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新秩序

趙諶開始掌舵大宋,他和趙桓相差了十六歲而已,換句話說,這位已經相當成熟……對於一個成熟的天子來說,趙諶很清楚他需要做什麼。

或者說,走到了今天的大宋,需要往哪個方向走。

文治武功,趙桓都已經達到了歷代明君雄主的巔峰。

首先,從疆域來看,大宋絕對是空前的,哪怕大唐全盛的時候,也趕不上。雖然還有開疆拓土的餘地,但是也很難震撼人心,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民生方面,也走在不斷改善的路上。別的不說,光是吃的東西,大宋就傲世天下,尤其是肉食,更是前所未有的豐富。

這還不說什麼教育水平,什麼全民平等一類的東西。

怎麼說呢,大宋還有完善進步的空間,但是很難有突破了。

趙諶很像是接了貞觀之治的李治,或者接了永樂盛世的朱高熾。

老爹已經很牛逼了,能接住這個盤,不至於壞了局面,還能在小範圍內改革完善,就絕對算得起是明君了。

所以說趙諶真的不容易。

分析到了這裡,也就不得不感嘆,趙桓對兒子的培養,也真是傾盡心力。北疆的歷練,讓他娶了大石的女兒,放他跟着遼國西征,開拓視野。

至此爲止,趙諶是真正見識了整個世界的全貌。

他執掌大宋,就有一件事,如何讓大宋真正君臨天下。

“我們的軍力是天下無敵的,但是如果一直用戰爭解決問題,即便我們的將士還英雄善戰,國家財稅也是會枯竭的。漢唐的老路,殷鑑不遠。”

“我們的財富也是很充裕的,但同樣的道理,也不能靠着錢財收買人心,結交四夷,讓他們歸附大宋。”

“剛柔兩途,都不算是大宋的上上之選。”

趙諶面對着幾位重臣,拋出了自己的構想。

他先是推翻了用兵,又否認了歲幣外交,等於把以前的東西都給推翻了。

大家不免要問,你能拿出什麼東西來?

靠着胡言亂語,可是沒法駕馭大宋朝,更坐不了趙桓留下的龍椅。

果然,趙諶笑道:“大宋當下最重要的,是要凝聚出一個思想,一套確當的辦法。不只是針對大宋,還要針對整個天下,我們要給所有人一個答案,這個世界應該是什麼樣子!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所在!”

趙諶的表態讓所有人大吃一驚,新君的格局上來了。

可是這個想法有必要嗎?

朝野上下,很快就產生了熱烈的討論。

作爲老臣代表,胡寅首先拋出了自己的文章。

胡寅的身份很特殊,尤其是在呂本中死後,胡寅既是大儒,又是趙桓身邊的近臣,在朝時,執掌大權,返鄉後著書立說,門人衆多。

可謂是橫跨朝野,影響非凡。

胡寅的文章認爲,大宋疆域遼闊,兵甲充足,財政寬裕,民生富足……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都已經達到了巔峰。

所謂四夷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大半,東邊的高麗和倭國相繼納入版圖,南邊的諸國也被吞下,向北,大宋一直延伸到了北極。

只剩下西邊一個大遼,在這種情況下,防範四夷是不成立的。

大宋只要保持強盛,自己不亂,就可以永遠強盛下去。

完全沒有必要在不相干的事情上費心思。

胡寅的表態堪稱大膽,彷彿一個巴掌,直接扇在了趙諶的臉上,提着他的耳朵告訴他,小傢伙,別鬧了。

按理說如此重創新君威信的事情,應該讓趙諶很沒有面子,誰知道趙諶安之若素,還鼓勵繼續討論,不論什麼結果,他都樂見。

就在胡寅表態之後,虞允文突然也發表了一篇文章,他的態度就和胡寅針鋒相對。

首先,虞允文舉出了高麗的例子。

高麗的起源是箕子朝鮮,一路發展過來,在漢代更是納入了中原版圖,設立了漢四郡。

但結果如何呢?

