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趙桓是個要臉的人

李清照致仕的時候,是享受三品侍郎的待遇,又管着市舶司,每年過億的進出,自然是非比尋常。

只是置身官場之後,李清照突然有了別樣的感覺。

按理說她出身顯貴,又嫁得好,至少前半生無憂無慮,神仙中人,見解自然不同。後來雖然歷經變亂,但是先在軍中,後又到市舶司爲官。這份經歷放眼天下,也是獨一無二的。

奈何李清照在做事的時候,總覺得有掣肘,總覺得不舒坦。

聖君英主,天下煥然一新,怎麼還有掣肘?

李清照想不明白,直到有一次她跟同僚爭執,結果有人說自大宋立國至今,便是如此了。

一句話,似乎點醒了李清照。

眼前的大宋朝,到底不是從頭開始的。別管做了多少改變,到底是老趙家的天下,從頭到尾,從上到下,還是有那麼點味道,是萬萬沒法消除的。

也正因爲如此,李清照才提前致仕,並沒有留戀。

等她到了揚州之後,不斷接見各方名士,甚至也登壇講學,漸漸的,李清照有了一番別樣的想法。

“易安居士,你這是要讓朕做不孝之人啊!”趙桓幽幽道。

李清照怔了片刻,急忙道:“官家守護江山,中興基業,光大朝廷……所作所爲,堪稱至孝!”

“既然至孝,又怎麼能刨祖墳?”

“官家,老臣竊以爲非是官家不孝,乃是祖宗留下的格局不夠。譬如始皇,一統六合之後,自稱皇帝,革新天下,定下諸般規矩,皆是從前秦王所不曾爲的。更自號始皇帝,世人會說始皇帝不孝嗎?”

李清照說完,偷眼看了看趙桓,發現官家面色如常,她索性繼續道:“官家收回了燕雲之地,開疆拓土,如今我大宋疆域遼闊,勝過大唐。物阜民豐,百姓安居樂業。文治武功,皆冠絕歷代。臣斗膽懇請官家,行始皇帝事!”

“煥然更新,重訂典章!”

李清照說完,顫顫跪倒,伏身請求。

趙桓沉吟不語,心中卻是起伏不定,思前想後。

朱熹之所以有那麼大的名氣,跟他精闢的正統論說有很大關係。可若是再過一百多年,到了明朝,還會糾纏正統嗎?

對不起,不會了。

大明朝可是相當自信的,三代之後,就他一個正統,不服氣都忍着!

明朝人的自信並不是憑空冒出來的,就拿西晉來說,他們要慶祝大晉立國,從哪裡開始?

高平陵之變嗎?

那是能拿得上臺面的嗎?

靠着腐朽萎靡的世家大族謀奪天下,西晉從立國之初,就是一副亡國之相。

當然了,大哥別笑話二哥。

大宋的立國也不怎麼樣,陳橋驛黃袍加身,欺負孤兒寡母,哪一樣能拿得出來當國慶日?

爲什麼大明朝硬氣?

朱重八出身貧農,沒吃過元朝的俸祿,他的家人幾乎都死在了天災人禍之下,他不欠元朝半分。

至於小明王,一個娃娃,誰又會當真?

老朱是真的一刀一槍殺出來,拿回了丟失五百年的燕雲之地,恢復了華夏盛世的版圖,開創三百年基業……從頭到尾,都是自己奮鬥出來的,殺功臣,殺貪官,殺豪強,殺一個血流成河,依舊百無禁忌。

幾千年的歷史,也就這麼一個了。

唐太宗李二算是聖君吧?他的文治武功擺在那裡,自是不用多說。可是他們李家本身就是西魏八柱國出身,是地地道道的武將勳貴世家,自然而然,要對武人好一些。

這倒不是否定李二,只是說他出身如此,而且也憑着高超的手腕,籠絡住了羣臣,開創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從個人能力而言,是無可挑剔的。

當然了,唐朝在立國之前,就缺少對武將的約束,弄出了天寶十節度,弄出了安史之亂,藩鎮割據……也就不足爲奇了。

同樣的事情也落在了趙桓頭上。

他的確做了太多的事情,把大宋朝從裡往外,都給折騰了一遍,加上開疆拓土之功,趙桓足以傲視歷代官家。

可是說到底,他還是姓趙,國號還是大宋,奉行的法度還是大宋的刑統。

如果說趙桓駕崩了,再過幾十年,重新回到了原來,依舊是文恬武嬉,亂成一鍋粥,也不用太驚訝。

畢竟大宋從立國開始,就是如此,又有什麼好驚訝的。

“朕光復燕雲之時,也說過要重開天地,再造乾坤!”趙桓低聲嘆道。

依舊匍匐地上的李清照沉聲道:“還是不夠!官家要拿出更大的魄力啊!”

