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大宋贏了

戰鬥到了這份上,已經沒有太多回旋操作的餘地,雙方就是鼓着一口氣硬拼,尤其是大宋這邊,已經沒有多少選擇餘地。

天子就在身後,龍旗高揚,難不成還要讓官家親自衝鋒嗎?

唯有奮勇向前而已!

這點對於御營來說,是相當管用的,經過牟駝崗的戰鬥,他們已經有了經驗。士兵普遍披兩重鐵甲,更有不少步人甲,防禦到了這個程度,基本上可以屏蔽大部分傷害,即便捱了重創,也一時死不了。

而只要不死,他們手裡的短斧就能給金人致命的殺傷。

湊巧的是雙方混戰,讓金人失去了騎兵的靈活機動。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除了拼命,還能怎麼樣!

劉錡竟然棄了戰馬,一手持盾牌,一手握砍刀,衝入敵陣。

他的面前就是精銳的金兵,這些人是宗望派出來馳援兀朮的,結果剛剛被姚古衝了一陣,雖然金兵仗着自己的強悍戰力,擋住了姚古。

但畢竟是兩三萬西軍,金兵的力氣消耗了大半,不少人弓箭用光了,手裡的彎刀也捲刃了,什麼長槍短棒,也損壞不少。

劉錡殺上來,砍刀短斧,對準了金兵的馬腿,沒有別的,砍倒一匹戰馬,上面的騎兵必定落馬,而一旦落馬,面對的就是山呼海嘯,潮水一般的宋軍甲士。

劉錡徹底拋棄了往日的儒雅隨和,變成了瘋子,腦中只剩下一個念頭,那就是不斷衝鋒!殺光眼前所有的金人!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也不知道多少次揮刀,更不知道殺了多少人……劉錡終於突破了金軍防線,他們的面前再無阻擋,而不遠處,就是金軍大營!

韓世忠率領着御營,還在猛攻,火光沖天而起,大半個金營都陷入了火海之中。

喊殺聲,兵器撞擊聲,烈焰焚燒之聲,在劉錡面前,呈現的是一片紅蓮地獄!

劉錡喘了幾口氣,不顧渾身痠痛,舉起了滿是缺口的砍刀。

“殺!”

身後的御營士兵跟隨着,義無反顧,撲向了金營。

幾乎與此同時,李孝忠從另一個方向,也突破了兀朮的兵馬,他渾身浴血,還插着好幾支箭,竟然好似不知道疼痛一般,同樣撲向了金軍大營。

緊隨其後,姚平仲,範瓊,他們也殺出來了。

每個人都渾身是血,氣喘吁吁,身體到了極限。可就是這麼奇怪,明明早就沒有力氣了,大腦也疲憊不堪,可身體還在向前,酸脹如水桶的胳膊,還在揮舞着兵器。

這幫平均從軍一二十年以上的傢伙,還從來沒有打過這麼慘烈的戰鬥。

踏着滿地的屍體,涌現了宗望的大營……

此刻最鬱悶的人,恐怕就是兀朮了。

坦白講,他帶着幾千金兵,擋住了超過四萬宋軍的圍攻,身上的大傷小傷,不下十餘處。他盡力了。

而且別人也不大可能比他做得更好。

可事情就是這麼操蛋。

宋軍看到了他,就跟瘋了似的,玩了命猛攻,當四太子是廢物嗎?

不過貌似真是這樣,只要大傢伙認定你不行,還就真不行。

就像趙佶似的,明明二十多年的天子,怎麼就沒有一點心腹可用,讓人三言兩語,兒戲似的奪了大權呢?

那些看起來龐大無比的企業,一夜之間,就從風光的頂點,一落千丈,直接掉進了地獄?

沒有辦法,讓人看破了手腳,就是這麼悽慘。

兀朮在牟駝崗退了一次,大傢伙就篤定還有第二次,第三次,並且爲此瘋狂下本,就算再有本事,也有垮掉的那一刻。

趙佶也是這樣,決定了內禪皇位,就等於告訴天下人,我過氣了,不行了,撐不住了……你都這麼看自己,還怎麼奢望別人把你當皇帝尊重?

笑話!

古往今來,權力和威嚴的流失,往往就在一念之間。

掌握了幾十年權柄,不見得會越來越強悍,更多的是人厭狗嫌……到頭來發現小丑竟然是自己。

君不見那些武術大師也這樣!平時左青龍,右白虎,吹得震天響,接過上擂臺三拳撂倒,連一分鐘都撐不過。

不是下了功夫,做了努力,就一定有成就。

還要看機遇,看大勢!

此刻的兀朮,就是老天不佑的倒黴蛋。

難道真的跟宋軍玩命嗎?

別忘了,他可是大金的四太子。

如果他死在了戰場上,讓宋軍砍了腦袋,有人挑着兀朮的人頭衝鋒。

那場景絕對夠精彩!

“四太子,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快走吧!”

