 成都之行2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491章 徐原禍事第541章 徐大病危第717章 包藏禍心第692章 禍從口出第195章 非卿不娶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488章 復出?第69章 密謀第574章 回回炮第89章 勸降第145章 力挽狂瀾第116章 太上皇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628章 理財好手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163章 勝利在望第七百四十九章第八百四十三章第573章 革新戰法第52章 摸營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380章 張浚追來第四百一十七章第543章 發兵潼關第134章 徐家將第684章 打回家鄉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827章 天倫第502章 陝西制置第325章 一頭驢第八百六十四章第114章 行伍世家第817章 太原郡王第776章 凱旋而歸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759章 終於回來了第120章 爛招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七百八十六章第49章 欲擒故縱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671章 契丹使者第七百四十五章第186章 滑州事變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816章 真會來事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696章 炮彈橫飛第558章 金國求和第558章 金國求和第636章 任得敬第662章 峰迴路轉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761章 發大財了第327章 質問曲端第四百一十四章第145章 力挽狂瀾第31章 人頭就是賞錢第619章 白瑪達娃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606章 納妾記第10章 牛逼老爹第383章 送別李綱第163章 勝利在望第336章 謠言?事實?第43章 蔡大忽悠第502章 陝西制置第29章 執照到手 正式營業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403章 爲何冒險第806章 協商起事第62章 熟人特別多第7章 遼國完蛋第163章 勝利在望
第353章 斷絕水源第576章 二次勸降第680章 割地求和第799章 川陝躍進第534章 機會來了第44章 棋子第792章 攤牌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739章 謀而後動第397章 地下黨第704章 絕望的金軍第615章 養寇第五百一十一章第323章 血債第434章 回家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459章 開城投降第709章 雙方罷兵第296章 最年輕的帥臣第732章 成都之行2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491章 徐原禍事第541章 徐大病危第717章 包藏禍心第692章 禍從口出第195章 非卿不娶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488章 復出?第69章 密謀第574章 回回炮第89章 勸降第145章 力挽狂瀾第116章 太上皇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628章 理財好手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163章 勝利在望第七百四十九章第八百四十三章第573章 革新戰法第52章 摸營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380章 張浚追來第四百一十七章第543章 發兵潼關第134章 徐家將第684章 打回家鄉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827章 天倫第502章 陝西制置第325章 一頭驢第八百六十四章第114章 行伍世家第817章 太原郡王第776章 凱旋而歸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759章 終於回來了第120章 爛招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七百八十六章第49章 欲擒故縱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671章 契丹使者第七百四十五章第186章 滑州事變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816章 真會來事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696章 炮彈橫飛第558章 金國求和第558章 金國求和第636章 任得敬第662章 峰迴路轉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761章 發大財了第327章 質問曲端第四百一十四章第145章 力挽狂瀾第31章 人頭就是賞錢第619章 白瑪達娃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606章 納妾記第10章 牛逼老爹第383章 送別李綱第163章 勝利在望第336章 謠言?事實?第43章 蔡大忽悠第502章 陝西制置第29章 執照到手 正式營業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403章 爲何冒險第806章 協商起事第62章 熟人特別多第7章 遼國完蛋第163章 勝利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