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大九州

“延平先生如何看官家的這番話?難不成壓過漢唐還不夠嗎?”一箇中年儒生探身請教,他上身微微前傾,十分公瑾。

在他對面是一位花白鬍須,面色紅潤的老者,此人一身道袍,寬領肥袖,頗有一番風采。

他名叫李侗,世稱延平先生,不用問了,必定又是一位大儒。

李侗曾經師從楊時,算是太子趙諶的師兄,和張九成是同門。

只不過相比張九成積極入世,李侗就淡然多了。

結束陪太子讀書之後,就返鄉著書,教導弟子。

正因爲如此,前面趙諶南下,處置了不少絲綢大戶,連帶着張九成都偃旗息鼓,閉門不出了。

倒是李侗成功避開了劫難,如今在南方德高望重,有着非比尋常的地位。

歷史上的李侗就是無心功名,閉門讀書四十年,名望學識都是頂尖兒的。

如今這一次李侗拖着老邁身軀,來到了揚州,着實讓人有些意外。

“你啊,雖然在朝中多年,卻還是沒有弄明白官家的意思啊!”

中年人大詫,連忙道:“請延平先生指點。”

“官家譏諷了真宗皇帝。”李侗不緊不慢道。

對面的儒生一愣,隨即深以爲然,做恍然狀。

老趙家父慈子孝的事情就不用多說了,趙桓諷刺趙佶的話,幾乎都成了段子。他編排高俅,說高太尉根本沒上過戰場,哪來的袍澤。他還講過,當一個國家走在下坡路的時候,就需要有人用力揮鞭,狠狠抽打牲口……趙桓的這些話也不管是不是他說的,大約都能結成一本冊子了。

百年之後,必定成爲人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官家的惡感如此之強,到了人盡皆知的地步。

可是當着百姓的面,直接說出來,卻還是恨不尋常。

當然了,宋真宗也是個奇葩。

澶淵之盟,開啓了歲幣買和平的先例,明明已經很丟人了,還大搞迷信,跑到泰山封禪。把這個原本神聖無比的活動,弄成了一坨……自此之後,再也沒有皇帝去泰山封禪了。

省了勞民傷財之苦,從某種角度上,也能算是他的貢獻了。

功績自然是憑本事掙來的,要經得起考驗,趙桓自然是不會學真宗。

“延平先生,官家雄才大略,說這些話,也是情理之中啊!”

李侗啞然,自己這個晚輩後生到底是差着太多,也難怪成了虞允文的跟班,論起腦筋,他轉得太慢了。

“官家要做的事情有兩層……其一,趙家的祖宗該怎麼辦?歷代官家要不要安排?其二,要什麼樣的功業才能配得上改天換地,再造乾坤?”

李侗把話說穿了,對面的儒生這才如夢方醒。

畢竟趙桓要是顧忌祖宗的體面,就算多大的功績,也不敢僭越,那就白忙活了。

可若是不在乎,那就只剩下一層了。

他能諷刺真宗,聖意豈不是昭然若揭了!

都說是天家無情,誠然如此啊!

“延平先生,官家有心,奈何歷代文治武功,莫不以漢唐爲盛,如今大宋雖然一掃頹勢,煥然一新。但終究根基不足,恐怕還不足以超越漢唐啊!”

李侗啞然失笑,他沒有說話,而是從袖子裡拿出一篇文章,遞了過來。

“那位讓老夫寫的不就是這個嗎!你瞧瞧吧!”

李侗笑容可掬,帶着洞徹天機的自信。

儒生接過來,纔看了兩眼,神色漸漸就變了,呼吸也急促起來。

老頭寫了什麼呢?

東西並不複雜,甚至跟朝局都沒有半點關係。

老頭只是借用了古人的智慧,他把天下分爲大小兩個九州。

所謂小九州,自然是中原的輻射圈,而這個九州之外,還有一圈大九州。

當年秦皇掃六合,只是統一了小九州而已。

伴隨着地理大發現,知道的越來越多,大九州赫然眼前。

老頭花了九成的篇幅,介紹地理,最後也僅僅是呼籲大傢伙,心懷天下,志存高遠。

不過對於明眼人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官家的心思也很清楚了。

秦始皇一統六合,認爲功蓋三皇,德兼五帝,才自稱皇帝。

趙官家想要更進一步,自然是把大九州囊括其中。

這事情聽着並不容易啊!