趙桓失笑道:“更大的魄力,那就要更改國號了。”

“臣以爲未嘗不可!”李清照眼前一亮。

趙桓頓了頓,思量片刻,就搖頭道:“行不通的,就算是朕改了國號,依舊能改回去,只是如此,遠遠不足以改天換地,不行的。”

趙桓喃喃自語,隨後讓李清照起來,還給她賜了酒宴。

從行在出來,李清照有喜有憂。

官家應該是聽進了諫言,可問題是官家不願意改國號,不願意重新開始,總歸是不圓滿的。

還在大宋的爛泥潭折騰,能弄出什麼玩意啊?

李清照執着於此事,也不是一時興起。

作爲少數邁入高層的女性官員,李清照深深感覺到無力感,增加女官數量,提升女子地位……哪怕在分田的時候,已經給了女人財產權,有了一塊土地,但是枷鎖還在,天花板依舊。

除非,除非能重開一國,把男女平等寫進祖制!

雖然說自古無三百年盛世,但是甩掉了前面的包袱,絕對能大大延長王朝的壽命,做事也能從容太多。

對官家,對百姓,都是好事情!

李清照雖然是一介女流,但是從前她就有偌大的名聲,再加上這二十年的積累,已經儼然一面大旗。

她返歸之後,立刻投書報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單以版圖一項來說,如今的大宋拿回了燕雲之地,向北囊括了整個草原,一直推到北海。

向東,不光是拿回了遼東之地,還順手把高麗給吞了,就連倭國也有大面積捏在大宋的手裡,算是個保護國。

往南算,大理,安南,占城……這些國家或是併入大宋,或是老老實實臣服,和本土也沒什麼區別。

向西,不但整個西域之地納入了版圖,宋軍的前鋒遠遠超過了當年的唐朝。

疆域遼闊,版圖廣闊。

單論面積一項,就超過了昔日大宋四倍!

如此國勢,如此局面,方能稱爲“朝”,昔日之大宋,不過是一國罷了!

從秦國到秦朝,從宋國到宋朝……李清照輸出了暴論。

出乎預料,李清照得到了熱烈的迴應,尤其是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格外熱烈。

這些年輕人普遍觀點,從他們記事開始,就是趙桓當皇帝。最初的確很困難,又要打仗,又要改革,還有一些人隨着父母南逃,居無定所。

但漸漸的,生活開始好轉。

檢地,土斷,均田,均賦……一項項的措施落實下來,總算能吃上一口飽飯。隨之而來,大軍不斷推進,一個勝利接着一個勝利。

還有一項,學堂越來越多,窮苦人也能入學。

多少人幾輩子窮苦人,還是在趙桓治下,第一次讀書識字,第一次會寫自己的名字。

尤其是讀書之後,大傢伙才知道,原來之前的大宋朝那麼不堪!

不光打不過遼國,也打不過西夏,誰都能來欺負大宋。

國如其名,除了往外送錢,就沒有別的本事了。

所有的改變都發生在官家的治下,二十年間,大宋脫胎換骨,遠邁漢唐。

既然如此,又何必流連過去,不如就重開天地!

從李清照發表文章之後,趙桓的行宮外面,不斷有人前來請願。

最初只不過幾十個人,但很快就突破百人,千人……而且也不侷限於揚州,各地的臣民,紛紛涌來。

數量之多,一眼望不到盡頭。

這麼多人,跪在外面,帶頭的頂着萬言書,烈日當空,汗流浹背,也不願意離去。

“官家,臣攔不住了,還請官家定奪。”陸游苦兮兮道,最近幾天不斷有親朋好友聯絡他,求他帶頭上書勸說。

還給他送禮物,各種珍玩字畫,不計其數。

嚇得陸游提心吊膽,生怕會出什麼事情,把自己陷進去。

趙桓沉吟着良久,突然道:“外面人多嗎?”

“多!人山人海啊!幾萬不止!”

趙桓眉頭低垂,“幾萬人,很多嗎?”

這話不好回答,說多也算是多,可相比起整個大宋,就微不足道了。

“官家有萬民擁戴,人心所歸,做什麼事情,都無有個不成的!”

趙桓突然笑了,“你去把朱熹叫來,同樣的話,問問他。”

不一會兒,朱熹來了,他聽到問題,臉都黑了,咱就是個微末小吏,哪能用這麼大的難題考我啊?

“臣,臣愚鈍,還望官家寬宥。”

陸游一聽,簡直氣壞了,你怎麼能迴避?

不行,必須回答!

哪知道趙桓突然低聲嘆道:“朕也拿不定主意啊!”

趙桓居然起身,讓陸游和朱熹陪着自己,出了行宮,來見這些年輕人。

“你們給朕出了個難題啊!要說國勢勝過昔日,朕是認下的。只是眼前的國勢依舊是強漢盛唐的格局,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成就,朕總不能如真宗皇帝一般,往自己臉上貼金吧!”趙桓道:“大傢伙還是回去,好好思索,咱們大宋如何才能更上一層樓!”

