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大哥

你家的千里馬?這話怎麼說的?徐衛正疑惑時,那帳內將校紛紛投以詫異的目光,總管相公官拜秦州刺史,涇原路兵馬副都總管,經略招討副使,從老徐經略相公開始便在西北戍邊,這後生是什麼來頭?莫非也是徐家子侄?

徐衛上前行了一禮,口稱見過都總管相公,對方微微頷首,目露讚許之色。沉聲說道:“不錯,沒給你父丟臉。”徐衛聽得一愣,老爺子的名氣還真是不小,走到哪兒人家一聽自己的身份,都說,哦,徐天甫的兒子。不知到哪一天,人家一聽“徐彰”二字,都說,哦,徐衛的老爹。

見他神情有異,對方只當他太過勞累憂慮,以至神情恍惚。想也難爲,這廝打小就是個大蟲,徐家幾兄弟數這個無法無天,自己上次去拜見叔父時,這小子在縣裡把人給揍得半死,人家擡着傷者堵在徐府門口討說法,結果他讓叔父一頓好打!想來時間過得倒也真快,一轉眼,當年的渾小子也出息了,立得如此大功!咱老徐家,愣沒一個孬種!

“諸位有所不知,他是徐家老九,我們五兄弟,數他最小。”那副都總管對衆將解釋道。徐衛一驚,終於知道這人是誰了。自己父親這一輩,只有三兄弟,便是已故的大伯徐茂,父親徐彰,三叔徐紹。到了自己這一輩,大伯有獨子徐原,在西北戍邊。三叔有兩子,據說其中五哥在山東作軍官,六哥跟在三叔身邊,父親家裡便是四哥和自己。女子不列族譜,只佔排行。沒想到,領軍來援的,居然是大哥徐原。更沒想到,自己這一世還不到二十歲,大哥卻是一個年過五十的半拉老頭?倒是從前聽四哥徐勝提起,說大哥本在西北戍邊,後來參與攻遼之戰,事畢,又往河東征剿巨寇。想必是得了朝廷詔令,率部進京勤王,拱衛京畿。現在才率軍從東京趕來增援自己。

此時,那衆將官聽得徐原這麼一說,都奉承幾句。無非是誇徐衛一表人才,年紀輕輕便做得如此勾當,他日前途不可限量云云。其中卻有一人,四十出頭,虎背熊腰,神情剽悍,目視徐衛道:“天甫公當年名震西北,號稱西軍第一虎將,不知小官人學得他老人家幾成本事?”

徐衛見他有輕慢之意,笑道:“卑職才疏學淺,自不敢與父親大人相提並論。然長江後浪推前浪,總要有超越前輩的信念纔是,否則,要是一代不如一代,那這中華有史幾千年來,豈不是都在倒着走?”

此話一出,頓時贏得滿堂喝彩!那起先不過是敷衍幾句的長官們,這會兒也對徐衛另眼相看。那出言輕慢的軍官聞聽,笑而不語。

徐原看樣子很是滿意,召弟弟到自己身邊站定,朗聲道:“言歸正傳!我奉詔率兵來援,首要任務,便是探明敵我態勢,徐衛。”

徐衛應了一聲,面對一衆前輩長官,從容不迫地介紹道:“浮橋北岸,以及河中鳳凰山壁壘,已爲金軍所佔據。我部防守南岸,五天以來已打退金軍數次進攻。這部金軍,便是此次南侵的東路軍,由金國二太子斡離不統率。眼下,斡離不和叛將郭藥師都在北岸。”

衆將聽罷,那起初出言輕慢之將質疑道:“你靖綏營多少人馬?”金軍戰力之強悍,別人不知,這些帶兵之人最爲清楚。連守五天,打退數次進攻,就憑你鄉勇營那點人馬?那幾把破刀破槍?

“本部鄉兵三千餘人,出大名以來,沿路收留官軍殘部,得兩千餘人。金軍兵臨浮橋,卑職率部死守,南岸守軍一千七百餘人自願留下,共計步軍七千,馬軍數百。”徐衛回答道。

聽他這麼一說,一衆將校都認爲,必是朝廷禁軍主守,鄉兵協助。也就是幫忙搬運器械,收拾糧草,挖挖竈,煮煮飯之類。

徐原突然問道:“我聽你派往東京求援的士卒說,你們進入相州地界後,還與金軍打了一仗?”

徐衛還沒回答,衆將都面面相覷,說笑呢?就他那點鄉兵?和女真人對着幹?只怕不夠人塞牙縫的,要想跟女真人硬碰硬,還得靠咱正經的朝廷禁軍。

心知這些拿着優厚軍餉,吃着白麪肉乾的禁軍是看不起鄉兵的,徐衛也懶得多說,只輕描淡寫的一句“小有斬獲”便敷衍過去。衆將只當他搪塞,也不追問。徐原聽取敵我態勢之後,決定等到入夜即由官軍接管防務,將徐衛所部換下來休整。商議完畢後,徐原見徐衛疲憊不堪,催他去歇息一陣。視察防務,由其副手張慶代爲出面則可。徐衛卻堅持親自陪同,徐原不得不以長官的身份強令方纔奏效。

南岸紫金山頂之上,徐原帶領一衆軍官,正聽靖綏營副指揮使張慶上報幾天以來的戰況。見那浮橋上一片狼藉,火燒,箭射,刀砍的痕跡,以及化作暗黑的血跡比比皆是。還有未及搬走的金軍屍體橫七豎八地躺着,又聽張慶說,就在他們趕到之前,金軍猛攻,南岸幾乎失守。這些朝廷禁軍的軍官們不禁暗呼慶幸,若南岸一失守,金軍渡過黃河,這仗可就不好打了。如今,我數萬精兵已至,憑藉黃河天險,女真人哪怕雄兵百萬,也休想踏過黃河一步!