簡直比秦始皇統一天下還難!

“延平先生,這恐怕不是一代人兩代人能做到的吧?”

李侗失聲笑道:“老夫閉門讀書,你怎麼比老夫還閉塞啊!”李侗隨即掰着手指,算了起來。

大宋的外圍,最近的一片大陸,自然是土澳了。

這片土地相當遼闊,但是很可惜,適合居住的太少,普遍乾旱,只有很少的土人,連個國家都沒有。

根據“重陽子”的說法,土人很願意歸附大宋,前提是大宋能給他們一點恩賜,比如絲綢,布匹什麼的。他們非常喜歡順滑的絲綢,甚至願意用同樣重的金子來換。

這塊解決了,再往南就太冷了,連個人都沒有,企鵝自然是願意沐浴王化的。

然後就是南北美洲。

這塊倒是有幾個國家,但是他們的水平也就是刀耕火種,真的不算什麼。

隨便去幾千兵馬,便能降服。

然後就是漆黑的非洲了,這也沒什麼,像樣的國家沒幾個,船隊過去,簡單交流,不少人都願意納貢稱臣。

去望京瞧瞧,那麼多夷商翹首以盼,就是想一睹天顏。

算來算去,所謂的大九州,已經有五分之四歸附了大宋。

還剩下的就是大遼國和歐洲了。

“耶律大石受封天王,遼國本就低了一級,不需要多費心思。只要燕王那邊能夠大獲全勝,咱們官家也就大功告成哩!”李侗輕笑道:“官家幾年前就派了自己的親家過去,可謂是料敵先機,出手高明啊!”

儒生聽着老頭如數家珍,一路算下來,目瞪口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洞察天機的感覺,的確是不錯。

可現在就剩下一個問題,燕王殿下到底打得怎麼樣啊?

人生地不熟,四面虎狼,他能不能行?

這麼大的事情,都看嶽王爺一個,是不是有點過了?

岳飛不知道有人懷疑他的本事,事實上岳飛並沒有用多大的力氣打仗,他更多的是制定規矩,落實法度。

就比如說,這一次的十字軍洶涌而來,岳飛除了派遣薩拉丁在南線出擊之外,在西線,他修築了一批堡壘。

負責守衛堡壘的,正是此前投降的法蘭西軍團。

岳飛不太看得起這支兵馬,畢竟他們投得太快了。

這麼一羣人能幹什麼呢?

炮灰嗎?

岳飛猶豫了很久,最後才下定了決心,好歹給個機會,能拖延十天半個月就好。

面對岳飛給出的期限,這些法蘭西軍團給出的答案是足足三百天!

岳飛都嚇到了,這幫俘虜怎麼變得這麼勇敢了?

他們死死駐守,宛如一顆釘子,釘住了十字軍的腳步。

由於他們打得太好了,岳飛不得不幾次派遣兵馬,送去糧食武器,甚至岳飛給他們下令,可以放棄,退回來就好。

可這幫法國軍團堅決不退!

只要給我們武器,給我們糧食,我們堅持到永遠!

五千人,面對二十倍的敵人,毫不畏懼,勇敢得不像是法國人。

“你們的勇毅擊退了十字軍,本王自然會重賞。只是我想知道,你們想要什麼?”

爲首的法國將軍愣了少許,突然大聲說了起來,情緒十分激動。

等他說完,通譯把意思告訴了岳飛。

他們要的是大宋的軍旗,要得到和宋軍一樣的待遇,受到尊重,擁有榮譽……

“你們的功勞的確很大,但是想一下子就成爲大宋的兵馬,還有差距,而且本王也沒有這個權力。不過念在你們一片忠心的份上,倒是可以給你們一面新的軍旗。”

