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

威州城

知州兼兵馬鈐轄,涇原帥司統制官周恭吊着他的右膀子,正趁着戰鬥的空檔在城頭上巡視着。檢查戰鬥減員,器械損耗,更重要的是,鼓舞守軍的士氣。激戰下來,將士們都非常疲倦,女牆上的血跡還清晰可見。甚至於在一個齒垛間還撲着一具遼軍士卒的屍體,兩名軍漢合力給推下城去。

而憑城俯瞰,映入眼簾的場景可謂“慘不忍睹”。僅僅是牆根下面,堆積的屍體有半丈高,還有人卡在雲梯上到死都沒上不沾天,下不沾地……

護城壕早已被填平,當然不是屍體填的,再往外延伸,被守軍強弓硬弩射斃的遼軍士卒比比皆是,仔細看會發現,這些屍體幾乎沒有多少是背朝威州城的。也就是說,他們都死在衝鋒的道路上。

最慘的,莫過於那被八牛弩直接命中的人。八牛弩正式的名稱喚作“三弓牀弩”,可射千步,那玩意本是用來釘城牆的。“高射炮”拉來平射已經是了不得,可況俯射?八牛弩所用的箭,其實應該叫“槍”,被它命中的士卒生生給釘在了地上,雙手仍舊緊緊握着“箭”杆,到死也沒拔出來……

除了滿地的屍首,還有被擊毀的器械,都是數不勝數。一看便知道,遼軍遭受了重大挫折,威州仍舊屹立不倒。

僅僅是一天戰鬥下來,遼軍便折了一千餘人。但是威州的守軍也不輕鬆,別看遼軍兵臨城下時是一水的騎兵,可他們攻城卻並沒有拿騎兵當步兵使,當天夜裡,他們的步軍和各色器械就已經就位。

西軍曾經和遼軍並肩作戰,在他們的印象中,遼軍的騎兵無疑是驍勇善戰的,但步軍就不值一提的。但這一天打下來,威州的將士們才發現,遼軍已經“繼承”了夏軍的衣鉢,步軍扣城也頗有章法。

因爲遼軍集中攻擊一面,戰鬥最激烈時,城頭上各處都攀上了敵人。守軍硬是靠人牆將上城之敵給推倒下去。儘管遼軍爲此付出慘重代價,但周統制心裡明白,這不過是前期佔了優勢,如果這麼耗下去,遼軍人多勢衆,自己兵力有限,物資有限,終有不支之時。但願在此之前,援軍能夠趕到。

遠眺遼軍大營,周恭道:“今天遼人不會再打了,抓緊時間補充整頓,明天還有惡戰!”

“統制官人,憑威州的城防,似遼軍這般強攻,再守上三五日不成問題。但三五日之後,若援軍再不來……”一名文官提出了擔憂。

“放心,會到的。”周恭肯定道。“縱使宣撫司不派兵來,少帥也會回師救援。咱們只管緊守城池是正理。”

周知州猜得沒錯,就在他說話的這會兒,從南到北,增援他的部隊都在火速前進。徐洪徐成叔侄就一直注意着有遼軍動向,耶律鐵哥兵臨威州第二天,徐成就收到消息了。二話沒說,當天就將部隊往回撤!後路不能讓人抄了!

而張憲在劉光世點頭以後,當天就馬不停蹄趕回秦州,第二天一早,虎兒軍就北上馳援了。似乎可以預料到,很快,在涇原經略安撫司防區內,一場雙方投入數十萬兵力的大戰即將爆發!

十月初六,張憲率領的秦鳳援軍已經過了涇原經略安撫司所在地,渭州,進入了鎮戎軍。再往北過了懷德軍,就到威州。

“大帥,前面就是開遠堡,是否歇……”

張憲斷然道:“不!到了懷德再歇不遲!涇原主力都不在,我秦鳳軍若不上心,只怕鬧出大亂子來!劉光世自不用理他,只是日後太尉回來,不好交待。”

楊再興杜飛虎等將聽了這話,倒也沒什麼異議,不過楊再興隨後說了一句:“這羣撮鳥。”

杜飛虎側過臉去:“說誰?”

楊再興盯他一眼,卻沒回答,但那意思再明顯不過了。杜飛虎催着馬走了一段,也道:“女真人事還沒了,如今跟契丹人又撕破臉皮,這不是太尉的路子啊。”

張憲聽他兩人嘀咕,雖然身爲秦鳳帥,但這兩個都是軍中元老,也不好把話說重了,只道:“現如今說旁的都沒用,先解了涇原之危是緊要。”

楊再興冷笑一聲,自顧言道:“太尉在時,誰敢造次?那甚麼蕭總管幾次路過秦州,咱們都是看到的,規規矩矩,客客氣氣。現在倒好,麪皮一翻,動起手來!太尉若在,他敢?”

