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廷議

呂頤浩的話,在政事堂迴盪,按理說這個老倌兒素來沒有如此激烈,怎麼被俘一次,就性情大變,換了一個人?

沉默之下,耿南仲道:“官家早就有言,大宋斷然不會與金國議和,這是不用懷疑的。”

呂頤浩眉頭挑起,突然向天拱手,“此乃大宋之福!”

耿南仲輕咳一聲,“官家聖睿,人盡皆知,只是老夫還有些疑惑,你說金人願意讓出燕山府,此事屬實?”

這一問題,瞬間吸引了大多數人的注意,只是沒人敢貿然開口,耿南仲也把話題拉回來,“僕不是說給了燕山府,就可以罷兵。我的意思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金人這麼幹,到底是什麼打算?”

張叔夜冷哼了一聲,“總之沒憋着好屁!”

耿南仲萬分尷尬,怎麼姓張的跟自己沒完了,這是政事堂,你說的這麼粗俗,簡直有辱斯文!

這時候李綱終於開口了,“還是讓元直把話說完吧。”

沒錯,呂頤浩字元直,偏偏被俘之後,一樣一言不發……

“好教李相公得知,下官在回來的路上,反覆揣度,我以爲金人的目的是爭取時間,準備大舉入寇。”

李綱微微變色,剛剛過去的兩路金人南下,給他帶來了強大的壓力。

現在問一句,大宋真的贏了嗎?

只要看看戰線,也就一目瞭然。

在開戰之前,燕山府尚且在大宋手裡,可幾個月過去,河北大名府以北,河東太原以北,不說悉數淪陷,也都失去了掌控。

丟失國土,何止千里,損失的兵馬,就更不計其數。

河北軍團一掃而光,種家軍,折家軍,幾乎蕩然無存,成建制的力量,只剩下十萬左右的御營,除此之外,大宋再也沒有強大的武裝了。

十萬人就能安全嗎?

顯然不行!

因此前一次兩路金兵南下,就超過了十萬之數,宋軍戰力不行,人數再堆不上去,這要是能贏,只能祈求老君顯靈,來一場流星雨了。

所以從宗望退兵開始,大宋朝堂就不斷出現要增加募兵的呼聲。

甚至有激進的聲音,以前不是號稱八十萬禁軍嗎?

咱們就把這個數字落實了,按照八十萬人準備。

只要有了這麼多的兵馬,就算是一人一口吐沫,也能把金人淹死了,不得不說,這個想法,那是真的不錯。

坐在首相位置的李綱,儘管他的軍略能力都不是頂尖兒的,卻也知道,想要短時間募兵幾十萬,根本不現實,但增加軍隊又是刻不容緩。

“元直,你能說說,金人到底有多少兵力嗎?”

此話一出,不少人都老臉發紅,大宋和金國打了這麼長時間交道,還不知道對方有多少兵力,着實有些荒唐。

但反過來想,讓一羣儒家士大夫,去認真研究蠻夷的情況,貌似更加荒唐……

呂頤浩昂然道:“回李相公的話,金人在阿骨打在位時,前後設立六部路都統司,每司兵力在五六萬人……沒有空額!”

最後這四個字,對在場諸公產生了強烈的暴擊效果。

耿南仲迫不及待道:“這麼說,金人有三十萬兵馬?”

其餘人也跟着大驚失色,如果真是這麼多,那大宋募兵八十萬,還真不是說笑話。甚至需要百萬大軍,才能心安。

呂頤浩微微一笑,“從數量上看是這麼多沒錯,但是金人不到十年,就吞併了契丹,遼國殘部尚存,草原方面也不安靜,加之燕山府等地,義民舉兵不斷……而且金國內部勾心鬥角,難以集中全力。如果讓我說,金人最多能動員南下的兵力,應該在十五萬左右。”

打了個對摺,可即便如此,也讓人憂心忡忡,惴惴不安。

人家比你強,數量還比你多。

耿南仲又道:“既然金人兵力如此強大,爲什麼又願意割讓燕山府,跟我們議和?”

呂頤浩嘴角上翹,露出一個鄙夷的弧度。

其實他早就聽聞耿南仲是個草包,偏偏又是趙桓身邊的近臣,如果新君上位,重用此人,只怕會壞大事,不過現在看來,趙桓根本沒怎麼搭理他。

呂頤浩覺得這位尚且在外的官家,絕對是高手中的高手,沒準就是用耿南仲迷惑人的……好嘛,只要你足夠強,放個屁都能解讀出一百種味道來。

“耿相公,這就是我說金人歹毒的原因。他們施行兵民一體,只要一聲令下,各部落青壯立刻跨馬持刀,幾天的功夫就能聚集上萬人,一兩個月,十幾萬大軍就能南下。試問,大宋能做到嗎?”

衆人默然,耿南仲更是張大嘴巴,彷彿看到了無邊無際的金兵,蝗蟲一般,向他撲來……

李綱又道:“元直,你的意思是金人想要麻痹我們,鬆懈軍心,阻止我們備戰?”

