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劉豫沉思片刻,既然出了這事,而徐虎兒又還保存相當實力,前沿恐怕得收斂收斂。紫金虎之廝眼睛裡不揉沙子,如今又是陝西制置使,還是不要激化矛盾。只是這一節,還得跟韓常商量商量。

想了一陣,方纔發覺李世輔還在,他身爲宣撫大使,自然沒有必要跟一個小小的統制官多說什麼,揮了揮手:“去吧,知道了。”

李世輔拜辭而出。按說,他作爲前沿軍官,這公事已畢就應該回去覆命纔是。但從宣撫司出來,他便騎了馬在長安城裡緩行,一直到了東華門一帶方纔停下,牽了馬來到一處宅院前,還細細打量了一陣,方纔上前叫門。

開門的是個身着布衣的老人,只有一支手,另一頭掉着空蕩蕩的衣袖,左腿也有些瘸。就這模樣,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沙場上百戰餘生的老兵。那老人見了李世輔,臉上的皺紋也舒展開來,驚喜地喚道:“大官人回來了?”

“嗯,家中可安好?”李世輔將繮繩遞過去,隨口問道。

“一切都好,只是夫人時常唸叨官人,上午還說昨夜夢到了官人,可巧,這就回來了。”那老僕牽了馬,滿面笑容地說道。

李世輔點點頭,步入家中,老母妻兒聽他回來,個個歡喜。都到堂上來敘話,又讓僕從安排伙食,擺個家宴,自是不提。臨到中午時,僕從來報,說是李父回來了。李世輔的父親名李永奇,爲原鄜延經略安撫司轄下鄜州兵馬鈐轄,極得張深信任。

聽聞兒子從前沿歸來,也是歡喜不已。只是這兩父子有些怪,見了面,也沒在堂上說什麼,都轉到後頭,尋一偏室閉了房門。

“我兒此番回長安,所爲何事?”李永奇邊掩上房門邊問道。他只四十多歲,與兒子一般身材高大,方臉虎目,蓄把濃須,很是威武。

李世輔露出振奮的神情:“爹,高宛在武功,秉承宣撫司的意思,時常派遣一些烏合之衆託稱賊匪前去襲擾鳳翔。這回看來是激怒了西軍,千餘精騎殺得高宛三千人伏屍十數裡,直逼武功城下”

李永奇聽罷,也露出驚喜的神情:“當真?照如此看來,虎帥還有相當的實力啊”

“不錯,兒也考慮到這一點。都說鄜州大敗,紫金虎全軍覆沒,僅以身免,如今看來,此言並非實情。”李世輔點頭道。

父子兩個坐了下來,李永奇還在不住地念叨道:“好好好,甚好,相信經此一事,胡虜不敢再越邊界。”

“爹,兒在高宛帳下作統制,手裡也有數千兵,又處在前沿地帶。兒想……”李世輔語至此處,有些遲疑。

李永奇一聽,明白兒子的意思:“你是想率部西走,投奔虎帥?”

“正有此意如今徐大帥已作了陝西制置使,整頓西軍,加強防務,正是用人之際。此時去投,有諸多便利。但兒擔心的是,二老與家小俱在長安,脫不得身。”李世輔這才道出心中之憂慮。他所謂的“諸多便利”,就是說,西軍打了敗陣,已全面轉入守勢,我這時候去投奔,算是雪中送炭,更能彰顯自己的誠心。

李永奇一時無言,良久點頭道:“我兒有此忠義之心,爲父甚是欣慰。如果有合適的時機,你可自去,勿以父母妻兒爲念。”

李世輔沉吟不語,這一忠一孝,爲安身立命之本。我若率部投了徐衛,自是全了忠義。然父母家小俱在長安,必爲金人所害,身爲人子,卻失了孝道。

李永奇見兒子沉默不語,知他心中所想,寬慰道:“我兒不必猶豫,我李家世代行伍,深受國恩,本應肝腦塗地以報。誰料……這些年委身事賊,心中常是悲苦。你若能引部歸宋,也算是洗涮我李氏一門的恥辱。爲父就算是死,心中也是歡喜的。看準時機,你自去,不必有所顧及。只擔心,貿然前去,並針尺寸之功,虎帥不肯相信。再者,南北媾和,虎帥也不一定會收留啊。”

李世輔想了一陣,回道:“此事從當長計議,稍有不慎,則禍及滿門。”

又說一時,都不得要領。他父子二人身在兩處,顧得了頭就顧不了尾,逃脫一個,另一個就只能束手就擒。

忽地,李永奇想起一事,擊掌道:“有了爲父即將出知鄜州鄜寧坊等地,義軍風起,張宣撫欲讓爲父領兵彈壓。這是個機會爲父向張宣撫請求,將你調到鄜州來助剿到時,我等可入慶陽府,先投劉大帥”

李世輔大喜:“父親若請,張深必不相疑”