杜飛虎立馬接過話頭:“這倒是!你看看,劉宣撫上任多久?搞得陝西烏煙瘴氣,不知道朝廷怎麼想的。”

張憲聽他說得有些過了,遂道:“契丹人此番生事,箇中原由很複雜。歸根到底一句話,朝廷將太尉當初定下的策略摒棄了。所以契丹人才撕破了臉。”

“還不是一個意思?太尉在,陝西就沒事,劉光世一亂搞,陝西就亂了。”楊再興道。

張憲的意思,其實是說問題出在政策上,並非某個人所能左右的。哪怕是徐太尉還在位置上,契丹人該鬧還是要鬧的。不過,他卻沒有再反駁楊再興。四處一望,此間人煙漸旺,左手邊河畔有一處村落,炊煙裊裊,正是作飯之時。

又有行人三三兩兩,向南而行,見官軍,都閃到旁邊避讓,且始終目送,顯得有些興奮。秦鳳諸將初時不以爲意,只當百姓擁護罷了,但又走一段路,見行人越來越多,再不是三三兩兩,而是拖家帶口!漢子趕着車,車上坐着二老雙親,婆姨娃娃,甚至一些細軟行李!

再有,看想來這些人並不是單獨出門,而是結伴搭夥!這模樣,象是,逃難?

不對吧,近來秦鳳涇原不見什麼災害啊,今年陝西各地收成都還不錯,總不至於缺鹽就鬧得背井離鄉?

張宗本越想越不對,便派了一軍官去問。正是楊再興的長子楊繼嗣,這廝離了隊伍,催馬攔了一家人,見有老有小,被服等行他都裝在板車上,頭一擡,問道:“那漢子,你們打哪處來,要往哪處去?”

趕車的漢子約莫四十不到,一看便是老實巴交的莊稼漢,見這威風凜凜的軍官一擋,已然有些慌,聽他問起,竟結結巴巴說不上來。倒是初生牛犢不畏虎,車上一娃娃,估計只有七八歲,脆聲答道:“我們從熙寧寨來,要去渭州。”

他若說旁的,楊繼嗣未必知道,但這“熙寧”曾是神宗皇帝的年號,所以熙寧寨秦鳳軍官大多曉得,那正是鎮戎軍防區內的一個軍寨。

楊繼嗣還想問時,那娃娃已經被母親捂了嘴,他一見,就怒了:“你這婦人好沒道理!我又不會害你,你捂他嘴作甚?”

婦人只管將頭埋下去,不敢應聲,那漢子這才道:“官人莫怪,莫怪。小人一家都是熙寧寨人,因前方開仗,所以要去渭州投親。”

楊繼嗣聽了有些疑惑:“前方開仗,離着鎮戎軍好幾百裡,你們慌個甚?”

漢子一聽,連連擺手:“好叫官人曉得!小人們離鄉時,就聽說賊破了懷德西安,駭得全莊老小紛紛離鄉避禍!若走得遲了,只怕要遭!”

楊繼嗣吃了一驚,疑他那漢子扯謊,撇下他一家,又連着問了幾撥人,都是這般說法。不得了,趕緊扯馬回去!

“大帥,這些百姓,大多是鎮戎軍本地住戶,也有從懷德南下的。都說賊破了懷德西安,因此逃亡!”

楊繼嗣此話一出,張宗本臉色大變!他們此行北上,是要去救援威州。威州地處宋遼邊境,往南便是懷德軍,再往南,便是此刻所在的鎮戎軍。現百姓傳言賊破了懷德西安,那威州……

“壞了!契丹人好快的手腳!這都快打到跟前了!”杜飛虎道。

張憲手一舉:“別急,事情還不一定。”遼軍未必就破了威州,也有可能是分遣兵馬趁涇原防備空虛,四處掃蕩也未可知。略一思索,即下令道:“楊繼嗣,予你五百騎,疾馳往前刺探。若遇敵時,休與它糾纏,儘速回報!”

楊繼嗣領了命令,即率五百精騎風馳電掣脫離了主力向北而去。因敵情未明,張憲也不敢再讓部隊繼續北上,遂下令往開遠堡靠近休整,按下不表。卻說楊繼嗣領了五百精騎,恰似蛟龍入了大海,一路上縱馬狂奔往北推進。

但見路上拖家帶口逃難的人羣絡繹不絕,心裡猜測着百姓所言,未必是空穴來風。搞不好這一趟出去,就得碰上遼軍!