呂頤浩深深一躬,用力點頭道:“確實如此,李相公,還有諸位相公,事不宜遲,以我的判斷,金人在八月之前就會集結兵馬,至多九月初,就會大舉南下,甚至還要更早,畢竟北地氣候寒冷,秋天來得快。等他們南下之後,咱們這邊秋高氣爽,正是用兵之時!”

李綱深深吸口氣,陷入了沉默,果然該來的還是會來,躲是躲不過的。

這時候張叔夜再度挺身而出。

“李相公,僕以爲呂頤浩之言,非常可信。而且我預估金人甚至可能從四個方向出兵。”

“什麼?”李綱聲音提高道:“你說金人會四路南下?”

“不!”張叔夜咧嘴苦笑,“金人不會這麼分兵的,但是我以爲四個方向,都要提防。首當其衝,就是滑州一線,也就是開封的正北,其次是京東路,金人很可能派遣大軍,掠奪齊魯之地。再有就是河東和陝西,太原自不必說,陝西那邊,西夏同樣虎視眈眈,不可以掉以輕心。”

說到這裡,一直沒開口的吳敏突然道:“沒錯,現在的情形就是遍地烽火,處處冒煙。京東和陝西未必是金人主攻方向,但是也需要分兵駐守,如此一來,朝廷可用之兵就更少了。”

分析來,分析去,衆人的心不停下墜,一張張老臉,就跟吃了二斤苦瓜似的,每個毛孔都往外涌苦水……

就在萬馬齊喑之時,一個人憤然站起,正是浪子宰相李邦彥!

“諸公,還在想什麼啊?呂頤浩被金人俘虜,你們大可以問問他,俘虜的滋味如何?不說江山社稷的大事,就算爲了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咱們都不能猶豫不決了!”李邦彥邁步走到人羣中間,朗聲道:“官家常說要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要把每一分力氣,都用在抗金上面!”

“現在不正是全力以赴增兵的時候嗎?”李邦彥道:“大宋人是不缺的,關口就是錢糧,必須增加稅賦,供應軍需,讓江南、荊湖、巴蜀,這些沒有受到波及的地方加稅!”

“不行!”

還沒等李邦彥說完,主管財稅的張愨急得站起,打斷了他的話。

“李相公,萬萬不能啊!你也知道,我朝稅賦和歷代都不同,以商稅居多,田賦爲少。自從開戰之後,南北斷絕,商路不通,東南之地,茶葉絲綢,堆積如山,卻沒有銷路。再有,開封被圍困期間,爲了保證口糧,官家曾下過禁酒令,酒稅也少了許多。”張愨說到這裡,竟然摘下了自己的帽子,露出滿頭白髮。

自從管理財稅以來,沒有幾個月,就已經熬得黑髮變白……衆人一見之下,無不駭然。

李綱心疼頷首,“張相公,你辛苦了。”

張愨小心翼翼,戴好了襆頭,苦笑道:“能保全大宋江山,就算是熬幹了一腔熱血,我也是心甘情願。現在朝廷財稅銳減,國庫艱難。如果大舉徵稅,我怕東南再反,到時候兵連禍結,內憂外患,就不是你我能收拾得了的!”

這話說得實在,方臘起義才過了幾年啊!

加稅這條路,不是說不能走,但如何加,怎麼加,怎麼落實,需要大學問。如果只是普遍加徵田賦,老百姓想不反都不行。

可不大舉加徵,又沒法填補窟窿。

真是進退兩難!

政事堂再度陷入了沉默……

片刻之後,又是李邦彥,打破了僵局。

“既然加徵田賦不行,商稅銳減,朝廷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還有什麼好遲疑的?”李邦彥環視所有人,“咱們只剩下一條路了,不動土地,何以養兵?”

終於,李邦彥把這層窗戶紙捅破了,而這也是誰都不願意觸碰的禁忌。

其實大多數朝代,在開國的時候,都會對土地下手,而且動的越徹底,動員力就越強,就越能創造輝煌。

可問題是大宋得國不正,需要防備武人,不得不對文官妥協。

趙大趙二在位的時候,還能約束一二,可是到了後面的皇帝,完全成了士人手裡的傀儡,大大小小的地主,徹底放飛自我……

在後世有很多人推崇宋代的城市化程度高,商稅高,商業繁榮,物質享受豐富,是什麼文治的巔峰……只是這些人沒有考慮過另一個問題,宋代依舊是農業社會的底子。

任何繁榮都不是憑空而來的。

文人筆記畫卷裡,宋代越是美好,就越代表着底層越悽慘,城市的繁榮,是無數失去土地的百姓,拿血淚換來的。

爲什麼說加稅會引起民變,因爲這時候的大宋底層百姓,已經山窮水盡,油盡燈枯,禁不住搜刮了。

更可悲的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拗相公王安石,在變法的時候,也只敢說出民不加賦而國用足。並不敢直接挑戰土地這個根本問題。

新黨鼓搗出來的方田均稅,更是三試三罷,根本無從推動……

誰都知道,誰都不敢言。

爾等不言,那就讓我來言!