手下親隨牽着繮繩,玩了命保護木頭一般的兀朮,向後撤退。

金人在主戰場上,垮掉了。

而在另一邊,闍母從側翼猛攻,卻是取得了成效。

楊惟忠本部親信一千多人,被闍母一個衝鋒,就消滅了超過一半。

金人以重甲騎兵在前,使用長槍,狼牙棒爲武器,猛擊宋軍,後面則是輕甲騎兵,以弓箭拋射。

二者密切配合,宋軍幾乎沒有抵抗能力,從天而降的箭支打亂軍陣,造成恐慌。

重甲騎兵揮舞利器,完美收割。

伴隨着屍體越來越多,戰馬衝不動了,竟然有人主動棄馬,以十人左右的小組,突入宋軍之中,嫺熟殺戮,從容自如。

如果覺得金人是蠻夷,不懂配合,那就大錯特錯了。

他們是沒有總結成書的兵法策略,但是人家常年在白山黑水之間,遊牧漁獵,上千斤的大熊,幾百斤的猛虎,或者是兇悍的狼羣,全都不是一個人能對付的。

通常情況下一個村子幾十戶的男人會在一起出去打獵,彼此配合,共同分享獵物……而這種自然形成的村子,就構成了一個個“謀克”。

金人騎射厲害,能吃苦,不畏死……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東西,倒不是說多了不起,而是沒有這些本事的人,早就被殘酷的自然條件淘汰了。

而在非常偶然的條件下,有人跳出來,把分散的“謀克”組成更大的“猛安”,然後發起對強敵的狩獵。

遼國這頭衰朽的猛虎,以自身的血肉,滋養了大金。

從遼國手裡,金人得到了堅實的重甲,犀利的弓箭,還有數之不盡的戰馬,糧餉……以及搶掠致富的野心!

強悍的士兵,加上同樣強悍的武器,造就了金兵這個怪胎。

哪怕兀朮已經崩潰了,闍母居然沒有放棄,而是繼續猛攻,楊惟忠被衝散,老將身上傷痕累累,幾乎斃命。

闍母對準了趙桓,發起衝擊。

在這一刻,引兵阻攔的人是楊志。

也不知道是不是水滸當中,青面獸的原型,但他確實是一個盜匪,被种師中招降之後,成爲种師中的親信。

他領着五千人,迎擊闍母。

而就在雙方激戰之時,突然從闍母的身後,衝出一支完全重甲的鐵騎。

這支人馬出現之後,毫不留情,直撲楊志兵馬的中部。

鐵騎突出,山崩地裂,撼天動地。

楊志所部居然被撞開了一個大口子。

而在接下來的剎那,最可怕的一幕出現了。

楊志居然逃跑了!

楊志潰逃,部下就跟着潮水一般退去……闍母的大軍,直撲趙桓和二種。

在這一瞬間,趙桓的血液都停止流動了。

完了,到底是完了!

他用盡了一切手段,鼓舞士氣,押上了性命,可到頭來,依舊是輸了。他低估了金人的戰力,也高估了西軍的勇氣。

趙桓意味深長,看了一眼二種。

一個七十多,一個六十多,真的老了,不只是年齡,也包括他們的習慣,心態,領兵手段,對下面將領的管理方式……總而言之,徹底落伍了。

或許當初……趙桓甩了甩頭,後悔有什麼用!

反正死到臨頭,還不如想想怎麼能壯烈一些!

趙桓的手下意識摸到了佩劍之上,這時候隨着他前來的李邦彥和吳敏也都不寒而慄,魂飛天外。

“官家,走吧!”李邦彥幾乎哭了!

趙桓渾身一震,是君王死社稷,還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項羽不肯過江東,固然壯烈。

但是勾踐臥薪嚐膽,不也一樣了不起嗎!

走吧!

別當犟種兒了!

趙桓緩緩閉上了眼睛,而此刻闍母的兵馬距離他不足二百步,种師道和种師中紅了眼睛,催促家將部曲上去,可他們的部下還沒見到金人,就被楊志的潰兵衝散淹沒……

真的絕望了……

“官家,臣劉晏到了!”

突然,一隊兵馬飛奔而至,擋在了趙桓的前面。

足足三千生力軍!

劉晏所部,高舉五色旗幟。

士兵齊聲高呼,“赤心報國,殺盡金賊!”

“赤心報國,殺盡金賊!”

劉晏衝了上去,他沒有奔向別人,而是楊志!

一刀刺出,正中胸膛,復又一刀,砍下人頭!

“不許撤退,全軍向前!”

而就在這一刻,趙桓睜開了眼睛,天子劍猛地抽出,高高舉起。

“殺敵!”

天子的戰馬向前衝去,身後僅剩的一千御營投入了戰鬥,象徵着天子的龍纛也在向前……到了這時候,李邦彥和吳敏也都無話可說了,竟然也紛紛抽出佩劍,拱衛在天子身邊。

最後一丁點籌碼,就這樣押上去了。

憑着他們,能贏得了闍母嗎?

難說!

畢竟對方是一個整整的萬戶,戰力驚人。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不至於一下子被沖垮。

官家盡了最後的努力!

官家沒有拋棄自己的士兵!

時間,就看時間在誰的一邊了……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突然亂糟糟的戰場上,出現了驚天動地的歡呼,從一點炸開,瀰漫整個戰場。

“贏了!”