楊繼嗣爲啥這麼激動?他父親楊再興,是徐衛麾下數得着的悍將,如今即便年歲高了,但英勇如昨,西軍裡大大地有名。虎父無犬子,楊繼嗣完全繼承了父親的武藝和性格,一門心思想的都是殺敵立功。這回秦鳳軍北上馳援,他就很歡喜,如今又得了這麼個好差使,領兵先行,刺探軍情,便打定主意,要立首功。所以,他是巴不得碰上遼軍,擼他一串首級回去!

第271章 又見鎖城法第768章 絕路第270章 確係牛人第333章 回馬槍第539章 收復全陝第651章 政變苗頭第196章 託媒說親第291章 大軍凱旋第202章 蠶食河北第225章 下馬威第569章 引軍歸國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422章 漫天箭雨第502章 陝西制置第八百五十章第639章 上本子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792章 攤牌第343章 羣情激憤第400章 堵新郎第169章 西軍二十萬第519章 韓軍反水第515章 西軍團結第八百六十七章第327章 質問曲端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45章 遇襲第656章 杭州劇變第587章 徐處仁離任第67章 佈局第584章 秦檜來拜第53章 梟首第59章 裝備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312章 鬥神不死第25章 酒後好辦事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296章 最年輕的帥臣第83章 驚變第76章 死戰第134章 徐家將第600章 防備宋軍第784章 未雨綢繆第453章 總管諸軍第736章 怎麼回事第532章 最年輕的節度使第809章 驚動川陝第36章 手下留情 我等投降第561章 東進壺口第253章 約期會戰第489章 驚變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八百八十章第561章 東進壺口第81章 議戰第699章 鳥槍換炮第689章 摧枯拉朽第713章 遍植黨羽第161章 三路強援第七百四十九章第275章 兄弟密謀第253章 約期會戰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678章 中樞派員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28章 理財好手第61章 恩怨第464章 突火槍第780章 拿什麼封賞你?我的大帥們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709章 雙方罷兵第72章 開戰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531章 滿朝歡騰第四百一十九章第467章 山窮水盡第783章 折家攪屎棍第421章 陳兵耀武第八百七十七章第481章 八牛弩第720章 宰相密謀第734章 西夏完了第816章 真會來事第692章 禍從口出第755章 要命的烽火臺第366章 民變第332章 撤得詭異第791章 唱雙簧第617章 面具戰將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400章 堵新郎第602章 父子大戰第764章 徐家莊第464章 突火槍第616章 進攻第50章 率部歸來第652章 折家折了
第271章 又見鎖城法第768章 絕路第270章 確係牛人第333章 回馬槍第539章 收復全陝第651章 政變苗頭第196章 託媒說親第291章 大軍凱旋第202章 蠶食河北第225章 下馬威第569章 引軍歸國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422章 漫天箭雨第502章 陝西制置第八百五十章第639章 上本子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792章 攤牌第343章 羣情激憤第400章 堵新郎第169章 西軍二十萬第519章 韓軍反水第515章 西軍團結第八百六十七章第327章 質問曲端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45章 遇襲第656章 杭州劇變第587章 徐處仁離任第67章 佈局第584章 秦檜來拜第53章 梟首第59章 裝備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312章 鬥神不死第25章 酒後好辦事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296章 最年輕的帥臣第83章 驚變第76章 死戰第134章 徐家將第600章 防備宋軍第784章 未雨綢繆第453章 總管諸軍第736章 怎麼回事第532章 最年輕的節度使第809章 驚動川陝第36章 手下留情 我等投降第561章 東進壺口第253章 約期會戰第489章 驚變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八百八十章第561章 東進壺口第81章 議戰第699章 鳥槍換炮第689章 摧枯拉朽第713章 遍植黨羽第161章 三路強援第七百四十九章第275章 兄弟密謀第253章 約期會戰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678章 中樞派員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28章 理財好手第61章 恩怨第464章 突火槍第780章 拿什麼封賞你?我的大帥們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709章 雙方罷兵第72章 開戰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531章 滿朝歡騰第四百一十九章第467章 山窮水盡第783章 折家攪屎棍第421章 陳兵耀武第八百七十七章第481章 八牛弩第720章 宰相密謀第734章 西夏完了第816章 真會來事第692章 禍從口出第755章 要命的烽火臺第366章 民變第332章 撤得詭異第791章 唱雙簧第617章 面具戰將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400章 堵新郎第602章 父子大戰第764章 徐家莊第464章 突火槍第616章 進攻第50章 率部歸來第652章 折家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