當軍力衰退之後,就不復中原所有。

而且久而久之,朝鮮的漢民後裔,也和中原漢人出現了差異,漸漸的,成爲了中原眼中的蠻夷。

同樣的道理也發生在安南,這塊土地更是長時間屬於中原,但都不免自立爲王。同樣當地的漢人也淪爲蠻夷,和中原離心離德,甚至走上了敵對的道路。

再舉一個例子,就是燕雲的漢人。

經過遼國二百年統治,跟中原漢人同樣出現了差異,幸虧大宋及時光復燕雲,才結束了分離的悲劇,不然繼續發展下去,誰也不知道後果如何。

虞允文羅列了這麼多例子,要說的只有一個道理,一時屬於中原,不代表永遠屬於中原……今日仰慕中原,皈依華夏,不代表日後就不會背叛。

這種事情並不是說遷居漢人就能解決的,信不信,哪怕高麗九成九都是漢人,以後一旦中原出現了亂子,他們還是會自立爲王的。

事情的複雜程度,遠超一些人的估計,想要持盈保泰,維持現狀,永遠君臨天下,根本是癡人說夢。

虞允文露出了犀利的一面,他把胡寅駁斥得一文不值。

那大宋需要做什麼呢?

推陳出新,在儒家原有的綱常倫理之上,再建立一套更廣泛的思想,能說服更多的人,讓他們自居成爲大宋的一部分,支持大宋的理念,讓大宋的秩序更強大,更有生命力。

總而言之,大宋很強,但不進則退!

虞允文的特殊身份,使得他的文章,幾乎就是趙諶直接表態。

這時候人們野菜意識到,胡寅會站出來,很大可能也是配合新君,把這個想法完整全面拋出來。

不然老胡不可能冒着晚節不保的風險,出來找死。

事到如今,問題總算說清楚了。

那具體要怎麼辦?

虞允文之後,又相繼出來了很多人,紛紛提出自己的設想。

已經致仕在家的原樞密使張浚也站出來了,他可不願意讓胡寅出風頭,佔便宜。

張浚提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主張……放棄華夷之辯!

張浚的意思很明白,不管怎麼講,把人區分開,中原是華夏之地,四境都是蠻夷,既然是蠻夷,和中原肯定有區別,國力強的時候依附,國力弱的時候離去,甚至反過來咬你一口。

放棄華夷之辯,平等看待所有人,唯有如此,才能讓更多的人,認可新的規則。

歸結起來,張浚主張未來的世界,應該平等。

他提出了看法之後,胡寅又下場了,你不講華夷之辯,但差別確實存在,總不能視而不見吧?可不是哪個國家都能達到大宋的程度,難道要一味講求平等,一視同仁,當迂腐的傻子嗎?