“韓將軍破敵矣!”

又是韓世忠,他率先突破了宗望大營……似乎,大宋確定是贏了!

第107章 孤城不屈(求首訂)第313章 轉好的財政第68章 賞功第138章 統一戰線成第290章 萬民表率第213章 滿江紅第367章 河水甚涼第521章 科舉第34章 大將之風第68章 賞功第305章 四大戰區第426章 聖裁第61章 極限一換一第96章 秦檜奇謀第396章 痛飲燕山第226章 診斷大金國第209章 天命之子第574章 唯一的太陽第323章 全國動員第356章 殺!第223章 趙桓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第563章 岳飛平四方第187章 主動出招第118章 授田(三更求訂)第506章 難斷的官司第220章 事大第138章 統一戰線成第564章 分月餅第493章 坑弟第64章 活着第27章 將軍一去第89章 將星飛起第131章 請誅秦檜第305章 四大戰區第564章 分月餅第196章 八百背嵬軍(求訂閱)第391章 溫與飽第443章 經營長城第316章 徵虜討逆大元帥第22章 讓朕任性一回第264章 驢火祭天第42章 聰明人第317章 北伐檄文第418章 繼續抓人第498章 十八功臣第571章 反攻歐陸第335章 兵臨城下第219章 新相第172章逆轉國運之戰第382章 君臨燕山第495章 封功第157章 老子天下第一(三更求訂)第58章 決斷第498章 十八功臣第288章 官家出題第41章 易安居士第417章 囚禁第29章 牛二從軍記第404章 雙贏第102章 興衰第295章 大義滅親朱皇后第421章 換了人間第210章 匹夫一怒第388章 公道第218章 莫須有第371章 威名第299章 趙桓的野心第401章 驅逐大石第472章 無情的趙官家第293章 姻緣第304章 半日天子第224章 立馬燕雲第189章 氣節第116章 邸報(求訂閱)第497章 昭勳閣第244章 華夏興衰,在此一舉第155章 愛紅妝的李邦彥第237章 俠之大者,爲宋做韭第580章 戰爭與文明第566章 興百科之學第299章 趙桓的野心第91章 兵權第171章 血肉第261章 官家的陣容第543章 實業爲王第339章 背水第473章 趙構的好運氣第85章 大宋贏了第437章 太上皇輕佻第511章 討伐倭國第82章 披風第38章 勤王第361章 宣言第3章 狼狽爲奸的君臣倆第130章 殺樑王(三更求票)第385章 九錫之禮第389章 神奇的組合第372章 復河東第118章 授田(三更求訂)第92章 重用岳飛
第107章 孤城不屈(求首訂)第313章 轉好的財政第68章 賞功第138章 統一戰線成第290章 萬民表率第213章 滿江紅第367章 河水甚涼第521章 科舉第34章 大將之風第68章 賞功第305章 四大戰區第426章 聖裁第61章 極限一換一第96章 秦檜奇謀第396章 痛飲燕山第226章 診斷大金國第209章 天命之子第574章 唯一的太陽第323章 全國動員第356章 殺!第223章 趙桓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第563章 岳飛平四方第187章 主動出招第118章 授田(三更求訂)第506章 難斷的官司第220章 事大第138章 統一戰線成第564章 分月餅第493章 坑弟第64章 活着第27章 將軍一去第89章 將星飛起第131章 請誅秦檜第305章 四大戰區第564章 分月餅第196章 八百背嵬軍(求訂閱)第391章 溫與飽第443章 經營長城第316章 徵虜討逆大元帥第22章 讓朕任性一回第264章 驢火祭天第42章 聰明人第317章 北伐檄文第418章 繼續抓人第498章 十八功臣第571章 反攻歐陸第335章 兵臨城下第219章 新相第172章逆轉國運之戰第382章 君臨燕山第495章 封功第157章 老子天下第一(三更求訂)第58章 決斷第498章 十八功臣第288章 官家出題第41章 易安居士第417章 囚禁第29章 牛二從軍記第404章 雙贏第102章 興衰第295章 大義滅親朱皇后第421章 換了人間第210章 匹夫一怒第388章 公道第218章 莫須有第371章 威名第299章 趙桓的野心第401章 驅逐大石第472章 無情的趙官家第293章 姻緣第304章 半日天子第224章 立馬燕雲第189章 氣節第116章 邸報(求訂閱)第497章 昭勳閣第244章 華夏興衰,在此一舉第155章 愛紅妝的李邦彥第237章 俠之大者,爲宋做韭第580章 戰爭與文明第566章 興百科之學第299章 趙桓的野心第91章 兵權第171章 血肉第261章 官家的陣容第543章 實業爲王第339章 背水第473章 趙構的好運氣第85章 大宋贏了第437章 太上皇輕佻第511章 討伐倭國第82章 披風第38章 勤王第361章 宣言第3章 狼狽爲奸的君臣倆第130章 殺樑王(三更求票)第385章 九錫之禮第389章 神奇的組合第372章 復河東第118章 授田(三更求訂)第92章 重用岳飛