“女真兵馬,如此雄壯!”立在紫金山上,遠眺對岸金軍大營,一將肅然嘆道。言下之意,難怪打得我們潰不成軍,從燕雲一路攻到黃河北岸,如入無人之境。

徐原聽在耳裡,正要說話,忽聽張慶說道:“鳳凰山金兵撤了!”衆人定眼一看,那河中鳳凰山壁壘之上,金軍正匆忙撤下浮橋,都往北岸而去。想是發現宋軍強援已至,放棄強攻浮橋的打算了。

徐原嘴角突然一陣扯動,金軍見我軍來援,心知強攻不成,莫非是想借舟船載兵馬以渡河?正疑惑時,忽望金軍大營西北角,一部騎兵疾速奔來,還未停穩,大營中步卒如潮水般涌出,擺設障礙,列成陣勢。不少士卒登上塔樓張望,如臨大敵一般。

第532章 最年輕的節度使第572章 旗開得勝第七百四十一章第674章 平夏鐵鷂子第73章 小種經略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697章 太原!太原!第7章 遼國完蛋第65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13章 遍植黨羽第597章 九月心結第63章 來了第371章 雞飛狗跳第171章 拿下滑州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375章 急追馬擴第830章 調走張浚第714章 對宋求和第438章 吃酒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283章 過河!過河!過河!第792章 攤牌第693章 天威難測第135章 苦果第333章 回馬槍第231章 中秋故人來第756章 河北!河北!第74章 禽獸第八百四十八章第549章 騎兵奔襲第768章 絕路第314章 端午節吃包子第八百六十九章第179章 徐家無賴第424章 鋼鐵雄師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110章 衝突第11章 什麼叫畜生第792章 攤牌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705章 割據川陝第550章 竟收奇效第392章 徐紹入陝第四百一十三章第779章 意在兩河第151章 一窩蛇鼠第651章 政變苗頭第173章 殺馬充飢第294章 新配方新火藥第39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116章 太上皇第517章 楊彥鎮鳳翔第515章 西軍團結第458章 固若金湯?不堪炮擊!第712章 凱旋而歸第60章 榮歸第258章 暗戰第138章 佈防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688章 船堅炮利第676章 遼軍東來第247章 詔書飛傳第13章 殺人就是這樣第52章 摸營第90章 狗血淋頭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四百一十九章第102章 張九月第98章 面君第115章 攀親第372章 決定退兵第189章 生擒藥師第四百一十七章第670章 徐六拜相第49章 欲擒故縱第15章 搶錢搶糧搶娘們第535章 百花齊放第779章 意在兩河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644章 徐九又當爹第532章 最年輕的節度使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49章 欲擒故縱第122章 冠禮第404章 環慶事變第八百六十一章第22章 驚動皇帝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495章 引蛇出洞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639章 上本子第八百五十二章第12章 徐家莊的二愣子們第四百一十九章第614章 河西走廊第549章 騎兵奔襲第500章 政變(下)第433章 棋逢對手第271章 又見鎖城法
第532章 最年輕的節度使第572章 旗開得勝第七百四十一章第674章 平夏鐵鷂子第73章 小種經略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697章 太原!太原!第7章 遼國完蛋第65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13章 遍植黨羽第597章 九月心結第63章 來了第371章 雞飛狗跳第171章 拿下滑州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375章 急追馬擴第830章 調走張浚第714章 對宋求和第438章 吃酒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283章 過河!過河!過河!第792章 攤牌第693章 天威難測第135章 苦果第333章 回馬槍第231章 中秋故人來第756章 河北!河北!第74章 禽獸第八百四十八章第549章 騎兵奔襲第768章 絕路第314章 端午節吃包子第八百六十九章第179章 徐家無賴第424章 鋼鐵雄師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110章 衝突第11章 什麼叫畜生第792章 攤牌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705章 割據川陝第550章 竟收奇效第392章 徐紹入陝第四百一十三章第779章 意在兩河第151章 一窩蛇鼠第651章 政變苗頭第173章 殺馬充飢第294章 新配方新火藥第39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116章 太上皇第517章 楊彥鎮鳳翔第515章 西軍團結第458章 固若金湯?不堪炮擊!第712章 凱旋而歸第60章 榮歸第258章 暗戰第138章 佈防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688章 船堅炮利第676章 遼軍東來第247章 詔書飛傳第13章 殺人就是這樣第52章 摸營第90章 狗血淋頭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四百一十九章第102章 張九月第98章 面君第115章 攀親第372章 決定退兵第189章 生擒藥師第四百一十七章第670章 徐六拜相第49章 欲擒故縱第15章 搶錢搶糧搶娘們第535章 百花齊放第779章 意在兩河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644章 徐九又當爹第532章 最年輕的節度使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49章 欲擒故縱第122章 冠禮第404章 環慶事變第八百六十一章第22章 驚動皇帝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495章 引蛇出洞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639章 上本子第八百五十二章第12章 徐家莊的二愣子們第四百一十九章第614章 河西走廊第549章 騎兵奔襲第500章 政變(下)第433章 棋逢對手第271章 又見鎖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