這兩位大佬爭吵的結果,落實下來,就是一條,平等而有差別。

也就是說大宋尊重每一個國家,不搞歧視……但是大宋應該鼓勵各國,努力向大宋靠攏看齊。

就這樣,作爲世界秩序的第一塊基石,終於鋪好了。

第162章 出征第170章 勇氣第442章 吃肉強國第43章 大宋笑話第269章 七成勝算第558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377章 韓王無雙第497章 昭勳閣第348章 北望第492章 優勢在我第483章 共享天下第511章 討伐倭國第90章 戰後第140章 搶錢了第351章 抓人第489章 秦檜和兀朮第256章 火腿第257章 戰鬥英雄第362章 靖康大典第370章 興漢鐵騎第483章 共享天下第401章 驅逐大石第487章 太子的收穫第393章 官家還是孝順啊!第382章 君臨燕山第480章 不負官家之託第396章 痛飲燕山第44章 人傑第170章 勇氣第2章 逼宮趙佶第355章 失竊第366章 強者第369章 水兵上岸第297章 衍聖公來了第228章 全面攻勢第387章 第一人對第一家第75章 麪皮第339章 背水第305章 四大戰區第472章 無情的趙官家第296章 巨大繳獲第441章 趙官家的父慈子孝第448章 搶親團(求月票)第567章 大宋之病第416章 宰相也不例外第584章 思想的威力第123章 親征第130章 殺樑王(三更求票)第56章 主動第240章 一場騙局引來的世界大戰第556章 趙佶七十歲第154章 八字軍(三更求訂)第521章 科舉第164章 黃陵第173章中興之主第146章 父子對決第314章 三年之期已到第546章 打工人的春天第209章 天命之子第511章 討伐倭國第338章 必斬趙桓第112章 不棄(求訂閱)第56章 主動第570章 今日不乳法第374章 爲了大一統第503章 耶律大石的巔峰第61章 極限一換一第438章 亂了第539章 收回朝廷第326章 岳飛放心飛第37章 權柄第490章 大金的永遠忠臣第91章 兵權第511章 討伐倭國第395章 入關心態第276章 大金無人第373章 太原城破第584章 思想的威力第41章 易安居士第203章 對戰鐵浮屠第569章 大九州第172章逆轉國運之戰第17章 全殲第435章 軍事科技第539章 收回朝廷第296章 巨大繳獲第566章 興百科之學第108章 爭先第361章 宣言第203章 對戰鐵浮屠第367章 河水甚涼第115章 岳飛麻煩了第345章 勝利第153章 爭取人心第493章 坑弟第176章徹底亂了第130章 殺樑王(三更求票)第249章 官家要跟你當兄弟第383章 再造乾坤第527章 朱熹
第162章 出征第170章 勇氣第442章 吃肉強國第43章 大宋笑話第269章 七成勝算第558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377章 韓王無雙第497章 昭勳閣第348章 北望第492章 優勢在我第483章 共享天下第511章 討伐倭國第90章 戰後第140章 搶錢了第351章 抓人第489章 秦檜和兀朮第256章 火腿第257章 戰鬥英雄第362章 靖康大典第370章 興漢鐵騎第483章 共享天下第401章 驅逐大石第487章 太子的收穫第393章 官家還是孝順啊!第382章 君臨燕山第480章 不負官家之託第396章 痛飲燕山第44章 人傑第170章 勇氣第2章 逼宮趙佶第355章 失竊第366章 強者第369章 水兵上岸第297章 衍聖公來了第228章 全面攻勢第387章 第一人對第一家第75章 麪皮第339章 背水第305章 四大戰區第472章 無情的趙官家第296章 巨大繳獲第441章 趙官家的父慈子孝第448章 搶親團(求月票)第567章 大宋之病第416章 宰相也不例外第584章 思想的威力第123章 親征第130章 殺樑王(三更求票)第56章 主動第240章 一場騙局引來的世界大戰第556章 趙佶七十歲第154章 八字軍(三更求訂)第521章 科舉第164章 黃陵第173章中興之主第146章 父子對決第314章 三年之期已到第546章 打工人的春天第209章 天命之子第511章 討伐倭國第338章 必斬趙桓第112章 不棄(求訂閱)第56章 主動第570章 今日不乳法第374章 爲了大一統第503章 耶律大石的巔峰第61章 極限一換一第438章 亂了第539章 收回朝廷第326章 岳飛放心飛第37章 權柄第490章 大金的永遠忠臣第91章 兵權第511章 討伐倭國第395章 入關心態第276章 大金無人第373章 太原城破第584章 思想的威力第41章 易安居士第203章 對戰鐵浮屠第569章 大九州第172章逆轉國運之戰第17章 全殲第435章 軍事科技第539章 收回朝廷第296章 巨大繳獲第566章 興百科之學第108章 爭先第361章 宣言第203章 對戰鐵浮屠第367章 河水甚涼第115章 岳飛麻煩了第345章 勝利第153章 爭取人心第493章 坑弟第176章徹底亂了第130章 殺樑王(三更求票)第249章 官家要跟你當兄弟第383章 再造乾坤第527章 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