“諸公,授田養兵,勢在必行,少收一點田租,餓不死人,可若是金人殺過來,別說土地,連性命都保不住!難道寧可捨命,也不捨田嗎?”

第103章 韓相公第531章 錦衣衛第46章 大怒第144章 帶孝子第211章 岳飛的勝利第245章 絕不下罪己詔第413章 遷居大族第138章 統一戰線成第453章 主持公道第193章 機會給岳飛第184章 神勇無敵的李彥仙第451章 黃豆大帝第257章 戰鬥英雄第476章 大孝子第539章 收回朝廷第478章 再造福建第313章 轉好的財政第60章 優勢第191章 棋逢對手第202章 大金皇帝都哭了第242章 秦檜被金國抓走了第368章 真子假子第340章 隨朕破敵第511章 討伐倭國第407章 霸氣第338章 必斬趙桓第99章 借錢第229章 宗望死矣第58章 決斷第292章 招安第122章 千里之才第87章 永不言敗的岳飛第410章 最強打手第434章 吾皇聖明第553章 改造第225章 殺人不用刀第218章 莫須有第91章 兵權第132章 曲端不死第348章 北望第194章 一人身系天下第422章 字典第67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325章 北伐第一功第139章 戰火重燃(三更求票)第285章 降旨第278章 大金國亂了第566章 興百科之學第533章 新官雅政第83章 寧死不退第241章 通西域第325章 北伐第一功第478章 再造福建第330章 蹣跚第376章 殺進河間府,活捉訛魯觀第527章 朱熹第191章 棋逢對手第322章 出師北伐第502章 陸游赴西域第342章 斬將第6章 留全屍第124章 野鴨子(萬字求訂閱)第337章 帝王末路第120章 破局第99章 借錢第379章 喜訊第82章 披風第100章 十萬第68章 賞功第148章 全數收服第62章 短斧揚威第30章 殺人者,牛英!第558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120章 破局第67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388章 公道第105章 無敵的韓世忠第392章 臥龍鳳雛第282章 宋無錢第475章 金主第37章 權柄第583章 新秩序第492章 優勢在我第503章 耶律大石的巔峰第177章伐夏第533章 新官雅政第349章 後浪第161章 畏懼!第183章 又一個盟友第98章 夜訪相國寺(求收藏票票)第39章 分兵第260章 趙桓爲將第123章 親征第419章 留都第301章 樞相第499章 草原羣雄第401章 驅逐大石第342章 斬將第134章 兩個天子第155章 愛紅妝的李邦彥
第103章 韓相公第531章 錦衣衛第46章 大怒第144章 帶孝子第211章 岳飛的勝利第245章 絕不下罪己詔第413章 遷居大族第138章 統一戰線成第453章 主持公道第193章 機會給岳飛第184章 神勇無敵的李彥仙第451章 黃豆大帝第257章 戰鬥英雄第476章 大孝子第539章 收回朝廷第478章 再造福建第313章 轉好的財政第60章 優勢第191章 棋逢對手第202章 大金皇帝都哭了第242章 秦檜被金國抓走了第368章 真子假子第340章 隨朕破敵第511章 討伐倭國第407章 霸氣第338章 必斬趙桓第99章 借錢第229章 宗望死矣第58章 決斷第292章 招安第122章 千里之才第87章 永不言敗的岳飛第410章 最強打手第434章 吾皇聖明第553章 改造第225章 殺人不用刀第218章 莫須有第91章 兵權第132章 曲端不死第348章 北望第194章 一人身系天下第422章 字典第67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325章 北伐第一功第139章 戰火重燃(三更求票)第285章 降旨第278章 大金國亂了第566章 興百科之學第533章 新官雅政第83章 寧死不退第241章 通西域第325章 北伐第一功第478章 再造福建第330章 蹣跚第376章 殺進河間府,活捉訛魯觀第527章 朱熹第191章 棋逢對手第322章 出師北伐第502章 陸游赴西域第342章 斬將第6章 留全屍第124章 野鴨子(萬字求訂閱)第337章 帝王末路第120章 破局第99章 借錢第379章 喜訊第82章 披風第100章 十萬第68章 賞功第148章 全數收服第62章 短斧揚威第30章 殺人者,牛英!第558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120章 破局第67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388章 公道第105章 無敵的韓世忠第392章 臥龍鳳雛第282章 宋無錢第475章 金主第37章 權柄第583章 新秩序第492章 優勢在我第503章 耶律大石的巔峰第177章伐夏第533章 新官雅政第349章 後浪第161章 畏懼!第183章 又一個盟友第98章 夜訪相國寺(求收藏票票)第39章 分兵第260章 趙桓爲將第123章 親征第419章 留都第301章 樞相第499章 草原羣雄第401章 驅逐大石第342章 斬將第134章 兩個天子第155章 愛紅妝的李邦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