第88章 誅殺名王第499章 草原羣雄第294章 放火燒山第63章 兀朮敗了第351章 抓人第350章 控制第498章 十八功臣第293章 姻緣第286章 趙佶的畫第436章 他們做得,朕也做得第269章 七成勝算第396章 痛飲燕山第523章 造福第327章 岳雲建功第544章 半聖第178章滅國第271章 神刀第48章 元宵第343章 勝利在望第504章 鞭笞世界第37章 權柄第24章 皇太弟第224章 立馬燕雲第586章 萬國第1章 靖康天子第120章 破局第386章 除蟲第352章 新宋第136章 賠償(三更求訂)第267章 爭奪第498章 十八功臣第93章 賜爾女裝第119章 廷議第391章 溫與飽第236章 兀朮上鉤了第328章 不做嶽衙內第190章 以漢制漢(三更求訂)第269章 七成勝算第368章 真子假子第566章 興百科之學第431章 真想搶了你們第527章 朱熹第327章 岳雲建功第202章 大金皇帝都哭了第221章 趙桓教子第327章 岳雲建功第18章 喪女之痛第497章 昭勳閣第234章 一國興一國亡第420章 巡邊第290章 萬民表率第555章 君士坦丁堡陷落第263章 恐怖如斯王中孚第195章 岳家軍出動第458章 收取西北第92章 重用岳飛第457章 煙消雲散的西夏國第66章 張俊的選擇第466章 擠兌朝廷的下場第201章 殺向燕山府第580章 戰爭與文明第129章 火燒興慶府第223章 趙桓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第193章 機會給岳飛第239章 能臣第391章 溫與飽第445章 老兵的野心第32章 交換第383章 再造乾坤第422章 字典第365章 燕山第253章 罵死第83章 寧死不退第435章 軍事科技第547章 興旺的紡織業第455章 趙佶的手段第393章 官家還是孝順啊!第304章 半日天子第337章 帝王末路第228章 全面攻勢第313章 轉好的財政第5章 趙佶別跑第376章 殺進河間府,活捉訛魯觀第443章 經營長城第326章 岳飛放心飛第220章 事大第390章 限制第483章 共享天下第40章 漕糧第309章 趙桓的大手筆第469章 我要見官家第305章 四大戰區第405章 直搗黃龍(求訂閱)第476章 大孝子第310章 熱鬧第207章 拯救岳飛第481章 最後一戰第384章 七王第545章 宰相之憂第241章 通西域
第88章 誅殺名王第499章 草原羣雄第294章 放火燒山第63章 兀朮敗了第351章 抓人第350章 控制第498章 十八功臣第293章 姻緣第286章 趙佶的畫第436章 他們做得,朕也做得第269章 七成勝算第396章 痛飲燕山第523章 造福第327章 岳雲建功第544章 半聖第178章滅國第271章 神刀第48章 元宵第343章 勝利在望第504章 鞭笞世界第37章 權柄第24章 皇太弟第224章 立馬燕雲第586章 萬國第1章 靖康天子第120章 破局第386章 除蟲第352章 新宋第136章 賠償(三更求訂)第267章 爭奪第498章 十八功臣第93章 賜爾女裝第119章 廷議第391章 溫與飽第236章 兀朮上鉤了第328章 不做嶽衙內第190章 以漢制漢(三更求訂)第269章 七成勝算第368章 真子假子第566章 興百科之學第431章 真想搶了你們第527章 朱熹第327章 岳雲建功第202章 大金皇帝都哭了第221章 趙桓教子第327章 岳雲建功第18章 喪女之痛第497章 昭勳閣第234章 一國興一國亡第420章 巡邊第290章 萬民表率第555章 君士坦丁堡陷落第263章 恐怖如斯王中孚第195章 岳家軍出動第458章 收取西北第92章 重用岳飛第457章 煙消雲散的西夏國第66章 張俊的選擇第466章 擠兌朝廷的下場第201章 殺向燕山府第580章 戰爭與文明第129章 火燒興慶府第223章 趙桓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第193章 機會給岳飛第239章 能臣第391章 溫與飽第445章 老兵的野心第32章 交換第383章 再造乾坤第422章 字典第365章 燕山第253章 罵死第83章 寧死不退第435章 軍事科技第547章 興旺的紡織業第455章 趙佶的手段第393章 官家還是孝順啊!第304章 半日天子第337章 帝王末路第228章 全面攻勢第313章 轉好的財政第5章 趙佶別跑第376章 殺進河間府,活捉訛魯觀第443章 經營長城第326章 岳飛放心飛第220章 事大第390章 限制第483章 共享天下第40章 漕糧第309章 趙桓的大手筆第469章 我要見官家第305章 四大戰區第405章 直搗黃龍(求訂閱)第476章 大孝子第310章 熱鬧第207章 拯救岳飛第481章 最後一戰第384章 七王第545章 宰相之憂第241章 通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