藍色旗面,外面是一圈紅色……拿着這一面去了白色的軍旗,法蘭西軍團更有幹勁了,什麼時候把藍色也去掉,那就功德圓滿了。

第62章 短斧揚威第396章 痛飲燕山第377章 韓王無雙第434章 吾皇聖明第351章 抓人第572章 柱國大將第104章 進軍第407章 霸氣第67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242章 秦檜被金國抓走了第499章 草原羣雄第8章 抗金,抗金,還是抗金第572章 柱國大將第223章 趙桓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第388章 公道第363章 蘇學士的兩張臉第546章 打工人的春天第526章 廢除宦官第230章 別了,完顏宗望第372章 復河東第382章 君臨燕山第514章 太子駕臨第500章 朕不是蠻夷第400章 破城第464章 鄭太后第215章 太上皇不值一文錢第108章 爭先第212章 無愧大宋第40章 漕糧第120章 破局第251章 老子叫牛皋第35章 小勝第533章 新官雅政第120章 破局第406章 天子來了第430章 給官家送錢第544章 半聖第439章 唯有殺之第340章 隨朕破敵第338章 必斬趙桓第54章 名將雲集第562章 小中華第96章 秦檜奇謀第82章 披風第423章 駙馬歸來第301章 樞相第302章 摩尼明教第368章 真子假子第437章 太上皇輕佻第477章 夢迴豐亨豫大第335章 兵臨城下第223章 趙桓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第468章 你敢查嗎?第416章 宰相也不例外第203章 對戰鐵浮屠第493章 坑弟第363章 蘇學士的兩張臉第343章 勝利在望第163章 大金爲重第218章 莫須有第512章 刺殺大石第2章 逼宮趙佶第357章 牛爺當官第465章 皇家銀行第511章 討伐倭國第410章 最強打手第51章 老種第463章 竊國大盜第146章 父子對決第565章 舜巡天下第131章 請誅秦檜第529章 戶部內鬥第446章 太子不容易第60章 優勢第323章 全國動員第422章 字典第29章 牛二從軍記第54章 名將雲集第572章 柱國大將第502章 陸游赴西域第84章 趙桓的賭第298章 降服孔家第340章 隨朕破敵第204章 高粱河畔的勝利第199章 去救宗爺爺第70章 趙氏家臣第258章 國際縱隊第279章 儲君摔倒第276章 大金無人第113章 點檢第139章 戰火重燃(三更求票)第422章 字典第423章 駙馬歸來第216章 金盃白刃第411章 一門十知州第370章 興漢鐵騎第553章 改造第280章 大才第365章 燕山第68章 賞功
第62章 短斧揚威第396章 痛飲燕山第377章 韓王無雙第434章 吾皇聖明第351章 抓人第572章 柱國大將第104章 進軍第407章 霸氣第67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242章 秦檜被金國抓走了第499章 草原羣雄第8章 抗金,抗金,還是抗金第572章 柱國大將第223章 趙桓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第388章 公道第363章 蘇學士的兩張臉第546章 打工人的春天第526章 廢除宦官第230章 別了,完顏宗望第372章 復河東第382章 君臨燕山第514章 太子駕臨第500章 朕不是蠻夷第400章 破城第464章 鄭太后第215章 太上皇不值一文錢第108章 爭先第212章 無愧大宋第40章 漕糧第120章 破局第251章 老子叫牛皋第35章 小勝第533章 新官雅政第120章 破局第406章 天子來了第430章 給官家送錢第544章 半聖第439章 唯有殺之第340章 隨朕破敵第338章 必斬趙桓第54章 名將雲集第562章 小中華第96章 秦檜奇謀第82章 披風第423章 駙馬歸來第301章 樞相第302章 摩尼明教第368章 真子假子第437章 太上皇輕佻第477章 夢迴豐亨豫大第335章 兵臨城下第223章 趙桓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第468章 你敢查嗎?第416章 宰相也不例外第203章 對戰鐵浮屠第493章 坑弟第363章 蘇學士的兩張臉第343章 勝利在望第163章 大金爲重第218章 莫須有第512章 刺殺大石第2章 逼宮趙佶第357章 牛爺當官第465章 皇家銀行第511章 討伐倭國第410章 最強打手第51章 老種第463章 竊國大盜第146章 父子對決第565章 舜巡天下第131章 請誅秦檜第529章 戶部內鬥第446章 太子不容易第60章 優勢第323章 全國動員第422章 字典第29章 牛二從軍記第54章 名將雲集第572章 柱國大將第502章 陸游赴西域第84章 趙桓的賭第298章 降服孔家第340章 隨朕破敵第204章 高粱河畔的勝利第199章 去救宗爺爺第70章 趙氏家臣第258章 國際縱隊第279章 儲君摔倒第276章 大金無人第113章 點檢第139章 戰火重燃(三更求票)第422章 字典第423章 駙馬歸來第216章 金盃白刃第411章 一門十知州第370章 興漢鐵騎第553章 改造第280章 大才第365章 燕山第68章 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