“嗯,你且先回武功,此間事爲父自會料理。便是風險再大,也當試上一試,捨身一搏,不負忠義之名。”李永奇正色道。

嘉定二年,七月,自楊再興引軍直逼武功以後,京兆府的韓軍金軍再也沒有越過邊界生事。徐衛以陝西制置使名義,行文僞韓宣撫大使劉豫,要求歸還所劫人口。劉豫充耳不聞,並不回覆。身在綿州的徐處仁聽聞此事,惟恐徐衛出動兵馬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再三告誡徐衛隱忍,現在的局勢是求穩,儘量不要節外生枝,免得激化了事態,無法收拾。

結果秦鳳一路相安無事了,韓常又在坊寧二州打起了主意。金軍和韓軍佔領耀州、寧州、坊州、鄜州等地,對環慶帥司所在的慶陽府,形成了夾擊之勢。而韓常又探聽到環慶一路,現如今是陝西四路中,實力最爲薄弱的一環。

此時,僞韓宣撫副使張深以舊將李永奇任鄜州知州,並將他的兒子李世輔調往助剿。韓常遂命李永奇父子,邊剿邊撫,尋機襲擾慶陽。總而言之一句話,不能讓西軍消停,不能讓他們安安心心地恢復元氣。

慶陽府與寧州鄜州接壤,雖然有子午嶺阻攔,大軍難行,但鄜州有華池河,寧州有涇河,皆與慶陽相通。劉光世的主力,都擺在北邊環州一帶

第27章 黃知縣有請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356章 軍隊執法第33章 一刀三貫錢第115章 攀親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717章 包藏禍心第310章 冰釋前嫌第207章 初到長安第129章 秘密抓捕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282章 愛莫能助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679章 劃分地盤第137章 轉機第八百七十六章第484章 本來面目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658章 生死關頭第591章 全境收復第454章 太上趙佶第189章 生擒藥師第406章 大變動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119章 誘敵深入第145章 力挽狂瀾第680章 割地求和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104章 內情第793章 角力第四百二十章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第四百一十七章第七百八十六章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八百六十六章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358章 黃雀在後第320章 潛回長安第401章 出事了第562章 策反暗殺第784章 未雨綢繆第40章 如花似玉的弟媳沒了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647章 瓜分西夏第342章 又一個秦檜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72章 開戰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646章 首倡分割第317章 無事獻殷勤第536章 陰雲再起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221章 小別勝新婚第589章 再次議和第216章 重組陣形第499章 政變(中)第726章 整個世界清靜了第106章 大動作第168章 斬盡殺絕第603章 視察藏區第234章 討價還價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524章 歧山伏擊第438章 吃酒第234章 討價還價第297章 張深託三州第657章 改天換日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826章 選秀第七百四十五章第335章 離奇事件第55章 張叔夜第274章 知軍夫人第311章 不聽徐九言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319章 震天雷第315章 集結耀州第723章 新君出爐第705章 割據川陝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401章 出事了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八百四十九章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47章 屠殺第225章 下馬威第716章 歸還東京第199章 大功告成第八百八十二章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379章 萬年圍殲第778章 無限榮耀第294章 新配方新火藥第七百四十三章第8章 土匪來了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393章 雷厲風行
第27章 黃知縣有請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356章 軍隊執法第33章 一刀三貫錢第115章 攀親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717章 包藏禍心第310章 冰釋前嫌第207章 初到長安第129章 秘密抓捕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282章 愛莫能助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679章 劃分地盤第137章 轉機第八百七十六章第484章 本來面目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658章 生死關頭第591章 全境收復第454章 太上趙佶第189章 生擒藥師第406章 大變動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119章 誘敵深入第145章 力挽狂瀾第680章 割地求和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104章 內情第793章 角力第四百二十章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第四百一十七章第七百八十六章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八百六十六章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358章 黃雀在後第320章 潛回長安第401章 出事了第562章 策反暗殺第784章 未雨綢繆第40章 如花似玉的弟媳沒了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647章 瓜分西夏第342章 又一個秦檜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72章 開戰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646章 首倡分割第317章 無事獻殷勤第536章 陰雲再起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221章 小別勝新婚第589章 再次議和第216章 重組陣形第499章 政變(中)第726章 整個世界清靜了第106章 大動作第168章 斬盡殺絕第603章 視察藏區第234章 討價還價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524章 歧山伏擊第438章 吃酒第234章 討價還價第297章 張深託三州第657章 改天換日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826章 選秀第七百四十五章第335章 離奇事件第55章 張叔夜第274章 知軍夫人第311章 不聽徐九言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319章 震天雷第315章 集結耀州第723章 新君出爐第705章 割據川陝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401章 出事了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八百四十九章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47章 屠殺第225章 下馬威第716章 歸還東京第199章 大功告成第八百八十二章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379章 萬年圍殲第778章 無限榮耀第294章 新配方新火藥第七百四十三章第8章 土匪來了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393章 雷厲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